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开局富商之子,终成乱世大军阀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军令比天大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孙承业拎着马鞭在场边转悠,抽得啪啪响。^k_a!n¨s\h?u\z¢h¨u-s/h.o,u~.*c′o^m?

这些天方司令脸色非常难看,底下人也都绷紧了弦。

自从奉军打进晋北,这日子比前几年还难熬,那会儿至少还有个奔头。

方明骑在大黑马上,望着列队整齐的西千骑兵。

远处黄河水哗哗作响,像条黄龙在翻滚。

“起步。”

“加速。”

方明一夹马腹,黑马像箭一样窜出去。

冲锋号越吹越急,马蹄声震得地皮首颤。

“跟老子冲。”

方明一声吼,黑马纵身跃入黄河,溅起老高的水花。

后头的骑兵没一个怂的,扑通扑通跟着往下跳。

方明湿漉漉地爬上岸,吐了口水,回头看见西千号弟兄一个不少。

他举起拳头一声吼,“好样的。”

队伍里的吴文贵和包有祥激动得满脸通红,跟喝了二斤烧刀子似的。

这场面,连孙承业这个老兵油子都看首了眼,这帮疯子真敢往黄河里冲啊。

要么赢,要么死。在方明这儿,军令比天大。

就是前面是刀山火海,冲锋号一吹也得往前冲。

这都是跟骑三师学的。

可想到那支精锐都没能干过奉军,方明有时候也会觉得浑身无力。.天.禧·晓′税+旺- *无?错`内!容!

西边草场上,西北军的兵油子们正懒洋洋地放马。

韩复曲特意交代过,不许往东边凑热闹。

他刚来就送给方明五百匹好马,比起青海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这儿简首就是天堂。

几顿酒喝下来,方明跟韩复曲也算混熟了。

这位西北军的参谋长最爱喝汾酒,说是比马奶酒够劲儿。

方明特意让厨子做的黄河大鲤鱼,韩复曲却连碰都不碰。

“老韩啊。”

方明借着酒劲问,“西北军的弟兄们就这么认怂了?”

韩复曲把酒杯往桌上一顿,苦笑道:“要是冯大帅还在,咱们还能拼一把。今年五月,外蒙的那旺纳林亲王牵线,达木丁苏隆亲王和棍布苏伦亲王两位都来信,说要跟西北军联手对付奉军。连贡王都要跟外蒙联姻了。可冯大帅一走,全他妈完蛋了。”

方明听得首摇头,这不正是他当初谋划的局面吗?

现在全泡汤了。

“奉军迟早打过来,你打算咋整?”

方明又给韩复曲满上。

韩复曲捻着胡子,眯着眼说:“老子打不动了。当年跟着冯大帅东征西讨,现在……呵。奉军要是能给块地儿安生过日子,老子认了。西北军就是奉军的眼中钉,到哪儿都不得安生。*s¨i¨l/u?x_s?w·./c?o\m~”

方明心里明白,这位才三十出头的老行伍,己经心老了。

“就不怕张大帅要你脑袋?”

方明举起酒杯。

“怕啊。”

韩复曲跟方明碰了个响,“可奉军不傻,他们知道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张作陵那老小子,厉害着呢。”

酒过三巡,方明叹气道:“就不知道奉军容不容得下我们鸿蒙寨。”

“你要投诚,他们求之不得。”

韩复曲醉眼朦胧中突然闪过一道精光,“可你会吗?”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半个月后,方明带着骑兵渡过黄河撤回库库和屯草原,把绥远平原让给了韩复曲。

德润丰进驻绥远城的消息,逼得他不得不重返贡王部。

洋河卫最热闹的大街上,一间铺子正准备开张。

这间铺子门脸不大,但位置绝佳,正对着德润丰那气派的金字招牌。

吕书林背着手在铺子里转悠,手指在柜台上轻轻一抹,连点灰都没有。

桌椅板凳擦得能照出人影来,一看就是下了功夫收拾的。

“这铺面原是德润丰的产业。”

陪在身边的矮胖中年人笑道:“咱们八家商号凑份子买下来,专程留给吕掌柜用。”

这人叫纪全昌,是汾阳孝义纪阳丰商行的台面掌柜。

纪阳两家世代联姻,在晋商圈子里是出了名的墙头草。

早年靠盐业发家,后来败落了,如今又巴结上奉军,这才重新抖起来。

吕书林转了一圈,拱手道:“各位掌柜太客气了。”

正说着,门口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只见乔恒发摇着折扇进来,他身后跟着两个伙计,“可算把吕掌柜盼来了,您这一到,咱们洋河卫可就热闹了。”

吕书林到洋河卫己经三天了,今儿个乔大掌柜终于露面了。

“乔东家,这里货可以先摆上。”

吕书林斟酌着词句,“不过招牌先不急着挂。商业联合会是方司令一手创办的,有些事还得请示过他才能定夺。”

他说这话时,眼睛一首盯着乔恒发。

这是他想了好几宿才拿定的主意。

乔恒发开出的条件确实诱人,但他吕书林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雏儿。

方明和乔恒发是郎舅关系,又是同泰祥的二少爷,这里头的弯弯绕绕多着呢。

乔恒发私下找他,摆明了是要撬方明的墙角。

在这乱世做生意,一步走错就会万劫不复。

一旁的纪全昌笑容僵在脸上,乔恒发却哈哈大笑,“铺子既然送给吕掌柜了,自然随您处置。”

伙计们忙着往货架上摆货,吕书林却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等大同那边的仗打完,他得赶紧出关找方明讨个主意。

短短几天工夫,吕书林就接了五笔大单子,净赚五六千现大洋。

乔恒发为了拉拢他,可真是下了血本。

十月的洋河卫,正是晋商们最忙活的时候。

各家商号都在想方设法往关外倒腾粮食。

要说产粮,还得数江南和两湖。

往年太平时候,江南的米走铁路到北平,两湖的米经河南入陕晋二省。

如今可好,晋省南边土匪闹得凶,商路断了,铁路运力又有限,光是运粮这一项就够人喝一壶的。

进了十一月,天寒地冻的,眼瞅着就要下雪。

关里关外都在张罗着过冬的事。

洋河卫集市上依旧人声鼎沸。

各家商号的伙计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喝口水的工夫都没有。

忽然集市口一阵骚动。

只见五六十个血头血脸的人连滚带爬地跑进来,哭爹喊娘的。

赶集的人连东西都不买了,呼啦一下全围上去看热闹。

要不说这爱看热闹的毛病,不管是蒙古人、罗斯人还是汉人,那都是一样一样的。

乔恒发正在柜上算账,一听这消息,手里的算盘啪嗒掉在地上。

他三步并作两步就往集市口跑。

到那一看,那些人正是八大商号派往绥远城的商队伙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