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四合院之舌耕 > 第30章 记者采访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周一一大早儿,厂办公楼里各科室就开始集结待命,例会都开得极为简短。

大约9点,厂里先后来了两拨人,一拨儿是两辆小车五六个人,是部里组织来监督检查的,另外一拨儿就俩人,骑着自行车来的,挂着相机,是工人日报的记者。

厂里事先没得到有记者来采访的通知,舒汉良也没把有记者要来的消息上报,他还没有以厂为家的觉悟,反正科里也不用他出面接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接到厂门口保卫科的电话,办公楼也前后迎出来两批人,一批是杨厂长为首的厂领导,另一批是着急忙慌喊着手下下楼的魏科长几个人,都对来人表示了热情的欢迎。

部里领导表示要先听听大检查的工作安排,一行人上楼去了会议室,宣传科的严哥端着相机前后拍照给厂报攒素材。

工人日报社的记者同志们表明了身份,跟宣传科的几人说明了采访目的,婉拒了魏科长极力邀请上楼谈的提议,表示要先去事故现场看看,请厂里先安排两个人陪同就行了,等看完现场回来再采访领导,另外就是请他帮忙约一下杨厂长的时间。

魏科长不太情愿地答应了,如果来的是本地报纸,说不定他还能跟人家讨价还价,但工人日报是全国性大报,归全国总工会管的,惹不起。

不过,魏科长也说明从今天开始厂里有安全大检查的任务,领导都忙,时间上可能需要看工作组的时间安排,记者同志连忙说没问题。

于是孔副科长和曹姐领路,一行四人赶往了三车间,只是一路上记者就开始询问起大检查的安排。

舒汉良一直站在窗口,看着外面的情况,办公室里除了老吕,其他人要么去迎接记者了,要么给大检查做保障去了。

看了一会儿,转头问手头儿永远有活儿的厂报总编,“老吕,按说你这也算是一份报纸的总编了,跟记者同志对口儿,怎么没下去迎一下?”

老吕听着一阵无语,什么我就是总编了?人家报社总编多大权利,我才多大点儿权利啊,那能比吗?对个屁的口儿!

没好气地看了一眼新同事,不想说话。

安全大检查没能按期在上午开始,督察组听取汇报用了两小时,便延迟了检查开始时间,确定在下午1点开始。

宣传科这边,本来魏科长想安排科里所有人中午都去陪同记者同志们吃个小灶,也算是给手下小小的福利。

但是据孔副科长反映,记者同志们的好奇心太重了些,不像是走形式写新闻稿,采访问话都是拐弯抹角、绵里藏针,后来更是提出要找一些工人师傅单独参访,不用陪同,这明显有问题,怕不是要搞他们厂的黑材料吧?

工人日报这次派记者来,说是采访安全事故。按说轧钢厂死亡4人还不算是重大事故,但在四九城儿这个首善之地,那么多双眼睛盯着呢,死1个都不得了,当然得分是怎么死的。

也就是说,有报社,尤其是工人日报这个报社来采访是很正常的,但不正常的是采访流程。

新闻采访有报备制度,一般情况下报社要采访企业,应该提前几天通知企业党委宣传部门,或者通知该企业的上级主管单位的对口儿部门约定时间、采访内容、采访对象等,可这次完全不同,轧钢厂没有提前得到消息,上级也没有通知,就这么直接来了。

魏科长上午还很谨慎地给工人日报社去了电话,核实了两位记者的身份无误。

既然身份对、手续流程不对,那么这里面就很可能有故事了。

对于轧钢厂来说,事故出了也没打算瞒着谁,他们这个行业工伤事故率比别的企业高很多,只要别出重大或特别重大事故,后续把家属安抚好,没有影响生产计划就没事。

报社明着来采访是不怕的,怕的是暗地里再来,最怕的是带着针对性任务来。

正副两位科长虽然明摆着不对付,但是涉及厂里大事上也不敢出幺蛾子,孔副科长少有地去魏科长办公室商量了一阵,又一同去堵着杨厂长简单汇报了一下,最后午餐是两位科长约了工会郑主席,带着曹姐一起陪同两位记者在三食堂找个角落吃的大锅饭。

约郑主席是杨厂长的指示,企业处理工伤事故绕不开工会,这是工人与企业的沟通桥梁,偏向工人一方的,所以严格地说,这是涉及事故的劳资双方一起陪着记者吃工作餐。当然实际上谁都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工会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

不请记者吃小灶主要是目前厂里只有三食堂有小食堂,就是傻柱儿负责的那个,检查工作组这一周都肯定是要在这里吃的,虽然包间儿有好几个,但没摸准那些记者的脉门儿,还是别往一起凑合,万一人家把厂里这次正常接待给写成公款大吃大喝,不仅厂里倒霉,还会连累部里,那厂领导就都得吃挂落儿了。

当然他们吃的大锅饭不是在窗口儿打的,让厨房帮工直接在后厨拿的碗筷餐具,去后面刚出锅的菜里挑好的装盘儿上,今天窗口四个菜分别是,醋溜白菜、肉炒土豆柿子椒片、素炒三丁儿、酸菜粉条儿,即便是大锅菜,装盘儿和盛在饭盒儿里看着品相就是不同。

当然怎么也算是请客,陪同的也都是厂里领导,也要跟吃食堂的工人有区别,所以这桌儿还上了两道凉菜,拍黄瓜和糖拌水萝卜丝,还有一小盆儿熬白菜,主食是白面馒头,这一桌子菜肯定不超标,就一个算是肉菜,还能体现出和大锅菜的区别。

酒是不能提供的,郑主席让人给打了一暖壶专供热轧车间的盐汽水儿。

水过三巡,菜过五味,桌儿上三方人开始盘道。

郑主席实权都没有各科科长大,但人家级别高,所以笑眯眯先开了口,“程记者、徐记者,贵报社这次来我们厂采访,一定要报道报道我们工人师傅的工作热情啊,上午你们也看到了,车间现在都是开足马力生产,我们今年的计划已经快完成了,到年底肯定能超额的。”

魏科长在旁边补充,“我们宣传科一贯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厂党委保持一致,对宣传政策、宣传安全生产、鼓舞工人们的干劲做了很多工作,目前看有很好的成效,二位记者也请多了解一下。”

孔副科长也没了往日清高的做派,“是的是的,上午在厂里,二位也看到了我们的宣传成果,墙报标语、宣传栏,我们都会及时更新,紧跟政策要求、紧跟思想路线。”

三个人相互补充,没提安全事故问题,先是自夸了一通儿,但记者上门可没心思听这个,一边吃一边应付着点头。

等差不多吃饱了,程记者放下筷子,“郑主席、魏科长,还有两位,首先说明啊,我们俩人这次来呢,主要是采访一些素材,然后在报上实事求是把轧钢厂上次事故的情况报道出来,我们可不是来调查事故背后有什么弯弯绕儿的,所以你们没必要那么重视。”

“对啊,我们就是客观记录一下。那个,我们刚才去现场看,早就已经恢复生产了,本来我还想拍几张反映事故窗框的照片呢,不知道你们宣传科有没有拍照,给我们看看,能不能直接用。”负责摄影的徐记者询问曹姐。

曹姐闻言看向魏科长,见他点头同意,才回,“有有,当时我们第一时间就进现场拍照存档了,你们报社想用,可以挑几张。”

“那太好了。”程记者很高兴的样子,“不知道你们厂领导今天有没有空儿,我们听说事故后续处理很顺利,所以就想采访一下厂里对死者家属赔偿的态度和思路,看看有没有什么可以给全国大企业借鉴的地方。”

魏科长组织了一下语言,“二位记者同志,您也看到了,我们厂今天开始安全大检查,刚广播里也有检查安排,我们杨厂长是检查组组长,肯定很忙,不好说能不能抽出时间来接受采访,要不您看采访一下我们主管后勤的李副厂长跟郑主席,实际上是他们二位处理的事故遗留问题,能给家属一个满意的赔偿方案,这么顺利地解决问题,都是他们的功劳。”

轧钢厂公私合营后,设立的宣传科实际上就是党委宣传科,直接负责人是厂党委书记,而现在书记是有杨厂长兼任的,已经时间不短了,所以魏科长是杨厂长的得力干将,要不是今天实在情况特殊,不可能推荐李副厂长作为采访对象。

“这样啊……魏科长,你看能不能这样,你们下午不是开始安全大检查吗,我们能不能申请随队采访,也能全面客观地记录一下你们厂的精神面貌,然后侧面反映上次的事故只是偶然事件?”程记者眼镜后闪烁着精光。

“呃,这个,我做不了主,你们也应该知道,这次大检查虽然是我们厂自己发起的行动,但是上报了冶金部,部里派工作组来督查,所以你们要采访得跟部里沟通协调,他们同意了才行。”

“那这样,等会回去我们借用一下电话,也跟社里请示看看。你先帮我们约李副厂长,也跟杨厂长再约一下时间看看,郑主席这里我们一会儿先谈,今天至少先把事故新闻弄好。要是社里跟冶金部沟通得好,我们也希望能见证一下你们轧钢厂这一次检查,应该没问题吧?”

“没问题,没问题。”魏科长嘬着牙花子应了下来。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