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73 刘子业的承诺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虽然刚才陛下给了他一个台阶,全了他颜面。

但陈将军心里清楚,他一开始真的被当初的仇恨蒙蔽了双眼,并不完全考虑到朝廷如今的情况,满心都是对面皇帝驾崩了,是个好机会,满脑子都想着讨回场子。

要不是刘子业及时主持了公道,一番言论下来,总算让他脑子清醒了,陈将军估计还陷在自己的情绪旋涡之中,无法自拔。

不过,理智上,虽然清楚了,现在绝不是朝廷动兵的最佳时机。

奈何,陈将军心里还是憋着那股气,横竖无法释怀。

可惜!

太可惜了!

难得撞上他们的皇帝驾崩,居然没有充足的实力,能够挥师北上,实在是天不助我……

当年北伐的那个场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找回来……

刘子业瞥了一眼,看到陈将军满脸惭愧,眼神之中却依旧隐隐浮现着不甘之色,便叹了口气。

没办法,这种心理,他能理解。

毕竟,他之前光是想到拓跋濬今年中会驾崩,自己就心情激昂了一阵子,也妄想过重启北伐战争,一扬国威。

只不过,他脑子清醒,也知道不是时候,这才冷静了下来。

但刘子业清楚,自己之所以那么快恢复理智,绝大部分的原因,都是因为他知道,自己身怀游戏,迟早靠着签到得到的种种策卡,统一南北。

此时此刻不动,只不过是韬光养晦。

且让北魏多活一阵子,到最后,有他们好看的……

但是,他信心十足,早有决断,不代表底下的大臣们,也有充足的信念。

毕竟,他们听命行事,行不行,都得看皇帝的意志……

最重要的是,事情已经过了十多年,刘子业对于当年的北伐,感悟不深。

但这些亲身参与过的将军们,饶是过了那么多年,始终难以释怀。

耿耿于怀的他们,已经不知道未来,还会不会有北伐的机会,因此难得看到一次对方皇帝驾崩的机会,这才火急火燎的,想要抓住时机,一举北上。

因此,对于陈将军的想法,刘子业并不怪罪。

诚如他刚才所言,召开廷议,大臣们各抒己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见,他都可以接受。

但认不认同,就全看他自己了……

“诸位稍安勿躁,北伐之事,朕早有决断。”

于是,看着陈将军眼中的不甘,刘子业轻轻抬手,安抚了一下诸臣。

“陛下,我大宋未来,可曾还有机会挥师北上?”陈将军双眼一亮,连忙问道。

刘子业轻轻颔首。

“元嘉末年,北伐失利,并不代表着全盘失败。失败不要紧,只要积攒实力,终可以卷土重来。我皇考在位十一年,兢兢业业,不敢懈怠,只是经过元凶之乱,天下荒废,光是恢复生产,都耗光了我皇考的精力,无法抽出余力,对付北魏。”

“不过,我皇考虽有心无力,却始终记挂着当年的北伐之事,在世期间,曾经不止一次叮嘱过朕,未来有朝一日,若有能力,必不能忘当年的北伐耻辱。

如今,朕仰承鸿绪,继承大统,必定承继我皇考的遗愿,北魏与我朝,敌对多年,不可能就此作罢。既然诸位臣工在此作证,朕可以保证,待到时机成熟,朕自然会秉承我皇祖皇考的意志,重启北伐之争。

这一次,可不光是要恢复当年我大宋的河南旧地,也必定要席卷北方,一统天下。”

众多大臣听到这番慷慨激昂的言论,顿时被激起了满腔的热血,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饶是那些平素向来厌恶武将,嫌弃他们不能打胜仗的文官们,都热血沸腾,情绪激涌。

毕竟,当年的元嘉北伐,可不光是武将们的耻辱,更是悬在整个刘宋朝廷的一根针,一旦想起,心里就憋闷生疼,郁郁不平。

那次北伐,消耗了他们无数的人力物力,而且,大臣们也都偏执的将刘义隆的死,也归咎在了北伐失利这件事情上。

要不是北伐草草收场,文帝也不至于为了给北伐的事情擦屁股,弄得身心疲累,一时不察,这才遭到了元凶二人的毒手,一命呜呼。

元凶二人虽丧心病狂,但归根结底,都是北伐惹的祸!

文官们都尚且如此痛惜当年的北伐,对于武将们来说,更是心里的痛了。

尤其是陈将军,此番听到刘子业的话,他满脸涨红,异常激动。

他之所以力主这一次出兵骚扰,讨回颜面,不就是因为不知道将来的朝廷,会不会萌生战意么……

因此,他只好趁着如此大好时机,怂恿陛下出兵,最起码也比未来屡次上奏,均被驳回来得强。

陈将军之前之所以对朝廷出兵的意愿,那么没信心,无非就是被刘骏给折腾出来的。

这些年来,他数次谏言,上表请战,都被驳回,甚至还被臭骂一通。

刘骏说他招惹是非,胡乱生事,让他从此以后,不许再提。

屡屡受挫,陈将军好不容易看到天助我也的大好时机,这才急眼了。

如今,看到刘子业决心已定,当着众多朝臣的面,正式承诺,未来必有一战。

如此这般,陈将军心中的大石头,总算是落地了。

心安了!

心结也散了……

要是早知道未来能够保证挥师北上,那他还着什么急呀!

不就是生怕错过了这个机会,未来再也找不到对方皇帝驾崩的大好时机,这才当朝都快和沈公打起架来了……

看到众人激动的神色,刘子业微微一笑。

这件事情,也没必要保密。

毕竟,刘宋和北魏你死我活,对峙数十年,也不是秘密了。

历史上,刘宋灭亡后,北魏后来也跟着走了,南北两朝,朝廷国家更新换代,唯独不变的一点,就是始终敌对……

刘子业这次大方的将计划托出,无非就是给众人一个心安的保障。

文官们你们也别急着反对,武将们也别那么心急想打。

总之就是稍安勿躁,该有的,迟早都会有,早就已经在计划之内了……

为此,刘子业还稍微给刘骏贴了金。

说他也有着讨回北伐失利的念头,只可惜,时不我待,时机不成熟,国力也不允许,他这才无奈的放弃。

就刘骏掌权的那十一年,一开始确实有着想要好好治理天下的念头,也干得不错。

只可惜,学好需要很长时间,学坏只需要数日。

一旦懈怠,刘骏发现,还是做个无能庸君比较幸福,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刘义隆去世后,元嘉时期打下来的基础,确实被消耗了不少,但还有一定的底子。

奈何,刘骏继位后,非但没有把这点底子积攒回来,反倒是持续败家。

他刚才所说的,刘骏致力于恢复生产这种鬼话,确确实实只是鬼话……

刘子业给他贴金都贴麻了……

看见众人激动万分的低声议论了起来,刘子业抬起手来,制止了众人的声浪。

“陈爱卿之前所说的伐大树理论,朕允了。待时机成熟,有机会的话,就正式启用这个战略,到时候,只怕陈爱卿都要忙不过来了。”

闻言,陈将军咧着嘴笑道:“陛下放心,为朝廷出生入死,这是卑职的职责,岂会轻言辛苦……”

他如今身心亢奋,巴不得那一天早早到来。

此前被否决了意见,还略有不甘,现在,那些负面情绪早已一扫而空,陈将军看到谁都觉得极为顺眼,就连平日里那些针锋相对讨人厌的文官们,都感觉和蔼可亲了不少。

……

早朝结束之后,刘子业在众人的山呼万岁之下,登上了御撵,回宫去了。

朝臣们则依旧陷在那种兴奋的情绪之中,滔滔不绝的议论了起来。

陈将军望着走向殿外的沈庆之,忙不迭的上前,作揖行礼道:“沈公,方才在朝中,卑职轻狂自大,冒犯了您,都是卑职的过错,还望沈公不要过于急怒,小心气坏了身子。”

陈将军自己都是沈庆之带出来的手下,自是有着一份情谊在。

只是,他比起沈庆之的大局眼光,向来冲动,目光短视。

因此,沈庆之断定了他只可为将才,不可为帅才,只能听命行事,万不可居中统筹,用兵于千里。

只是,陈将军虽有种种不足,但英勇作战,从不怯懦,却是沈庆之一直欣赏的人物。

看到陈将军如此谦逊的朝自己道歉,沈庆之连忙说道:“陈将军客气了,你我同在朝中,为陛下办事,各抒己见,实属正常,何来对不起老夫之处?还请陈将军不要妄自菲薄。”

看到沈庆之并无怪罪,陈将军顿时松了口气。

他一向是十分听从沈庆之的话,只是,唯有一点除外——

他为人尚武,最厌恶的,就是退却示弱。

当年的元嘉北伐,沈庆之当庭反对,但陈将军也是主战的一派。

这一次,比当年两派相争,更加激烈,陈将军面对德高望重的沈庆之,回过神来,也羞愧难当。

“卑职谢过沈公大义。”他赶紧说道。

沈庆之笑了笑,与他并肩走出了太极殿。

“老夫年事已高,再无登上战场,为国效力的能力,未来,只能交给你们这些后辈,成为朝廷柱石。

陛下圣明,必定能够实现他的承诺,在他的带领下,尔等自当开疆拓土。只可惜,我老了,恐怕是无缘得见那一天了……”

陈将军忙不迭回道:“沈公千万不要这么说,您老得蒙上天眷顾,必定长命百岁,看到我大宋一统山河的那一天。”

沈庆之听了,呵呵直乐,须发都跟着在微风中飘扬。

“那老夫就承你的吉言了……”

两人互相聊着,朝宫外走去。

陈将军始终慢沈庆之半步,以示恭敬。

原本在朝堂之中,针锋相对的两人,退了朝,却一派和乐融融。

……

刘子业回了宫,换下了朝服,去皇后那儿一同用过了早膳,又去了曜灵殿一趟,看望了一番大腹便便的羊昭仪,方才回到了玉烛殿办事。

如今已经五月了,这个时分,路皇后早已见肚,已经十分明显了。

至于早了路皇后几个月的羊昭仪,已经快要八个月了。

因为皇后与昭仪有孕,羊昭仪眼看着都快要生了,皇宫里的人也谨小慎微了起来。

徐文伯那边,刘子业也可以交代了,让他这段时间,不可外出。

皇后有孕,一旦出现意外,没有医术高明之人在场,刘子业可不放心。

更不要说,羊昭仪都快要到临盆的时间了,别说是底下的宫人们,刘子业自己也绷着一根弦,生怕出事。

虽说,他签到有策卡,保证了禁苑之中,没有宫斗,且不会难产。

难产的事情,刘子业是不担心了,可意外谁也说不准,因此他这才异常小心。

“对了,吩咐下去,在民间找一些懂医术的女子,若是能力足够,便让她们以医女的身份入宫,服侍皇后和羊昭仪。”

刘子业刚刚在玉烛殿坐下,想起了肚子已经颇具规模,走路也得小心翼翼的羊昭仪,实在放心不下,令人下去准备了起来。

这年头,太医令和徐文伯这些人,都是男子,照顾起路皇后和羊昭仪,确实有着诸多不便。

刘子业可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迂腐愚昧,就因为这等男女授受不亲的观念,便抗拒大夫与后宫妃子接近。

但他没有这个念头,可不代表妃子们没有……

刘子业生怕因为怀孕生产的事情,出现什么状况,她们自己羞于启齿,偷偷隐瞒起来,稳婆这些人擅长接生,又不是特别精于医理,导致造成什么无可挽回的悲剧。

因此,他这会儿特意让人去民间寻找医术高明的医女进宫。

以防万一。

虽说这年头,提倡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总有例外之人。

刘子业就不相信了,朝廷重金聘请,天下之大,还能找不出精于医理之女子?

“至于选拔上来的医女,便让徐文伯代为考核,得到他的认同了,方可进宫服侍。”刘子业还不忘叮嘱了一句。

天底下,只有徐文伯的医术和能力,他最为认可。

毕竟,这可是游戏策卡保证过的。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