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陈祁还带来了谢县令带来的贺礼,两本孤本书籍和一些往年的卷子,上面还有批注。
这可让苏易水大感意外,这不就是五年科举真题!后面几天他都抱着这些卷子啃了,而且还特意交代了益州知府的性格以及文章喜好。
这就是认识人的好处了,府试还好,到了乡试、会试,如果事先得知主官喜好那可是事半功倍。一旦提前得知主考官,那主考官往年的文章诗词都会在短时间内炒到天价。
但是也就仅限于院试、乡试,一般由学政主持。到了会试,就是朝廷尚书、侍郎级别的大员负责主持,一般人是不会知晓主考官是谁的。
时间很快就到了府试的前几天,华阳县地处益州府城南边,府城河贯穿了大半个西川省,因而走水路反而更加便捷。
苏易水父子两人加上王小虎就坐着牛车到了县城,原本苏明强已经约好了客船,但是钱慕风说这几天钱家的商船会在县城停泊,去益州府可以顺道搭上他们,更主要的是可以住到钱家在府城的小院。
这时候在益州府肯定订不到好的客栈了,而且客栈人来人往也不利于温习,租院子也颇为费功夫,而且钱慕风也说郑秀才也带着学堂几个学生都坐同一艘船只,所以苏易水便接受了钱慕风的好意。
这次郑秀才学堂下场的五人都通过了县试,所以也不用另寻他人互结。当然府试保结手续和县试差不多,唯一不同的就是除了原有的廪生做保外,还需添派一名廪生作保,称为“添保”。郑秀才已经联系好了益州府城的故交好友,自然不用苏易水他们担心
没多会苏易水就看到钱家的船只了,钱慕风站在船头,手上拿着折扇悠悠的扇了几下,难道不冷吗,虽说四月天但也是乍暖还寒的时候,这河上风色本就不小。
船只停靠后,船头的钱慕风故意唰的一声收起了折扇,还轻轻在手心敲了两下,一副贵公子做派。
然后下船走到苏易水几人面前冲着苏易水眨了眨眼睛,行礼道:“郑先生好!苏伯父好!”
“嗯。”郑秀才抬了抬手。
苏明强被这一遍人才的翩翩公子叫着伯父,浑身不自在,看了一眼苏易水面色平静,打了声招呼便过了。
“苏苏,快上船吧,你是第一次坐船吧?”
苏易水嗯了一声就跟着上了船。
本以为自己前世不管坐车坐飞机什么的都不会晕,但是他高估自己了。两个多时辰的路程,苏易水应是吐得稀里哗啦,好不容易到了益州城,飞奔一样的下了船。
钱慕风又是好笑又是担忧,这浑身找不出一点缺点的苏易水居然晕船!但是这马上就要参加府试了,又担忧他能不能快速的调整好状态应试,毕竟这脑袋瓜子晕乎乎的,还怎么考试嘛!
到了城里,熙熙攘攘的人群络绎不绝,约莫是因为府试在即的缘故,让原来本就繁华的益州城更加热闹了。
这时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摊贩叫卖声、街头卖艺吆喝声等各种交织在一起,苏易水原本是很好奇的,但此时他还处在晕船的状态中,也没心思看了,只期盼早点到达目的地好好休息一下。
只是马车上除了郑秀才和苏明强外,最大的也不过十几岁的少年,都是好奇心强的年纪,都凑到窗边拉开窗帘往外看。
一行人很快便到了钱家准备的院子,距离学宫不算远,步行也不到两刻钟,大家便拿好行李先各自安顿好。
还好苏明强和王小虎担心苏易水年纪小,没有出过远门跟着来了,不然以苏易水现在的状态,肯定要麻烦其他同窗照顾的。
而后的三天,苏易水没有出院门一步,温习功课也很少,基本是调养为主。万幸的是府试前一天苏易水的状态就好多了,晚上还睡了个好觉。
夜半时分,钱府的下人们就过来提醒几人起床了,毕竟卯时初就开始进场了,前面的检查可颇费功夫。
苏易水打着哈欠出了门,钱府的管家打着的灯笼摸黑送几人到了考场,一路上遇见不少赶考的学子。
一行人到了学宫的时候,周围灯火通明,满是考生和送考的人,马车、驴车也是堵得水泄不通。
“看到那个人没有,那就是望江县的案首刘章,听说家里从前朝考试就是书香门第,如今才十三岁,自小就是望江县有名的神童,这次大家都说他称为府案首的可能性最大!”赵卿指着一个少年八卦道。
平日里赵卿热衷学习,性子感觉也是颇为冷清。但是熟悉了之后却发现他是个外冷内热的人,八卦也是热衷。
“那个刘章确实厉害,我也听说过。但是安县的案首也不差啊,听说三岁识字,五岁作诗,还收到过他们知县的称赞呢?”另一个学堂的学子说道。
苏易水很好奇五岁做了啥诗,便忍不住询问了一句。
那位学子清了清嗓子,念道:
“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苏易水差点惊掉了下巴,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这不是前世那个什么老人热衷作诗做的吗。
“六片七片八九片,飞入芦花都不见。”那位学子继续把整首诗念完了。
虽说这首诗有点无厘头,但是最后一句确实升华了整首诗,五岁这个年纪不管是偶然还是真有天赋,能够写出这样的已然不错了。
几个人不断地在讨论着这次府试案首的有利争夺者,当然苏易水也是他们讨论的人物之一。
苏易水作为讨论的主角,却在旁边默默听着,平日里他对这些可都不是很了解,现在听他们讨论也能知己知彼嘛。
正当几人讨论的火热的时候,几声铜锣声响起,卯时已到。几人当即停止了说话,都检查了身上衣物和考篮,以免被检查出什么,排好队等着一个个检查。
衙役门的检查明显比县试的时候更加严格了,搜身自然不用多说,搜查的方式也千奇百怪,为了过审就不详细描述了。
连带来的干粮都拆的稀碎,幸亏苏易水没有带馒头饼之类的,而是带的炒面,到时候用热水泡泡就能吃了,味道也比干巴巴冷冰冰的馒头强的多。当然,炒面也分了一些给同行的同窗们,大家都感激不已,之前从未见过这等方便的干粮,简直就是为了科考量身定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