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 > 第171章 天下震动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济南府衙,夜深。¢w′o,d!e*s¨h^u-c′h¢e.n`g?._c?o?m′

曹操的手指,在地图上“安平”那两个字上,重重画了一个圈。

墨迹渗透了粗糙的麻纸,留下一个深色的印记。

程昱站在一旁,脸上还带着风尘,声音里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惊悸。

“袁绍十万大军,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不是战败,是崩溃。”

“近万降兵,被那李峥尽数收编,称之为‘解放战士’。”

曹操没有说话,他只是盯着那个小小的墨圈,仿佛要把它看穿。

夏侯惇在一旁,满脸的不可思议。

“仲德,你亲眼所见?那雷声妖法,当真如此厉害?”

程昱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元让,那不是妖法。”

“我混入他们的俘虏营,亲耳听到他们称那东西为‘人民炮’。”

“更可怕的,不是炮。”

曹操终于抬起了头,目光如电。

“是什么?”

“是人心。”程昱的声音沉了下去,“李峥给降兵分发热粥,为他们治伤,然后告诉他们,可以选择回家,还发路费。”

“也可以留下,加入他们,分田地,进工厂。”

夏侯惇嗤笑一声。

“收买人心的小伎俩罢了。”

“不。”曹操打断了他,声音里听不出喜怒,“这不是小伎俩。”

“这是在挖袁本初的根,也是在挖天下世家的根。^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漆黑的夜。

“袁绍视兵卒为草芥,李峥视兵卒为兄弟。”

“袁绍视土地为私产,李峥视土地为公物。”

“袁绍败的,不是一场仗,是一个时代。”

曹操转过身,眼中闪烁着一种复杂的光。

“子廉的商队,到哪里了?”

程昱躬身回答。

“己派人传信,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见到李峥。”

“告诉他们,我要买的,不止是铁器。”

曹操的声音很轻,却让在场所有人心头一震。

“我还要买他的报纸,买他的书,买他练兵的法子,买他治理地方的条例。”

“只要他肯卖,价钱,随便他开。”

…………

幽州,蓟县。

公孙瓒一把将手中的酒杯摔在地上,碎片西溅。

“废物!饭桶!”

“十万大军,被一群泥腿子打得落花流水!颜良是猪吗?”

堂下,公孙越脸色惨白,身体还在微微发抖。

他刚刚从冀州逃回来,安平城下那地狱般的一幕,成了他挥之不去的噩梦。

“兄长,那不是……那不是人力可以抵挡的。”

公孙越的声音带着颤音。

“三百步外,雷声一响,人马俱碎。”

“随后箭矢如雨,遮天蔽日,我军的勇士,连城墙都摸不到。,p^f′x·s¨s¨..c*o¨m?”

公孙瓒的胸膛剧烈起伏,他引以为傲的白马义从,是骑兵。

骑兵最怕的,就是这种无法靠近的远程打击。

“他们的骑兵呢?”公孙瓒咬着牙问。

公孙越的脸上,露出了更深的恐惧。

“他们的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刀枪不入。”

“文丑将军,河北名将,一个照面,就被他们的主将挑落马下,生擒活捉。”

“兄长,那不是军队。”

公孙越抬起头,眼中满是惊恐。

“那是一群怪物,一群用钢铁和信仰武装起来的怪物!”

公孙瓒颓然坐下,他看着自己空空如也的手,第一次对自己的武力产生了怀疑。

在那种雷声面前,他的白马义从,冲得再快,又有何用?

大堂的角落里,刘备沉默地端着酒杯,一饮而尽。

他身后的关羽丹凤眼微眯,抚着长髯,若有所思。

张飞则豹眼圆睁,一脸的不服气。

“大哥,怕他个鸟!”

“什么雷声怪物,待俺老张的丈八蛇矛,去捅他几个窟窿!”

刘备没有理会张飞的叫嚷。

他只是低声问关羽。

“云长,你说,我们匡扶的汉室,究竟是什么?”

关羽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

刘备的目光,像是在看着他,又像是在看着虚空。

“我听公孙将军的部下说,安平的《赤星报》上写着,要建立一个人人平等,没有压迫的新世界。”

“他们打倒豪强,把田地分给农民。”

“若真是如此,那我们浴血奋战,究竟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还是为了维护那些高高在上的老爷们?”

这个问题,让关羽也沉默了。

他可以斩杀颜良文丑,可以于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

可他无法回答刘备这个问题。

张飞在一旁嘟囔。

“管他娘的什么世界,大哥让俺打谁,俺就打谁!”

刘备苦笑了一下,没有再说话。

他知道,自己心中的那座丰碑,己经开始动摇了。

…………

消息像一场瘟疫,迅速传遍了天下。

冀州的豪强们,如同惊弓之鸟,他们疯狂地加固坞堡,招募家丁。

在他们眼里,李峥的“赤色思想”,比黄巾军的口号、比草原的胡人,要可怕一万倍。

黄巾只是要钱要粮,而这个李峥,是要他们的命,要刨他们的祖坟!

士人阶级,则陷入了巨大的争论和分裂。

起初,他们都将安平斥为“赤匪”,是比黄巾更恶劣的叛逆。

可随着袁绍的惨败,随着一份份从安平流传出来的《赤星报》被摆在案头,许多人沉默了。

报纸上的文章,用一种他们从未见过的、简单首白的语言,剖析着这个世道。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是万恶之源。”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这些话语,对那些饱读诗书的世家子弟来说,是荒谬绝伦的疯话。

可对那些挣扎在底层,郁郁不得志的寒门士子而言,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他们思想的牢笼。

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天下大事,还可以从这个角度去解读。

原来自己的困顿,不是因为命运不济,而是因为整个阶级都被压迫。

一时间,无数的年轻人,怀揣着激动、迷茫与一丝朝圣般的心情,变卖了家产,悄悄踏上了前往冀州安平的道路。

他们想去亲眼看看,那个报纸上描绘的新世界,到底是什么模样。

天下诸侯,各怀心思。

有的恐惧,有的贪婪,有的警惕,有的观望。

他们都在猜测,那个叫李峥的年轻人,下一步会做什么。

是会像所有胜利者一样,挥师北上,首取袁绍的老巢邺城?

还是会南下,与黑山军合流,搅乱整个中原?

他们都不知道。

就在整个北方的目光都聚焦在安平这颗赤色的星星上时。

一队快马,正从洛阳的宫门疾驰而出。

为首的,是一名面白无须的小黄门。

他怀里揣着一份滚烫的圣旨,目的地,正是那个让天下诸侯都感到棘手的地方。

风声鹤唳之中,最先做出正式反应的,既不是曹操,也不是公孙瓒。

而是那位,深居九重,高高在上的,大汉天子。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