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20章 太空望远镜!银河自旋问题!万有引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620章 太空望远镜!银河自旋问题!万有引力定律错了?震惊全场!

上午的会议结束之后,到了午饭和休息时间。×新?,完;(本·~ˉ神?{站£& ±./首|发-/

自助餐厅内。

参会者三三两两,一边享用美食,一边回忆之前的演讲,谈笑风生。

李奇维则和海耳等十多位大佬在一起,讨论天文学的发展。

他忽然透露出一个无比震撼的消息。

“我回到婆罗洲后,准备建造一台直径超过50米的射电望远镜。”

“到时候,欢迎大家经常来婆罗洲交流学习。”

嘶!

众人顿时倒吸一口冷气!

心中掀起滔天巨浪!

“上帝啊!”

“直径50米的射电望远镜?”

“那它的功能该是多么强大!”

“恐怕直接能看到宇宙尽头吧。”

海耳不可思议地瞪大双眼。

他被布鲁斯教授的魄力所折服。

威尔逊山上那台2米直径的光学望远镜,如今就是天文学界的第一至宝。

但是和50米的射电望远镜比起来,简直云泥之别。

就好像原始人的长矛和现代克虏伯大炮比威力一样。

他能够想象,一旦这台匪夷所思的望远镜真的建成,那么婆罗洲将会成为天文学界毫无争议的第一圣地。

所有天文学家都会趋之若鹜,想要使用这台恐怖的望远镜,观测宇宙。

在天文学领域,口径就是真理!

口径越大不仅看的越远,也能测到更微弱的天文信号。

说不定就能找到布鲁斯教授预言的微波背景辐射,乃至更多的宇宙奥秘。

海耳感慨道:

“布鲁斯教授,你这是要把全世界最聪明的天文学者一网打尽啊。”

李奇维笑道:

“此言差矣,我这是在促进学术交流啊。”

“反正我有的是钱,与其留在那当废纸,还不如造些大型基础科研设备,造福科学界。”

大佬们肃然起敬,敬佩万分,但同时也有一种想打人的冲动。

“要是实在花不掉,也可以送点给我们。”

余青松在一旁,听的心潮澎湃。

在第一届天联会的时候,李教授就向他透露过这个想法。

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实现了。

“老天爷啊!”

“那可是直径50米的望远镜啊!”

“哪怕是一头猪坐在那观察一天,都能发表重磅级论文了。”

余青松忽然想到,李教授自己不可能负责这台望远镜,肯定要交给其他人。

“除了我,还有谁更合适吗?”

一想到自己有可能管理这台全世界最大望远镜,余青松痴痴地笑了。!第.一¢看~书_网\ .首¢发′

李奇维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嘴角微翘。

才50米就把你们吓成这样。

要是看到后世华夏500多米直径的天眼,岂不是得吓尿了。

不过,这还不是极限。

接着,李奇维又抛出一个超级炸弹。

“这只是第一步。”

“不管是直径多少米的望远镜,只要它还放置在地球上,就始终会被地球的大气层干扰。”

“会议上大家展示出来的图片都比较模糊,原因就在于此。”

“所以,我还准备用火箭把望远镜发射到地球的太空轨道上。”

“在那里,望远镜的功能将得到真正的释放!”

静!

静的可怕!

刚刚的超大型望远镜就已经足够震撼了,没想到布鲁斯教授还有更震撼更疯狂的想法。

大佬们惊骇的完全说不出话来。

太空望远镜!

地球之眼!

这是何等牛逼的畅想!

最关键的是,众人莫名相信,布鲁斯教授一定能够实现。

因为对方之前曾和一群力学家们讨论过火箭。

既然火箭能升空,那带台望远镜上去应该也不是难事吧。

“天啊!”

“以宇宙真空中的干净环境,太空望远镜的观察效果将百倍千倍提升。”

“就算它的直径不大,也能探测到宇宙深处的电磁波。”

“天文学绝对会迎来质的飞跃!”

真实历史上,人类第一台太空望远镜就是大名鼎鼎的“哈勃空间望远镜”。

它的直径仅有4.3米,并且还是一台光学望远镜,只能看到可见光。

尽管如此,它的观测能力也不是地球上那些大型望远镜能比拟的。

搜集百亿光年外的信息也只是等闲。

这就是太空望远镜的巨大优势。

海耳、余青松、哈勃等人皆是满脸震撼。

太空望远镜的设想着实超越了他们的想象。

他们忽然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能够使用那样的望远镜看一眼宇宙,死而无憾矣。”

李奇维同样热血沸腾。

这一世,他既然要解决宇宙起源的终极命题,自然少不了太空望远镜的帮助。

环婆罗洲粒子对撞机模拟宇宙起源,大型太空望远镜从真实宇宙找到证据。

一个物理学,一个天文学,二者相辅相成。

万有理论和宇宙起源之谜,完美融合。

这时,正在讨论和吃饭的众人,觉察到大佬们这边的情况时,都很疑惑。¨c¨m/s^x′s′.¢n_e*t~

“高兴什么呢?”

当爱丁顿笑着告诉大家50米直径望远镜和太空望远镜的设想后。

餐厅内顿时爆发出一阵惊呼。

“啥也别说了,准备移民婆罗洲吧。”

——

2月20日,下午。

第二届天联会全体会议继续进行。

有了午饭的插曲后,在场所有人情绪高涨,内心火热。

天文学的美好未来正在向众人招手。

但也在敦促大家要更加努力科研。

毕竟别人都用太空望远镜观察黑洞、中子星,你搁那观察和研究月球运行轨道,给你用也不好意思用啊。

于是乎,大家听讲的更仔细了,希望能找到灵感。

主持人爱丁顿说道:

“相信诸位有这样一种感觉,那就是本届会议的演讲者中,年轻学者的比例明显变高了。”

“这也是执委会有意为之的结果。”

“年轻学者们有更旺盛的精力更充足的时间,他们是天文学的希望和中流砥柱。”

“余青松博士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像我,年纪大了之后,在望远镜前坐上半个小时就腰酸腿疼,还谈什么研究。”

众人发出会心的笑声。

爱丁顿还挺幽默的。

“下面,请奥尔特博士作报告。”

啪!

人群之中的奥尔特深吸一口气,走上讲台。

他本科学习物理,后来受到荷兰天文大佬卡普坦的影响,留学美国学习天文学。

物理学底子让他学习天文学时基础非常扎实。

今年25岁的他刚刚博士毕业,目前是荷兰莱顿天文台的研究助理。

下方的赫茨普龙台长非常好看他,正向周围几个好友吹嘘。

“这小子非常细心,特别适合天文学,将来必成大器。”

真实历史上,奥尔特先后担任过国际天联会的秘书长、主席职务。

在他的领导下,荷兰天文学突飞猛进,在1956年甚至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直径25米。

他曾提出解释太阳系彗星起源的彗星云假说,后来也被称为“奥尔特云”。

并且他还跟另一个大名鼎鼎的天文猜想有关。

此刻,奥尔特还只是个年轻人,第一次在这样的大会上报告,他有点紧张。

“各位好。”

“我今天的报告题目是银河系自转研究。”

“宇宙中小到单个天体,大到星系,都存在两种运动。”

“一个是围绕引力源做向心圆周运动,另一个则是围绕自身轴心做自旋运动。”

奥尔特越讲心越慌乱。

因为他发现台下观众反响平平。

很多人貌似并不感兴趣。

他也稍微知道点原因。

现在的天文学领域,再搞纯运动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很难出新意了。

无非就是利用万有引力定律算算速度是多少,周期是多少,等等。

这些都是一两百年前天文学家玩剩下的东西,现在已经落伍了。

大爆炸、恒星演化、黑洞、中子星,这些才是最新的热点。

可是奥尔特觉得自己的研究真的很有意思啊。

然而,当他看到前排那些大佬时,心中又充满了信心。

因为他们听的很认真。

尤其是布鲁斯教授,竟然还对他神秘一笑。

奥尔特满血复活,他不再说废话,直接切入主题:

“为了计算银河系的自旋速度,我需要知道银河系的质量。”

“为此,我采用了估算法。”

“以太阳系为例。”

“虽然太阳系中除了太阳,还有各大行星、卫星、小型天体等物质。”

“但仅仅太阳的质量就占据了太阳系整体质量的99.8%。”

“因此,只要知道银河系内大概有多少恒星,就能估算出银河系的质量。”

“我通过调研各国的研究数据,最终计算出一个大致值,误差不会超过10%。”

这时不少人点点头。

这部分内容还挺有意思的。

“有了银河系的质量后,根据万有引力定律,就能计算出其自旋速度。”

“如图所示公式,代入数据后,可以得出银河系边缘的线速度约为50千米/秒,自旋周期约2亿年。”

哗!

台下开始有了惊呼!

天文学大辩论之后,银河系的星系本质被确定,关于银河系的各种研究也多了起来。

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从理论上算出如此精确的数值。

万有引力算速度只是没有创新点,但计算难度仍然是天文学领域最繁琐的那一类,需要各种微积分。

虽然这不是什么颠覆突破的成果,但也具有很大的参考和引用价值。

然而,台下的沙普利和柯蒂斯二人,却眉头微皱。

作为世纪大辩论的主角,他们俩对银河系的各性质再熟悉不过了。

这时,沙普利忽然主动问道:

“抱歉,奥尔特博士,我是沙普利,我想打断一下。”

“你算出的银河系边缘线速度有点问题吧。”

“你确定你在公式中引用的各个数值对吗?”

哗!

众人皆是一惊!

难道是算错了?

那就有点搞笑了。

赫茨普龙捏了一把汗,心中祈祷道:

“靠,小奥,你小子可不要吓我啊。”

“刚刚我还把你吹得震天响,这要是算错了,我的脸算是丢尽了。”

在天文学的至高会议上,把万有引力算错了,那绝对是本年度最大笑话。

奥尔特可以直接宣布改行回物理了,不,物理也回不去了。

当然,在场的大佬们都很宽容。

年轻人嘛,吃一堑长一智,没什么大不了。

然而,奥尔特非但没有惊慌失措,反而非常兴奋。

他当然知道沙普利的大名,天文学界赫赫有名的大人物。

大佬一发话,众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了。

奥尔特镇定地说道:

“是的,沙普利台长,您说的非常正确。”

“线速度确实有问题,但不是我计算的问题!”

“我来之前,已经验算超过十遍,不可能出错。”

“大家请看。”

“这是我利用烛光法测量了银河系的自旋速度,并且和以往的数据比较。”

“最终确定,银河系边缘的实际线速度大约是250千米每秒。”

“理论值和预测值出现了巨大的偏差。”

“根据我估算出的银河系质量,并不足以支持250千米每秒的自旋速度。”

“换句话说,银河系现在的质量在这么高的自旋速度下,会导致整个星系分崩离析。”

“这就是我今天报告想提出的问题。”

哗!

会场内顿时爆发出强烈的惊呼!

这一刻,再也没有人敢小看奥尔特了。

这个年轻人不声不响间,竟然搞出这么大一个新闻。

“现在的年轻人确实太猛了。”

很快,有数学好的大佬,已经验算完所有的数据。

“银河系质量计算结果没问题。”

“实际测量的银河系边缘速度也没问题。”

奥尔特的数据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那这个问题就大了!

“天啊!”

“该不会是万有引力错了吧”

“毕竟银河系的自旋速度是可以实际测量出来的,但和万有引力预测差的那么多。”

理论预测和实验结果不符合,一般而言,肯定是怀疑理论有问题。

但万有引力定律有问题?

这绝对会是天文学乃至物理学最轰动的大事了。

一时间,所有人议论纷纷。

海耳、哈勃、爱丁顿等大佬,也十分错愕。

甚至有大佬再次怀疑。

“肯定是哪个地方算错了,导致的偶然现象。”

然而,就在这时,另一个年轻的声音响起。

“我能证明奥尔特博士的发现不是偶然。”

哗!

全场轰动!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