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上。眼见得汪熹汪煦把臂进入帐殿的庞钰娘一阵腿软,早有预备的汪淮端一把把她扶住。庞钰娘泪眼婆娑的转头看着夫君:
“他搀着她……”
“……就当她是腿脚不便,煦儿那是奉旨尊老。”
“噗!”双胞胎中的嬛娘忍俊不禁的笑出声来。庞钰娘瞪了她一眼。又瞪了汪淮端一眼。
“夫君你就哄我吧,她这样子,哪里就腿脚不便了。还有,我可听说,她是宣和元年生人,比我还小一岁。可是? ”
“……是。”
“那现在怎么办?就只煦儿和她还有一个女官进入帐殿……旁的人,都没跟进去……”
“钰娘,这是朝廷法度。煦儿负责郊迎,她位列一品又是女流,旁人依制无宣不得入内。”
“那怎么办……”
“放心吧,一会儿,就会有人来宣吾们入内。”汪淮端笃定的。
“……你怎么知道?”
“众目睽睽,她没法对吾们佯做视而不见。再说了……还有老神仙呢。”
“可老神仙人现在在哪呢?刚到的时候还看得到人影。转眼,就不知去哪了。”
“在乐坊。”
“怎么会……”
“钰娘你忘了吗?报朴的道乐京中闻名。老神仙人称铁手琵琶。”
“你是说,刚才……”
“是的。所以老神仙就在帐殿不远,他会见机行事的。”
“哦。”庞钰娘终于平静了些。可目光还是看定着帐殿。
-------------------------------
一进帐殿。汪熹整个人都松弛了下来。她看了一眼曼奴,曼奴会意的在殿门边站了。
殿内,地上铺着氍毹,上首置着一把荷叶托首的交椅,下首左右两边各几张四出头。交椅和四出头旁边各有一张茶几。殿左空出来的位置,则放了一张百灵台并几个鼓凳。茶几上、百灵台上果子茶汤的摆了一些。
汪煦奉着熹熹在上首坐了。然后回过身想要退到下首去,衣袖被汪熹拉住了。
“跪下!”
只听汪熹低声喝道。
“是。”
“往前跪点。”
“是。”
汪熹的手指往汪煦的额头戳去,后者也不敢躲,结结实实挨了汪熹一戳,神色却一扫郁色。
“你父亲给你取了字没?”
“……取了。”
“叫什么?”
“叫做:应漟。”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倒还算是个好字。可是应漟,汝今日之所为,可对得起汝父为你取字时的期待?”
“……煦……请……从姑母教诲。”
“吾问你: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何解?”
“……”汪煦的眼神微烁。汪熹看他有点明白过来的样子,便伸出手去,一下一下的轻抚着汪煦的脸。
“应漟吾儿……阿母抑或从姑母,不过是个称呼。生恩并不在这儿长消。”
汪煦心头大震,又往前跪了些。抬眼看着汪熹。汪熹俯身,与汪煦额头相抵了一会儿,才松手。随后淡淡的:
“你父亲他们既然来了。不妨请他们过来一见。”
“是。”
汪煦起身,转过身就要出殿去传话。只听汪熹:
“慢着。”
汪煦回过头看着汪熹,只见后者扶额:“把老神仙也一并请进来吧。”
“老神仙?”汪煦疑惑的。
“乐坊那个弹琵琶的,汝只管唤进来就是。”
“哦。”汪煦答应着去了。汪熹这才吩咐曼奴,让把叶昉叶济叶淙叶衡还有卢简叫进来歇会儿,吃点饮子果子。
所以俟汪淮端庞钰娘等一进殿门,看到的便是这样一番景象:一个乐工打扮的老者乐呵呵的跟两个半大孩子并通直官服色的少年围坐在百灵台边上抢食吃。
排仗官服色的少年安安静静的坐在一张四出头上,捏着一只小茶盅一口一口的啜饮着。
排仗官服色的青年则坐在另一侧的四出头上,拿着一把小刀认真的果皮儿不断的削着一枚林檎。茶几上则摆着一只大茶瓯。
上首,端坐着一个在庞钰娘看来细看诸处好、让汪淮端看一眼就五味杂陈的大妆盛年女娘。女娘的膝盖两侧,各有一张小杌子。两个小婢一左一右正在给女娘捶腿。女娘的身边,则侍立着那女官模样的从妇,时不时的欠身跟女娘说着些什么。
引着汪庞等人进来的汪煦依制躬身通报:“吴国夫人,门下省通进司给事中汪淮端汪大人及家眷到。”
闻言,所有的人的目光都看向缓缓上前的汪庞等人。因见汪庞一行中有两个生的一模一样的玉雪可爱的小姑娘,起先在一旁抢食嬉闹的淙哥儿、衡娘都放下吃食围拢了过来。好奇的打量着刚进殿的一家。叶昉则不动声色的站到了汪熹的身边。
汪淮端也注意到了两个小的,他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淙哥儿,接着看向衡娘,眼睛顿时眯了眯,这小小的女娘,脸上隐然有了国色。但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这女娘有着一双异于汉女的蓝紫眸色。
汪淮端移开目光,一丝讥讽一掠而过。然后看向汪熹身边站立着的叶昉。等看清叶昉的长相后,他不由的捏紧了拳头,立即转而对汪熹怒目而视。汪熹则一边挥手让捶腿婢女退下,一边眼波潋滟的往他脸上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一幅丝毫不把他的怒意放在心上、只沉浸在自己思绪的样子。这就让他更气了,他伸出手指着汪熹,身体略略颤抖。
这时候只见叶昉上前一步叱道:“放肆!你谁啊?!指什么指!给事中是四品官儿对吧?看到一品国夫人,不知道行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