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科幻 > 影帝穿越后的科举之路 > 第85章 府试(一)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府试由益州府的知府主考,大夏朝府试三场,第一场“正场”,第二场“连复”,第三场“再复”,考试内容和县试区别不大。

苏易水等人经过了衙役严格的搜查后这才进入了龙门,然后这里的所有考生被分成了甲乙丙丁四个考场。苏易水跟着队伍进了甲考场,每个考场门口又有衙役在把守,经过搜身才终于进了考场。

自己的号房还算不错,甲戊号,距离公堂很近。看了一下对面,竟然是望江县案首刘章,周围也都是之前他们讨论的各个县的案首。

看来基本上各县的案首都被安排到一起了,苏易水也没有多想,按照他自己的习惯拿出抹布将桌案仔细的擦了一遍,再检查了号房的各种设施有没有坏的。这才将笔、墨、砚台取出摆在案上。

随即苏易水便闭目养神,放空思绪等待考试正式开始。

刘章倒是朝着苏易水这边打量了几眼,他对于各个县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唯独他对面这个华阳县案首,只是听说比他还小三四岁,具体情况就不得而知了。

相比于其他县的案首,苏易水没有什么名气。

其实苏易水不知道的是,他的那首明月几时有如果传出去,势必震惊文坛。但陈府和谢县令明白过刚易折之理,且苏易水年岁太小,名气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故而把这事压了下来。

随着锣鼓声响起,府试也正式开始了。

苏易水深吸一口气,平复一下心态,然后轻轻打开试卷袋,试卷袋里除了试卷外还有题纸和稿纸。

试卷高一尺半,长六尺,共分十四折,且上下有较粗的红线,从右至左也均用红色细线隔开,和县试的制式答卷差不多。

苏易水拿到题卷,大约看了下题目,也是经义三篇,只不过没有试帖诗,换成了诗赋,相比于试帖诗,诗赋题相对简单的多,就给了主题没有限制韵律,也不用像试帖诗还要读懂题目和出处,不然题不对文,诗词做的再好也是答非所问。按照前世的说法就是偏题了。

第一题:所以动心。

第一题倒是不难,很容易便能想到此题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凡十六章》:孟子曰:“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这道题别说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了,就算前世的高中生也非常熟悉。

然而题目虽然简单,但是越简单的题目越想要出彩就更加不容易。此刻不少考生已经开始动笔,对面的刘章也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苏易水没有着急动笔,而是仔细思考起来,理顺思路。这道题要想答的出彩,破题和主题是重中之重。

最后以“致功于心性,其能益大矣”破题。

随着思路越发清晰,苏易水也提笔开始继续承题。

“夫心可以动,性可以忍,非圣贤无此量也。曾益云者,亦大其所不能耳。

且心性之功,学问中事,亦经纶中事也。经纶之事,由心性而发,天必属意于大有为之人。惟其有为犹恐其不能为,独举心性之至密者,策其精神之所到,斯责备者深,成就者大也。

......

大任者贵乎才,其不能者非患才寡,实患才多也......

大任者全乎识,其不能者非虑识靡,转虑识高也......

天之将降大任盖如此。”

整篇文章一气呵成,苏易水揉了揉酸胀的手腕,放下毛笔,满意的看着答卷上清秀端正的字,也看了看自己写的内容,感觉答得还不错。

读书以来,苏易水也还是不间断的抄书练字,他的毛笔字如今也多少有了进益。

笨鸟须先飞,勤才能补拙。

即便如此,苏易水还是每天都坚持练字,练字这件事并非一朝一夕能够达到,唯有坚持不懈,十年如一日才能有所造诣。

虽然不敢比肩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之名家大家,但也不能拉胯。

短暂的休息了片刻后,苏易水便看向了第二题:作春秋

苏易水有些发懵,这是让考生默写《春秋》?那必不可能啊,这得花多少时间,而且答卷也不一定够。那就是对《春秋》的看法?

可是一般府试的范围大概率都是四书范围,极少出现五经。苏易水便感到有些奇怪,可如果说是考的四书上的内容,那关于春秋的可谓是多不胜数,根本无从找起。

时间一点点的过去,苏易水也不断地整理着思路,额头不自觉的起了一层薄汗。

《春秋》是编年体史书,也就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国史,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经十二代君主,共计二百四十四年。

《春秋》所记录的是这两百多年来春秋时期各国的大事件,《春秋》者,鲁史之旧闻也,孔子录而藏之。

《春秋》天子之事也,据传,乃孔子所作。对呀!孔子所作,孔子作春秋。

想到这里,苏易水便知道了题出《孟子·滕文公章句下凡十章》: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大致意思是说,周中期后世道逐渐衰微,真理不绝如缕,荒谬的学说、残暴的行为又兴起来了:有臣子杀了君主的,有儿子杀了父亲的。孔子害怕王道湮灭,于是创作《春秋》一书。

仲尼作春秋以寓王法。敦典、庸礼、命德、讨罪,其大要皆天子之事也。

理清了思路,苏易水便提笔写了起来。

“《春秋》,治乱者也!

昔孔圣作《春秋》以寓王法,以讨乱贼,致治之法垂于万事,是亦一治也.......

......

知孔子者,谓此书之作,遏人欲于横流,存天理于既灭,为后世虑,至深远也。罪孔子者,以谓无其位而托二百四十二年南面之权,使乱臣贼子禁其欲而不得肆,则戚矣。

......

然当时天子者,虽有其事而不得行。孔子惧而不得已为之也......为后世虑,至深远矣!”

前两道题目答完,考试时间就已经过去了一大半,还好终于完美的把第二道制义题给完美完成了,如果第三道还这么变态,那可就真麻烦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