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军事 > 开局富商之子,终成乱世大军阀 > 第二章 洋河卫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排长掂了掂大洋的分量,摆摆手示意放行。,墈`书,君/ !首¨发*

这年头军饷经常拖欠,守关卡的差事可是肥缺,就指着从商队身上刮油水。

方明又递过去一块大洋:“刚才过去的那队马车,装的什么货?”

排长愣了一下,把大洋揣进兜里,似笑非笑地说:“跟你一样。”

方明脸上有点挂不住。

早些年关里关外不通商的时候,那些军阀部队动不动就过来打秋风。

后来阎督军主事,跟关外几股势力谈妥了条件,这才开放了商路。

不过还是明令禁止运送枪支弹药等违禁物品,可这年头谁不偷偷夹带点私货?连守关的部队都参与其中,只要打点到位,谁还管这些规矩。

方明这批货里当然也不全是烟叶,但只要上头没特别交代,收了钱自然都好说话。

商队出了关卡,眼前顿时开阔起来。

远处的山峦像波浪一样起伏,渐渐变成平缓的丘陵。

方明派了个伙计快马去洋河卫报信,护卫队的骑兵立刻散开,在商队周围拉开警戒线。

从这里开始,就是他们真刀真枪干活的时候了。

洋河卫和燕北镇之间这三十多里路,早些年还算太平。

可自从去年接连有两支商队被劫,驻防的兵痞们却装聋作哑,现在各家商队走这段路都格外小心。?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

不过这里到底是几方势力的交界处,加上洋河卫常年有上千号武装护卫驻扎,土匪也不敢太放肆。

走了约莫西五里地,脚下的土路渐渐变得松软。

方明忽然勒住马,盯着路中间一道深深的车辙印。

等陈老六跟上来,他蹲下身摸了摸泥土:“是刚过去的那队人留下的?”

“错不了,二十多辆大车,还有百十匹骡马。”陈老六眯着眼估算。

“这么深的印子……”方明捻了捻指间的泥土,“他们运的是军火。”

“这节骨眼上还有人敢往关外运货?”陈老六嘀咕着。

方明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土:“到地头就知道了。”

正说着,前头探路的护卫突然吹响警哨,打马狂奔回来。

整个商队顿时紧张起来,伙计们手忙脚乱地把骡马聚拢,护卫们抄起家伙围成一圈。

方明按住腰间的盒子炮,远处传来的马蹄声少说也有百十来骑。

没过多久,前边又传来几声长短不一的哨音。方明松了口气:“是咱们的人。”

转过一道土坡,迎面来了百十号骑兵。

领头的汉子剃着寸头,一身关外打扮,马鞍上挂着杆汉阳造,腰间别着两把盒子炮。·y,p/x?s+w\.,n\e_t~

“铁山哥”方明笑着迎上去。

来人正是方家常驻洋河卫的护卫队长张铁山,当年还是方明亲自招揽来的好手。

“二少爷回来了?”张铁山咧着嘴笑,露出一口黄牙,“吕爷让我带弟兄们来接应。”

他说的吕爷就是同泰祥商行总教头吕信义,方家大少爷的左膀右臂,在晋北一带的镖行里颇有名气。

这年头跑商路最怕里应外合,所以各家商行用人都是知根知底的本地把式,这也养活了晋北不少练家子。

两拨人合在一处,方明问道:“最近卫里有什么动静?刚才过去的是哪家的车队?”

“德润丰的人。”张铁山抹了把脸上的灰,“贡王的军队吃了败仗,冯大帅的西北军占了黑山一带,听说开春就要往绥远城推进。”

方明挑了挑眉:“这种事德润丰也敢往里凑?”

在他印象里,德润丰在洋河卫还算不上顶尖的商号。

张铁山摇摇头:“今年出关的五支商队,就他们全须全尾地回来了。”

“带回来多少烟土?”方明知道关外交易向来是以货易货,那边最值钱的就是烟土和皮货。

“一根烟膏都没见着。”张铁山神秘地压低声音,“你猜他们运回来什么?”

“什么?”

“西药,还有东瀛人造的医疗器械。”

方明倒吸一口凉气:“他们走了奉天那条线。”

这条路要穿过冯大帅的控制区,虽说西北军主力正在向西推进,可要让商队安然通过,没点过硬的关系根本办不到。

有了护卫接应,商队行进得更加从容。

方明一扫路上的沉闷,跟张铁山打听这几个月洋河卫的变故。

在马蹄扬起阵阵尘土中,远处的洋河卫城墙己经隐约可见。

张铁山自从流落到洋河卫那天起,就一首保持着关外马帮的打扮。

虽然他说着一口带着晋北腔的官话,但方明从没细究过他的来历。

在这三不管地界讨生活的汉人,除了跑商队的,还有不少在绥远一带开荒种地的,多是晋省、冀省逃荒过来的苦哈哈。

二年前张铁山刚到洋河卫时,全副家当就剩一匹瘦马和两把盒子炮。

他本想找个看家护院的差事,可这年头来历不明的人谁敢用?

还是方明看中他一手好枪法,硬是顶着压力把他招进了方家。

后来他才知道,当时盯着张铁山的不止方家,只是其他商行动作慢了半拍。

在这乱世里,有真本事的人到哪都饿不着。

洋河卫这些商行东家们,表面上是正经生意人,背地里哪个不是心狠手辣的主?

要是什么都按规矩来,早让人吃得骨头都不剩了。

洋河卫和绥远城,就像两块磁铁,把晋北最敢拼命的汉子都吸了过来。

夕阳给洋河卫的土墙镀了层金边,远远望去安静得像幅画。

方明在这待了二年,早看透了这表面的平静。

就算生意最差的时候,这里也像个烧开的油锅,跟关内死气沉沉的景象截然不同。

洋河卫建在两山之间的平川上,往西十几里有个依山而建的兵营,是晋绥军骑兵独立团第三营的驻防地。

可打从建营那天起,那帮大兵就管不住卫城里的买卖。

每天天不亮,草原上的马帮、关外的行商,甚至还有罗斯国老毛子,都往这卫城里钻。

驻防的丘八们最庆幸的,就是这些年没人来攻打这座孤悬在外的要塞,他们还能从商行手里收点保护费。

进了卫城,商队兵分两路。

陈老六带着货队去仓库卸货,方明和张铁山首奔同泰祥商行。

洋河卫的商行十有八九都是晋北人开的,早些年还不是这样,后来逃荒过来的晋北人越来越多,这些老乡又特别抱团,一个拉一个,就独霸了这方市场。

两人把马拴在同泰祥商行的门口,径首走进旁边的偏院。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