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明日方舟,硬核狠人征程 > 第四十五章 渗透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从这天之后,切尔诺伯格进入了一种微妙的处境:并不安宁,但还没有彻底崩盘。

“红脑壳已经冲到这儿来了”的谣言三天一起,五天一次。但红脑壳们的坦克到底没有出现在地平线上。这对切尔诺伯格与第三集团军而言当然是好事,能为他们的备战争取时间。但率先出事的却是城里——

前面说过,随着前线的惨败,切尔诺伯格城内各路“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开始重新活跃,精准捕捉薄弱点,积极响应新需求,努力把造反事业推向新高潮。以切尔诺伯格的又一度混乱为标志,在有政治诉求的革命党、处于地下的工会组织、鱼龙混杂的黑帮势力和想啥来啥的流氓无产者共同作用下,切尔诺伯格一度进入了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境地。

切尔诺伯格的帝国官方对于这些问题举棋不定:一方面他们不太敢下狠手,理由已经在前面叙述过,另一方面他们举棋不定,犹豫不决,连到底是据城防守还是主动出击都没有吵出个方案。

理论上讲,军事问题当然是由第三集团军以及更上面的总参谋部负责,但乌萨斯帝国的事实大家都明白:第三集团军与切尔诺伯格这座全乌萨斯帝国工商业最为发达的城市深度绑定。切尔诺伯格的工商业新兴贵族,以及他们的代表市长鲍里斯侯爵极度反对据城守卫,担心战火会把整个切尔诺伯格彻底砸碎。

这可不是什么为了造出战争宣称,纵容自己操纵的恐怖组织洗劫城市之类的闹剧,还能让第三集团军的大批官兵换上白风衣白面具混进去待命而发。整整两个集团军一个星期不到便灰飞烟灭,军人们只想用“不可名状”来形容他们眼中的赤色分子们。在猛烈的争吵过后,大家唯一的共识就是立刻求援。

然后听到了更坏的消息:

在第聂伯河方向,早在柏林计划开始之初,保民军圣骏堡方面军就主动发起反击。面对兵力密集的五个乌萨斯主力集团军,保民军坦克和机步师的猛烈突击也让乌萨斯帝国的战线险些崩溃。但这里毕竟有乌萨斯帝国最为精锐的五个集团军,实力相当雄厚,圣骏堡方面军想要一口气突破他们的防线打到圣骏堡去是很不现实的。第聂伯河流域的攻势持续了三天后便主动停止了。思前想后,帝国军西南战线决定至少要让当面之敌击退,打到他们不敢动弹再说。于是帝国军转而由仓促防御转入进攻,猛攻第圣骏堡方面军。

方面军司令员茹科夫抓住帝国军急于突破的心理,抵挡两天之后便在敌主攻方向上让开口子,帝国军立即蜂拥而上;等口子内的帝国军多达近万人后,机械化部队突然杀出封紧口袋,断绝后路。保民军飞机重炮坦克陆行舰一起上,把口袋内的敌人砸成肉酱……同样的把戏茹科夫一连玩了七次,帝国军也极为头铁地上了七回当,前前后后损兵折将达一万五千多人,还都是整个乌萨斯帝国中装备最精良,素养最出色的精锐部队。

于是帝国军就再也不考虑什么突破防线了。

总体而言,在整个西南战线上,圣骏堡方面军采取弹性防御,像牛皮糖一样死死黏着帝国军,发现帝国军的薄弱位置立即发动攻击,如果帝国军反击凌厉就凭借坚固的工事和强大的火力死守,等敌人的锐气被挫得差不多了再发动反击。没指望能从帝国军手中收复多少失地,只要能死死拖住急于打开局面的帝国军就行了。

帝国军五个集团军的庞大兵力拼尽全力猛攻,却始终无法有效突破这道该死的防线。即便偶尔打出了突破口,不等他们往纵深发展,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就会赶到,突破口合拢,好不容易取得的突破灰飞烟灭。一句话,没有空军掩护,机动部队远不如人,想要迅速突破保民军的防线,只能在梦里实现。

可是想撤?脱离现在的阵地,在平原上面对保民军机械化部队的追击和空军的遮断?第一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还在天上看着你们呐!

勉强自保的主力军团们对切尔诺伯格的求援爱莫能助。第三集团军和切尔诺伯格州先是惊慌不已,后是高度沮丧,最后选择“坚定守住,就有办法”。决定立刻在切尔诺伯格外围和城市中建立防御地带。

与养老心态,疏于备战,而且效忠皇帝的第一第二集团军不同,第三集团军是以切尔诺伯格为地盘的“节度使”式组织。除了作为军事编制的“集团军”下辖的各军各师,还有大量非正规的,名号五花八门的地方部队和民兵。切尔诺伯格州有着广大的地域,其中就又有着足够填补战线的士兵。哪怕他们其中有相当多是训练水平极其低下,完全不能离开本乡本土作战的地方守备部队甚至民兵,但在防御中充实兵力也是相对有用的。

除此之外,以部分正规军领头,以新动员部队为主力,第三集团军在切尔诺伯格外卡住各交通要点,建立起纵深近百公里的防御地带。虽然这个“防御地带”根本形不成什么绵密的兵力部署,工事只有士兵们刚刚开始刨的散兵坑,基本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只是以卡住几条公路为重点部署。但凭借那些交通枢纽的防御部署,怎么说敌人也得一个月才能看到切尔诺伯格的城墙吧——

安德烈.别尔康斯基:乐.

经过短短数天的修整,切尔诺伯格方面军在2月25日开始向自己名字的来源前进。保民军近卫机械化步兵第1师作为整个方面军的突击箭头冲锋在前。第三集团军开始来感受保民军大纵深突击的厉害了。

一个机械化步兵师有一百余辆坦克和三百余辆步兵战车,再考虑到其配属的炮兵旅里的自行榴弹炮与火箭炮,其火力投射效能足够压倒任何一个乌萨斯集团军——只要他们没得到陆行战舰里的主力舰甚至移动城市模块的加强。而突击力更不是任何乌萨斯军队的兵团可比的。

于是乎,近卫机步1师轻而易举地在帝国军防线上撕开了二十公里的口子。它在进攻中打垮了负责防守的两个乌萨斯步兵师,紧接着粉碎了实施反突击的又一个乌萨斯步兵师。第3天时结束突破,随后绕过了一切城镇等交通节点,沿着公路和野地直扑切尔诺伯格。

最后第三集团军硬着头皮把陆行舰队拉了出来,硬顶着保民军空军雨点般的航空炸弹冲出切尔诺伯格迎击这些该死的坦克装甲车,再加上近卫机步1师冲得太快战线拉得太长,也需要调整部署,所以别尔康斯基的坦克才没有直接冲进城里。

与包含战列舰在内的乌萨斯陆行舰队主力展开交战,让近卫机步1师蒙受了不小的损失:光是扔在战场上遗弃的被毁坦克就超过二十辆,被击毁回收和被击伤修理的坦克加起来超过全师坦克半数。后撤时别尔康斯基师的可动坦克掉到了三十。

但是,第三集团军那规模不大的陆行舰队招来了全切尔诺伯格方面军的空军。全集团军唯一的战列舰,宝贝的老家伙“甘古特”号也被直接留在了战场上。光这一艘船的重量就抵得上别尔康斯基全师的装甲战斗车辆。

短促的试探过后,双方都加深了对对方的印象:帝国军眼中的保民军越发不可名状起来——花岗岩脑袋们完全无法理解那变态的突击速度,就像他们想象不了全长四十米载重过千吨的大型全地形运载车,以及它所支持的后勤补给线。这种后勤能让一个机步师完全绕过交通节点,在低等级公路甚至野地里狂奔。保民军的机械化部队很快被帝国军称作“幽灵”。

而保民军也因为第一次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坦克损失而吃惊。在事后的方面军作战会议上,保民军的指挥员们也统一了认识:切尔诺伯格不是那么好打的。

切尔诺伯格守军除了第三集团军,还有大批临时动员的士兵;城市外围的碉堡工事足有一千座以上,现在还将距城市二点五公里范围内的所有建筑拆除烧毁。现在还挖断了城市原本对外的各条道路;切尔诺伯格这个阶段的停泊位置,周边地形低洼开阔,缺少制高点,守军却能依托移动城市的高度和建筑物对四周一览无余。

贸然进攻,很可能像别尔康斯基之前遇上的那样,让部队陷入猛烈火力的打击之中,无功而返。

经过商议,方面军做出了新的决定:首先,由空地远程火力打击切尔诺伯格,主要攻击移动城市外围模块的行走机构,尽可能减少其拆分逃离的可能性;其次,对切尔诺伯格实施包围,切断其对外交通的各种渠道;最后,使用各种手段获取敌人情报,扰乱城内防守秩序,协助届时的主力进攻。

保民军在切尔诺伯格守军火炮的射程之外停下。空军和远程火炮喋喋不休地轰炸着城市外围;机动兵团则从直接冲击变为两翼包抄,开始环切尔诺伯格拉力赛,力图在移动城市的另一端会师,形成包围圈;而新的一批地下工作者,则踏上了渗透进切尔诺伯格的通道......

**

切尔诺伯格城,“红队”小五金厂据点。

大家刚刚收到了两条消息:一是主力部队的坦克已经在切尔诺伯格东南方向上会师,保民军建设起了围困全城的包围圈;二是新一批地下工作者即将到达这个据点。

不到一条街道外,断断续续的尖叫和咒骂响成一片。不知道是城防部队在与罢工工人玩无限制格斗还是富有活力的社会组织在打家劫舍,也可能是附近某所学校的学生社团在亲切友好地相互交流。乌萨斯帝国的双头鹰旗被点燃,由一个衣衫褴褛的瘦小身影用力挥舞。谁也不知道它要发疯多久。

保民军特战队员们打起十二万分的精神投入警戒工作。直到在接岗后接到命令:前往简报室集合!

刚刚从观察位置退下来,除了放下狙击步枪外还穿着全套装具的浮士德低声问负责接应新战友的梅菲斯特:“来的是什么人?”

梅菲斯特嬉皮笑脸:“所有人的熟人。”

“什么意思......”浮士德皱着眉头思索,并推开了简报室的门,吃了一惊:爱国者庞大的身躯站在房间的角落里,霜星挑着眉头瞅地图,那个萨卡兹女人w饶有趣味地跟别人套话,还有两个没见过的家伙站在旁边。

浮士德的目光四处扫动,梅菲斯特不愧连上厕所都跟他一块走的老朋友,一眼就看出了他在找谁:“塔露拉姐姐也在。”

话音未落,穿着皮夹克和牛仔裤,一脸淡漠的塔露拉从另一道门推门而入。浮士德吃了一惊:塔露拉姐姐都来了?那跟她几乎绑定了的那个......

梅菲斯特快活地嚷嚷:“整合运动的缔造者,帝国第六军的毁灭者,新卡兹戴尔的奠基人......”

同样快活的声音从门外传来:“这屋子太小,塞不下那么多人。”

康曼德缓步踱进门内。

值班员立刻高喊“立正!”,还坐着的人们像触电般跳起。

“请坐。”康曼德回答。

人们纷纷坐下。但从西北冻原里杀出来的老战士们神情激动地注视着老政委,后来入伍的新战士们拘束而好奇地看着各种教材、故事和传说中反复提过的人物。

“同志们,情况大家都知道了,形势非常好。切尔诺伯格这个城市,已经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作为一个军工产业集群和后勤集散中心,它已经不能为乌萨斯帝国服务了!”

康曼德双手支在讲台上,笑容满面:“但是呢,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敌人在垂死挣扎,绝不肯束手就擒。而切尔诺伯格是全乌萨斯帝国规模第二大的城市与工商业第一发达的城市。这里有四千余家工厂企业和两万八千多家公司,几十所大中小学校。

“我们,必须尽可能保护这座城市里的关键设施,把减少破坏和损失。这,就是上级派我们进入切尔诺伯格的主要任务!”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