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夫冷冷的眼神看着端木彤阳。
而端木彤阳也同样看着她,坚定不移,刚强而又决绝。
在观众席上的潘瑞恩是看不到这些细节的,心里暗自责备自己终究还是漏算了一筹,海夫的下限。
堂堂一个乐评人的下限怎么能这么低呢?
或许,就是因为没下限,他才成为知名乐评人的吧。
潘瑞恩实在也没想到这家伙今天是真要置于江蓠于死地而后快。
现场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无数双眼睛都在等着看。
看这场好戏到时候如何收场。
即使到了这样的时刻,那个海夫甚至都没有做出一个男人应有的承诺。
他甚至都不愿意说一句,“只要你能现场写出歌来,我就认同《开往春天的地铁》是你写的”之类的话。
看起来,这人的下限可能既不在奈何桥也不在阎王殿。
他的下限到了阎王那里可能还要按一下电梯B18才能到。
“请道具老师为我们提供一些稿纸和笔。”
最后还是林威尽了他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本分。
很快,工作人员从后台拿来了一沓纸和一支黑色中性笔,交给了端木彤阳。
小姑娘单纯,心里又充满了正义感。
什么也没有问,什么也没有说,她都没有开口要海夫先承诺点东西。
拿到纸笔立刻立刻就开始在上面奋笔疾书。
于江蓠看见海夫的嘴角隐秘的抽动了一下。
这令她终于对这个所谓的乐评人失望了。
市井无赖,不过尔尔。
这一幕令李瓶和潘瑞恩都很意外。
先是没想到海夫这样发难,本以为漏算一着,满盘皆输,没想到端木却成了这场局的胜负手。
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热爱音乐生活拮据的少女歌手,创作知识也是相当扎实。
一如当年在朝堂上吟咏《七步诗》的曹植一般。
甚至还要更胜一筹,曹植只要吟诗,她却要直接谱曲填词。
镜头适时地对准了端木彤阳的纸,此时场外,民谣酒吧里的几个人也紧张了起来。
都到了这个时候了,可千万不能翻车啊!
导播很老练,知道这种时候要留悬念,镜头只是聚焦了一下纸张的中间部分,立刻就切走了。
不过所有人都看见了那一排黑蝌蚪符号,她在填五线谱。
现场鸦雀无声,甚至笔尖在纸上摩擦的沙沙声都清晰无比。
写到要紧的地方,她还会停下来,然后手指轻轻地敲几下笔杆,像是在打节奏,又像是在心里演奏她的曲子。
像极了高中时坐在窗边认真写作文的姑娘。
看着这阵势,海夫心里犯嘀咕了,这姑娘好像来头不一般,竟然真的敢在演播现场写歌。
他感觉自己好像一脚踢到了铁板上,银星那边过来人不是说于江蓠很容易对付吗?
这才一个星期的时间,怎么跑出来这么多牛鬼蛇神?
再看着那小姑娘奋笔疾书的样子,他自己心里倒是发怵了。
但也同时打定了主意,反正不管她写出什么来,一定要挑刺到底。
对,要是退缩一步,以后这老脸往哪放?
……
场外,华夏国内地某处。
一个男人正盘腿坐在空荡荡的家里。
起居室只有三十多平米,对于许多华夏国家庭来说不算很大。但他的装修风格非常极简,只有木地板,刷了乳胶漆的墙,落地灯和电视机。
这是一个中年男人,岁月在他的脸上写着一些沧桑的痕迹,但这些痕迹同时又仿佛是他生命的勋章。
那一张仍然英俊的脸并不老衰老,却也不年轻。
他也看着《华夏好歌手》上这戏剧性的一幕,看着那个奋笔疾书的姑娘。
不知道过了多久,电视上的姑娘写完了。
只见她抬起了头,冷眼看着那个海夫,捏着几页手稿走到乐团的旁边,非常礼貌地借了一把吉他。
这时候,镜头再一次切到了她的稿纸上。
只有曲,至于词,因为时间仓促,只留下了一串她自己才看得懂的符号。
男人叹息了一声,关掉电视,起身了。
……
在全网的期盼之中,端木彤阳灵巧修长的手指拨动了吉他的琴弦。
吉他听话地发出了几声脆响。
她先试了几个音,又低头仔细看了一下这把吉他,随即对借他吉他的那个哥哥会心一笑。
这是一把有些岁数、漆面也已经有些斑驳的吉他了,很契合她刚刚写的那首小歌。
本来在台下观看众星云集的演出时还很拘谨的小姑娘,拿上吉他缓步走向舞台中央的样子,却自信而舒展。
端木彤阳从来没有想过来到冬港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得到一次在众星云集的综艺节目现场展示自己的机会。
抱着吉他,所有的紧张也就扩散到九霄云外去了。
吉他早已是刻在她骨子里的乐器了。
就是她的盾,就是她的长矛。
她对准了麦克风,“呃,这首歌是我一直以来都想写下来的。纪念我还很天真的时候在异乡漂泊的岁月。”
她的开场白惊呆了网友。
【大气,太大气了。】
【我以为吕布已经天下无敌了,这究竟是谁家的艺人?】
“那时候,我坐在碧海和蓝天之间,听着北海的风,照看着伊恩大叔的羊群。”
她清澈的嗓音继续娓娓诉说。
“那是一个下午,北海的浪拍打在苏格兰的白崖,阳光洒落在我的身上,谨以此曲,纪念逝去的时光,逝去的人,逝去的岁月,以及逝去的故乡。”
【好文艺的少女】
【她说这些的时候,眼睛里有光】
【妈!我恋爱了!】
而认识端木彤阳的人也怔住了。
不管是现场的潘瑞恩,还是场外的徐雅盈蒋慧,他们都很难把这个能忍下心住桥洞,生活拮据被房东赶的流浪歌手,和留学苏格兰的文艺少女联系在一起。
轻快的吉他声响起来了,镜头给了她的手指一个特写。
的确,是一双有音乐资历的手,长期与吉他弦为伴,手指上早已有音乐刻下的老茧。
前奏很短,然后她空灵洁净的声音在舞台的中央响起。
“If you missed the train I'm on”(若你错过了我搭乘的那班列车)
“You will know that I am gone”(你应该明白我已离开)
【英文歌呀?】
【人家都说了纪念她的苏格兰时光,不是英文还能是啥?】
【这姑娘真的不简单,发音真是有苏格南农民那个味儿】
【确实,欧美风格的民谣还是有点东西的】
潘瑞恩长吁了一口气,面板上同时也出现了端木彤阳突破的信息,C+到了B-。
原来这种大场面就是涨经验的时候。
果然,不管是在地球还是在蓝星,有才华的人终究是有才华的人,不论先后,总是会出现的。
这旋律,蓝星的人第一次听见,也许不熟。
但这首《五百英里》在地球可算不上新了。
这歌在地球的岁数要是放到蓝星来,差不多已经可以当端木彤阳的爷爷了。
巧合的是,地球的原作者海蒂维斯特女士也是一位优秀的民谣女歌手、音乐家,不过在地球的时间线上,她已经在2005年逝世了。
真是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潘瑞恩心想。
他又仔细回忆了一下蓝星的历史,确实也是有那么一些和地球的差别。
想不到在地球能经受半个世纪洗礼而历久弥新的经典,在蓝星竟然会以这样的形式出现,真是吊诡。
“You can hear the whistle blow a hundred miles”(那绵延百里的汽笛,犹如我的叹息)
……
演唱结束了,吉他声也停止了。
她简简单单地鞠了一躬,“这首《五百英里》,送给所有思乡的游子,谢谢大家。”
台上台下都响起了掌声,倒不是她的表演有多么精彩,而是敬她如此强的应变和创作。
能在几分钟之内现场谱曲填词并演唱,只能用天才少女来形容了。
唯有海夫,目瞪口呆,脸上一阵红又一阵绿,又是蓝又是粉,恰似五彩斑斓的黄。
先是质疑于江蓠,然后观众出头,他又欺负观众,却发现小观众有大来头。
“你……”
潘瑞恩心里暗笑,这首民谣在地球可是历久弥新的经典,我看你找什么喷点。
但气急败坏的海夫反应很快,还真就找到了喷点,他迅速就冷静了下来,“不对吧小朋友,苏格兰的铁路能有五百英里吗?”
不愧是博学的乐评人,在此等重压之下居然还能翻出自己压箱底多年的地理常识,苏格兰轴向最长不过441公里,哪里来的五百英里铁路?
端木彤阳却是轻轻一笑,“海夫老师,我澄清一下,这是个比喻,我当时没有买到火车票,坐船从法国去的苏格兰,我在苏格兰的生活也很拮据,只见过一段铁路,所以这只是个比喻。那时候我离家,何止五百英里呢,五千英里都有了。”
汽笛,轮船,火车,思乡,这样一解释,就都能说通了。
没有谁规定过一个坐船来到异乡的孤女,不能看着一截老铁路有感而发。
艺术永远是对真实的再加工,以慰人类的心灵。
要不是她这么解释,台下的潘瑞恩都差点以为她也是穿越者了。
“你……”
海夫还想争辩,但急火攻心,一时词穷了。
万万想不到,今天居然会在一个无名小辈的面前翻车。
这时候,主持人林威好像收到了什么消息,立刻走到海夫的身边跟他耳语了一番。
这个舞台无赖才没有继续发难。
于是林威顺水推舟道,“好,感谢端木姑娘如此悠扬动听的一首思乡民谣,或许此曲也唱出了很多港漂人的心声吧。在这么短的时间以内她能创作出这么好的歌曲,足以证明《开往春天的地铁》不是于江蓠老师的首发单曲。那么经过节目组紧张的评分,今晚挑战赛环节胜出的是……”
【习惯性吊胃口吧】
【舒灵舒灵舒灵舒灵,我帮你说】
“舒灵,《桃花诺》!”
【行吧,也算合情合理】
【输就输了,我们能听到这么炸裂的高音也值了】
【还有那个《五百英里》真的好听,企鹅能下吗?】
【拜托,有点常识,人家现场刚刚写的,总要留时间去制作原声带吧】
【企鹅,我冲两百,令你速速出动去买版权】
……
这个周末的夜晚,《华夏好歌手》取得了开播以来最高的收视率——9%。
这一晚的名场面更是被剪辑成了无数的素材,遍布B站,摇音和微博。
于江蓠没有想到在银星的最后一次演出会以这样一波三折的方式落幕。
端木彤阳也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以这样一种闪耀无比的方式在观众和群星的面前亮相。
而潘瑞恩、徐雅盈和蒋慧则更是开心。
冬港娱乐独立这么短时间,就有了端木彤阳这样的大发现,本来原本打算只卖一首的版权,现在收获了两首单曲。
这成绩足够打前母公司远洋集团里那帮人的脸了。
散场的时候,于江蓠拉着端木彤阳的手都没有舍得松开,直接把她带进了后台休息室。
端木这会儿兴奋疯了,像一个真正的追星少女一样到处要签名。
然后她见到了李瓶,在得知端木已经是远洋娱乐的签约歌手之后,李瓶感到一阵欣慰。
她想,这个公司的崛起,是迟早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