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拓跋濬的驾崩,或许对于刘宋而言,确实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
因为,就在这件事情发生没多久之后,刘子业就陆续收到了两个捷报——
一,采山铸矿,发现了一个规模极为庞大的银矿,里面银矿资源极多,估计开采个几十年不成问题。
由于这个喜讯极为惊人,尤为重要,当地监管的大臣也顾不上按照寻常时候,慢悠悠的发出奏报,当即便命亲信携带亲笔奏疏,快马加鞭赶赴京城。
刘子业收到宫人回禀,得知这个消息时,正在慢条斯理的喝着甜汤。
乍一听闻这个奏报,人一懵,喉咙下意识的滚动了一下,差点儿呛到。
见此,王宝儿连忙上前,想要为他轻拍后背,缓解不适。
可刘子业已经等不及了,连连挥着手,一边猛地咳嗽,一边催促人赶紧让奏报之人即刻入宫觐见,不得有误。
少顷的功夫,那名送信人便进入了玉烛殿,叩拜了刘子业。
刘子业接过自己亲口任命的钦差大臣的亲笔奏疏,细细一看,双眼发亮。
事情,确实如底下人所说的那般,确凿无误。
从未开采过的一座山林之中,居然真的开发出了规模喜人的大型银矿。
要知道,这年头,其实银的储量并不大。
后世人只知古代使用金子银两,但实则,明清时代,绝大多数的银子都是从海外进口的。
自己这边开采出来的,倒是不多。
资源就这么少,就算存有并未发现的矿产,但总的来说,还是贫瘠。
因此,银两的身价才会那么高,仅次于金子。
刘子业发现自己最近心想事成。
莫不是拓跋濬之死,福报报到他们刘宋这边来了?
还是当初的那张【采山铸币】的卡牌buff太强,指引着底下人,寻找到了这次的宝矿。
之前为了买马,刘子业几乎花光了国库里的存银。
后来,好不容易通过种种手段,重新收税,抄没贪官污吏家产,才终于将国库的存银涨回来了一些。
但因为这些钱粮,还得陆陆续续用在裁撤军队这件事情上,因此,朝廷这几个月以来,一直处于入不敷出的情况。
每每收到钱粮上来,还没在口袋里焐热,就得转移支付,送往军队,作为遣退的费用,发放给老兵冗员。
同时,重新整顿起来的军队,也得耗费巨资,重新打造训练,因此,刘子业从今年年初开始,就没过过一天富裕的日子。
幸好【采山铸币】卡牌一出,每个月都能用10000矿业值的银两入账国库,有着这各方面的资源补充,刘子业这才能够将自己这次大规模的军队改革,支撑下来。
这下,眼看这个天大的好消息送到了自己的面前,刘子业大喜过望。
果然,游戏还是爱他的……
知道他目前的情况,比较窘迫,口袋空空,入不敷出,【采山铸币】buff一加持,立马就发现了这么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型银矿。
这可是银矿,可不是铜矿和铁矿……
虽然铜矿和铁矿,都是现在朝廷铸造钱币,还有锻造灌钢法新式钢铁的重要资源,但珍稀程度,远不及宝贵的银矿。
有了这个银矿,足够支撑朝廷开采数十年。
等于是源源不断的资源补充着,刘子业还会怕不够钱用?
这时候,刘子业不得不再次感叹一声。
大数据,还是有用!
有了这个银矿,那他军队改革的事情,就能以飞跃式的进度,加快速度进行了。
想必,很快就会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你送信一路辛苦了,暂且在京城先住下,你这次劳苦功高,朕不会亏待了你的。”
深呼吸了一口,缓和了一下自己激动的情绪,刘子业龙颜大悦,望着送信人,笑容满面的说道。
明明这个送信人,容貌较为丑陋,但在刘子业看来,此刻的他,在光辉的加持下,甚至比褚渊还要俊美出色……
“这样吧,你下去好好休息,对于你这次的功劳,朕决定赏赐给你五十两银子,足够让你衣食无忧了。”刘子业大手一挥。
由于开采出了一个惊人的银矿,口袋富裕起来了,他人也大方了许多。
对于这种送信过来的有功之人,刘子业自然不会抠抠搜搜,寒了底下人的心。
最重要的是,他收到这个好消息,心里乐呵,看什么都心花怒放,赏赐出去,他觉得太值得了。
送信人惊喜不已,忙不迭的跪地谢恩了起来。
“卑职谢陛下恩赏,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来吧,不必多礼,一路上风尘仆仆,想必是累了,你就先下去吧,会有人给你安排的。”刘子业和风细雨的微笑道。
送信人叩拜了几下,方才恭敬的起身,乐呵呵的跟着宫人退了下去。
刘子业思来想去,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宣了几个自己信得过的宫廷侍卫进殿。
他当即吩咐这几人,拿着御用信物,以皇帝亲信的身份,前往当地,与钦差大臣一同,监管银矿。
刘子业可不希望有心人盯上了这个银矿,来个规模庞大的中饱私囊行为,就像邓琬他们一样……
钱!
这都是朕的钱!
由于收到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刘子业笑容满面,心情愉快的度过了几天的时间。
这几天下来,无论谁与他相处,都觉得陛下如沐春风,心情愉快得,飘飘然如乘风欲仙。
以至于多了好几天,刘子业一大清早,还没从床榻上起来,又签到得到了一张正向性策卡——
【乾坤倒转】!
【卡牌说明:《帝成观止·奇人篇》:“生孩子的时候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必有奇制。”】
【卡牌效果:使用此卡后,异象触发概率+10%,若皇子有异象必定是好异象。】
刘子业看着这张策卡,勾唇一笑。
虽然并不明确是什么异象,但他看到卡牌效果的后半句,心里就十分中意这张策卡了。
自己都快为人父亲了,对于孩子的那种偏爱,与生俱来。
如果有机会能让自己的孩子得到好处,那他自然恨不得多多益善。
尽管他素来最讨厌底下的大臣跟自己汇报,无端说什么异象,但看到这样的异象,他还是相当欢迎的。
异象这种事情,说到底就是迷信玩意儿。
刘子业执政快一年了,也收到过不少大臣们的奏报。
有时候会说当地出现龙吟,想必是皇威浩荡,上天眷顾。
一看到这种奏词,刘子业就会在奏疏之中,狠狠的痛骂这些大臣一遍。
有功夫胡编乱造什么异象来阿谀奉承自己,倒不如好好治理好当地,让百姓安居乐业,不比这劳什子的异象强多了……
这一来二去之后,被刘子业骂得多了,大臣们也都懂了。
原来,自家陛下,最是厌恶这种异象说法,此后便再也没人胆敢胡诌这些东西来讨好刘子业了。
但是,这会儿,刘子业看到这张策卡,顿时心花怒放。
大臣们口中的异象,那是真乱编的。
不过这策卡所说的异象,那是有着buff加持的,两者完全不一样。
只要能让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得到好处,那就是好策卡,好异象。
于是,刘子业不假思索,立马点击了使用策卡。
而且,这张策卡,还是一张永久性策卡。
可以说,就算他已经到了七老八十的年纪,只要依旧生得出皇子皇女,一样有几率触发萌生异象的这个buff。
当然,拓跋濬去世之后,带来的好消息,除了开发出银矿,签到得到这张策卡,还算不上什么最好的消息。
毕竟,几率那也只是模棱两可,会发生什么事情,还尤为克制呢!
除了发现银矿,拓跋濬去世之后,带来的另外一个好消息,就是沈庆之回禀,他想要集中筹划的那几千披甲精兵,已经全数集齐了。
刘宋天下,所有的披甲士兵,凡是经过考核的,都收揽到了其中。
素质能力不过关的,也都被剥夺了盔甲,转给了其余能力优秀的士兵。
“陛下,此次招揽到的人员,并不是原先所设想的两三千人,而是到了五千人之多。”
沈庆之带着军务奏报明细入宫,面见了刘子业,一一说明了起来。
“哦?这么多?”刘子业意外的挑起了眉梢,拿起奏疏便细细的阅览了起来。
“是的,陛下。”
沈庆之在下方点了点头。
“还是说,陛下认为这五千人,太多了?需不需要老臣吩咐下爱去,精简人员,减少到三千人?”
面对沈庆之的询问,刘子业摇了摇头。
“不,朕此前只不过认为,拥有全副盔甲之人,不过三两千,看来,是朕想错了。朕自然希望多多益善,有五千人之多,甚合朕意。”
看着奏疏之中,列明了各地挑选出来的士兵人数,还有优秀之人的履历等等,刘子业甚为满意。
“本来拥有全副盔甲的士兵,只有不到四千人,但据臣所知,我朝那些匠人,这段时间以来,应该打造了不少新式盔甲,足以多招揽一千人,招满五千的名额。”
沈庆之拱手回禀了起来,
“这只是老臣的个人意见,此前未曾禀报,罪该万死。”
“不!”刘子业微微抬手,“沈公真不愧是我大宋最德高望重的将军,做事甚合朕心,这就是朕的意思,你做得不错。”
披甲精兵,自然是多多益善最好不过。
之前把人数设定为最多三千人,不过是以为刘宋天下,只有这么些人,再多的话,无力支撑。
但现在,银矿有了,铜矿铁矿这些,也并不稀缺,努力一把,赶制一批盔甲,设定为五千人,最合适不过了。
而且,刘子业这一次,也并不是把全天下所有拥有盔甲的人,都召集了起来。
毕竟,边境还有各个地区,也总得需要精锐兵马加持,才能镇守安宁的。
只是,披甲士兵之间,也有参差。
这次刘子业招募起来的,都是拥有全副盔甲之人。
天底下,有不少士兵,都未能拥有全副盔甲,毕竟,几层坚硬的盔甲造价不低,不是所有人都负担得起的。
大多数人,都只有残缺的一部分,甚至只有一层盔甲……
但因为他们也有盔甲加持,他们的战斗力,依然不俗。
所以,刘子业让这些人去镇守各地,依然能够起到报国安邦的能力。
“老臣自作主张,幸得陛下没有怪罪。”沈庆之松了口气,拱了拱手。
他得知陛下想要打造一支披甲精英军团,综合现在的情况,他觉得,朝廷完全负担得起五千人的力量。
最重要的是,沈庆之口口声声,几次力谏不可出兵北伐,但是,这难道能说明,他就不愿意攻打北魏吗?
在朝廷之中,沈庆之比刘子业这个当皇帝的,还希望北魏灭亡。
只是,国力不足,实在不能贸然出兵,他为了大局考虑,方才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执念。
不过,这并不代表他就放弃了这个念头。
陛下想要这支精英军团的目的,沈庆之完全明白。
一来,无非就是想要把持天底下最强的兵力,如此一来,便是绝对的大权在握,日后就算是哪个藩王,再也没有掀起战端的能力;
这二来嘛,沈庆之觉得,陛下将来,毕其功于一役,必定会将这支嗜血军团,用在北伐之事上。
如此一来,两三千人的披甲精英,虽然能够影响战局,但若是要有着必胜的把握,却是难了……
最起码,也要有五千人。
五千的精锐骑兵冲锋,一定能主宰战局,所向披靡。
饶是北魏以骑兵为傲,但他们的骑兵,大多数都是散落在各地,就算一时半会儿之间聚集起来,也会人心不齐。
但他们这支精锐军团,一直共同集训排练,同样是五千人,所展现出来的力量,也会全然不同。
因此,沈庆之思来想去,咬一咬牙,还是决定了,按照五千的人数,从各地挑选精英。
三千人,在他看来,勉强可以,但绝不能成为王牌!
但是,和北魏的战斗,他们大宋缺少的,就是一张能够决定战局的王牌。
五千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