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些藩王采取的种种举措,刘子业这才是第一步。
以裁撤整顿军队的借口,剥夺了藩王插手军务的机会。
日后就算军队重整完毕,刘子业也不打算把权力归还给他们。
谁会给有威胁之人递刀子呢……
没有了军权,藩王闹事的可能性就减少了七成。
毕竟,掌握兵马,才能对皇权产生威胁,没有了兵权,他们只能担任文职,势力再大也有限。
顶多就是一个结党营私……
但是,刘子业不会给他们这个机会的。
日后,文职方面的权力,他也会一点一点的剥夺掉。
尽管还没正式开始处置,针对藩王制度做出调整,但刘子业的各项举措,摆明了就是为将来重整藩王制度,打好基础。
幸运的话,如愿以偿的签到,得到那张【藩王制度】的卡牌。
有卡牌的buff加持,正向作用,藩王制度调整,就成功了一大半了。
不过,如果不幸的话,并没有得到这张策卡,刘子业也不急。
一开始他刚刚穿越过来,迫切的希望得到这张策卡,是因为皇权不稳,地位岌岌可危,没有权势,皇威不明。
自己一个刚登基的年轻帝王,名声还不好,很容易被人针对。
尤其是那些别有用心的藩王,一旦动了不善的念头,自己的小命就休矣。
甚至,当时连一个无权的山阴公主刘楚玉,都能因为一个姐姐的身份便对自己无礼,刘子业这才迫切的想要改变这一现状,让自己抓住机会,不要出现什么危险。
因为这一点,他巴巴的在签到池子里,巴望了【藩王制度】这张策卡许久。
只可惜,欧气不足,来到这里都八个多月了,始终都拿不到这张心心念念的策卡。
不过,现在的刘子业,已经今时不同往日了。
以前眼巴巴的渴望这张策卡,是因为他若想要削藩,没有任何倚仗,就连自己最为依靠的皇权,都十分不稳定。
但现在的他,大权在握,早已亲政,朝堂之中,官员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将之前那些不服自己的贪官污吏,全都整治了一遍,换上了自己的人。
就连原本权势最大的戴法兴,都被他敲打了一番,从原先的一人之下,到现在与其他两位权臣只是平起平坐了。
不,甚至是身为宗亲的刘义恭为三人之首。
如今的朝堂,任何人都没法做到结党营私,以一人为首了。
朝堂的事情摆平了,现在,就连天下的军权,刘子业都剥夺了藩王的权力。
趁着军队整改的事情,刘子业趁机深入了天下军务,如今对于各地军队的耕耘,比此前的刘骏要高多了。
可以说,刘子业已经掌握了一切削藩成功的前提。
以前只能依靠策卡的强行buff加持,如今的他,对自己早已充满了信心。
一旦天下军队彻底整改完毕,将军权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到时候,就是刘子业正式操刀削藩的大好时机了。
妈妈再也不怕没有策卡加持,他削藩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了。
因为这些藩王,连反抗都没有资本了……
先是军权被剥夺,后续,刘子业自有计划!
想到这里,刘子业微微一笑。
典签一职被废除,他不管那些藩王会作何想法,反正他心情很好。
毕竟,除了那些藩王以前是自己耿耿于怀的心结,典签的存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身份特殊,但又派不上用场,还都是刘骏的旧人,光是想到都觉得晦气。
如今,典签彻底被废除,藩王势力也被削弱。
可以说,最近的刘子业,可谓是春风得意。
一切的事情,都按照他想象中完美的画面,在顺利进行着。
至于【藩王制度】这张策卡,得不得到,已经无所谓了。
毕竟,他现在已经稳操胜券了。
可能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昨天才刚得到了一张【招安令】的高能靠爱,今天,刘子业又欧气了一把,开了一张正向性通用策卡——
【尽地力之教】!
【卡牌说明:《帝成观止·发展篇》“必杂五谷,以备灾害,力耕数耘,收获如寇盗之至。如此则农兴,如此则民定,如此则国安。”】
【卡牌效果:在两年内,各地每月+2点农业,且遇到灾害概率-50%,农业上限-15。】
刘子业穿越以来,已经开了不少关于农业发展性质的策卡了。
他时不时观看签到池子,发现还有不少关于这类型的卡牌。
毕竟,谁都知道,封建古代,一个王朝的发展和兴旺,与农业息息相关。
各个王朝的兴衰,往往都与天下的土地兼并产生关系。
昏君暴君是其次,朝纲不清明也不是关键。
最主要的是,百姓无田可耕,无粮可吃,民不聊生,这才爆发民乱,产生流寇。
因此,历代王朝,无一没有在农业问题上下苦工的。
前些年刘宋陷入巫蛊之祸,爆发元凶之乱,那个蛊惑人心的妖女之所以能够有资格入宫霍乱宫廷,还不是因为文帝刘义隆鼓励百姓种桑,用另一种方式,扶持农业。
听到太子刘邵举荐妖女严道育入宫,称她是农桑人才,让刘义隆信以为真,给了严道育在含章殿门口埋下刘义隆模样的玉人,行巫蛊之祸的机会。
因此,再一次获得了有关农业方向的策卡,刘子业并不意外。
虽说现在的自己主打军务问题,但农业关乎国家的兴衰,如果能有更多的buff加持,那他也不拒绝,当然是多多益善。
更何况,未来打仗,国家还是得储存更多的粮食,以备军用才是。
天下农业兴,百姓便兴,战事也就有所保障。
刘子业立即点击使用了这张策卡,给自己天下的农业再次增加点儿buff。
虽然下限有所保障,但上限被限制了。
不过,各种卡牌的buff加持,基本盘已经足够大了,这一点点的上限被削弱,刘子业还不放在眼里。
毕竟,比起所谓的农业收获上限,卡牌带来的另一个效果,才是最为强大的。
天底下,人力永远无法对抗天灾。
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侵袭,对于百姓而言,付出点儿粮食作为代价,完全是划算的。
如今,农业性策卡的各项加持,还有均田制的全面推行,刘子业相信,天下臣民的日子,过得比之前的几十年,都要幸福。
而且,说句难听点,是难得到达了一个丰收稳定的巅峰期。
毕竟,自从结束了三国对立,被晋朝一统天下,本来会迎来百姓们美好的安稳生活期。
结果,结束混战的晋朝,却是一个不争气的。
可以说,在统一王朝当中,是毫无疑问的垫底水平,连一丝丝的高光都挑不出来。
当街杀皇帝,开了个坏头,开国就妥协,还不仁不义,连忠君都不敢号称了。
后续还扶持了个傻皇帝上位,给了大名鼎鼎的妖后机会,还闹出了个霍乱天下的八王之乱。
一直没有太平,随后还被瓜分天下,偏安一隅。
可以说,从汉末开始,百姓们苦天下久矣,就没有过过什么好日子……
别说兴盛发达,安居乐业了,能过个太平日子,都是奢求了。
在经过刘子业的一番耕耘努力,还有策卡的强制作用之下,刘宋天下的百姓,第一次迎来的全国性全面的丰收期。
就连南方去年,经过了一次声势浩大的涝灾,经过稳定之后,在短时间之内,便恢复了生产。
随着农田的分配,还有策卡的作用,南方也跟上了其他地区的脚步,一同迈入了丰收期。
而且,因为涝灾,刘子业为了体恤百姓,增加威望,还大方的免除了南方涝灾当地的一年赋税。
也就是说,这一年时间,丰收得到的粮食,都是自己的,不用上缴一分。
一想到这一点,原本受灾百姓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了。
天时地利人和,想不丰收都难……
也正因底下的百姓安居乐业,一派欣欣向荣,朝廷收取赋税,也极为轻松。
买马花出去的钱,随着重新收上来的赋税,再加上被刘子业抄没的贪官家产,已经补了许多回来。
足够源源不断的转移支付,填补裁军的花销了。
正因为钱粮补充及时,并未有所纰漏,以至于裁军一切顺利。
就算偶有不配合的人,不愿意了离开,也被妥当的解决了,返还了原籍。
日子按照刘子业的设想,安安稳稳的渡过。
除了总是得到的【谢谢签到】,刘子业偶尔获得了一些文艺、皇威、武艺方面的加强,也算聊胜于无。
至于策卡,确实签到得到了两张。
只可惜,都不是正向性卡牌。
全都是类似【会昌法难】那种,debuff叠满的策卡,得到了还不如没有。
拿着都嫌晦气……
如此这般,日子一天天的过去,白驹过隙,一下子便来到了五月。
这一天,早朝上,大臣们热闹非凡,心情激昂,一看到刘子业乘坐龙撵到来,众臣双眼一亮。
尽管还没说话,但大家眉飞色舞,互相投递的眼神,闪闪发光,意味深长,满心的亢奋,根本无法掩饰。
山呼万岁之后,刘子业让他们平身,看着他们按捺不住的兴奋,唇角轻扬。
“今日看你们心情不错,难不成是听到了什么好消息?”
话音一落,诸官彻底憋不住了,互看一眼,纷纷扬起了笑容。
“陛下您得到消息的时间,肯定比臣等要快得多呀!”刘义恭率先拱手,笑道。
听到这话,刘子业也是笑容满面。
“的确,昨晚朕便收到了消息,北魏拓跋濬去世,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消息。”
文成帝拓跋濬,刘义隆老冤家,嘴强王者拓跋焘的孙子。
其实,他年纪也不大,毕竟儿子拓跋弘也是年纪轻轻。
此拓跋弘非彼拓跋宏,拓跋弘乃是孝文帝拓跋宏的父亲。
拓跋濬死后,继位登基的是儿子拓跋弘,几年之后,他自己方才退位为太上皇,让幼子拓跋宏继位为帝,冯太后临朝听政。
由此,才拉开了北魏大力改革,改善民生,国富民强的时代!
但是,距离拓跋宏继位,冯太后改革,还有好几年,刘子业并不为惧。
最重要的是,北魏最重要的一项改革均田制,已经被他据为己有,推广天下了。
北魏后续再推行全国,也赶不上他们这边的发展。
至于未来拓跋宏的汉化举措,刘子业更是不放在心上。
说不定,还等不到那个时候,他们刘宋国力强盛,就能一举荡平北魏了。
孝文帝连登基称帝的机会都没有……
因而,对于拓跋濬的去世,刘子业甚为欢喜。
毕竟,一个成熟稳定的君主,执掌敌国的朝政,始终都是一种威胁。
权力更迭,新君上位,朝堂陷入混乱,需要重新整顿起来,才符合他们这边的利益。
等他们稳定了新君的政权,刘子业这边就已经利用时间差,把国家治理得更为强盛了。
更别说,历史中的拓跋弘不理朝政,一心不愿当皇帝,年纪轻轻就退位当了太上皇,北魏再度面临皇权更迭,幼主登基的局面,绝对是一个对于刘宋而言,绝好的机会。
不过,未来的这种种变化,刘子业也说不准了。
毕竟,自己穿越而来,带来的蝴蝶效应,刘宋国力已非历史当中那般孱弱不稳。
说不定,拓跋弘迫于压力,不再胆敢生事,乖乖继续当自己的皇帝,稳固朝政……
不过,若是如此,刘子业也并不担心。
毕竟,论当皇帝,拓跋弘这个老子,远不如他自己的儿子拓跋宏。
让一个平庸的君王主掌敌国朝政,继续荒废下一代的英主,对于刘子业而言,还是赚了。
也就是说,北魏拓跋濬去世之后,无论迎来的是哪一种局面,刘子业也不亏。
他早就知道,今年的五月份,就是拓跋濬去世的时候。
看来,自己这边产生的蝴蝶效应,还是影响不了拓跋濬的生死。
死期,如约而至。
并无意外。
而刘子业,也等这一天,等了许久!
早在探子回禀消息之前,他就数着日子,等到了拓跋濬一命呜呼的这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