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110 悬壶济世,死罪判处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刘修明也不是像刘楚玉那种,故意耍性子,以破坏规矩为乐,展现自己高高在上的地位,视他人于无物的人。

她就是性子跳脱,很容易自己嗨起来,一时之间就忘了必须要做什么……

只要不是大喜大悲,出现什么紧急事件,刘修明还是一个十足的乖乖女,并不惹人心烦,和刘楚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因而,刘子业看到这一幕,心中无奈的同时,倒也没有多加责备的意思。

就连他刚才听到刘楚佩病危的消息,都恨不得自己骑马赶过来了,更何况是本就在练习骑马,性子闲不下来的刘修明。

“皇兄,康乐见过皇兄。”

刘修明抬头看到刘子业,匆忙行了一礼,便头也不回的跑进醇宜殿里去了。

刘子业一看就知道,她根本就没听见自己刚才说了什么。

眼看刘修明火急火燎的跑进了殿里,刘子业吩咐起自己身边的宫人道:“你,把康乐公主的马牵回马场里去。”

被叫到的太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应了下来。

刘子业坐上了御车,看着太监吆喝着骏马,牵着往外走去,微微一笑。

“起驾回去吧!”

如今刘楚佩病情稳定下来了,刘子业不担心暂时会出什么问题。

眼看刘修明违反宫规,也是时候给她一点教训了。

让她事后自己双脚走回马场里去,已经算是轻恕了。

已经想象得到刘修明出来之后,看不到骏马,气得跳脚的画面了,刘子业心情愉快的笑了笑。

回到了紫宸殿,刘子业总算得空,换下了朝服。

等用完早膳之后,他这才忆起,自己急着去看刘楚佩,都忘了今天的签到了。

于是乎,立马进行签到。

连续了好几天的【谢谢签到】不再出现了,惊喜万分的被他刷出了一次全新的策卡——

“恭喜你,获得【悬壶济世】通用性卡牌!”

【卡牌说明:《帝成观止·奇人篇》:“一善医者言,药医不死病,佛渡有缘人。”】

【卡牌效果:通用模式】

【使用此卡后,可以立即获得一名医术6的御医(无视最高医术为5的限制),官职:方士。】

与此同时,卡牌翻了一面,后面竟然刻印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面孔。

望着这张面孔,刘子业竟觉得,有些熟悉。

细想一层,这不正是皇家的老熟人么?

鄱阳王常侍徐文伯!

徐家,可是闻名天下的医药世家,徐文伯的曾祖父徐熙,是徐家医药基业的创始人。

徐熙的儿子徐秋夫,青出于蓝胜于蓝,生子徐道度,同样优秀,徐道度还被文帝刘义隆誉为钱塘五绝之一。

著名琴师杜道鞠、诗文翘楚范悦、书法名家褚欣远、围棋高手褚胤,至于擅长医术治病的,就是徐道度了。

徐文伯作为徐道度的儿子,并没有辱没家门,到了他们这一代,徐家医名更为显赫。

其实,早在路太后病重之际,她就曾让刘子业传唤徐文伯进京,为她看病治疗。

只是,徐文伯此人,虽医术高明,却性格卓异,洒脱不拘,不屈从于公卿高官,不屑以医事为职。

前些年也曾治好过路太后的小肠结石,被封为鄱阳王常侍,赏赐千金。

可此人虽有官职在身,却时不时喜欢外出游赏,顺便在外行医,久久不归,路太后尽管遣人去寻了,却迟迟未能找到。

偏偏徐文伯的堂弟徐嗣伯,医术虽十分高明,却依旧不及徐文伯。

进京为路太后问诊了几次,都没能找出问题所在,路太后便绝望了,方才抑郁而终。

也是,刘子业将此事办得妥妥帖帖,那些掺杂了药粉的补药都是他亲力亲为的,没有假手于人,根本无人知道真相。

徐嗣伯虽然检查出,路太后被掏空了身子,也曾停过太医令的补药,重新给路太后开了全新的药方。

可刘子业以关心为名,还是去尚药局检查过补药,重新添加了进去,神不知鬼不觉,谁也不会怀疑到皇帝身上去。

徐嗣伯见更换了补药,都没能改善路太后的病况,方才断定,路太后的病情与此前太医令开的补药无关。

但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却始终无法得知,以至于路太后病逝了,都未能找出缘由。

“悬壶济世的卡牌后面,有着徐文伯的模样,这岂不是说医术大成的人,就是徐文伯吗?”

刘子业看着卡牌上的徐文伯面孔,若有所思。

如果说全天下医术最为高明的人,指数也只有5的话,那徐文伯的能力已经爆表了。

也就是说,只要他点击使用了卡牌,那徐文伯可能就会碰见什么奇遇,亦或是灵光乍现,冲破了壁障,医术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超越了天下人。

对此,刘子业心情还是颇为复杂的。

此前,所有的卡牌都是利于他的,甚至连《齐民要术》这本书,都改成了他的名义编著发行。

这一次,徐文伯倒成了直接受益人了。

当然,徐文伯为朝廷所用,其实对于皇家而言,还是十分有利的。

“也是,没道理这个御医还是我自己,莫名其妙一介帝王,瞬间医术大成,这说出去谁信……”

刘子业嘀咕了一句,立即点击使用了策卡。

随即,刘子业又唤来了一名宫人,遣他去查看一下鄱阳王常侍徐文伯,什么时候回来,若是得到了消息,就让他进宫为临淮公主看病。

若说徐文伯的医术指数为6,那宫中太医令的能力,最多只有4。

真正的大能,根本不会屈就于一个小小的太医令之职,尽管太医令已经是现在掌管医事行政的最高长官了,可也只是一个区区正五品官。

以徐文伯的能力,他又怎么可能稀罕这一个小小的官职呢?

更别说,他本身便极为厌恶担任医官。

若不是这次【悬壶济世】的卡牌,规定了此人必须作为医官,刘子业相信,换了平时,打死徐文伯,他都不会同意的。

不过,谁让卡牌一旦使用,就是强制性的呢!

恐怕就连徐文伯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突然改变想法……

“多了一个徐文伯也好,只要他活着,楚佩的病情就能稳定下来,不会波及到性命了。”

想到这里,刘子业也放心了许多。

历史中,刘楚佩早亡,对于他,始终都是一个心病。

死得太年轻,甚至嫁做人妇,连一儿半女都没来得及生下来。

但是,现在徐文伯的能力经过卡牌的作用,得到了增进,这种情况,就能随之改变了。

刘楚佩的命,就能保住了!

……

换过了衣裳,刘子业前往了玉烛殿,静下心来,翻看奏折的时候,他看到了来自都官尚书的上疏。

刑部,那是隋朝建立之后才设置的,刘宋时期,掌管军事邢狱的大臣,便称为都官尚书。

刘子业翻开奏章,开始细细看了起来。

没过多久,他很快便知晓了里面杀人案中的来龙去脉。

死罪判罚,由地方官上报,都官尚书拟定罪名,最终上呈给皇帝,进行定案,没有皇帝允许,是不可以私自判处死刑的。

刘子业这些日子以来,已经处理过许多次关于死刑的判处了。

不少人都是罪有应得,没有任何异议。

可是这一次的案情,倒是让他眸光一凝,开始深思了起来。

不仅是因为死者的身份不一般,就连犯罪之人,也非同一般,绝不能按照寻常的杀人案件判处。

荆州一县城,一个八岁的小孩周亭,因为家中去年仍有余粮,省了点钱,表现良好,父母便奖赏了他三铜板。

周亭拿着钱外出游玩,却被同村邻居的两名孩子,时年九岁的周樊樊和八岁的弟弟周同同看到了,尾随在后。

他们兄弟二人对周亭进行威胁,要求周亭将铜板尽数交给他们,但三铜板对于小孩子而言,可不是小数目,平时省吃俭用,连多吃一口饭都要被骂,他自然不肯。

威胁不成,他们二人便对周亭实行强取豪夺。

周同同在背后将周亭撞倒在地,坐在周亭身上,周樊樊则上前搜刮了周亭全身,不仅将他身上的三个铜板全部抢到了手中,还把周亭省着剩下来的一颗蜜饯也夺走了。

周亭被人抢了个精光,眼看这强盗两兄弟拿完就走,整个人又急又气,当场冲上前去,打算将东西夺回来。

只是,周樊樊和周同同两兄弟岂会撒手,三人大打出手。

周亭寡不敌众,加上周樊樊比自己还大了一岁,他根本不是对手。

冲动之下,周樊樊拿起石头,重重的砸破了周亭的脑袋,鲜血迸流,周亭便在不可置信之中,彻底结束了自己八岁的性命。

事后,惊恐失措的周家两兄弟,为了掩盖罪名,把周亭拖去了山脚,想要让山中的野狼将周亭的尸体啃吃殆尽。

不过,周亭当晚迟迟不归,家中长辈担忧之下,发动了全村人到处寻找。

后来,被人发现了路边的血迹,又在山脚中找到了已经被野狼挖空了肚子的周亭,事情这才败露了,惊动了官府。

当地大臣核查之下,周樊樊和周同同两兄弟就算心性狠辣,但终究只是个孩子,脸色惨白,面露紧张,被官员询问了两句,他们便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了,最终将罪行一一吐出。

全村人知道了消息,也大惊失色。

如果是寻常罪犯,都官尚书早就建议死罪,上报给刘子业进行最终定夺了。

但是,由于周樊樊和周同同,一个九岁,另一个才八岁,刑罚却有所不同。

上疏中,都官尚书建议,将周樊樊和周同同两兄弟各打一百杖,事后流放千里。

古往今来,扶老恤幼,对于年龄太小和年纪太大的老者,犯罪皆有优待。

从西周时候起,便有了特殊规定,虽有罪,不加刑。

刘子业也知道,正常情况下,一般十岁以下,八十岁以上老叟犯了杀人罪,都是宽恕,饶了死罪,或流放,或赔偿,或杖责。

都官尚书这次的建议,符合律法规定,也都遵循了开国这几十年来一贯的判罚轻重程度。

看着都官尚书对这穷凶极恶的两兄弟判处杖责一百,流放千里的建议,刘子业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心情十分的沉重,也很不爽。

如果他们只是失手杀人,不以害人性命为目的,或还可以网开一面。

但这两人,干了什么?

他们是有目的性的,身为强盗,本就罪大恶极,为了掩盖罪名,还狠下杀手,主动杀人,最后甚至毁尸灭迹,让野狼啃食尸体。

这种种举动,简直是丧心病狂,如此狠毒之人,居然也能轻饶?

刘子业深思熟虑了许久,望着上疏中判罚的建议,凝神不语。

其实,他对于这些有着格外优待的犯罪群体,早就不满已久。

有些人,就是仗着自己的年纪太小,能够被优待,方才做事毫无顾忌,放肆狠辣。

因为他们有恃无恐,所以才会毫无下限,手段令人发指。

以前倒也罢了,如今贵为皇帝,所有死刑,都由自己决断,刘子业思忖了许久,最终还是驳回了都官尚书的建议。

当然,在明面上,他也不能堂而皇之的带头违反律法。

毕竟,律法中本就规定了,十岁以下犯杀人罪者,可免死罪。

自己作为皇帝,一旦违反了规定,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底下的官员到底该如何决断呢?

是按照他的圣心,一律建议死罪,还是依照律法,依旧进行减刑呢?

没有一个严格的规定,出现了这种模糊不清的现象,大臣们也不好办案了。

于是,刘子业放下了奏折,看向了王宝儿。

“宝儿,你去通传一声,让都官尚书带着他底下所有负责邢狱的官员,全部到此,朕在这里等着。”

王宝儿当即应下,匆匆离去。

在此期间,刘子业特意将那本奏折放到了另一边,与其他奏折隔开,自己这才拿起其他上疏,开始处理了起来。

半晌,王宝儿这才赶了回来。

跟在他身后的,还有十几名大小官员,在殿外候旨。

刘子业这才停下了笔,重新将之前的那本奏折放到了面前,翻开,头也不抬的说道:“让他们都进来吧!”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