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都市 > 四合院之舌耕 > 第5章 入住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就这院儿,您看这是我那屋儿的后窗户。”舒汉良边介绍边推车领着孙芳娘儿三个进院儿,第一时间就被三大爷阎埠贵看见,直接走了过来。

“这位同志,您一家子是刚分的这屋儿?”阎埠贵上下打量推着两辆自行车的四位,冲着舒汉良问道。

“老同志,您是?”舒汉良有些疑惑。

“哦,我是这前院儿的居民协调员,阎埠贵,院儿里都叫我三大爷,你们贵姓?”

阎埠贵说完等着舒汉良答话,可半天没反应,就有点儿懵,这孩子看着高高大大,白白净净的,虽然相貌平平但看着很亲和的样子啊,不应该有什么毛病吧?

舒汉良更懵,盐不贵?不对,是阎埠贵啊,怪不得看着眼熟,还有昨天哪个棒梗,这特么是那个电视剧里的院子,那个汇集各类系统之大成的院子!

靠,难道这不是真实的世界,我这是被数字化了吗?

自己看电视剧、看网文的时候就看个热闹儿,没瞎许愿、也没怼过老天爷啊。

震惊!震惊!震惊到无法呼吸。

孙芳看舒汉良神色古怪不回话,就自己接过来话头儿,“老师傅您好,这是我家孩子,叫舒汉良,分的这间房他自己住,我们来瞧瞧。”

“好,好,欢迎,欢迎。” ,阎埠贵满脸堆笑,“小舒同志是哪个单位的?”

“我哥在轧钢厂上班。”说话的是二妹妹楚婧。

“轧钢厂好,咱们院儿多数都是轧钢厂的,你们应该都认识。”

“我哥明天才正式上班。”补充的是大妹妹楚婕。

“哦,好,那等会儿跟院儿里的同事都认识认识,以后厂里也有个照应。”

“那您多费心给引见引见。”孙芳说着客气话儿,“您也是轧钢厂的老师傅?”

“不不,我是东直门红星小学的教员。”阎埠贵说起自己职业还是有些傲的。

轮到孙芳惊讶了,“您也是小学老师啊,咱们同行儿。”

“啊,您也是老师?”

“我和孩子他爸都是小学老师,您看这不是巧了吗!”

“呦,您和您爱人是在?”

……

舒汉良这才回过神来,心说,这巧的不能再巧了。

先吩咐俩妹妹到门口看看老舒到没到,然后看机会拦住两位老师的话茬儿,“那什么,三大爷,我这刚参加工作,懂的不多,以后在院儿里住,有什么做得到不到的,您多包涵。”

“客气客气,要不你们先忙。孙老师、小舒同志,我就住前院儿西屋儿,有事儿直接去找我。”

阎埠贵转身指着身后不远处跟着的大儿子阎解成和二儿子阎解放,“这是我俩儿子,一会儿让他们帮忙搭把手儿。”

看着大儿子的眼睛,“有点儿眼力见儿,你们跟小舒都是同龄人,你们平时多交流交流没亏吃。”

儿子们都懂。

这边舒汉良在院儿门口接着了老舒,阎解成抢上去帮忙搭着躺箱,阎解放直接就端起了火炉子,门道左边房里住着的蒋大哥也抱着铁皮烟囱给送到了距离最近的房门口儿。

这忙帮的轻松,人情落得实在。

几个年轻人干净利落地把搬过来的家伙什儿放好,接过老舒递过来的大前门,一起在小院儿里闲聊。

老舒同志多精明的人,跟几个小子盘盘道,顺手儿的事,也给儿子打个样儿。

这都很有必要,言传身教是老师的必备技,老舒没几句话,就引着几个年轻人把院子里的住户关系说了个大概其。

平房入住最重要的不是搬家具,不是打扫卫生,是开伙。

炉子得现搪,不比烧蜂窝煤的,有配套的圈儿瓦,煤球炉子搪好了再运过来怕裂了。

让舒汉良拿脸盆儿到二进水龙头那儿去接水,老舒掐了烟就开始把带来的黄土和煤末子掺合起来和泥,里面加上麻刀,不能稀了。

搪炉子是手艺活儿,一般人干不了。老舒右边袖子挽得老高,手伸进炉膛儿把一团沾了水的硬灰泥zhuāi在炉壁上,一块一块塞满,用手抹平。

搪好的炉子上面口儿小,下面口儿大,这泥干了就是耐火层,没有它隔着,铸铁炉子就会烧红,上面火苗却不旺,炉子使不长就毁了。

快入冬了,炉子被直接安在屋里,烟囱接好捅到窗户外,为防北风倒灌,做了拐脖儿,接缝儿用橡皮膏儿缠几圈,防止漏煤气。

安好炉子瞧瞧没问题,老舒开始烧劈柴笼火,这泥得赶紧烤干了,然后才能放煤球儿,晚饭时估计就能用上了。煤球儿劈柴也是一起运过来的,没多少,先凑合着用。

这时就能坐水了,洋铁壶是个新的。

这一忙活就到了下午,午饭吃的是孙芳出去在后门大街买的二和面馒头夹酱豆腐,舒汉良也放下了悬着半天的心。

不是吃不起好的,是真不能也没必要招摇,他这半天儿没少回忆那部电视剧的剧情,生怕后妈买回熏肉大饼什么的惹着红眼儿病,他可知道大院儿里都什么人性。

这期间,满院儿的邻居至少都从舒汉良的跨院门口过了一遍,包括后院儿那个颤颤巍巍的老太太。

孙芳也是胡同儿里住了半辈子的人,待人接物不失礼。老人来了奉承几句,中年的来了托付托付,年轻的来了拉拢拉拢,孩子们来了使劲儿的夸,当着人家大人的面儿,滴水不漏。

一边热络地聊着,一边提着暖壶给端着茶缸子的几位续开水,还有准备的大前门、关东糖、酸枣面儿散发出去,见者有份。

舒汉良是真心佩服自己这妈。

院子里三位大爷中午饭前结伴儿来了一趟,关心了舒汉良的生活,还有工作,和老舒同志聊得貌似很投机,说起来舒老师和阎老师以前还见过几次,比如在东城区小学运动会上。

没有人提让老舒一家来家蹭顿饭的,交情没到,交情到了或许也请不起。

至于蹭小舒同志一顿乔迁宴的事儿被阎埠贵轻描淡写提了一句,也是应有之义,老舒连消带打以孩子还没关饷,实习期不稳定什么的给推迟了,不过看样子只怕以后也跑不了请这三位头面一次。

舒汉良上辈子虽然也是社会经验丰富,但深刻感觉这年月的好多门道还有的学。

舒家人给院子里大多数人的初步印象都很好,普通家庭,文化人儿,有里有面儿。

一大爷让一大妈多盯着点,说这家儿人品行还得看长远。

二大爷一家是无所谓,他有闲工夫也不琢磨这些。

三大爷嘱咐三大妈和孩子们可以多走动走动,看能不能沾点儿光。

何雨柱不是什么人都能看得上眼,心思不花费在这上面。

何雨水跟着对象在外面逛了一整天,院子里的事儿也不掺和。

贾家婆媳和三个小的,今天蹭了不少零嘴儿,起了点儿小心思。

聋老太太只关心傻孙子的婚事,下午把何雨柱叫过来又唠叨一遍,顺便说自己馋肉了。

后院儿西厢房许家一直没人,许大茂和娄小娥两口子都不在,男人跟着东城文化局组织的放映队下乡去了怀柔,没几天回不来,女人就回娘家住了。

一家人忙碌了一下午,总算是把家收拾好,窗明桌子亮,屋里暖洋洋的,看天色将晚,老舒夫妻带着俩闺女准备回家。

临走老舒同志叮嘱几件事:

1、过些天冷了再笼火过夜,注意炉子风门儿,窗户上的风斗儿要一直敞着口儿,小心煤气熏(xùn)着。

2、户籍和粮食关系尽快办好,别拖着,小心饿着自己。

3、跟邻居、同事、领导搞好关系,万事谨慎,小心祸从口出,吃点儿小亏没什么。

4、注意卫生,注意身体,有机会赶紧处个对象。

孙芳也补充,让他多读书多看报,政治立场要坚定。最后是有空儿就回家,别担心没地方住。

这老家儿真没的说。

舒汉良晚上把中午剩的俩馒头给打扫了,没炒菜。

不是他不会做饭,上辈子家常菜做了几十年,原主以前也没少给老舒同志打下手儿,就是后遗症闹得肢体协调不好,尤其是手上没准儿,还要长期练。

也不想到院子里去,他还没想好怎么和这院儿里的奇葩们相处。

安静下来,靠在床头,舒汉良才体会到自己低估了门道房的最大问题,噪音污染。

全院儿少说得有五十人,茅房还在胡同里,这出来进去的就在隔壁,真痛苦,时间长了没准会得精神衰弱。

自己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好好想想升官儿发财的门道,住这里不是长久之计啊。

轻叹了口气,舒汉良盘点了一下自己的家当。

老舒给了50块钱、5斤面票和10斤粮票,还有10张工业券,其他的没了。

钱和票儿是给舒汉良去换食堂饭票儿的,其实用不了这么多,舒汉良一个人可以三顿都在食堂吃,家里也有带过来的几斤大米,油盐酱醋也给备了,挨到发工资不是问题。

主要是搬新家,肯定有要置办的,还得跟邻居、同事搞好关系,宽打窄用吧。

户籍和粮本、副食本等明天看看能不能请假,还得赶紧办。

又想起自己这应该是穿越进了电视剧里的四合院的世界,不知道以后的世界走向会不会有一些与上辈子自己熟知的不一样,不过既然出现了自己这个异类,那根据穿越小说儿的一般规律,自己必然是主角了,尽快弄明白金手指怎么用才是正经。

这年月晚上没什么活动,舒汉良不到9点就洗洗上床,在一通胡乱吐纳呼吸中进入了梦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