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1900:游走在欧洲的物理学霸 > 第529章 玻尔出手!一剑封喉!致命缺陷!亲传弟子之威!恐怖如斯!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面对泡利的强大攻势,德布罗意败下阵来。

他的导波理论还不够完善。

这时,薛定谔养精蓄锐完毕,再次上场。

他对泡利这小子也比较熟悉。

对方虽然咄咄逼人、吊儿郎当,但是实力毋庸置疑,绝对是超天才级。

他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全力以赴。

“泡利博士,我先代替德布罗意再次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

“首先,导波理论的目的是解释波粒二象性的存在形式。”

“哪怕它是错的,那也只能证明德布罗意对波粒二象性的描述不准确。”

“但是这不能证明物质波理论是错的。”

“而导波理论之所以有瑕疵,恰恰是因为引入了粒子的概念。”

“波粒二象性没有错,错的是二象性中的粒子其实是波的聚集产生。”

“这又回到了我刚才说的理论。”

“总而言之,波粒二象性只是我们对波动进行测量时,因为波的状态不同,从而划分出波和粒子两种状态。”

“但这两种状态的本质都是波。”

“现在,回到泡利博士的第一个为问题。”

“波动方程中虽然有质量这个参数,但是根据狭义相对论,质量和能量本为一体。”

“粒子的质量其实只是波动所携带能量的外在表现。”

“就好像牛顿力学只是相对论的近似,但我们依然可以使用它解决问题。”

“同理,质量参数只是为了使波动方程的形式更为简单。”

“如果要把质量改变为波的能量,那么方程需要用到的数学框架就会非常复杂。”

“我还没有尝试过,因为那没有必要。”

哗!

薛定谔的这一番言论,直接把在场所有人都给干懵逼了。

众人瞪大了双眼,满脸不可思议。

你说他讲的有逻辑吧,没有推导,全是概念。

你要说他讲的没有逻辑吧,听着还确实像那么回事。

但在场的诸多大佬,哪怕他们支持波动力学,却很难认同薛定谔的波动解释。

波粒二象性虽然难以理解,但至少还带有粒子的概念。

也就是说,物质可以体现出粒子的性质。

而薛定谔直接否定粒子存在,那现实世界的一切物质算怎么回事。

人、桌子、投影仪......

这些可都是看得见、摸得着,实实在在的物质。

怎么可能说它们全是波呢。

最关键的是,薛定谔又没办法从理论上证明。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对于宏观物质也是适用的。

但是薛定谔之前的推导,只能以微观粒子为基础。

玻恩甚至嘀咕道:

“这简直是在胡说八道!”

甚至德布罗意本人也苦笑一声。

他有点尴尬。

他并不认何薛定谔的观点,但是现在又不能反对。

毕竟他们现在是同一阵营。

海森堡显得非常焦急。

他觉得薛定谔就是在耍无赖。

但是又没有办法证伪。

因为光的波粒二象性早已被证明了。

德布罗意的物质波理论,有很大的概率也是正确的。

那么物质有很大的概率具有波的性质。

薛定谔以波为核心的波动方程,当然也就是对的。

不过,泡利可绝对不承认这个观点。

此刻,面对老大哥薛定谔的强行解释,他毫不留情地讽刺道:

“薛定谔博士,我认为你在胡扯。”

“我这个人好好地站在这,为什么没有变成波穿墙而过?”

薛定谔无言以对。

他虽然引入了旋量,暂时解决了电子自旋。

但是如何完美证明粒子不存在,目前进展缓慢。

这其中需要的数学知识,已经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

但是理论可以有瑕疵,气势绝对不能输。

薛定谔自信满满,侃侃而谈:

“因为粒子虽然是波包的幻象,但是它却可以被真实感受。”

“它表现出来的宏观性质,就是目前我们宏观世界的规律。”

泡利:“!@#¥%……”

他已经无力吐槽了。

论道陷入了死局。

吃瓜群众看的目不暇接。

康普顿脸色兴奋,内心大喊道:

“精彩,太精彩了!”

“泡利你废什么话,干他啊!”

“薛定谔听不懂你的理论,但肯定能感受到你的拳脚。”

“......”

本来是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的双方争论。

怎么现在好像变成了粒子派、波动派、波粒二象派的三方争论了。

看德布罗意纠结的样子,感觉马上就要脱离薛定谔另立山头了。

“我的波粒二象才是真理!”

量子力学的神秘莫测,被体现的淋漓尽致。

在场的大佬们感觉仅凭一次会议,恐怕不可能解决量子力学的所有问题了。

普朗克老成持重地对周围几人说道:

“该不会矩阵力学和波动力学都是对的吧。”

“它们可能在数学上是等效的,描述的只是波粒二象性的一面而已。”

哗!

爱因斯坦、索末菲等人皆是一惊!

之前也有人研究过两种理论的共同点。

但是一个的数学基础是矩阵,另一个的数学基础是微积分。

这完全是两个领域,扯不上关系。

至少目前物理学界没有谁有这种实力。

这同时需要极强的数学能力和物理能力。

忽然,普朗克几人心有灵犀地朝着某个方向看了一眼。

“估计只能靠他了。”

就在众人相互交流,分析双方的观点时。

一直不说话的玻尔忽然开口了:

“薛定谔博士,我有一个问题。”

面对玻尔,薛定谔表现的非常客气。

对方可是布鲁斯教授的亲传大弟子,甚至是最喜欢的学生。

而且玻尔还是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

所以,虽然玻尔仅仅比他大了两岁,薛定谔依然很尊重对方。

“玻尔教授,您请说。”

玻尔看着眼前的薛定谔、德布罗意、泡利、海森堡几人,心中无限感慨。

从这些小伙子们的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那时的他,同样意气风发、睥睨天下!

作为量子轨道模型的开创者,玻尔之名,响彻物理学界。

但是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曾经在他眼里只需修修补补的量子论,竟然能发展到今天这一步。

量子力学已经远远超过了旧量子论的范畴。

前者不是后者的补充,而是升华、重塑。

面对这个事实,玻尔没有失落,反而更加斗志昂扬!

在量子力学领域,他自信同样可以傲视群雄!

从今天开始,他要抛弃此前的荣耀,重新学习量子力学。

“按照波动力学的观点,电子波在原子内的运动应该是平均且连续的。”

“电子波就好像水波一般,弥漫在整个原子直径的范围内。”

“但是,现有的很多实验已经证明,电子确实是存在分立的轨道。”

“比如原子光谱上分立的谱线、角动量、电子跃迁等。”

“波动力学要如何用连续性解释电子的这种间断行为呢?”

“即便你不承认电子跃迁,至少也要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哗!

问题一出,全场皆惊!

玻尔果然不愧是量子力学领域的大佬,眼光毒辣,角度刁钻,问题直指核心。

海森堡猛地一跺脚,神情兴奋。

“哎呀,我怎么没有想到这点。”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这应该是波动力学最大的问题!”

“玻尔教授,你是我的偶像!”

海森堡又开始手舞足蹈了。

他就像个天真的孩子,谁帮他,他就喜欢谁。

此刻,薛定谔听完玻尔的问题后,眉头微皱。

波动力学确实可以推导出具有分立性质的原子光谱。

电子波弥漫在所有空间,任何频率的电磁波都可以发射出来。

只要给出特定的边界范围,就能求出单独的“轨道”。

比如第一轨道、第二轨道、第三轨道等等。

但问题来了。

为什么没有第1.5轨道、第2.5轨道。

按理来说,电子波是连续的,那肯定就不止12345等轨道,而是所有能量等级的轨道都存在。

那么原子光谱就应该也是连续的才对。

哪怕不在同一个光谱中也行。

比如一些氢原子的光谱谱线是123轨道,另外一些氢原子的光谱谱线是1.5、2.5、3.5轨道。

两者合在一起,也能说明谱线连续。

但现实却是氢原子只有123的谱线。

理论和实验矛盾!

这是波动力学的致命缺陷。

这个问题的原因,就在于薛定谔对波函数的解释是错的。

他把电子波和水波当成同一种类型的波动,就会导致出现这种情况。

玻尔的问题丝毫不涉及粒子,完全是波动问题。

所以,薛定谔没有办法像之前那样,强行解释。

他必须给予正面的回应,而且要有逻辑严密的数学推导。

因为这个涉及到波动力学的核心基础。

一时间,房间内陷入了沉默之中。

德布罗意表情严肃,泡利眉毛一挑......

所有人都在思考如何解释玻尔的质疑。

一分钟......

两分钟......

足足过了五分钟,薛定谔依然想不出答案。

他只好无奈地说道:

“抱歉,玻尔教授,我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哗!

众人皆是一惊!

这可是薛定谔首次认输。

面对海森堡和泡利的诸多问题,他都游刃有余。

但是玻尔仅仅提了一个问题,就让他束手无策。

玻尔之威,恐怖如斯!

“果然不愧是布鲁斯教授之亲传!”

“这才是蛰伏在量子深海中的巨鳄!”

海森堡大喜。

总算是扳回一城。

现在的各种实验结果,无疑更有利于他的矩阵力学。

这时,洛伦兹说道:

“还有人继续提问吗?”

众人相互看看,没有谁再举手了。

刚刚的唇枪舌剑,几乎把波动力学翻个底朝天。

“好,那么下面请对矩阵力学提问。”

“双方提问结束后,将进入自由讨论的环节。”

海森堡闻言,深深吸了一口气。

他暗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挺过这关。

现在矩阵力学处于上风,量子力学的正统,正在逐渐向他招手。

“开始!”洛伦兹一声令下。

然而,想象中的激烈场面没有出现。

薛定谔垂头丧气,他还沉浸在玻尔的质疑当中,根本没有心思提问。

德布罗意很想站起来,给泡利一点颜色瞧瞧,但是他很无奈,没有理由......

普朗克、索末菲、埃伦费斯特等中立派也没啥问题。

矩阵力学虽然晦涩难懂,但是它确实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因此,在场众人很难找到它的不足。

海森堡见此情景,得意洋洋。

“哈哈哈,我的矩阵力学太完美了。”

“你们根本找不到问题!”

“至于矩阵很难?”

“呵呵,物理学本来就是天才的游戏,说难的人不配研究物理!”

海森堡已经开始张狂起来了。

他完全不把波动力学放在眼里。

洛伦兹见状,差点语塞。

怎么回事,波动派你得支棱起来啊!

咋突然偃旗息鼓了。

难道这么快就认输了?

那会议的精彩程度大打折扣。

于是,他问了最后一遍。

“还有谁要对矩阵力学提问吗?”

就在众人以为论道要结束时。

突然,一道声音响起。

“我有两个问题。”

哗!

众人连忙定睛看去,竟然是爱因斯坦!

这位可同样是重量级的大佬。

在场的都是物理学领域的权威,他们很清楚爱因斯坦教授的实力。

对方不仅在原子学、狭义相对论等方向有突出贡献。

同时,爱因斯坦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量子大佬。

他曾用量子论解释固体比热问题,从而证明量子概念的正确性。

此外,在第二次量子论大会上,他提出的电子第三种跃迁方式惊艳全场。

据说现在工业界正在研究受激辐射,企图制造一种全新的光源(激光)。、

最重要的是,圈子里都知道,爱因斯坦是布鲁斯教授的头号基友。

二人相识于微末,一起成长为科学界的顶尖大佬,留下广为流传的佳话。

因此,爱因斯坦的出手,令人无比期待!

薛定谔甚至回过神来,惊讶地看着对方。

这一刻,他对爱因斯坦的挺身而出,感激到了极点。

“谔愿与兄结为兄弟!”

海森堡紧紧地盯着爱因斯坦,战意浓厚。

这个世界上,除了布鲁斯教授和索末菲教授,他谁都不怕!

“来吧,你们这些旧量子论时代的残党!”

“我是要成为量子力学之王的男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