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山区内,在一处刚刚被占据的寨子中,李自成在和手下大将刘宗敏等人商议下一步的行动,由于闯王高迎祥的被俘,整个农民起义军一蹶不振,只有少数残兵在苟延残喘,李自成这边可战之兵只有两千人左右,张献忠更是频频传出和官兵接触的消息,李自成等人对其的信任也在直线下滑,甚至不敢与其部队接触。目前只有凭借复杂的地形和快速的移动来躲避孙传庭、卢象升的围追堵截,手下士兵尽是惶惶不可终日,再这样下去,溃散就成了唯一的结局。
此时一心剿匪的孙传庭收到了张献忠的请降书,书中称希望可以率部来降,成为官军为朝廷治理一方,孙传庭看后本想继续进军消灭张献忠,但做了一番思考后还是派人将这份请降书送交崇祯皇帝,由陛下圣裁。
半个月后,这份请降书送到济南城时,崇祯皇帝看罢便拒绝了张献忠的请降,这次他不会再姑息养奸了,并准备下令让孙传庭将其彻底歼灭。可就在这时,四川贵州等地土司作乱的消息传来,沐王府对于当地的掌控已然没有百年前那样的绝对,各地豪强土司拥兵自重,朝廷在西南的统治只维持着表面的样子,可如今,突然爆发的暴乱使得这份表面上的关系都再也无法维持了,沐王府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拼死守护住了大中城池和部分据点,但广大的山区就完全无力维持了,在被各种各样的土司山寨占据后动乱不停,整个西南三省都陷入了水深火热。
崇祯皇帝一直以来极为重视西南地区的改土归流,想要尽快消除土司势力,拉拢可以利用的当地势力,用三年的时间激起极端土司的暴动,再一战而平。这是崇祯皇帝的大战略,不会让任何人和事阻挡,于是崇祯皇帝派出八百里加急,将孙传庭和卢象升二人调去平定西南,顺便把对张献忠的裁决发还,暂且放缓对李自成、张献忠部的围剿。
当孙传庭和卢象升二人接到圣旨后,便当即率部出征,对付李自成、张献忠的任务就交给了总兵官贺人龙,贺人龙作战勇猛但粗暴易怒,且杀戮过多,虽然能令对手胆寒但是却逼得敌军困兽犹斗死不投降,二人相信贺人龙在这里,短时间不会让局势恶化,等二人回归就是农民军残部的终结之日。
只不过孙传庭和卢象升大军杀到西南,才发现西南的局势要想彻底解决,只有一点点的攻城略地,对各土司势力进行蚕食,以官军的优势战力一次又一次的将土司兵击溃和歼灭,彻底从内心让少民胆寒,对皇帝畏威怀德,最终成为一个稳定的大后方。
就在西南战事一点点推进时,李自成正确看出了目前的形势,于是一方面接过“闯王”的大旗,召集各地义军共赴大义,而另一方面让手下率几百人秘密前往河南,劫掠一番从而吸引贺人龙的注意,为自己争取时间。而此时对招安已然绝望的张献忠也在向李自成靠近,准备二人合兵一处展开突围,这贫瘠的山地再也无法养活这么多士兵和家眷了,唯有趁贺人龙不备突出重围,再作打算。
半个月后的一天深夜,李自成趁贺人龙不备,率领手下冲出了山区,化整为零向东行进,而贺人龙则执着于清剿李自成留在原地的百余疑兵,并没有识破李自成的战略意图,而张献忠此时也是让部下化整为零,但目标是川北汉中一带,高迎祥曾经率军将此地的反抗势力大部消灭,而官军在收复这片区域后对此地的地形也不熟悉,加上因为战乱造成的当地民众流离失所,官府不作为甚至乱作为,由此令张献忠觉得此地大有可为。
张献忠占地割据暂且不提,孙传庭、卢象升二人还在云南贵州交界处进军,不顾朝廷军费紧张的催促,对西南土司慢慢蚕食,而这就造成了李自成在短时期内无人约束,一时间李自成部在县城、乡镇一路劫掠,加上提出了“迎闯王,不纳粮”的口号,每到一地均大开官仓分给百姓,一时间从者甚众,短短三个月就发展到了八万人,尽管其中大部分只是乌合之众。
李自成见自己再次拥有了这么庞大的队伍,决定拿下一个大城,在天下间再次打响自己的威名,在仔细的查看一番后,再次选择了一个熟悉的地方——滁州。上次农民军和官军在滁州的大战彻底打废了滁州城,至今都没有完全修补好城墙,而城内的百姓由于上次遭到官军屠杀,对官军是敢怒不敢言。在这种形势下,李自成决定率大军兵出河南,直抵滁州。
而也正是这个决定,使李自成避免了一场硬仗。总督陈奇瑜见河南局势糜烂,贺人龙有勇无谋不屑为伍,于是在奏报了崇祯皇帝后率大军进入河南,正好与李自成擦肩而过,这时陈奇瑜的选择有两个:一是留在河南收复被农民军扫荡过的地方,重建官府统治秩序,二是紧追李自成,寻求主力决战,一举重创击溃这群乌合之众。
在幕僚的建议和陈奇瑜自己的小算盘影响下,他选择了留在河南,大军在不长的时间内扫清了农民军的少量留守部队,可就在这段时间内,李自成大军突袭了滁州城。
滁州城内的官军只有一千人,面对数十倍的乌合之众心有余而力不足,城墙已经是百孔千疮,很多农民军一个跳跃就进了城,经过一昼夜的厮杀后,官军溃散而逃,滁州城再次落入农民军的手中。
李自成没有像高迎祥一样大摆筵席,而是第一时间命人开仓放粮,杀死多数不配合的官宦及城中大户,抄没家产充军,一时间城中百姓纷纷加入农民军,李自成迅速命人联络各地义军前来会盟,在滁州汇聚天下好汉,一时间从者甚众。也就在等待会盟的这一段时间,李自成按照军师牛金星、宋献策的提议,正式组建三军,重金打造一支精锐骑兵,招募匠人进行军械铠甲的打造和装备,一时间滁州城展开了如火如荼的大扩军,原本是乌合之众的部队现在逐渐在朝着一支正规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