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619章 神秘天体!每秒自转100圈!宇宙灯塔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619章 神秘天体!每秒自转100圈!宇宙灯塔!脉冲星!惊骇全场!

众人从发现黑洞的震撼中平静下来后,会议继续。珊芭看书徃 免肺阅毒

虽然接下来几位报告者的成果不如黑洞耀眼,但也属于重磅性的发现。

比如来自丹麦的天文团队测量出宇宙的年龄至少超过100亿年。

顿时引起一阵惊呼!

“天啊!”

“这是怎么测量出来的?”

报告者解释道:

“方法就来自于布鲁斯教授的恒星演化理论。”

“根据该理论,可以测量出恒星燃烧的时间。”

“具体过程如图所示。”

“主序星、恒星的亮度和颜色.”

“通过观察宇宙中最古老的恒星,就能大致估算出宇宙的年龄。”

众人恍然!

这个方法果然非常巧妙,就是比较耗费时间,需要对比大量的恒星数据。

如果只靠一个人去观测,估计到死都凑不齐所需要的资料。

丹麦团队的成果也是利用了近乎二十个国家的天文数据。

众人无不感慨: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大提高了天文学的发展速度!”

会场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

很快,轮到余青松上场了。

海耳鼓励道:

“去吧,余!”

“发出属于你自己的声音!”

“这是第一次,但你以后会习惯的。”

海耳信誓旦旦,威尔逊山天文台这次有备而来可不是闹着玩的。

要不是有黑洞发现在前,他们绝对就是今天的C位。

余青松深吸一口气,走到台上。

别看他刚刚和史瓦西教授谈笑风生。

真的站在这里俯瞰众人,那种从血液里迸发出的激动、豪情,让他忍不住颤抖。

蓦地,一道带着浩瀚意志的眸光降临!

镇压一切!

余青松的精神为之一震,所有的紧张立刻消失不见。

“有李教授在,我何惧之有!”

轻呼一口气,他开口说道:

“我今天的报告内容有两个。”

“一个是关于恒星演化理论,另一个是关于大爆炸理论。”

哗!

台下一片惊呼!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野了吗?”

“上来就选择天文学最火的两大研究领域。”

“余青松好像博士还未毕业吧?”

众人议论纷纷。

在场几乎都是从博士生走过来的,自然知道读博的难度。

所以一般都是主攻一个方向,能够研究到一定的深度,达到毕业标准。{?;新?¢完D}^本\神.站[} (追_最@新%¨~章D节-?

多一个课题就多分散一份精力。

像余青松这样,同时研究两个课题的人,着实罕见。

然而,海耳只是轻哼一声,心中得意道:

“少见多怪。”

余青松表情平静,继续说道:

“威尔逊山天文台和阿尔法实验室曾达成一项合作,双方共同研究一种新式望远镜。”

“大家知道,现在天文学上使用的光学望远镜是对可见光进行成像。”

“这种光学望远镜的好处就是很直观方便,人的肉眼通过镜头就能直接观测到天体。”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

“宇宙中有很多天体并不发射可见光范围的电磁波,而是其它不可见的长波或者短波。”

“比如X射线、γ射线等等。”

“目前研究人员都是通过光谱的方法来研究,过程很繁琐。”

“我就想能不能发明一种能直接对各种电磁波进行汇聚成像的望远镜。”

“于是,在和阿尔法实验室科学家的协同合作下,我们成功研发了这种新式望远镜。”

“并且把它命名为【射电望远镜】。”

哗!

台下众人震撼无比!

这绝对是天文学领域的重磅成果!

而且是那种能惠及所有人的基础性研究成果。

射电望远镜的诞生将大大提高天文学家的工作效率。

李奇维微微一笑。

阿尔法实验室交给吴有训果然没错。

有人忍不住问道:

“余博士,射电望远镜能量产了吗?”

余青松说道:

“目前我手里那台是原型机,专供研究使用。”

“不过阿尔法实验室正在改进工艺,预计未来几年将投入生产。”

众人欢呼!

天文学又将迎来跨越式的发展!

真实历史上,20世界60年代天文学有“四大发现”的说法。

它们分别是:脉冲星、类星体、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星际有机分子。

而这四大发现全都是通过射电望远镜完成的。

由此可见,其对天文学的影响之大。

当然,最重要的永远是人本身的思考,设备只是放大思考的结果。

此刻,余青松继续说道:

“我用研制的射电望远镜接收到了一段非常奇怪的信号。”

“大家请看!”

“这是我通过数据处理后得到的电磁信号。”

啪!

一张图片显现。

众人顿时惊咦起来。

实在是余青松得到的这个信号确实古怪。

“怎么不是连续的啊?”

“看起来好像是脉冲?”

余青松说道:

“我跟海耳教授、哈勃教授仔细讨论后,一致认为,这个信号是一种从未见过的电磁脉冲信号。?如!文¨网^ ¨无-错/内!容·”

“换句话说,发出这种信号的天体是在发射一种周期性的电磁辐射!”

“我查阅了近几十年各种文献,从未在公开资料中找到关于这种信号的描述。”

“那么,什么样的天体会发射周期性的电磁波呢?”

“只有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种天体在绕着轴心高速旋转!”

“而且根据对电磁脉冲间隔的计算,该天体的自转速度达到了惊人的每秒100次。”

轰!

全场惊骇!

天体自转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宇宙中随处可见。

地球本身就在自转。

但地球的自转速度怎么样?

每24小时才转动一圈。

而余青松发现的神秘天体,一秒钟就能转100圈!

这简直和天方夜谭一般!

你能想象地球一秒钟转动100圈是什么末日景象吗?

“天啊!”

“这么高的速度,那岂不是直接就干散架了!”

“什么样的天体能承受如此高的离心力?”

“黑洞虽然可以,但黑洞本身可不会发射脉冲电磁波。”

“.”

众人简直闻所未闻。

这绝对是天文学领域又一神奇发现!

余青松看着众人震惊的表情,心中有点小激动。

他继续说道:

“通过电磁数据,还有这个神秘天体周围引力的情况,我计算出它的密度。”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它的性质竟然完美符合布鲁斯教授在恒星演化理论中预测的中子星。”

“因此,我认为这种能够发生电磁脉冲的神秘天体,就是中子星!”

嘶!

众人倒吸一口冷气!

竟然是中子星?

这不可能!

绝对不可能!

“布鲁斯教授预言的脉冲星可不会旋转,而且还转的如此之快!”

然而,余青松的判断也不是胡乱猜测。

他通过理论计算证明,以该中子星的密度之高,完全能承受每秒100圈的自转速度。

计算天体的质量、密度、运动方程等,对于大佬们而言太简单了。

换言之,余青松出错的概率几乎为零。

全场直接懵逼了。

这时,有人突然问道:

“布鲁斯教授,您认为余青松博士发现的天体是中子星吗?”

李奇维闻言,笑了笑,说道:

“我可以肯定余青松博士发现的天体就是中子星。”

“而且是高速旋转的中子星。”

“恒星核心在最后坍缩的一瞬间,会释放出巨大的推动力。”

“这种力量足以使星球发生快速旋转。”

“所以,从理论上看,高速旋转的中子星是完全可能存在的。”

哗!

这一下,众人全都震撼了!

连布鲁斯教授都亲口承认。

理论和实验都证明这样的特殊中子星可以存在。

众人没有理由去质疑。

这时,海耳骄傲地说道:

“我和余青松商议过,这种天体的本质虽然是中子星,但是它的性质非常特殊,完全可以自成一类。”

“因此,余青松把这种高速旋转的天体命名为【脉冲星】!”

“脉冲星的电磁脉冲信号极为强烈,简直就像是宇宙中的灯塔,可以作为定位使用。”

“用它进行距离测量甚至比量天尺更准确!”

众人彻底震撼!

脉冲星的发现不仅证明了恒星演化理论的正确性,对天文学本身也有极具研究价值。

尤其是它因高速旋转而辐射的脉冲电磁波,更是匪夷所思的天文现象。

真实历史上,天文学家直到1967年,才发现第一颗脉冲星,从而间接证明了中子星的存在。

不过,那颗脉冲星的自转速度只有每秒0.75圈。(和普通天体相比依然非常快)

余青松发现的这颗脉冲星显然是另外一颗。

这也很正常,他使用的射电望远镜肯定不能和后世相比,因此就需要脉冲信号特别强烈,否则都检测不到。

在后世,天文学家发现的自转最快的脉冲星,速度甚至达到了每秒1000圈!

简直骇人。

其发射的脉冲信号横贯数个星系,宛如星际间的信号塔。

这就是脉冲星的恐怖之处。

此刻,众人看余青松的眼神都变了。

天文学领域,谁发现谁命名,这几乎是不成文的规定。

余青松如此年轻,竟然已经命名了一种天体,而且还是如此罕见和重要的脉冲星!

“天文学领域的一颗超新星冉冉升起了!”

“今天之后,余青松的大名将响彻学界!”

大家忽然想到,对方貌似还有另外一个成果没分享呢。

余青松面色波澜不惊。

发现脉冲星确实是一件大事,但远远达不到他对自己的要求。

有哈勃、史瓦西等人的成果在前,他很清楚自己离顶级层次还有一点距离。

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

于是,他接着说道:

“我的第二个研究成果,是关于暴涨模型。”

“根据广义相对论,物质可以影响空间的曲率。”

“有物质的地方,空间就会发生弯曲,曲率不为零。”

“但这是小尺度上的情况。”

“如果把宇宙看成是一个整体,它的曲率又该是什么呢?”

“有三种情况:正值,零,负值。”

“若宇宙的曲率为正值,则表明宇宙的空间形状是一个球形。”

“若宇宙的曲率为负值,则表明宇宙的空间形状是一个马鞍形。”

“若宇宙的曲率为零,则表明宇宙就是一个平坦的平面。”

“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会认为,宇宙的曲率要么是正要么是负,绝对不可能是零。”

“因为宇宙曲率为零是一种亚平衡状态,这样的宇宙非常脆弱。”

“可能多一个原子或者少一个原子,这种平衡就会被打破。”

“然而,经过大量观测后,我发现宇宙的曲率非常接近于零。”

“这表面我们所处宇宙的形状很可能是平坦的!”

“至少可观测宇宙范围内是这样!”

“暴涨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个问题。”

“不管宇宙一开始的曲率是正还是负,暴涨结束后,空间被拉伸扩大10^50倍。”

“所以,空间经过急剧的拉伸后,自然就变平坦了。”

“就好像一团毛巾,突然被铺展开。”

嘶!

会场顿时响起轻微的惊呼声。

之所以轻微,是因为很多人都没有看懂余青松的研究内容。

这已经不是纯粹的天文学观察了,而是包含了关于广义相对论的计算。

大部分天文学家的数学水平只有本科生级别,平常连微积分都用不到。

余青松的第二个成果显然超出众人的意料。

“天啊!”

“他这是证明了暴涨理论?”

如果说发现脉冲星有幸运的因素,不足以证明余青松的实力。

毕竟谁看到如此古怪的电磁信号都会重视。

那么通过研究宇宙空间平坦性问题,从而变相证明暴涨理论的正确性,这绝对是硬实力的最佳体现。

接着,在李奇维、海耳等大佬的确认下,余青松的计算结果得到承认!

他找到了证明暴涨的又一证据!

众人再次震撼!

余青松的两大成果绝对都是重磅级的。

难以想象,这竟然是一个还未毕业的天文学博士所能完成的。

尤其这个博士还是华夏人。

此刻,所有人对华夏的印象彻底改观。

布鲁斯教授绝对不是一个意外。

华夏的底蕴超乎想象!

余青松心潮澎湃,他看向了李教授的眼睛。

仿佛在告诉他:

“只有实力才能赢得尊重!”

“你要做的,就是成为最强!”

余青松心中呐喊道:

“教授,我会的!”

(本章完)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