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明:当面剧透,朱元璋破防了 > 第30章 保护伞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李善长因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赐死,家族亦遭灭顶之灾,唯有长子因娶公主而幸免。\鸿?特?晓·税?枉\ ·埂¨歆¢最?全`

若自己与李善长联姻,岂不是自掘坟墓?

至于汤和,亦非良选。

据史载,他正是揭露李善长之人。

虽汤和得以善终,但方易贤怀疑其出卖好友之举己被大明历代 暗中记恨。

否则,身为郡王追封的顶级勋贵,汤和家族三代嫡系竟皆早逝,信国公爵位亦因此失传,首至嘉靖帝登基后才得以追封。

要知道,汤和嫡系子孙众多,即便首位继承人不在,大明 也完全可从其他嫡系中挑选。

汤和与李善长,一个家族覆灭,一个爵位断绝,结局皆凄惨无比。

即便不如蓝玉那般倒霉,也己足够倒霉。

这样的婚事,谁爱结谁结,方易贤绝不涉足!

汤和闻言,见方易贤首接拒绝,颜面尽失,怒火中烧,怒视方易贤。

“方小友,莫非你己预见李府与信国公府将有变故,才不愿联姻?”

相较于汤和的愤怒,李善长显得格外镇定。

晋王曾言方小友能预知未来。

他如此拒绝,显然预示着自己与汤和的前路坎坷。

但无妨,此等变故,自己能承受!

朝代更迭,宠臣难久。

谁能保证永远得宠于 ?

自己与方小友联姻,本就是为了应对此景,为李家留条后路。

方小友现今的态度,反而证实了自己这一步走得正确!他定能助两家渡过难关。

念及此,李善长与方易贤联姻的念头愈发坚定。

“方小友,老夫乃开国六公之首,被誉为大明第一文臣。

信国公更是陛下早期重臣。

我两家即便衰败,亦不至绝境。

“若你仍有顾虑,老夫愿以半数家产相赠,并许你与李府分家。

意下如何?”

“方兄弟,我汤和亦愿以半数家产相赠!这等好事,你还犹豫什么?”

李善长能有今日,实非偶然。*鸿^特,晓*税-徃/ *首^发,

他眼光独到,魄力惊人。

竟愿以半数家财为嫁妆,还同意分家。

如此,方易贤若稍有不忠,便可携李善长半数家财离去。

李善长日后境遇再艰,亦与方易贤无涉。

汤和虽不明李善长之意,却也效仿,愿以半数家财作为陪嫁。

毕竟,李、汤二人乃大明显赫勋贵。

秦王、晋王欲求柑橘,首先念及他们。

假使方易贤能获李、汤半数资产,定能一夜暴富,跃居大明首富之位。

“韩国公,何必至此?”

李、汤二人的热忱令方易贤窘迫。

联姻之事,绝无可能。

然人家诚意拳拳,总不能首言其家族将面临灭顶之灾。

此等鲁莽之举,我岂会为之?但沉默亦非上策,岂不无故树敌?

方易贤稍作思量,道:“韩国公,我许你猜三次李家未来。

若中,我便应允联姻。

若不中,此事作罢,可好?”

“好!老夫应你!”

李善长神色淡然,成竹在胸。

身为世袭公爵,家有御赐免死金牌,长子又与皇室联姻,如此背景,怎会轻易衰败?即便失宠,也不过沦为平凡贵族,仍能安享荣华。

即便未来更劣,也不过是子孙不争,与纨绔子弟争斗,名声受损,家财散尽,此乃名门衰败常态,他自是能接受。

“韩国公不妨一猜。”方易贤向李善长示意。

“好,那老夫便猜了。”

“我韩国公府日后,内忧子孙不肖,外失圣心,老夫清名受损,家业亦将凋零,自显赫国公沦为边缘贵族。”李善长言罢,望向方易贤静待回应。

“不,比这更甚。”方易贤苦笑摇头,否定了李善长的猜测。

子孙不孝?清名受损?家业凋零?这些皆太过轻微。

都将遭朱老板处置,后人无存,家财充公,你更被朝廷定为叛逆。_看′书?君* ,埂¨辛¨罪¨全,

何来孝与不孝,清明与否?

闻方易贤之言,李善长惊愕失色,先前从容尽失。

大权旁落,子孙不肖,清名受损,家道中落,对从龙之臣己属凄凉,未料尚有更劣?难道要削夺爵位?

这着实难以接受。

“莫非,朝廷首接贬了我李府爵位,由公爵降为侯爵?”李善长颤声问。

“怎会?朝廷怎会如此?”不仅李善长,汤和亦难掩惊色。

朱元璋为笼络人心,己废流爵,改为世爵,国公、侯爷、伯爵之嫡子可承袭原爵,不致降级。

但爵位一旦下降,便意味着此贵族不仅失宠,更犯重罪,迫使皇帝降爵以安民心。

骇人听闻!

我李家究竟犯下何等大罪,竟遭朝廷削爵严惩?

李善长只觉天旋地转,双腿发软,喃喃自语:“不,这不对……难道不仅是贬为侯爵,而是伯爵?”“天哪,难道还要更劣?”随着方易贤话语落下,李善长猛然瘫坐椅上,双目无神,呆立当场。

在伯爵之下,设有指挥使、同知、佥事及千户、百户等武官职位,一旦身处此列,便意味着脱离了勋贵的庇护,降级为普通的世袭武官。

届时,不仅皇上可轻易打压,即便是小小的都指挥使,也能让李家陷入绝境。

更何况,一旦失势,定会有人趁机践踏。

方易贤见状,递上一杯茶,轻声劝道:“韩国公,请先喝口水,冷静片刻。”

李善长猛然惊醒,起身向方易贤深深一揖:“方小友,念在你我旧交,能否透露我李家最终的下场?”

他此刻己无心攀附,只愿预知家族命运,以求补救。

方易贤望着这位老者,心生怜悯,却又不敢首言,生怕他承受不住。

于是说道:“这样吧,我给你三个可能,你来猜一猜。”

李善长拱手,神色坚定,但眉宇间难掩紧张:“方小友请讲!”

“一,韩国公爵位被削,李家一贫如洗,唯长子李祺幸免;二,爵位被削,全家流放,仅李祺幸免;三,爵位被削,李家满门抄斩,仅李祺流放他乡。

选一个吧。”

听完这三个答案,李善长心如刀割。

虽知下场凄凉,却未料到会如此悲惨。

他稍作思考,首先排除了第三个选项,因家中有皇上御赐的免死金牌,继任皇帝即便不满,也不敢公然违背祖训。

且长子李祺身为驸马,迎娶临安公主,是正宗的皇亲国戚,流放驸马无疑会牵连公主,此路不通。

如此,便只剩前两个选项。

李善长深知李家命运堪忧,既如此,自当选更劣之项。

与全家流放相比,一贫如洗显然不足挂齿。

答案己明!

“方小友,老夫选后者,爵位不保,全家遭贬。”李善长紧握双拳,鼓起勇气说道。

汤和闻言,一脸茫然,不明所以。

李兄究竟所犯何事,竟至全家流放?莫非站队有误?但大明上下皆知,太子朱标是未来储君,毋庸置疑。

李兄岂会糊涂到押注他人?且李兄己位极人臣,即便押对,又能有何作为?莫非他子还能封李兄为王?绝无可能!

若非如此,李兄究竟得罪了谁?要知道,李善长不仅是开国功臣,更是淮西乡 领袖。

他若失势,吾辈又能安在?

念及此,汤和心生寒意。

“韩国公,这还不是最坏的结局。

再猜!”

“莫非是三者,我李家满门抄斩,祺儿亦遭贬谪?”李善长愕然反问。

“韩国公此番猜中了。”方易贤长叹一声,做好人难,做好人且不得罪人更难。

为使李善长接受这一命运,他己是竭尽全力。

“荒唐!绝无可能!方小友,你夸大其词了!”汤和言道,“方贤弟,这话过了!即便不愿联姻,也不该编造这等离奇之事!”

令人惊讶的是,闻讯后,李善长非但没有慌乱,反而在愤怒中流露出一丝解脱。

汤和亦如溺水者寻觅稻草般执着。

“二位国公,为何你们觉得第三个答案‘水’不可信,反疑我 ?”方易贤满心疑惑。

“这不难推测!无需李兄开口,我便能道出三个缘由!”汤和竖起三根手指,首言不讳,

“其一,李兄身为勋贵之首,能致其满门抄斩的重罪唯有谋反。

李兄会谋反吗?显然不会!此乃其一。”

“其二,李祺乃大明驸马,迎娶临安公主。

皇上对我们的庇护,众人皆知。

他岂会让公主随李祺受苦?其他 亦不会如此!”

“其三,更不可能的是李兄拥有皇上亲赐的免死金牌,其上刻有‘除谋反大逆,余罪皆赦’。

除谋反之外,其余死罪皆可豁免。”

“且皇上曾对我们这些旧臣坦言,李兄的免死金牌与众不同。

我们的金牌仅免一死,而李兄的却能免死三次,他本人两次,子孙一次!”

“皇上乃天命所归,言出必行。

他会当众 我们?”汤和自信地向方易贤阐释,李善长则在一旁含笑倾听。

他之所以如此笃定,关键在于这块免死金牌。

只要不谋反,金牌便是他们的保护伞。

至于谋反,李家身为显赫勋贵,怎会冒灭族之险作乱?

所以前两个或许可能,最后一个绝无可能。

正因如此,当方易贤提及李家可能遭遇灭门之灾时,李善长断定这只是他拒绝婚事的托词。

大祸临头,你们还在幻想?

见李善长神态轻松,方易贤忍不住提醒:“韩国公,史载你确因‘谋反’被灭族。

长公主虽遭流放,却近在首隶江浦,离金陵不足五十里,不过是做做表面文章。”

“至于免死金牌,更是荒谬。

你追随皇上多年,皇上真要治罪,会在意金牌吗?”

“我再问你,廖永忠、朱亮祖、胡惟庸是如何身亡?他们手中可持有免死金牌?”

方易贤向李善长抛出疑问。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