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货币战争5:山雨欲来 > 7.第7章 黄金斩首,打响美元保卫战(6)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这样的计划,将迫切需要强化美元地位的白宫,急需化解公众对QE3严重质疑的美联储,刻意回避黄金储备核查的财政部,和心急如焚的华尔街大佬们的多方利益完美地整合在一起。

于是,世人看到了一系列严丝合缝的“巧合”事件:

4月初,华尔街媒体集体转向,黄金泡沫之声不绝于耳,黄金从备受推崇的“宠儿”突然沦落为受诅咒的“灾星”;

4月10日,奥巴马召集14家全球金融巨头密商大计,会议内容秘而不宣;

4月10日,高盛发布了看空黄金的报告(此前一直看多),吹响了做空黄金的“集结号”,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

4月11日,市场上谣言四起,声称塞浦路斯计划出售13.9吨的黄金,接着又有传言说葡萄牙(382吨)、意大利(2451吨)可能步其后尘抛售黄金,黄金市场上人心惶惶;

4月11日,美联储会议纪要“意外”地提前泄露,纪要反映了美联储内部有人建议提前结束QE3。消息传出,看空黄金的悲观情绪弥漫市场。

这一切为4月12日的“黄金大屠杀”做好了充分的心理铺垫。

库存疑云

华尔街大佬们对期货市场的技术分析相当内行,他们可以精确预估“四·一二”开盘400吨黄金抛单可能产生的震撼性效果,但却无法判断金价暴跌对实物黄金购买者的影响。

就在华尔街大佬在纸黄金市场上把黄金多头杀得丢盔卸甲、狼狈逃窜之时,“中国大妈”和世界各国的实物黄金抢购者突然蜂拥杀出,打了华尔街大佬们一个措手不及,他们还没来得及收缴实物黄金的战利品,就被“大妈们”扫荡得干干净净。这是华尔街大佬们始料不及的,这种现象完全违反了2000年以来,每次金价暴跌之后实物黄金销量将被有效压制的规律。

不仅全世界的普通投资人纷纷趁低买入黄金,各国央行也在悄悄地逆市增持黄金储备。全球央行2012年第四季度购金量创48年来新高,并在2013年第一季度和“四·一二”暴跌之后继续大幅增持。尤其是新兴市场国家的央行,更是加快了在低价位吃进长期被忽视的黄金储备的步伐。俄罗斯、土耳其、韩国、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蒙古和乌克兰的央行,对黄金储备的兴趣空前高涨。

实物黄金的热销令华尔街大佬大吃一惊,就连黄金期货市场的老板特伦斯·达非(Terrence Duffy,CME的CEO)在2013年4月29日接受采访时,都不得不承认:“关于黄金,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两周前的黄金暴跌导致了黄金各类(纸)产品交易量的大幅下降,但金币和实物黄金却正好相反。这表明人们不想要黄金证书,或其他任何(纸黄金)的东西,他们只想要实物黄金。”[13]

这样一来,虽然在做空黄金期货的战线上,华尔街大佬们赚得盆满钵满,但他们最重要的战略目的是重建COMEX库存,而这一计划却泡汤了。非但如此,COMEX库存比“四·一二”之前流失得更快,仅4月25日一天,COMEX就损失了7%的库存,而摩根大通的“合格金”库存在当天狂降了65%!

至5月7日,摩根大通的“交割金”已经下降到创纪录的新低13.7万盎司(约合4.3吨),仅5月7日当天,就有5.4万盎司被提走,占其总量的28.5%!

到6月10日,摩根大通的黄金库存更加危险。“交割金”继续减少到13.6万盎司,“合格金”下降得更快。其黄金总库存仅剩不到55万盎司(17.7吨)。

仅仅4吨多的“交割金”库存,已是危如累卵,即使加上临时可以转化的“合格金”,17吨的库存应对全世界的黄金实物挤兑,不过是杯水车薪。

此时,最怕的就是更大规模的“交割通知书”!

结果,怕什么就来什么!

6月10日,COMEX惊现一张规模巨大的“交割通知书”,客户要求摩根大通6月交出6208份合约的黄金实物,其总量为62万盎司(约20吨),为正常月份(一二月份)交割量的9倍!

这已经超过了摩根大通55万盎司的全部库存!

简单地说,摩根大通必须从其他渠道紧急找到黄金,否则将会违约。如果世界黄金期货市场的老大发生违约,一切都将是浮云。

摩根大通的库存不足以应对6月期货交割的要求,这意味着摩根大通等5大金商的库存报告,可能存在着严重夸大的问题。其实,早就有客户怀疑5大金商的库存有猫腻,比如挪用客户黄金,私自进行黄金租赁和掉期(SWAP)。美联储金库被质疑的问题,在5大金商库存中可能更为普遍,更加肆无忌惮。这也是为什么2013年1月德国宣布运黄金回家的举动,让很多将黄金寄存在COMEX金库的客户们产生了恐慌,他们纷纷将黄金运出COMEX金库,干脆自己储存。不过,当库存中还有现货时,质疑仅仅是质疑。但是,如果摩根大通已经到了无法交割黄金的地步,这就不再是质疑,而是显然存在着欺诈。

于是,非常“巧合”的事又出现了。

6月3日,在COMEX每日黄金库存报告中,突然出现了一则令人震惊的声明:“本报告的信息源于可以信赖的机构,但我们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仅提供参考信息。”

为什么突然发出这样一个声明?为什么在这个时刻?如果金商的库存是否准确都是问题,那还要COMEX的监管干什么?难道金融机构没撒过谎吗?如果他们都诚实本分,哪里会有2008年的金融海啸?

摩根大通的库存见底,期货交割濒临违约,这本该是黄金的利好消息。但是,6月的期货黄金却在持续下跌,并有向1000美元价格逼近的趋势。

这说明摩根大通肯定还有其他获得黄金的渠道,黄金ETF就是其中之一。

黄金ETF,华尔街大佬的“小金库”

1910年的一天,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医院养病,闲极无聊,盯着看墙上的世界地图。他突然发现欧洲和非洲大陆的轮廓,与北美和南美洲惊人地相似,如果将地图剪开,再把这两片大陆拼在一起,几乎可以达到天衣无缝的程度。根据多年的气象和地质学考证的积淀,他大胆地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就这样,一个气象学家无意之中成了现代地质学的板块学说之父。

如果用同样的思路来观察黄金ETF(GLD)的黄金流出曲线,与COMEX库存同期流失曲线的形状,人们会发现两者异常相似。

如果说摩根大通的库存不足以进行期货交割,那么它有没有可能从黄金ETF的库存中得到补充呢?

答案是很有可能。

最近12年的黄金大牛市刺激了全球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欲望,投资者的心态与黄金消费者的心态完全不同,他们持有黄金的目的不是因为想拥有黄金,而是渴望通过黄金来赚钱。对他们来说,赚钱是目的,黄金只是手段。但拥有黄金比较麻烦,买货、验货、运输、保管、卖货都需要支出成本。尽管黄金期货也能赚钱同时不需要拥有实物,但是期货市场波动大风险高,心脏不好玩不了。市场需要一种黄金产品,它貌似拥有了实物黄金,但又没有任何麻烦和费用,而且随时可以买卖,这就是黄金ETF基金闪亮登场的原因。

黄金ETF的原理是:黄金生产商向黄金ETF基金寄售黄金实物,ETF基金以这些黄金为抵押在交易所发行“仓单”,最小单位为1/10盎司,以降低投资者的进入门槛,这些“仓单”(基金份额)可以自由交易,管理费用也很低廉。2003年黄金ETF一经问世,很快就火遍世界,目前黄金ETF基金的巨无霸就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GLD。2004年上市后,其规模迅速膨胀,2012年12月曾持有1350吨黄金,堪称各国黄金储备之外最大的黄金持有者。2012年9月,世界上所有的黄金ETF基金总共拥有大约2330吨黄金。不过,有些黄金ETF所持有的黄金,其实是期货合约或以其他纸黄金的形式存在着。

当华尔街媒体唱衰黄金走势时,最常引用的理由就是GLD的黄金持有量在减少,这表明投资者在抛弃黄金,资金流出了黄金市场。

当资金流入时,GLD基金用这些钱买入黄金实物,将“仓单”交给投资人,这个过程很容易理解。那么资金流出时,又将发生什么呢?

猫腻就藏在这里!

按理说,“仓单”持有人随时可以转让仓单,也可以向GLD索要黄金实物。如果是转让,那么GLD的黄金持有量不变,但索要黄金实物就不同了,这叫“赎回”,GLD必须交出黄金,并销毁仓单,两不相欠,账目一笔勾销,此时GLD的黄金持有量将下降。

华尔街大佬在设计GLD时特地留了一手,只有15家主要银行才能够与GLD的受托人(Trustee)纽约梅隆银行和托管人(Custodian)汇丰银行打交道,而这帮人本来就是一伙儿的。大佬们拿着至少10万份“仓单”才可以“赎回”实物黄金。

这样的安排将所有投资GLD的散户完全排除在“赎回”实物黄金的门槛之外,他们唯一的出路就是在黄金暴跌的恐怖之中,将“仓单”以跳楼价转让给15个华尔街大佬,大佬们笑逐颜开地舔干“仓单”上散户们的鲜血,然后找到同伙的委托人来消掉GLD的账目,之后拿到提货单,再去敲另一个同伙汇丰银行的金库大门,汇丰验明正身发货起运,大佬们弹冠相庆,彼此恭喜发财。最后,大佬们把原本属于GLD散户们的黄金实物,交割给COMEX的期货客户。既洗劫了GLD的散户,又不会在COMEX期货交割时违约。

GLD的黄金藏在哪里呢?它们在伦敦汇丰银行的托管下,被实际存放在瑞士苏黎世UBS的金库里,在COMEX的库存雷达中,这些黄金是完全隐身的。

什么叫奸商?华尔街大佬就是最鲜活的标本!

什么叫欺诈?GLD的规则就是最形象的案例!

什么叫悲摧?投资GLD的散户就是最现成的倒霉蛋!

GLD妙就妙在用散户的钱来坑他们自己。大佬们剪羊毛的技艺真是与时俱进,迭出创新,令人目不暇接。如果散户们直接拥有黄金实物,那么大佬们要从散落在世界各地的角落里去淘出这些黄金实属不易,但GLD却用刺激人性贪婪的法子将散户们的钱和黄金都集中在大佬们的手中,予取予夺,大快朵颐。

2013年6月,摩根大通实际上是遭遇了黄金的挤兑,在COMEX的系统之内已经无法应对期货交割,GLD就成了摩根大通的一个方便顺手的黄金“取款机”。如果金价上涨或不变,那么GLD的散户们就不会老老实实地交出他们的“仓单”,只有金价暴跌才能把吓破胆的散户们的“仓单”给震出来。这就是6月底金价再度暴跌的根源。

如果将黄金ETF和COMEX的黄金库存合并在一张图上看,问题昭然若揭。2013年1月德国宣布运黄金回家,黄金价格开始逆转,而COMEX和黄金ETF的库存量非常“巧合”地同步和同比例地下降。换个角度看,COMEX的黄金库存损失,可能部分由黄金ETF的库存来进行补充。

从长远看,ETF的黄金流出绝非坏事,与华尔街媒体的解释完全相反,黄金ETF的“失血”,说明了COMEX实物黄金短缺严重。ETF的黄金从大佬们的集中控制下重新获得了自由,它们再次散落到世界各地,并最终流入了亚洲和新兴市场国家“大妈们”的口袋里,她们将紧紧地攥住真正有价值的宝贝,华尔街大佬们想忽悠出这些黄金,近乎痴人说梦。

内幕披露

有人可能会问,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4月以来对黄金的“斩首行动”,难道完全没有走漏风声?

答案是:当然有。

有人在4月4日(黄金斩首行动之前8天)就在网站上发表长文《对黄金的打击》(The Assault On Gold),文中精准“预测”了美国即将对黄金发动的“四月愚人节攻势”。

此人就是美国前财政部部长助理保罗·罗伯茨(Paul Craig Roberts)。

罗伯茨曾任里根政府的财政部部长助理,主管美国经济政策,被誉为里根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

罗伯茨在文章中指出,2011年黄金暴涨500美元,强烈地震撼了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为捍卫美元霸权必须镇压黄金,美国政府才是金银暴跌的主导力量。

“对于美国人而言,一场金融和经济的灾难可能已经近在咫尺。美联储和它所倚重的金融机构联手打击金银价格以吓阻投资人的行为就是明证。”

“美联储对黄金发动的‘四月愚人节攻势’是通过向金商们传话开始的,这些金商(指摩根大通等)迅速将(美联储)的意图传递给他们的客户,并告知他们对冲基金和其他大型投资机构即将抛售他们的黄金头寸,客户们应该在此之前迅速撤离贵金属市场。因为这些内部信息属于政府本身的策略,投资人将无法起诉这样的行为。”

“美联储对贵金属的打击是一种不计后果的行为,因为一旦被广为知晓,这一政策将注定失败。如我前面所解释的,对黄金和白银的联合打击行动,正是为了保护美元的汇率。如果金银没有威胁(美元),政府就不会对它们进行打击。”

“美联储每年制造出一万亿美元的新货币,但是世界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却在远离美元,以及美元储备,结果是(美元)供应的增加和需求的下降。这意味着美元汇率将会下跌,国内通胀将由于进口价格上涨而恶化,这将导致利率的上涨和债券、股票、房地产的崩溃。”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