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弃暗投明 > 088 农业的变革(求订阅)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接连一个月的努力,灾情总算稳定的控制住了。

刘子业在此期间,几次获得了民心和威望的上涨,尽管损失了钱粮,但对于未来,却是极大的帮助。

一个多月以来,除了得到了许多次的谢谢签到,刘子业还没那么非,一下子就欧气了两把。

接连两天得到了两张正向的通用性策卡——

一是【农具改革】卡牌!

【卡牌说明:唐代农业生产工具比前代有所进步,开元年间发明了曲辕犁,还出现了新的灌溉工具水车和筒车。农业工具的进步以及水利工程的发展促使粮食产量逐年提高。】

【卡牌效果:[永久]提高农业增长5%。】

除此之外,还有另一张策卡【齐民要术】!

【卡牌说明:五大农书之首。系统总结了农牧业生产经验、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被誉为“古代农业百科全书”。】

【卡牌效果:永久】

【春、夏季农业灾荒-30%,,秋季农业收入+50%,冬季农业收入-30%。】

得到了这两张策卡,刘子业眸光熠熠生辉,心情澎湃极了。

兵者,国之大事也。

但是,农业,才是一个国家的根本,这一点,在科技发达之前的古代,尤为重要。

这两张策卡,都是关乎民生农业的,一旦使用,配合着均田制的施行,未来百姓丰衣足食,将不会是奢望。

而且,这俩都是历史上未来才发生的事情,如今的世道,还未曾出现。

因此,自己算是率先尝到甜头的那个。

尤其是《齐民要术》这本书,本是大概八十年后才会由身为北魏人的贾思勰著成,而且,就算著成了,所能发挥的效果也没有策卡使用之后那么稳定且高效。

尽管冬季农业产量会减去30%,但比起那些增益,这点儿损失不算什么……

刘子业手里拿着这本书,唇边的笑容不自觉的溢出。

他翻看了几下,其中文字条理清晰,概括记述了农、林、牧、渔、副等各项生产技术知识,可谓是古代生产的一大瑰宝著作。

“对不起了,贾思勰,这本书就归我所有了。”

刘子业毫不客气的占据了后人的智慧结晶,立马点击了使用卡牌。

为了所谓的著作权和良心,刘子业觉得对着这样优秀的卡牌,手里拿着好东西不用,自己的良心才过不去。

对得起自己的子民吗?

当然,由于贾思勰是北魏人,《齐民要术》里记载的大部分是黄河流域的农业知识。

刘子业认真翻看的同时,也默默的将相关地理位置的信息删减了,以免露馅。

……

翌日——

例行的早朝再度召开,刘子业高坐在龙椅之上,待底下的臣工们回禀了各项政务过后,他还收到了来自刘休仁千里送来的上疏。

“建安王说,灾情已经稳定住了,百姓的居所修建工作也进行得很顺利,他也即将返回。此次南方涝灾,多亏了诸位臣工鼎力捐助,朕心甚慰。”

“陛下皇恩浩荡,此难才能顺利渡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连忙跪倒在地,不敢居功。

“平身吧,不必多礼。”

刘子业轻轻抬手,待诸官都起身之后,他才继续说道:

“朕这里有一份折子,里面记述了一些官员的违法乱纪行为,此前朕迟迟不说,是想要等他们觉悟,但等了这么久,他们似乎未能体念到朕的一番苦心。”

闻言,众臣心中一惊,顿时感到头皮发麻了起来。

不少人吞了口唾沫,开始惴惴不安了。

陛下什么时候又偷偷调查去了?

也太亏贼了吧!

一边夸奖他们,一边暗地里又调查这些有的没的,真是让人煎熬。

刘子业手中握着的,自然是先前让戴法兴代为调查的那些自己认为品性不佳的官员罪证。

有些人非常识相,看到刘伯道几位藩王自首了,得到了宽恕,也有样学样。

当然,对于自首者,刘子业一向是宽容的。

总比不知悔改的人强得多,必须鼓励……

因而,尽管进行了处罚,但也有所宽待,也让这些自首的官员庆幸不已。

只是,有人始终抱着侥幸心理,迟迟没有动作。

戴法兴查清事实,已有半月时间,期间刘子业一直将证据握在手中,未曾揭发。

结果,日子安定了那么久,倒是让这些官员以为风浪已过,开始偷偷处理起了这些罪证,反倒让刘子业抓到了更多的把柄。

“先前,有臣工自我检举,朕一一宽恕,有错能改者,自然是好样的。只可惜,有些人变本加厉,朕实在难以容忍,因而,不得不做出决断了。”

说罢,刘子业将名单当场念出。

每念到名字的官员,脸色骤然煞白,浑身发抖,几乎无力站立。

“着念到名字的这些人,全部收押入牢,拉下去吧!”

刘子业话音一落,太极殿之中驻守的侍卫便一拥而上,将相关大臣给桎梏住了。

这些大臣也深知刘子业的为人。

尽管如今的陛下不若之前那般无法无天、残忍无道了,可面对有罪之人,可从来没有手软过。

自己这次一经揭发,就断无再生的机会了。

因此,他们脾胃都紧缩在了一起,喉咙干涩发哑,甚至说不出一句求饶的话。

这些人,很快便被当场拖了下去,没有半点儿挣扎,全都认命死心了。

一些臣工在一旁见此,心中陡然一惊,不由得心有余悸。

还好还好!

自己当初有先见之明,学了那几位藩王,主动检举自己,否则今时今日又哪儿能继续安然无恙的待在这个朝堂之上……

想到这里,他们不禁庆幸不已。

想当初,他们自我揭发之前,还被这些人冷嘲热讽过,认为他们不是皇亲国戚,必定下场凄惨。

结果现在,自己还好端端的站在这里,他们倒是被拖走了……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陛下圣明。”戴法兴率先站了出来,朗声执手道。

众臣闻言,方才回过神来,连忙跟着逢迎了起来。

刘子业微微一笑:“此番多亏戴爱卿忙碌之余,还代为调查,辛苦了。”

“为朝廷办事,查清贪官,臣不敢言苦。”戴法兴恭敬的说道。

有了刘义恭和巢尚之的两方掣肘,如今的戴法兴,姿态早已放低,不若当初那般张扬了,行事也克制了许多。

都为自己的自负付出了代价,得到了教训,怎么可能不学乖呢……

看到诸臣经过刚才的事件,皮都绷紧了,异常紧张,刘子业笑了笑,气氛有所缓和。

“除了刚才的事,朕还有两件大事,要同诸位说一下的,此事若推广出去,老百姓日子蒸蒸日上,我们大宋必定国富民强。”

“……”诸官眨了眨眼,有些懵。

该不会,陛下头脑风暴,又搞出什么新名堂来了吧?

先前的三道新政,还不够吗?

就算再好的政策,没有停歇,一波接着一波,真能有所成效吗?

刘子业将新式水车和曲辕犁的图纸,外加修改过的《齐民要术》,一并交给了一旁的王宝儿。

早在上早朝之前,他就让人誊抄了许多份。

如今,每个有资格站在正殿之中的官员,都手持一份。

“朕这些日子以来,一直研究历年的农业卷宗资料,收集了不少信息,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都是朕整理资料概括得到的经验,你们且看看。”

看到每人手中都拿到了图纸资料,刘子业方才说道。

而且,非常不要脸的把功劳都揽在了自己的身上。

毕竟,这年头,他又不可能把几十年后北魏的贾思勰翻出来标个著作人的名分,那么,也只能往自己头上安了。

虽然是纸上谈兵,可奈何朕天分高,纸上谈兵也可以头头是道,十分有用,就问你们服不服……

众臣拿到资料,纷纷翻看了起来。

尤其是掌管天下农业租税钱谷的大司农,看到这份资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心中惊叹不已,一边拿眼神偷觑着高台上的刘子业,满满都是震惊。

怎么可能……

按照常理来说,能够研制出新式农具,对各地农业如此了解的人,应该走访民间多年,实地调查研究过,方能有此大成才对。

若是没做过这些实事,写出来的,就算不是流水账,也一定狗屁不通,夸夸其谈。

但是,他看到这份资料,里面记载的,很多都是正确的,有一些尽管没有实施过,可看着有理有据,应该不算戏说。

可这,居然出自一个从未接触过农活,久居深宫的皇帝之手……

这……让大司农尤为不解。

再联想到陛下近期以来,推行的三道十分有效的新政,他心中感触良多。

难不成——这世上,真有天才?

而自家陛下,就是彻彻底底的天才之姿?

否则,按照情理,真的难以解释这种现象。

可要说不是陛下的手笔,这份出色的研究记述,总得有个撰写人吧!

不是陛下?那又会是谁……

“当然,这些都是朕的总结和想法,你们可以在民间切实的验证一下,若果真有用,那便可正式推行全国;不成功的话,那就算了,日后再行改进。”

当大家翻看得差不多时,刘子业适时说道。

当然,这也是谦虚之言,这可是历史证明的好东西,时代是进步的,怎么可能没用……

“臣一定会命工匠将农具赶制出来,落实下去,必会做个清晰的统计,呈给陛下一阅。”大司农收起资料,站出来执手道。

刘子业满意的点了点头,“那《齐民要术》,你们下去也可以研究清楚,如果可行,便可推行全国,让老百姓都学学。”

“臣遵旨。”大司农朗声退回了队列之中。

正事已然处理完毕,不多时,刘子业便宣布退朝了,摆驾回宫。

刘子业一离开,不少官员立即簇拥上了大司农,好奇的询问了起来。

“陛下给的这些东西,当真有用?”

大司农盯着手中的资料,眉心紧蹙,犹疑万分。

“眼看着是有可能的,但还没实践过,不好说,不过应该可以……”

尽管没有得到准确的回复,但大家闻言,还是有些讶异的互看了一眼。

陛下从小锦衣玉食长大,本以为连五谷都分不清楚,没想到,对农业的了解竟如此深刻。

连最专业的大司农都不敢一口否定,看这态度,俨然成功率极高……

这让大伙儿绷不住了。

若是成功了,那陛下未免也太全能了吧!

自己从未亲自干过农活,都对农业有如此深刻的造诣,万一亲力亲为,岂不成了流传千古的农业大家了?

不不不……

若是此番成功了,就算没有真正干过农活,陛下也是一位出色的农业学家了。

必定载入史册,一手主导了农业的变革。

尤其,他的身份,还是一位高高在上的皇帝,这足以锦上添花,让人拜服了。

三位辅臣在一旁闻言,心中也猛地倒吸了一口凉气。

他们这是辅佐了一位怎样的帝王啊!

而且,任凭他们如何想象,他们也难以从陛下以前的影子,能够看出这等潜质……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大智若愚?

以前的陛下,只是隐藏得太深了!

……

退朝之后,尽管被许多同僚围着询问,但大司农拿着这么一份宝贵的资料,已经迫不及待的要回去实践了。

他搪塞了众人几句,便匆匆的将资料收起,飞快离去。

瞧他那宝贝的模样,众人也都明了。

看来,陛下给的这份图纸和书籍,恐怕价值万金!

早早离去的大司农,很快找到了相识交好的工匠,准备打造新型的农具。

最先的是曲辕犁。

以前民间一直使用的是直辕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的改进。

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

这样不仅可以使得犁架变小变轻,还便于掉头和转弯,操作灵活,可以很好的节省人力和畜力。

工匠拿到这份图纸时,细细的分析了一下,异常的惊叹。

“大人,这份图纸是谁研发的?”他连忙问道。

大司农摆了摆手,说道:“你先别问,你就说,这能不能成功,大概可不可行?”

工匠咬着下唇细想了一下,最终重重的点着头。

“我看行,难度也不算高,我给大人你尽快造出来,到时候你就可以让人试试了。不过,以我的经验,我瞧着应该是没问题的。”

其实曲辕犁的原理很简单,但是,让工匠惊叹的是,这等新式耕犁,怎么之前就没人想过呢!

闻言,大司农不由得双拳一握,心情有些激动。

他也觉得应该是可行的,不过得到了最专业的工匠的肯定,那他对其则更有信心了。

天才!

陛下果真是天才!

“先别急,我这里还有。”

眼看工匠已经迫不及待要一展身手了,大司农连忙叫住了他,又拿出了其他的图纸。

“这也是耕犁吗?”工匠好奇的接过。

但是定睛一看,却不是耕犁的模样,反而是一个大型的圆形物体,有点儿像水车。

“这是……”工匠微微皱眉。

大司农在一旁解释道:“这个叫筒车,也是一种水车,你看看,能不能造出来?”

还从未见过这种水车,工匠闻言,连忙细细的观察了起来。

筒车,亦称为“水转筒车”,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竹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灌溉,可以极好的节省人力。

认真分析了好一会儿,最后,工匠心中惊疑不定的问道:“大人,这究竟是何方神圣研发出来的新玩意儿?这东西可真行。”

“你就说,这东西能不能造,有没有用?”大司农求证心切。

工匠咬了咬牙,“能造,我看也是可行的,若是成功,咱们老百姓耕种就轻松多了。”

此话一出,大司农彻底安心了。

有了专业人士的保证,他对刘子业交付的新式农具图纸也充满了信心。

望着这些图纸,大司农咧嘴一笑,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之情。

他感觉到了世间农业的变革,从此刻开始了。

芜湖,起飞!

陛下万岁!

“那行,一切就交给你了,尽快给我把这些造出来,等验证成功,大事可成。”

大司农拍了拍工匠的肩膀,交代了几句,便兴高采烈的捧着《齐民要术》离开了。

他还得回去和同僚下属慢慢分析这本书,若是可行,便直接列为全国相关官员的必读书籍。

务必要掌握好里面的知识,有助于协助百姓料理农事。

不过,鉴于工匠对于新式农具的肯定,大司农对这本《齐民要术》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更别说,他简单翻看了一下,里面很多知识点,是前人总结过的,完全正确。

三长制、均田制,到如今的《齐民要术》,还有新式农具,一环接着一环。

大司农坚信,这就是陛下当初推行新政的目的和手段。

从一开始,就早已设想好的一条龙变革。

毕竟,在他认为,新式农具和一本钻研至深的书籍,最少也得耗费几年的功夫,说不定,陛下以前看似浑浑噩噩,实则早在身为太子时期,就已经在暗自用功深研了。

到登基之后推行新政,一切都是为了农畜业发达昌盛。

在自我脑补之中,刘子业的形象在大司农的心目中,已然高耸入云,屹立不倒。

作为农业资深官员,他对农业大家一向推崇备至。

若是此前陛下的新政,对他来说,只是感觉到惊讶和欣慰,到如今,涉及专业领域,大司农对其则是感到无比叹服了。

工匠眼睁睁看着大司农浑身散发着难以掩盖的雀跃,一溜烟就跑了,他人也懵了。

“说了那么多,就不能给我说说,到底是谁研发出来的吗?这也太折磨人了。”工匠不由得吐槽了起来。

就不能体谅一下他作为相关从业人士,对这方面的求知欲吗……

……

事关新式农具,未来农业的变迁,经由大司农的再三叮嘱,工匠把手头上的其他工作都放到了一边,连同身边的伙计,一起专攻新式农具。

好歹也是专业的,尽管第一次接触这类农具,但研究过后,才几天的功夫,很快就将实体打造出来了。

大司农收到消息,马不停蹄的赶了过来。

早在此之前,他就找好了试验的农田和区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如今,农具打造成功,他立马找来了一批人,将农具拖上了板车,迫不及待的要送到试验地区。

“大人,你就不能给我说说,到底是谁研发的吗?”

眼看着大司农拿了东西就走,丝毫不加停留,工匠忙不迭拉住了他。

大司农摆了摆手,嘿嘿一笑:“等我试验成功,很快你就知道了,只怕你到时候惊掉大牙。”

不是大司农喜欢卖关子,而是,这好歹也是陛下的手笔。

成功便罢了,可喜可贺,皆大欢喜。

若是失败了,被人知晓是陛下所为,难免会有损皇威。

作为臣子,怎么也得为陛下的面子着想,没有到确定成功的时候,绝对不吐露分毫。

看着大司农像捡到了宝贝似的,拖着一大堆东西离开,工匠不由得满心腹诽。

“到底是什么人,这么神秘,我倒要看看……”

不过,光看图纸便已经足够震撼了,在亲手制成之后,工匠对这些新式农具,更加充满了信心,对研发之人,也更为叹服了。

虽然神秘,有些不爽,但确实有才!

尤其是大司农对此再三缄默不语,使得工匠尤为好奇,抓心挠肺的难受。

“日后知道是谁,我非得去好好拜见一下。”

说不定,此人还会交出更多新式的图纸,作为工匠,这等改变农业的大事出自自己的手笔,他也与有荣焉。

……

经过了好几天的试验,曲辕犁和水车,都完美的完成了任务。

而且,比大司农想象当中的还要高效。

为了切身体会,大司农还撂高了裤腿,亲自下田赶犁,也体验了一下旧式直辕犁的区别。

很快,大司农便作出了评断。

“相比起旧式的耕犁,这种曲辕犁更加便利轻巧,转弯也容易,我这种平时不耕田的人,使用起来都比较能够接受,百姓们也只会更加轻松。”

直辕犁体积偏大,推起来不太方便,所需的力气也多,他走一趟下来,早已汗流浃背,手心水泡都要磨起来了。

虽然大司农掌管农业,对这方面深有研究,可说到底他也是朝廷高官,养尊处优惯了。

连他这种不沾阳春水的双手都能较为适应曲辕犁,那就足以证明曲辕犁的先进了。

同时,大司农也让平时耕种的老百姓试验了一下。

比起他的笨拙,身为老手的耕农操作起来,效率只会更高。

对此,犁地的大爷一登上田埂,就迫不及待的朝大司农说道:“大人,这可真是好东西,这是给我们老百姓用的吗?”

大司农嘴角含笑:“你也觉得这东西比以前的耕犁好用吗?”

“好用,好用多了!”大爷连连点头应道。

见此,大司农彻底放心了。

看来,曲辕犁经过多方的验证,足以证明其成功了。

想到这里,他不由得激动的握了握拳。

在自己的掌管下,改变了农业局面,想想都令人兴奋。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