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抗洪救灾,安置百姓取得圆满成功,宗涛便率领众人浩浩荡荡的返回太原,留下宗武率领10000士兵驻守汴京,保卫汴京,与此同时边境西夏俘虏分批次运回太原。
一路上宗涛率领的大军受到百姓的热烈欢迎,他们站在道路两旁,挥舞着手臂高呼:“宗家军威武,宗家军万岁,汉王万岁”。宗涛严令士兵整齐划一,严守军纪,不能拿群众一针一线,不能打扰到百姓,行军过程目不斜视,目光坚毅。
一回到太原,翌日宗涛便召集全城百姓举行规模宏大的表彰大会,大会表彰了那些在与西夏战斗中战死的士兵、将领和百姓,他们的遗体都埋葬在烈士陵,受到尊重和推崇,成为人民的榜样,他们活着的家属得到了丰富的抚恤金,可以保障他们衣食无忧,更有甚者政府给他们安排工作,让他们有一份稳定的收入。
第二大会表彰了那些在汴京抗洪救灾中表现出处的集体和个人,他们有的是平凡的百姓,完全是处于一片赤诚奉献出自己的粮食支援汴京灾民,他们有的是仁慈的商人,冒着破产危险将自家仓库的粮食全部捐给汴京灾民,他们有的是普通士兵,在面临滔天洪水时毫不退缩,用普通的肉体筑成一道坚固的城墙阻挡洪水的侵袭,为百姓逃跑赢得时间,她们有的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在面对缺少医疗物资,人员不足时,不顾个人疲劳连续奋战在一线抢救百姓。
第三大会表彰了种卫国以及他率领的士兵,荡平山东匪患,及时参与汴京救灾,宗涛封种卫国为将军,领兵5000人马,当种卫国听到自己升为将军时内心无比喜悦,他连忙跪倒向宗天表达谢意。种卫国喜极而泣心里默默道:“爷爷、父亲孙儿没有辜负你们的期待,没有辱没种家列祖列宗的英明,在汉王麾下不孝子孙已经成为一员将领,孙子一定会完成你们的遗愿,保护大宋百姓,将金虏驱逐”。
第四大会表彰了杨再、兴宗武以及他们率领的士兵以少胜多,不计个人损失,以大局为重,不但击退了西夏的侵略,而且俘获西夏15万大军,这一战不但打击了西夏的嚣张气焰,使他们不敢侵略大宋,而且从根本上瓦解西夏的势力,西夏现在变成了一条垂死挣扎的虫,灭亡只是时间问题。
表彰大会在严肃而又欢快的气氛下进行,尤其是当西夏俘虏被押着在广场周围经过时,围观的百姓爆发欢快的掌声和呐喊声,这声音是对大宋士兵的称赞,是发自内心无比的自豪,这是大宋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胜利,真扬眉吐气。
望着眼前瑟瑟发抖的俘虏,宗涛大声说道:“你们都是西夏的士兵,为国而战今日被俘,我大宋士兵是优待俘虏,只要你们一心改过,真诚赎罪,在大宋你们的生命会得到保障,如果你们心生杂念,聚众闹事,本王决不轻饶”。
“汉王需要我们怎么做?又如何安置我们?,我们怎样才能重获自由,回归祖国?”一名西夏将领鼓足勇气说道。
“你们重获自由有两种方式,第一就是你们的皇帝以每人100两的银子将你们赎回去;第二就是在我大宋服10年劳役,到那时本王每人给你们发10两银子送你们回去”宗涛说道。
“我们生命如何得到保障,毕竟大宋百姓对我们恨之入骨”西夏将领问道。
“请你们尽管放心,只要你们在这里专心干活,无论是吃的、用的、穿的还是生命都会得到保障”宗涛答道。
“汉王需要我们怎么做?”
“我会把你们分散开,根据每个人的特长进行妥善安置,有的种地支援农业建设,有的修路架桥进行基建,有的进行兵器制造,有的进行纺织织布,有的养猪杀猪,有的从事教育,教大宋百姓西夏语言等等”宗涛说道。
西夏将领眼神中流露出惊恐的眼神,宗涛一眼洞穿道:“分散你们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尔等的生命安全绝对得到保障,再说只要你们皇帝拿出银子,本王会立即放人”。
将西夏俘虏进行妥善分配后,山西和河南两省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建设中,这些俘虏和大宋百姓、士兵同吃同住,只是没有工钱而已,不过每顿饭都是米饭、馒头搭配猪肉、鸭肉鸡肉,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过的生活,于是干起活来更加卖劲了。
“种卫国本王命你率5000士兵10000匹马在山西最北面的牧场养马”宗涛命令道。
“汉王你怎么让我养马,我想南下和金兵作战”种卫国不情愿道。
宗涛佯装生气道:“你小子想造反吗?养马怎么了?你别以为刚刚平定了山东的匪患就自以为了不起,想和金兵掰手腕,你还差远了。”
“汉王那我更应该练兵,养马不是将军干的活”种卫国小心翼翼道。
“你小子能耐了,现在本王心情好让你养马,等本王心情不好,把你一撸到底,让你做本王的马夫都不配”。
“种将军养马是汉王与金兵作战的重中之重,将如此重任交付给你,你要明白汉王的良苦用心”张默说道。
“张先生此言怎讲?”自从张默和种卫国一同剿灭山东匪患后,种卫国便对张默十分信任和感激。
“与金兵作战关键是战马,只要战马能跟上,金虏绝对不是我们的对手,汉王将养马众人交给你可见是多么信任你”。
张默听罢连忙跪倒:“多谢汉王信任,末将绝不辜负汉王”。
“张默你到山西北部牧场,先假扮山贼将方圆50公里的百姓全部赶跑,建立一片无人区,你放心本王会下令地方官将百姓迁走进行妥善安置,切记养马秘密进行,不得泄露任何消息”。
“遵命”张默道,然后下去准备。
“刘玄,宗文”
“末将在”
“你们各率10000士兵驻扎天镇、阳高二城将原先的士兵替换回来休息,你们要将这两座城池连结在一起,修筑成一道坚固的防线,本王会给那里运输大量粮草,对西夏形成威慑”。
“遵命”。
很快,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文章传了出去,文章内容开篇写道:是谁在我们危难时突然出现拯救我们于水火,是谁在我们困难是主动出来帮我们排忧解难,是谁抵御金虏保卫家园,又是谁维护我们的尊严和敌人血战到底,他们对敌人像秋风扫落叶般的残酷,对百姓像春风拂面般微暖,他们就是汉王宗涛以及他麾下的宗家军。
自从有了汉王和宗家军,我们不在孤单,不在害怕,不在徘徊和无助。
文章传播出去掀起了一阵浓烈的参军热潮,一日有数万有志青年报名参军,整个汉王府围的水泄不通。
西夏李孝仁率领约10万大军胆战心惊的回到首都,此时整个西夏的百姓都十分恐慌,生怕宋军打过来,李孝仁命令官员出榜安民,派出士兵打击那些闹事的人,经京城的治安得到有效控制。
李孝仁命户部清点府库钱财,共有银子2000万两,如果将银子拿来换俘虏那么西夏将有数十万百姓饿死,而且很多建设无法进行,他陷入了两难,一夜之间李孝仁头发白了许多,此刻他十分后悔发动战争,不但损失了大量的劳动力,而且西夏的国力一蹶不振,很难恢复。
痛定思痛,他决定暂时放弃那15万俘虏,毕竟国库的钱不多了,他需要严防宗涛趁机攻打西夏,还要防内部突然发生叛乱,他实在是太难了。
杭州,钱塘江畔,潘氏没有看见海潮,迟迟不肯回宫,赵构也在一旁傻站着,“陛下,海潮年年可观,月月可见,不必执于一时”朱生非在一旁大胆劝谏道。
“嗯…”赵构正欲说话,忽听后账内隐隐传出小皇子的啼哭声。
赵构顿时心慌起来,忙说道:“朕已至此,不必再回。你告诉王渊,让他先待在御营司中,暂时不要签署枢密院的公文。还有你和康履商议一下,在内库多支写钱粮,安顿一下御营私司的官兵。”
“陛下…”朱胜非面露难色,心里道,吾乃堂堂宰相,怎可与一内侍太监商议军国大事?
“朱大人你且办事去吧。”赵构有些不耐烦地说道。
“遵旨!”朱胜非大失所望,却不敢扫赵构的兴,只得行了一礼,退到暮外。
天际隐隐传来一声闷响,向惊雷一样渐渐逼近,“大海潮来了,大海潮来了!”帘幕外的内侍太监们欢呼起来。
红日高升,大海金波万道,十分壮观。赵构带着难以掩饰的困倦之意,坐在帐前。康履站在他旁边,指点着海上的红日,眉飞色舞地说道:“皇上若不是来了杭州哪能见如此美景,真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依你之言,朕岂不是应该感谢金虏?”赵构不高兴地说道。
康履一怔,额头惊出一层汗珠,只见他眼珠来回滚动,随即笑道:“恕小人死罪,皇上乃天子,想到哪儿去,谁都无法阻拦,难道金虏不攻扬州,皇上就不能来杭州吗?皇上早就下诏巡幸扬州。皇上不是因为金虏来了,才逃到…”康履忙抬起手重重的给自己一巴掌,“小人死罪,又说错了。这个不是金虏来了,才巡幸杭州,而是皇上早已经下诏,要巡幸扬州”。
帐前侍立的众宫女、太监看到康履做出的那副惊恐样子,想笑,又不敢笑。
“哈哈哈!”赵构却大学起来,心中十分高兴,康履真懂朕心,朕所言所行,俱是天意,朕今后行事,大可不必有太多顾虑,用康履的话,便是想道哪儿去,就能到哪儿去,做皇帝真好,有着无比的权威,容不得任何人挑战,若金人能和朕议和那就更好了,他们不知道朕的良苦用心,朕愿意把父皇和哥哥以及皇室所有的女人都送给他们,只希望他们让朕坐拥这一点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