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56 刘子业的命令,风雨欲来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王爷英明,他们这些官员,把我家十三亩田地全都被占了,这可是陛下前不久才分给我们的。

以前还能留有几亩勉强度日,可均田制在这里推行之后,他们竟然连一亩都不留给我们了,这难道让我们喝西北风吗?”

“我们家儿子三代单传,本本分分,从不招惹他人,那个叫陈晶的官儿,他的儿子当街杀人的事情,被之前的小王爷听到了这个传闻,他竟然把我儿子抓了去,谎称是我儿子杀的人,我儿子就这样被判处了死罪,真是冤枉啊!”

“我家中本有一个保存了四百多年的传家宝,是当年的汉帝赏赐给我家祖辈的,结果邓琬看见了,强行据为己有,我老父亲想要去夺回来,却被他们当众打死,无处伸冤,请王爷替小民作主!”

“我们女儿和古家的公子早有婚约,刘丰看中了我家女儿,非要强抢当他的小妾,还一不做二不休,把古家那孩子也给杀了,让我们若再敢生事,下场与那孩子一般。

我女儿生怕连累了我们两家,被迫进了刘家,结果那刘丰不到三个月,就对我女儿又打又骂,还任由他家中的正妻折磨我女儿,最终我女儿含恨自尽,竟然只剩下一卷草席裹身,打发给了我们。”

一说起江州城内官员的各种无下限的操作,诸多百姓们那是有苦难言。

这短短数语,根本无法诠释他们对这些大小官员饱藏的无尽怨恨。

听着这些乱七八糟的言论,刘子尚兀自点头。

“诸位,大家说的话,我听了,也甚是痛心。陛下正是听闻了江州发生了各种不平之事,才会差遣本王前来调查清楚,处罚相关人等。如今听见众人所闻,他们的行径,真是骇人听闻。

这些事情,我都会认真听取,到时候再去取证,不过,若是知道有人胆敢虚言,本王也绝不会放过扰乱政务的小人,所以,还请你们谨慎说话,不要夸大其词。”

面对着众人复杂难明的各种情绪,刘子尚抬起手来,朗声开口。

闻言,百姓们也都连连点头。

“王爷能够为草民们作主,草民已经心存感激了,又岂会胆大包天,故意说谎,增加官府的麻烦呢!”

百姓们感激涕零,又万分痛心的说道。

他们忍了这么多年,本以为江州早已被这些官员握在了手中,再也无法为自己伸冤诉苦了。

岂料,就在他们绝望之际,朝廷竟然听到了他们的诉求,派出了王爷和钦差前来调查,为他们查明真相,讨回公道。

就这,他们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只要这件案子一日不结束,他们就还有讨回公道的机会。

因此,百姓们尽管迫不及待的想要一股脑的控诉这些官员们的种种恶行,但看到了刘子尚的表现与发言,他们也暂时忍耐了下来。

等到时候官府取证,他们再一一坦言,总能替自己的家人亲属,讨回一世的清白。

刘子尚安抚了在场的百姓一番,吩咐了褚渊全权跟进这个事件。

同时,命令所有人员,将相关百姓通通进入府衙之中,将他们的口供尽数登记在册,再走访调查,务必将一切核实查明,绝不冤枉一个无辜之人,更不要放过任何一个有罪之臣。

“此次案件,是由陛下亲自下旨,命令审查的,若是胆敢有人徇私包庇,从中作梗,别怪本王不客气。”

刘子尚严肃的瞪了一眼在场的所有官兵,异常认真的叮嘱了起来。

说到底,褚渊这次带来的人,再加上他此前的人手,加起来也难以清查整个江州的事件。

毕竟,邓琬等大小官员扎根在江州已有多年,盘根已久,各种关系错综复杂,大小罪行亦是数之不尽。

要想在一时半会儿之内查明真相,谈何容易……

偏偏他们的人手不足,刘子尚也只好将一部分任务交给江州当地的下层人员执行。

但是,由于邓琬在江州的势力,遍布各方,刘子尚肯定,这些人里面,必定也有一些,从前是跟着这些罪臣做过不少污秽之事的。

因此,不得不事前恐吓一番,否则这些人,还真会以为瞒天过海,为了撇清自己的关系,从中作梗。

“还有,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曾经为那些罪臣办过事,但鉴于有些人是碍于上级之威,不得不为之,若你们心存愧疚,能主动向本王坦白,本王也会酌情考虑,减轻罪行。”

说到这里,刘子尚微微眯起了眼眸,紧盯着众人。

“但若是有人执迷不悟,妄想侥幸脱身,一旦被查明与他们有关,那就别怪本王不客气,毕竟,本王在这里,已经给过你们一次机会了。”

说罢,也不等脸色各异的这些热作何反应,刘子尚便率先登上了轿子,前去长史府之中,接管其他事宜。

至于剩下的,为百姓取证,查明各级官员罪行的事务,则交给褚渊办理。

一到长史府,刘子尚便第一时间进去了书房。

来到了江州多时,经常被邓琬邀请进府叙话,刘子尚对于长史府的构造,并不陌生。

他很快便令人准备好了笔墨纸砚,亲自写了一份详细的说明。

细密的字体,满满当当的写了一页又一页,事后,刘子尚将这份亲笔信函整理完毕,交给了自己的心腹侍卫。

“你将这份上疏快马送回建康,务必要亲手交到陛下的手中,不得有误。”刘子尚交代道。

侍卫重重点头,郑重其事的将上疏收好,快步而出,一人双马,快速往京城的方向赶去。

……

江州与建康城虽有些距离,但也不会太远。

若是日常赶路,还会耽误些时日,但快马送信,还有驿站转运,侍卫很快便回到了京城之中,进入了皇宫。

“陛下,这是豫章王在江州亲笔写下的上疏,请您过目。”

侍卫风尘仆仆的来到了玉烛殿内,恭恭敬敬的呈上了刘子尚前些时日亲自封好的信件。

刘子业接过,打开一看,脸色顿时阴沉了下来。

他早已知道,褚渊一到江州,便暗地里和刘子尚协商好了,扮演了一场好戏。

如今,收到了刘子尚的上疏,刘子业倒吸了一口凉气,心中惊骇连连。

他虽然知道,邓琬在江州必定势力滔天,难以对付。

可这江州城内,多年来发生的事件,竟然牵连甚广,几乎连当地各级上下官员都涉及在内。

就连这些年来,被调走的一些官员,身上也不干净。

邓琬自知难逃一死,本着自己不好过,也要拉着别人一起垫背的心思,把一连串自己知道的内幕,都一一坦白。

这下,让那些意欲撇清自己的大臣,都无从狡辩,只好乖乖认罪伏法。

江州是刘宋经济繁荣富庶的大城,这里面涉及到的官员,刘子业初步清点了一下,竟然高达上百人,包括那些曾经在那儿任职过的官员,也撇不清关系。

有些人虽罪不至死,也也是劣迹斑斑,并不无辜。

刘子业看得瞠目结舌。

他还是太天真了!

本以为就算有问题,也只会由邓琬为主,牵涉到小部分的官员,清查完毕即可。

但现在看来,邓琬能在江州安枕无忧多年,自然是把大小各级官员尽数搞定了的。

否则,他可不会安心,在那儿能当上土皇帝那么久……

这一连串的罪臣名单,还有他们的犯罪事迹,刘子业当场就想到了乾隆年间的甘肃冒赈案。

王亶望正是摆平了甘肃境内所有的官员,大大小小各级大臣,全部都配合说谎,谎称甘肃连连旱灾。

甘肃位于西北,本就荒凉穷困,年年都需要朝廷拨出巨额银两,转移支付,旱灾需要赈灾,早已不是新鲜事了,以至于这个谎言,始终没人能够察觉。

王亶望利用捐监,坑取了无数钱粮,凡是到了那边任职的官员,都会被裹挟,最终心甘情愿的一同贪污,就连乾隆曾经心存怀疑,专门派去调查的钦差,都会配合隐瞒。

最终还是阿桂行军路过甘肃,上报乾隆,说甘肃连绵大雨,行军困难,耽误了行程,这才被乾隆发觉有异,命令彻查,这件惊天大案,才会被彻底揭露出来。

为此,还斩了五十多位官员,还有一些罪臣,不是不想处置,只是无法再行牵连扩大,只能处置了一些罪大恶极之辈。

这绝对是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贪污一案,就连和珅都得甘拜下风。

刘子业现在才发现。

王亶望冒赈案算什么……

这都是后辈的事情罢了。

原来早在南北朝时期,邓琬就给自己搞出了这么一遭大案。

只不过历史之中,由于原身作死,逼反了刘子勋和邓琬,导致他们提前在江州起兵造反了,最终也没有人能够知晓这其中的秘密。

现在,自己只不过是想到了邓琬并不干净,想要铲除掉这个异己,因此才派人前去调查。

没想到,不查不知道,一调查吓一跳。

王亶望看到了邓琬,都得叫一声祖宗!

王亶望这冒赈案,都是邓琬玩剩下的罢了。

冒赈一事,邓琬也曾经操作过,但是,仅此一次便没有继续了。

不是他良心发现,而是刘骏本就刻薄奢靡,对于百姓的死活毫不关心。

有时候心情好了,才会拨出一些银两表示一下自己的慈悲心怀,更多的时候,压根儿理都不理。

赈济灾民,有闲钱的话,哪有修建殿宇来得享受……

邓琬成功了那一次,获取的银两还不够平时剥削百姓来得轻松安全,冒赈一事,若是让陛下察觉有异,还十分危险。

这种不划算的买卖,邓琬自然不会再轻易尝试。

“简直是岂有此理,不必多言了,一切照豫章王说的去做。你去带领一批士兵快马赶往江州,朕后续自会派遣人手,前去接管江州事务,配合一同调查。”

刘子业越看越气,倏地合上了上疏,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闭着眼睛命令了起来。

这一次,刘子尚除了上疏陈述江州官员的罪行,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找刘子业要人的。

江州这件大案,牵扯甚广,就连一些基层人员也难以幸免。

可是调查这种大案,若还要维持秩序,都得靠着这些人支撑。

刘子尚实在是信不过这些涉及在案的人,生怕他们从中作梗,更怕他们为了谋求生机,把心一横,把那些贪官污吏全给放出来了,一同起事。

到时候,不仅自己难以身免,恐怕这件事情会绵延至全国,难以平息。

于是,刘子尚十分明了,就是找刘子业要人要权。

彻底架空江州的所有有关人员,靠着朝廷派来的人,将他们尽数控制起来。

到时候,一切就可以慢慢的安心调查了。

刘子尚的忠心,刘子业也十分明白,并不怀疑。

若是换了寻常君主,还是在南北朝如此敏感的时期,要人还要权,极其容易怀疑刘子尚趁机掌控江州军政大权,密谋造反。

若是如此,非但邓琬这件事情难以摆平,恐怕还会牵连刘子尚的安危……

不过,刘子业对此并没有一丝犹豫。

自家的亲弟弟,忠心不二,有什么可怀疑的……

既然当初能够命令他,前往江州秘密调查,这时候也不会怀疑他心怀异心,会趁机造反。

侍卫匆匆领命而去之后,刘子业随即又迅速传召了朝中重臣一一进殿议事。

刘戴巢三位重臣,自然是不可缺席的。

还有掌管军务,刑事等官员,也都一一到此。

这些人一进殿,就发现了自家陛下脸色阴沉,眸光犀利,甚是严肃。

众人顿时互相飞了一记眼神,默不作声。

看来,又有什么大事要发生了!

看陛下这脸色,绝对不可能是什么好事。

这对于他们来说,无疑也是一个坏消息。

见人都到齐了,刘子业这才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浊气,把手边的上疏递给了王宝儿,让他交给了站在首位的刘义恭。

“江夏王把豫章王这份上疏给大家念一下。”刘子业沉声说道。

刘义恭忐忑不安的双手接过,感觉天下风雨欲来,不甚太平。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