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 章
新帝继位的风波只持续了几天, 在所有人还在挣扎反还是反,反要如何反时,不反难道就让一个女人做皇帝了时, 英国公和他的人马已经进了盛京城。
不多,只五百,但都是上过战场的精兵, 足以在一夜间控制住盛京的局势。
让人悚然一惊的是,英国公是上半年初,被端顺帝调回京,驻守京郊的。也就是说, 端顺帝出于某些理由,重新重用的英国公,不知何时,早已效忠曾经的丹阳长公主, 如今的新皇!
至于边境其他大将, 得到消息,再赶回盛京,根本来不及,只能揭竿而起, 但勤王也不是轻易能下决心的。
大辉开国之初,元庆帝就已经用各种手段削弱了所有大将手中的兵权。更何况,宫里那两个小皇子, 因为端顺帝还年轻, 并没有要培养他们做继承人, 对上新帝也是毫无还手之力, 早早被关在自己的寝宫,和外界无法联系。
几息之间, 盛京局势已定。
新帝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置冯家。
冯鹤年与冯家直系子弟,全部斩首,旁支的也全被连累,发配边疆,三代不可为官。即便如此,也算是新帝仁慈了。
只有萧贵妃,新帝不忍在弟弟死后,苛刻他曾经的宠妃,所以送萧贵妃去别宫颐养天年。
传闻,临走时,她向新帝请求去天牢见义母萧氏一面,新帝同意了。
没人知道萧贵妃与萧氏说了什么,只有个狱卒某次喝多了,说看到贵妃拿了一扇小小的屏风去了天牢,那屏风上绣的是一只小狗。
朝中其他跟冯鹤年走的近的人也都被连累,树倒弥孙散。
谢尚培每日把自己关在屋子里,恐慌的无法自拔。
他和冯家是脱不开关系的,不只因为他们曾经是姻亲,他暗中一直和冯鹤年有来往,反对女官的事,他蹦那么高,也是因为冯鹤年暗中给了他许诺。
胡氏似乎是感受到丈夫的不安,每日给他做了安神汤端过来,这让早已厌倦胡氏的谢尚培对妻子有了一丝改观。
他一勺勺喝着安神汤,琢磨长公主,不,是圣上一直没动他,是为什么?是不知道他与冯鹤年的来往吗?
还是,因为谢格如和长兴侯的关系?
现在也不能说是长兴侯了,该是大皇子了。
认为谢格如会跟着江弥,水涨船高的人极多。
谢家老少,一应仆从,这阵子对谢格如已经完全没了原来的轻慢,见她如见宫里的贵人,连云香云晴两个,走出去也多的是人捧着。
谢格谨和谢格云心里很是别扭,但在温氏的逼迫下,也想尽办法亲近讨好谢格如。
谢老太太心里得意自己之前的选择,在这个孙女儿孤立无援的时候,松手让她进了屋,她对自己的情感信任定多于其他人。
以后她嫁给大皇子,成了皇子妃,甚至以后.......
谢老太太眼中满是自得和狡猾,又叫来蔓冬给谢格如送东西,完全忽略了谢格如最近都没来过和寿堂。
对于外界一切的讨好,谢格如都不太在意。
谢格如很早就清楚,长公主此番回来定有大动作,但是谢格如想过长公主要把持朝政,要架空端顺帝,却没想过,她直接上位了!
谢格如还不愿意用“篡位”这种更负面的词定义长公主所为。
但她也绝对不相信,是冯鹤年杀的皇上。
他疯了吗?干掉自己最大的靠山!!
端顺帝可一直没对他动刀呢。
若是为了儿子冯昭,那也应该是先来杀自己才是。
谢格如左思右想,没有个头绪,但最近国丧,江弥忙得脚不沾地,只偶尔让发财帮忙传话,也不好传些机密信息。
来来去去无非是他饿了,他想她,她有没有想他?
谢格如看看发财送来的又一叠信纸,心道江弥这家夥什么时候能说点有用的,一边又小心将信纸叠好,收进妆奁盒的夹层里。
就在这时,传来了长公主请她进宫的旨意。
这道旨意,就像一道钟声,谢格如反而定下心神。
穿到这个世界后,谢格如进过两次宫,每次虽然都斗赢了,但也算不上特别愉快,都伴随着凶险危机。
这回反倒是谢格如最平静的一次进宫。
进宫里前,谢家长辈对她叮嘱再三,要她如何小心应对当今,再不可提什么不许纳妾之类的幼稚话。
皇子不纳妾,他还想不想继位了?
在众人眼中,自从长公主登基,谢格如自然也该放弃那幼稚的想法。
长公主,不,如今是宣正元年,长公主是宣正帝。
宣,圣善周闻。
正,以宗周为正,为天下一统。
谢格如勾勾嘴角,忽然对这次见面很是期待。
宣正帝是在御花园约见的谢格如,她身着明黄绣龙的长裙,质地贵重却轻薄,显得人气质独特,与她还是公主时期有着显着的差别。
谢格如向宣正帝行了一礼,宣正帝忙让她起身,目光扫过她全身,忽然莞尔一笑,仿佛少女。
“陪朕走走吧。”宣正帝带着谢格如走向湖边,周围寂静无声,只偶尔能听到几声鸟叫,但是谢格如知道,宫内侍卫定在不远处跟随,保护着这位新上任的皇帝。
“你可曾吃惊?”宣正帝问道。
谢格如犹豫一瞬,还是坦诚道:“自然。我知道您有谋略,有胆识,也有......自己的目的,但我一直以为,有些事是需要拳头的。”
宣正帝笑了两声,道:“你说的没错,拳头很重要。”
宣正帝看着谢格如,目含深意,谢格如不敢掉以轻心,她没有躲避,只顶着皇上的目光,思索着。
冯昭那次在姐姐墓前曾透露过自己杀掉了萧贵妃的小狗,以及萧贵妃其实是冯鹤年亲女之事。他们按照冯昭给的线索,往下查去,发现了萧贵妃之母其实死于萧氏之手。
这些事,江弥都通过长公主,告诉了萧贵妃。
萧贵妃面对无法辩驳的证据,自然对萧氏痛恨至极,连带对冯鹤年也十分不齿。
所以,之前谢格如以为,长公主和萧贵妃联手,将冯鹤年骗进宫,给他设了个局,让他彻底失去圣心。
但是最后,他失去的何止圣心?
此时此刻,宣正帝看着谢格如的眼睛里,分明有一点得意,又晃了晃拳头。
好像在说,你猜错了。
谢格如眉头微蹙,试图理清这多年的乱麻。
早在多年前,甚至早在北地之战前,长公主知道自己必然会被先帝打压时,就想好了最坏的后路。
当初北地女子军的灭亡,除了冯鹤年,最大的推手就是本来是长公主一派的的英国公,突然反水,所以长公主回来后,端顺帝在能调动的人马里,挑选了英国公回朝,应该是为防着长公主。
朝廷上的事可大可小,他能分给姐姐一些事务,但是兵权,他还是留自己手里的。
但现在,英国公竟然对长公主唯命是从。
虽然如今的英国公,是当初英国公的次子承袭的爵位,也就是谢格如的小舅舅,但父子两人还能投靠不同的阵营?
拳头......拳头很重要。
电光石火间,谢格如明白了!
当年,外祖父背叛了长公主,但是长公主能不计前嫌,重新重用舅舅,二人暗地里达成协议。
长公主助小舅舅继承爵位,小舅舅守诺,也为今后的利益,辅助长公主成为新皇。
“你外祖父其实也有过机会。”
谢格如愕然地望向宣正帝,但宣正帝转过头,脸上早已不复刚刚的狡诈,只给谢格如看她还是丹阳长公主时那温和柔慈的一面。
谢格如在心里吸了口气,再次对宣正帝行了一礼。
宣正帝勾起嘴角,“朕听闻你不爱读史书,若你多看基本,便会知道,很多时候,必然是由偶然造就的。”
“先皇创建t大辉,朕敢说,其中有四分是朕的功劳,但只因朕是女子,这份功劳便成了义务,不会有任何报酬。”时隔多年,已经登上龙位的宣正帝讲起当年,脸上已经没了愤懑不平,只有淡淡的哀愁。
“之前朝中讨论女子为官,但说来说去都是些抄写公文的小事,朕希望女子要做官,就给她们适合的,想要的位置。朕要补偿给她们早早就该得到的。”
“金钱,权利,地位,荣誉。”
谢格如静静听着,微微垂下的眼眸看着不远处的湖水,碧波荡漾。
“朕打算在礼部下新设立一个宣传部,这个位置,可以说,是朕为你而设。”
“谢格如,你要不要来?”
谢格如张嘴正要答,宣正帝擡手,紧接着又道:“如果要做,至少三年内,你没有时间与弥儿成婚。”
谢格如眼中闪过犹豫,江弥对迎娶她待许久,要他等一年半载的还好说,三年......
她没有把握,江弥会等。
“如今北境邻国听闻大辉有了个女皇帝,又蠢蠢欲动。只有大辉内部稳定,外部才无法趁虚而入。朝中众臣,朕自有办法,但是天下百姓,悠悠众口,对于女子为帝还是多有不满。”宣正帝认真道:
“谢格如,朕希望你来为这天下第一个女帝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