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昊并不着急,静静的立在一旁,看着缓缓坐下,面如春风的两人,相谈甚欢。
聊过一刻钟,李治道。
“皇爷爷,姐婿做的一手好面条,喷香美味,世间少有。”
“此时用膳时辰快到,不妨做上一碗,让爷爷也尝尝?”
李渊收起笑脸,缓缓抬起了头,望向唐昊一眼,道。
“朕可不是三岁小儿,一碗面便能忽悠得了的。”
说罢,李渊缓缓低着头,看着身旁的李治,面上一片严肃,道。
“治儿啊,这皇宫之中,你身为皇子,阿谀奉承的人不在少数。”
“你年岁尚小,如今长姐又不在宫中,若是有想吃的,便来爷爷这里便好。”
“不要相信外面那些人的花言巧语,有时候,人心难防啊。”
李治虽是明白这番话语,可在心中压根没想过,李渊所言的人,正是站在殿侧的唐昊。
认真的听完李渊讲完,李治点点头,说道。
“皇爷爷说的道理,孙儿明白。”
“姐婿做的吃食,真的很好吃。”
唐昊再次拱手,道。
“臣,这便去做。”
李渊的眼眸之中闪过一抹精光,微皱着眉,挥挥手。
“你愿做,就去吧。”
太上皇的猜忌,也是理所当然。
亲儿子各个间,互相残杀,最终只留下了一个。
偏偏这最后一个,还对自己出手,逼宫退位。
如今只能在这金丝笼般的大明宫中,歌舞升平,安度晚年。
人生的大起大落,在这个古稀老人身上演绎的淋漓尽致。
或许这位老人在人心,人性上的了解,比寻常人家更加刻骨铭心。
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条,唐昊一一摆放于两人面前。
刚放下饭碗不久的李治,也不怕撑破肚皮,抓起金箸便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
毫不吝啬的夸赞着面条的美味,引得李渊也颇为好奇。
试探性的尝上一口,便再也停不下来。
方巾擦拭着嘴唇,李渊瞥了一眼唐昊,道。
“说吧,你想要什么?”
见李渊戒心依然没有丝毫松动的迹象,唐昊心中苦笑,摇摇头道。
“太上皇,可还满意?”
李渊倒也坦白,翘着胡须,微微一笑,道。
“吃食不错,比之宫中这些,倒是强上不少。”
话语之间,溺爱的抹抹李治头颅,道。
“孙儿喜欢的,爷爷也喜欢。”
爷俩絮叨半个时辰,李渊留下唐昊,叮嘱李治早些回家。
重新落座的李渊也并不客气,道。
“治儿乃是这皇子之中,最为纯良天真的一个。”
“朕望你所做的一切,皆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而并非另有所图。”
听闻此言,唐昊微微一笑,摊摊手,道。
“恕臣直言,臣现已身居二品官职,官拜冠军大将军,还有何求?”
“更何况,晋王尚小,手中又无任何任何实权,又何谈另有所谋一说呢?”
话语虽糙,道理却显而易见。
李渊一窒,想不到这个唐昊却是直言不讳,毫不顾忌。
沉默半晌,李渊缓缓抬起头颅,老眼中闪过一抹精光。
“定北侯即是如此明晰事理,眼下这局势,为何还要站在治儿一边?”
唐昊淡淡一笑,道。
“太上皇多虑了,皇权之争我本无心掺和。”
“晋王乃是臣的内弟,心性善良,臣见爱怜,相处的多些罢了。”
李渊默不作声,似在思索。
待唐昊躬身道别,跨出殿门时,悠悠声音传来
“倘若你真的为了治儿好,这次青州之行,务必带上治儿。”
……
吴王府。
明月高悬,万籁俱寂。
家宴中唐王旁击侧敲的言语,着实让李恪有些心惊。
原本还想在唐昊手刃大儒,造成青州大儒世家混乱局面,自己挺身而出,压下这场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