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69 废除典签一职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典签能不能有点儿自觉……

其实,你们根本没有那么重要!

典签之所以存在,无非就是之前的皇帝们,军权难以控制,藩王遍布天下,同时还拥有实权,因此想要借他们之手,监视管控藩王。

但是,刘子业在过年的时候,仔细的观察过了每一个藩王,总体来说,问题不大。

毕竟,搞事情的人,都被刘骏给摆平了。

刘骏做什么都不行,霍霍宗室那是一把能手。

在铲除祸端这个问题上,刘骏无疑是给刘子业唱了黑脸。

剩下来的人,都安分守己,欲望不大。

就连历史上的刘子勋,都是一个小孩子,因为各种妥协的缘故,才被推上位的。

换成他个人的想法,造反意愿和实力几乎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刘子业并不担心,少了一个典签,就能闹出祸端来。

最主要的是,能够造反,是因为军权的丧失。

但是,如今天下各地,都在进行军队的改革整顿,所有军权事务,都被朝廷中央派去的钦差和大臣们接管了。

当地的藩王根本没有能力插手其中,更遑论他们有能力起兵造反了。

想要搞事,不愿离开的老兵冗员们,也都被刘子业严令,强制遣送回原籍,不得在当地逗留。

就算有心人想要聚集这些人,形成反抗势力,也没有这个机会。

更别说,藩王们少了典签,依旧被当地的诸多势力所监视着,一举一动都被看管严密,想要做这些小动作,无疑是在找死。

可以说,现今的刘子业,在插手了天下兵马大权之后,少了典签,无关紧要。

之前是皇帝离不开典签,少不了借他们之手监视藩王。

如今,藩王们被刘子业用整顿军务的借口,剥夺了对于军权的控制,少了兵力支持的藩王,和普通臣民,没有太大的区别了。

既如此,就算典签不在,他们还能翻天了不成……

因此,对于典签们的各种言论,刘子业笑了笑,并不放在心上。

“刘骏的人,也敢在我面前耍心眼。”

刘子业暗暗想着,随即颁下谕旨,解除全天下的典签职务,从此再无典签一职。

“不过,他们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朝廷并不做鸟尽弓藏之事,这些年来他们付出不少。既如此,让他们参军,在军队中继续历练,为朝廷效力。”

刘子业召来中书省林大人,让他替自己拟定旨意。

林大人一听到这道圣旨,顿时双眼一睁,无比诧异。

典签一职,设立多年,为了防范藩王,多由皇帝派出心腹担任,官职虽小,可举足轻重,任何人都不可小觑。

没想到,居然被陛下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就直接废除了。

这……

刘子业淡淡的瞟了一眼满脸懵逼的林大人。

朕只不过是做出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罢了,有什么好惊讶的……

继位以来,这种事情还少了吗?

“陛下,臣恳请陛下三思,毕竟,典签一职,在臣看来,还是不可或缺的。”林大人鼓起勇气,向刘子业规劝了起来。

此前造反事件的爆发,不在少数。

一旦掀起战乱,生灵涂炭。

林大人担心没有了典签的管控监视,藩王更加没有束缚了,日后恐怕会酿成祸端。

刘子业闻言,倒也没有生气。

毕竟,林大人一向只负责草拟旨意,谕旨一下,结果如何,也与他无关。

他之所以上表谏言,无非是为了朝廷天下着想,没必要动怒。

这种表现,应该嘉许鼓励才是。

“朕知道你很急,但爱卿你先别急,少了典签,朕后续还有动作。之前有典签存在,也没少发生造反一事,朕还会拿这种关乎苍生的事情开玩笑吗?”刘子业笑道。

林大人眨了眨眼,重重的点了点头。

也是,若是昏庸之君,他还担心皇帝自己找死。

但如今的陛下,英明果决,各项新政令也都平顺推行成功了。

由此可见,废除典签,极有可能还有更高明的操作……

“只是,典签本系文职,废掉之后,却让他们去从军,这似乎有些难为他们了。”林大人还是不忍心,为这些典签们求了情。

刘子业正色道:“他们在奏疏之中,一再让朕给予他们报效国家的机会。朕思来想去,觉得让他们从军,可以有机会让他们光耀门楣,还能满足他们的心愿,一举两得。”

这些典签,本就不是以正常途径入官场的,只是取悦于皇帝,取得皇帝信任,才能有为官的机会。

典签废除之后,这些能力平庸之辈,往哪儿塞,都是对官场的一种不尊重。

实力平平,也不足以让他们在其他岗位上发光发亮。

既如此,还不如打发他们通通去参军。

若是幸运,夺得军功,凭借着这个功劳,足以为自己的家族开创出一片光明的未来了。

毕竟,军功可是实打实的功绩,可以给后辈人留下福荫的。

他们之中,如果有勇猛之人,也可以抓住机会,彻底改变命运,比当一个身份尴尬的典签强多了。

毕竟,典签这个官职,藩王们知道这是监视他们之用的,瞧不顺眼。

其余人也都知道他们的来历,没有真凭实学,全靠当小人举报立功,其他官员也都鄙视他们的存在。

虽表面尊敬,不敢得罪,可背地里,没少遭人唾弃。

刘子业自认对得起他们了……

给一个可以帮他们彻底改变命运的的机会,否则,失去了刘骏的偏爱,凭他们的能力,根本没有能力待在这个官场之上混日子。

“当然,朕也不是无情之人。这种事情,全凭心意。若是不愿参军之人,朕可以每人赏五十两银子,遣回原籍,安然度日。”

刘子业朗声说道。

是选择安稳度日,还是拼一把,为自己的家族争光,改变命运,全看他们自己的选择了。

军功这玩意儿,在这年头,可是能世袭的。

刘子业虽然看不上典签,也觉得他们是刘骏任命的心腹,能力不过关,可还是给了他们一个平台。

未来人生如何,只在一念之间。

对于这些人,他也并不亏待……

林大人闻言,连连颔首,忙不迭的执笔,草拟起圣旨来。

陛下果然是想法周到,对于罢免了的典签而言,朝廷已经足够厚道了。

五十两,足以让一个普通家庭安稳生活二三十年。

林大人拟完圣旨之后,便恭敬的退下,命人前去传召宣旨了。

刘子业看着他离开,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若有所思。

在他们回京之后,刘子业也曾召见这些典签入宫朝见。

他们虽然能力平庸,但也没有大贪之人,以他们的能力,也没有这个机会挟天子以令诸侯,闹出什么祸端来。

毕竟,典签主要是防范藩王闹事,而刘骏又是一个对藩王格外严苛谨慎之人,所挑选之人,必然不会太过浮夸离谱。

但能力平平,确实也没有重用的必要了。

当然,刘子业还是给了他们一个优待。

典签们若选择从军,身份和待遇比一般小兵要高一些,但也仅限于此。

这是朝廷念在他们效力多年的份儿上,额外恩遇。

若想拼个高位,还得看他们自身能力。

敢不敢冲锋陷阵。

若是取得一个先登,后世无忧。

若是怕死,乖乖当一个本分的小兵,也能保住一条性命,说不定,幸运得熬个十几年,取得一定资历了,还能谋求个军官。

总之,安稳与机遇,两手选择,刘子业自认,这些安排,已经对得起这些典签了。

寻常人若正常参军,可没有这个待遇,只能从一介普通小兵当起,还得冲锋陷阵,用命拼搏未来。

……

刘子业的谕令颁布之后,典签们瞬间哗然。

他们纷纷上奏,请求刘子业收回成命,他们愿意减少每月俸禄,只求为国效力,乖乖回去当好自己的典签,协助藩王办事。

只可惜,面对这一份份纸片一样飞过来的奏疏,刘子业看都不看,通通打了回去。

摆明了自己的意见,心意已决,无从更改。

并且,他还又下了一道上谕,催促典签们尽快决定,三日之内,若还没有个明确的决断,所有人强行参军,不容商量。

眼看刘子业态度如此坚定,典签们纷纷绝望了。

这才意识到,陛下决然是来真的!

因为刘宋藩王造反,早就有传统了,还隔一阵子就来一次,因此典签们根本从未担心过自己的未来。

在他们看来,朝廷根本不能没有自己。

结果,陛下居然不按套路出牌。

典签如此重要的一职,说撤就撤。

陛下!

你这是做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啊!

典签们都炸开了锅,还找上了在京城之中,相识的官员,让他们代自己,向刘子业求情。

可是,一听到这是刘子业的决定,众官员们都不约而同的找了个借口,避而不见,谁都不情愿接下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陛下做出的决定,有哪一个没有成功的……

明知道求了情,还是没用的事情,他们为什么要唱这个黑脸……

更何况,典签一职被废,这些人的后续,大抵都是返回原籍,当一个普通老百姓去了。

这种身份之人,也不值得他们冒风险去求情。

这些人欠下的人情,以后也还不回来……

以前他们身份陛下身边的心腹,还能左右藩王的地位,尚且能让众人高看一眼。

如今?

路边一条野狗罢了……

于是,典签们就算是想要找人替自己求情,也求助无门。

眼看刘子业态度坚决,他们也无可奈何了,只能迫于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

到最后,刘子业收到消息,数十个典签,到头来,也就只有五人选择了从军。

其余人,都因为怕死,乖乖领取了五十两的巨额奖赏,准备车马,打算返回原籍了。

对于这个结果,刘子业并不意外。

毕竟,能够过上安稳不愁吃喝的日子,谁还会去冒险拼一个不确定的未来呢!

尽管不用从低微的小兵当起,但战场之上,生死难料,谁也不能保证自己命大,能够活到最后。

若是一登上战场,就不幸牺牲了,那当初还不如选择拿五十两,回老乡安度余生……

相比起豪情壮志的那些拼搏之人,咸鱼才是大多人活着的常态。

对于众多典签的选择,刘子业早有预料。

能有五个人选择从军,已经让他刮目相看了。

不管结果如何,仅从这个选择而言,刘子业对这五个人已经高看了一眼。

起码不是一条咸鱼。

不论原因如何,好歹他们也肯为了未来和家族,拼搏一番。

因此,刘子业格外恩待,选择从军之人,赏赐十两银子,予以嘉奖其坚决毅勇,忠心耿耿。

等军队整顿完毕,便正式加入其中,开始训练。

典签一职废除之后,众多藩王顿时感觉松了口气。

就算自己没有居心不良,可每天都有一个人虎视眈眈,监视着自己,任谁心里都不好受。

如今,没有了典签,日子就轻松多了。

但远在兖州任职,担任刺史,年纪轻轻的刘子鸾,却敏锐的察觉到了什么。

“废除了典签,不代表我们没有了管控,相反,恐怕接下来,我们这些王爷的权力,也会陆续被剥夺了。”

他收到了来自京城的旨意,望了一眼窗外的蓝天,悠悠叹息了一声。

典签之所以设立,无非是防范藩王势力坐大,一发不可收拾。

陛下能够将典签一职废除,就代表了,他没有了这种顾虑,藩王,已经不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

也就是说,他们这些藩王,日后都不可能有撼动皇权的能力了。

不过,刘子鸾为人本就本分,并无居心,发现了这一点后,感慨了一番,便收起了圣旨,默不作声了。

乖乖等待着将来的命运。

反正,他也没有多大的企图,只要能安安稳稳的度过余生,便于愿足矣。

他相信,陛下不会那么铁石心肠,将他们这些兄弟子侄,一网打尽的。

权力什么的,对于刘子鸾来说,就只有两个字——随缘!

他听从旨意便是。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