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春末夏初, 谢老太太的精气神好了许多,不仅吃的多了,还有心思折腾起和寿堂数十年没变过的园子。
百年槐树旁栽上了南边刚运过来的山茶花, 蔓冬带着几个小丫头围着花圃,正干着花农的活。
最开始她们也叫苦连天来着,后来逐渐得了趣, 老太太又赏的大方,整理花园逐渐成了和寿堂的抢手活。
那个脑袋有点大的小丫鬟为抢到这个活,没少塞银子,最近终于凑到了蔓冬身边, 蔓冬说什么她做什么,她嘴巴也甜,没几天功夫,就得了蔓冬的喜欢, 愿意干活时与她闲聊几句。
“蔓冬姐姐, 老太太怎么想着要改园子呀?不是说这树是老太爷那时候定下的,不能动吗?”。
蔓冬轻啐她一口,“瞎说,老太爷天天在外头, 还管和寿堂的树?”
冬日风寒,老太太那些老毛病就都上来了,只愿意躺在屋子里打盹儿, 身子越来越差, 谢尚培都担忧起自己是不是要丁忧了。
说来还是感谢二姑娘, 也不知道怎么的, 她跑了两趟,就把老太太说动了, 愿意起床出屋了,也愿意多吃些东西,后来还有了折腾园子的心思。
“二姑娘?”那小丫鬟眨眨眼,不解道:“不是说二姑娘不得老太太喜欢吗?”
蔓冬勾起嘴角:“主子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打听个没完没了,去去去,那边的土还没松呢。”
小丫鬟吐吐舌头,忙着去干活了。
蔓冬曲起手指,理了理鬓边头发,望向正屋。
大门没关,谢格如坐在谢老太太下手的小凳上,一边给谢老太太捏腿,一边细声细语说着什么,老太太闭着眼睛听着,不时应几句。
这才多久的功夫,二姑娘就真得了老太太的心。
“行了,大家小姐,别赶着做丫鬟的活计。”谢老太太收起腿,哼哼道。
“孙女儿这是尽孝呢。”
“我还不知道你个丫头,定是又有事要麻烦老太太我。”谢老太太语气熟稔,显见的只是开玩笑,并没有真的对谢格如生气。
谢格如笑着松了手,起身去桌边,给老太太盛了碗一直暖着的养生汤。隔着碗,她仔细感受了下汤的温度,才递给老太太。
“正合适,您尝尝。”
温热的汤水进了喉咙,暖了还有些微凉的身子,谢老太太顿时感觉舒坦许多,神情也更加松弛。
这瑶池汤不是谢格如做的,却只有她能拿来。
瑶池汤是德兰楼的限量汤品,不仅美味,且十分养身,但是却说不准什么时候有。你哪怕是郡主,去了德兰楼,人家没准备,也喝不上。
唯有谢格如,能让德兰楼开一扇后门,专门给谢老太太熬汤。
“说吧,今儿又是什么事?”
谢格如笑笑,道:“祖母,兰亭书院今日开学,薛姑娘请我过去呢。”
“薛小姐?”谢老太太盖上汤碗,放到一边,道:“你大哥哥和薛家的婚事早已没了,你何必再与那薛小姐掺和。”
“祖母,我不是为薛小姐,是为着兰亭书院。”谢格如耐心道:“如今京中风向不像去年,已经有不少人家想要女儿进书院,咱家也不能落了后。我想去给格兰打听打听,后面格谨和格云若愿意,也能进去就最好了。”
提到三房,谢格如目露难堪,艰难道:“要不是我,三房两个妹妹也不会被议论。”
谢老太太目光微凝。春节宫宴之后,冯灵珊和她的《新女德》算是在盛京城彻底销声匿迹了,与之相反的,薛韶光和兰亭书院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提及。
尤其是最近朝中又开始讨论女官的问题,在谈论如何选拔女t官时,兰亭书院成了条件之一。
但一波又一波的热浪,也没有完全冲淡谢格如在宫里,当着皇上与长公主的面,拒绝了长兴侯求娶的热闹。
长兴侯这个条件,可以说,他想娶谁,谁家都会高高兴兴把女儿打包后,送到长兴侯府。但是自家二房这个谢格如,竟然半点不犹豫,就拒绝了长兴侯。
理由竟然是长兴侯不肯保证,成亲后绝不纳妾。
谢老太太当初刚听得这消息时,脸上的沟壑都皱成了一团,恨不得打开谢格如的脑袋,看看里面都是些什么东西。
虽然谢家因为家训,少有男人纳妾,但哪怕谢家的家训里,也不是不让男子纳妾,只是条件多一些。更何况,谢家嫁女的条件里,也根本没有夫家不得纳妾这一条。
这也是这几个月,三房不给谢格如好脸色看的原因。你不愿意高嫁,我们愿意啊,现在倒好,外人都以为谢家女儿是不许夫家纳妾的。
满盛京人都在议论谢格如这件事,尤其当时,皇上是直接僵了脸,对谢家发了大火,前朝谢尚培也被连累,被皇上当着满中书省的同僚训斥。
谢格如那日找到和寿堂,谢老太太一点也不意外,谢格如现在的境况,若没个靠山,日子都过不下去。
原来建安郡主喜欢她,可能就是因为长兴侯,如今郡主才不会理她。更不要说长子和次子,都因为谢格如的拒婚,亏掉不知多少面子里子。现在看郡主也好,其他人家怕被她连累也好,都远着她,对她再不似从前,自然将怒火都发在了谢格如头上。
谢老太太起初并不想理谢格如,但是谢格如逐渐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谢老太太眼神扫过屋里的瑶池汤,屋外暖阳下的花花草草。
那些不是谢格如的价值。
很意外的,谢格如对京中风向,对朝中局势都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最近朝廷关于女官的争吵,她的判断也次次准确,让谢家少吃了不少亏。
明明还是那副清冷的眉眼,但是笑一笑,也的确让人移不开眼,怪不得长兴侯都愿意为她收心。
可惜了。
不过,没嫁给长兴侯,未必不是件好事。
谢格如对谢老太太说,她想要的是自己决定婚嫁的权利,谢老太太更信了她。
如果她说,是想要嫁个好人家,谢老太太不会信她的投诚,但她说,她是为着什么,谢老太太信了,也许了她。
至于之后会不会兑现承诺,那是以后的事。
从和寿堂出来,谢格如擡手揉揉已经笑僵掉的脸,心里长叹一声:当人孙女和当人乙方有什么区别呢?
“姐姐。”
谢冠廷猫着腰,从假山后出来。
谢格如瞧他这模样,嫌弃道:“你怎么跟刚偷了人狗似的。”
“什么?”谢冠廷也没追着问,道:“姐姐,你为什么最近总跑和寿堂啊?”
“照看祖母,尽孙女的孝心,怎么了?”
谢格如打量着她这糟心的弟弟,春节过后,他就该回书院了,却不知道为什么一拖再拖,直拖到前阵子他因闹着不愿意回书院,与谢尚翊起了冲突,间接耽误了吴氏生産,差点出事儿,被谢尚翊好一顿打。
倒也不用去上学了。
吴氏那胎是个早産儿,但也是个儿子,谢尚翊中年得子很是开心,又因谢格如拒绝长兴侯求娶,对谢格如冷言冷语。
谢冠廷看在眼里,心中逐渐升起男子汉的自尊心,想说自己读书是不行的,或许可以改学武?之后建功立业,谢格如也不会再受委屈,他还能在军中给她寻摸个好男人。
谢冠廷挠挠头,鼓起勇气正要说自己的计划,那边谢格如已经跟他摆手。
“我还有事要出去,你没要紧事,等我回来再说。”
说着,谢格如已经快步走远了。谢冠廷鼓起嘴巴,“喂!”他挠挠头,有点沮丧。
-------
兰亭书院。
熙熙攘攘的人群,挤在兰亭书院门口。她们之中有人戴着帷帽,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正常的露出一张脸,更没有戴着遮住全身的幕篱的。
谢格如与薛韶光站在门后,借着门缝,往外看去。
“这么多人,都是想来兰亭书院读书的吗?”
“也不是,好多是看热闹的。”薛韶光今日一改灰扑扑的穿衣打扮,换了件明黄色的春裙,更像是她这个年纪姑娘的风格,就连脸上的表情也更丰富,还抱怨院长分给她们的学生越来越多,只不过在讲起那些学生时,她脸上的笑容却怎么也压下不去。
春节宫宴后,首先,冯灵珊的《新女德》被严令禁止售卖。随之,关于现有律法中,男子对妻子动粗的惩罚会不会太轻,也被人在朝中提起。因着皇上之前已经表过态,朝中大部分人也顺势而言,很快就出台了新的律法。
这些还在谢格如的意料之内,最让她惊讶的是,在探讨律法的过程中,有人提起开放女子做官。
这件事皇上态度暧昧不明,朝中已经吵了许久,保守一派自不必说,另有一派
相应的,外头的兰亭书院成了新的风潮,女子能不能再次做官还未知,但精明的人都愿意早一点抓住机会。
薛韶光道:“你要是明日来找我就好了,万枝叶明天要回来接着上学呢。”
“太好了。”谢格如露出一个真心实意的笑容:“不过,我今天不是来找你的。”
“嗯?”薛韶光不解,正要问,视野里忽然出现了一个陌生女子。
“谢姑娘。”
谢格如点点头,与茫然的薛韶光别过,跟着那女子往后山去,直到山脚下一座亭子外。
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对着重建的木桩打拳。
拳风如有实质,“邦邦”撞在木头上,激起漫天尘土。
穿过飞尘,是一双亮晶晶的,看不出已经近四十岁的双眼。
谢格如屈身抱拳:“长公主好漂亮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