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不料唐王实则早已将自己的章程,把握的一清二楚。
更是没想到唐昊此人,竟是将此事兵不血刃的暂时压下去了。
人影闪过,护卫已然到了身前。
“殿下,唐昊要解散青州大儒世家,若真如此,咱们将会损伤在乡野坊间的势力。”
“如今又有陛下给唐昊撑腰,咱们如何是好?”
吴王李恪缓缓合上眼帘,面上闪过一抹愠色。
“大儒世家不会因为一场辩论而土崩瓦解。”
“数十载的基业,不会在一夜之间崩塌。”
沉思片刻,李恪接着补充道。
“散去门客,开设讲堂,倒是一个好的计策,张贤或许会动心。”
李恪了解张贤,虽是傲气横秋,看重名节,但在骨子中,却毫无谋反之心。
而唐昊的这个计策,倒是不失张贤传播儒家经典的决心,同时也解除掉了大唐朝臣对于大儒世家的芥蒂。
这样一来,李恪身后的儒家势力自然微弱。
显然,这不是李恪想看到的画面。
“今日,李治随着唐昊前往了太极宫,见过了太上皇。”
护卫弓着身子,在身后轻轻的提醒。
吴王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的某根神经似被波动了一下。
李治拜师于唐昊,已然不是什么秘密,皇子公主们早已知晓此事。
但此番的唐昊,既不倒向李泰,又不倒向自己,偏偏对着一个十来岁的皇子,呵护有加,这件事情就变得玩味起来了。
隐约之间,李恪的心头升起一丝莫名的惶恐。
如今的唐昊,在朝堂之上,权势已然不输众多国公。
尤其是这皇室甲胄的身份,更是锦上添花。
要是真要帮扶任何一位皇子,那将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李恪沉吟半晌,道。
“盯下去,此二人走的太近,终究不是好事。”
护卫颇有些惊讶,询问道。
“晋王不过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才智平庸,性格懦弱。”
“殿下是怕晋王会出现在储君之位的名列中?”
李恪缓缓睁开眼帘,道。
“储君之位,尚无定论,有所提防,总是好的。”
说罢,李恪长长呼出一口浊气,道。
“此番唐昊前往千里之外的青州,孤身一人,毫无帮衬,乃是咱们最好的时机。”
“暗通大儒世家中的暗探,一定要将青州的局面,搅的越浑越好。”
陛下降旨,启程的日子到了。
李治这孩子破天荒的向唐王请了道旨意,说是要跟随老师一同去看看大唐的疆土,为父皇分忧,献一份人臣的绵薄之力。
难得这个顽皮淘气的孩子有这样的觉悟,唐王笑呵呵的应允下来,大赞李治懂事了,长大了。
自此,前往青州的队伍中,多了一个皇子。
长安城,城楼外。
唐昊拉着两位夫人的双手,叮嘱着照顾好府邸事务,等他回来。
长乐公主泛红的眼眶终是掉下晶莹泪花,伸手整理好唐昊的衣衫,声音中已然带着一丝哭腔。
“到了那边之后,差人送封信来,家中不要挂念,有我和婉清姐姐在,你且放心。”
“青州之地,相距甚远,胡麻饼就放在随行的褡裢中,处理完要务,莫要在停留。”
“治儿尚且年幼,首次出远门对各种事务颇为好奇,夫君可要照顾好内弟。”
有一搭没一搭的话语,倒是让唐昊听得心头一暖。
原本那位千金之躯的大唐公主,已然适应了这贤妻良母的身份。
这种伤感的离别场面,唐昊最不擅长,揉捏着长乐公主粉嫩的脸颊,调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