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21 正式亲政,实权皇帝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话音一落,诸位臣工当即拜服,高喊了起来:“臣等恭贺陛下正式亲政!”

见此,刘子业站起身来,展开双臂,朗声道:“行了行了,诸位的好意朕已经收到了,你们先平身吧!”

闻言,众多臣子叩拜之后,方才缓缓起身。

这时候,三辞三让,摆足了谱儿的刘子业,方才看向了最前方的三位辅政重臣。

“自朕御极以来,多亏了有你们从旁辅佐,各项政令才可以顺利施行,你们这段时间都辛苦了。”

戴巢刘三位辅臣哪里敢受,巢尚之当即说道:“一切都是陛下英明神武的决策,臣等只不过是沾了陛下的光罢了,不敢当。”

“的确,”刘义恭点了点头,“臣之前因病在家休养了数月,陛下没有责怪于臣,臣自己也愧对先帝与陛下的厚恩。”

性子最为耿直的戴法兴,也说不出天花乱坠的话语,只好沉声说道:“这都是为人臣子应该做的。”

刘子业微微一笑,敞声道:“三位爱卿的忠诚与能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无需谦虚。这样吧,除了卸去辅臣之名,其余一切照旧,朕身边,还是少不得你们三人帮忙。”

“多谢陛下倚重,臣等感激万分。”三名位高权重的高官当即异口同声的谢恩了起来。

随后,刘子业这才看向了其他人。

“至于这段时间以来,不仅三位辅臣尽心竭力,其余人,也是不曾懈怠,朕继位之后,能顺利主掌朝政,托赖了诸位相助,朕在此谢过诸位了。”

乍一听到此话,众臣工都吓了一跳。

他们连忙摆手,惊道:“陛下,使不得,臣等不敢当……”

哪有作为臣子的,能理所应当的承受陛下的感谢的,说出去,不怕被人说没大没小,大逆不道么……

刘子业轻轻抬手,笑道:“在场诸位,年纪都比朕大,可以说,都是朕的长辈。这一次,是朕作为晚辈对于长辈的谢礼,诸位无需再辞。”

话音落下,诸位臣工顿时脸色僵硬,只好干瞪眼,看着刘子业在高台上朝着大家感激的拱了拱手。

尽管浑身不自在,总觉得不对劲,整个人诚惶诚恐的,只能眼看着陛下行拱手礼。

但其实,他们心目中,还是涌动起了万分的感动,滋味复杂莫名。

古往今来,能有多少帝王能放下姿态,朝大臣道谢的呢!

年纪大小,血缘亲疏,对于君臣关系而言,一文不值……

正因难得,众臣方才觉得陛下此举十分的可贵。

不愧是众人心目中的中兴之主,不仅在朝政裁决上英明果决,就连个人品质上,在诸多帝王之中,亦属珍贵。

这一天的早朝,就在刘子业正式提前亲政之中,结束了。

送走了刘子业,戴法兴在后头不由得长长的吁了口气。

他被陛下打压过后,看着陛下没有他们的协助,在政务上依旧游刃有余,他就知道,他们这些辅臣,已经发挥不出什么作用了。

空有着辅臣的名义,实际上和其他大臣一般,已经受到了陛下的节制。

这个辅臣的身份,当得名正言不顺……

于是乎,戴法兴便升起了还政给陛下的念头,让陛下提前亲政。

反正陛下的能力天下皆知,足可总理朝政了,他主动提出还政,还能显得他这位辅臣不贪功,不眷恋名利。

尽管戴法兴不屑于搞小动作,阿谀奉承,可被刘子业打压了一次,眼看着巢尚之和刘义恭迅速爬上来了,他也有了警惕心。

以前直来直往,手段强硬,是因为对自己的地位充满了信心,为了重新博回陛下对自己的信任,他也难得的耍了一把小心机。

想要用这一招,向陛下彰显自己的忠诚。

他可不希望巢尚之和刘义恭,继续往上爬,直到完全压过了自己,而自己,则悲催的被排挤在外,从此再也回不到核心地位,不受陛下的信任……

从刘骏提拔开始,戴法兴一直位高权重,深受皇帝的倚重,万一就此被打压下去,他接受不了这个落差。

“哎呀,没想到这一回,被你赶先了。”

退朝之后,刘义恭冷不丁的伸起了懒腰,望着外面的虚空,兀自低笑了起来。

戴法兴面无表情的看了刘义恭一眼。

知道他这是嘲讽自己此前多么的清高孤傲,不屑耍花招,没想到这次居然为了博取陛下的好感,主动提出还政……

若不是情非得已,戴法兴也不愿意放下姿态。

伴君如伴虎,他也只能想办法保住自己的地位,以免被工于心计的刘义恭给踩在脚底下。

是人都会有私心,戴法兴也不例外。

尽管他为官做人,清清白白,一心想着辅佐陛下,治理天下,让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毕竟,他也是穷苦人家出身,并不忘本。

可是,一心为民,也不代表着他愿意放弃自己的高官厚禄,这两者并不矛盾。

虽然对于此事,戴法兴自己心里也有些别扭,可面对刘义恭的嘲讽,他还是冷哼了一声,甩了一把阔袖,便当场迈步离去。

“啧啧啧……”

刘义恭在后头看着戴法兴跨步迈出殿门,不由得摇了摇头,啧啧连声。

在他看来,戴法兴此人,就是典型的双标,五十步笑百步。

大家都是一丘之貉,凭什么看不起自己……

不过,被戴法兴率先提出了还政之举,刘义恭还是感到扼腕不已。

老实说,不仅刘子业忘了自己名义上未曾亲政,就连刘义恭都将此事抛诸脑后了。

在陛下登基开始,刘义恭就在府中闭门不出数个月,根本忘了自己这辅臣之职了。

后来一回归朝堂,陛下就已经大权在握,开始各种发号施令了,根本瞧不出来是一个尚未亲政的新君。

以至于刘义恭自己都没了这回事,完全意识不到。

直到今天戴法兴提起,他心中这才咯噔一声,回过神来,忙不迭的响应。

落于戴法兴之后了,这一点,让刘义恭颇为遗憾。

可惜了……

刘义恭一边想着,一边无不叹息的摇头,跟着走出了殿门。

巢尚之在后头看着他们二人先后离去,不禁微微一笑。

在三人当中,巢尚之与其他二人的关系,都十分一般,不亲近,也并不主动招惹对方,颇有一种局外人的感觉。

尽管此前和刘义恭合作过,共同揭发了戴法兴倚重的罪臣,可自从陛下决定将他们三人互为制衡之时,巢尚之便懂了君心,主动疏远了刘义恭。

至于戴法兴,此前他们二人早已不和,被戴法兴压制多年,巢尚之心中也憋着一股气,只能表面上维持礼貌罢了。

这段时间以来,巢尚之就秉持着坐山观虎斗的想法,他不主动挑事,静看矛盾的戴刘二人针锋相对。

说不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鹬蚌相争,他这个渔翁,就可以趁势得利了……

这三位重臣,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

回到了后宫之中,刘子业换了一身衣裳,便兴奋的握了握拳。

这一天,标志着他成为了实实在在的实权皇帝,执掌着整个天下。

连名义上的辅臣都没有了!

想到这里,刘子业便激动不已。

想他穿越过来之时,才刚登基三个月,而在这三个月当中,原身就完全暴露出了自己作为昏君暴君的作派,让人胆战心惊。

为了摆脱这个暴君形象,坐稳皇位,保住自己的一条小命,刘子业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时至今日,半年过去了,他总算看到了成果。

掣肘的三位辅臣,主动还政给自己,自己正式亲政了。

指手画脚的路太后,也被自己暗中谋划,不仅如愿以偿的将其除去了,还给自己重新塑造了孝顺的形象。

贪官污吏,凡是被自己查出来行为不端的官员,全都被撸了。

那些此前收押入监的罪臣,也都全部判了死罪,秋后处决。

同时,推行了各项新政,顺利改革,百姓们也都极为认可自己这名新君,民心大涨。

不管是朝局里面的地位,还是百姓心目中的形象,刘子业都做到了极致,效果明显。

这半年多的时间,没有虚耗,一切都是值得的。

如今刘子业成为了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大权在握,谁也无法阻碍他了。

“除了防备北魏的进犯,可能会危及国家安全,现在看来,削藩削权才是重中之重,一旦成功,自己才能彻底的安枕无忧……”

想到这里,刘子业不由得呢喃出声。

现在自己的地位已经无从质疑,在朝局当中,绝对的说一不二。

可是,唯一的隐患,就是外派的藩王了……

人心,是最不可测的东西。

偏偏刘宋的藩王制度,是将王爷们进行外派,还能拥有兵权实权。

此举,完全就是给主政的皇帝埋雷,设下重重隐患。

维护藩王的荣华富贵,可不是如此儿戏大意的……

尽管为了防备藩王,同时也设置了典签一职,可也无法杜绝造反之事,反倒是增加了许多不稳定因素。

刘宋皇室,多数外派的藩王,大多年轻尚小,设立典签官一职,一方面是为了协助小王爷办事,代替诸王批阅公事,照管诸王的饮食起居。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要监视出任方镇的王爷们,以免他们造反生事。

而能够担任典签一职的,一般都是寒人出身的皇帝身边近侍。

典签官职位虽低,可权力渐重。

而且,由于外派出去,君王并不能保证这些典签能忠心不二,会不会与藩王沆瀣一气,蛇鼠一窝……

到时候,自己派出去的人,反倒成为了间谍,根本发挥不出监视藩王的任务,自讨苦吃。

更何况,就算典签官对皇帝忠心耿耿,可藩王手握兵权,一旦决意冒险造反,一个小小的典签,根本阻止不了大势所趋,被杀害了拿来祭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有些居心叵测的典签,则利用自己的这一职权,欺横霸世,威胁势弱藩王,成为一方恶霸,这也并不是新鲜事。

总而言之,典签一职,虽也起着协助和防范藩王的作用,可弊端也是极为明显的。

靠着小小的典签官,就妄想压制藩王,一了百了,根本就是痴心妄想。

“为了防备藩王,做出了这么多的安排,也无能为力,早在一开始,就不应该外派……”

对于这种现象,刘子业也只能摇了摇头,无可奈何。

说到底,都是一开始设立藩王制度时,太过大意了。

就如同朱元璋一开始的想法很好,让王爷们坐镇九边,维护边境,日后可以寻求机会,一举荡平蒙古北元。

可他没想过,人都有私心,一旦手握兵权的藩王造反,那对于天下而言,将会是灭顶之灾。

到最后,朱棣起兵称帝之后,将藩王都削了,变成了彻彻底底的养猪政策,世代不降爵,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只会吃喝玩乐的猪天下,拖垮了税收制度本就拉胯的经济状况。

在刘子业看来,刘宋皇室一开始制定的藩王策略,还是过于短视了。

以至于后面修修补补几十年,始终找不到根绝之法,非但没有防御到什么,还反被接连造反,就没停过的藩王拖垮了政权。

尽管刘子业心心念念,想要签到得到那张削藩的策卡,但目前看来,他还不急。

毕竟,自己地位已然稳固,今天更是正式亲政了,年纪尚小的藩王们,还生不起造反的念头。

至于刘彧那样的叔叔辈,眼看朝局稳定,还有刘彧这个前车之鉴,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

等刘子业积攒实力,将军队实力培养起来,在此期间,国内应该掀不起动荡。

等那帮真正有着狼子野心的人鼓起勇气,那时候的自己,实力雄厚,也不必再担心藩王造反了……

毕竟,就算造反,也没有一个能打得过自己的。

不过,就是委屈了受苦受难的百姓。

“算了,今天开始亲政了,是个好消息,还是别想那么多烦心事了……”

想到这里,刘子业微微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都甩出了脑后。

整理了思绪过后,他这才收敛心神,开始专心处理起了奏折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