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历史 > 大宋败家子 > 第一卷 330血战(3)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待传旨太监离去后,韩世忠不解的问道:“玉儿那个人明明是我们府上的厨师,一直追随在平身边照顾他,他说的话十有八九是真的,你为什么要杀他呢?”

“夫君现在西夏和金联合攻打大同府,一旦大同府有失,整个山西都沦为金人的地盘,到那时受苦的还是无辜的百姓,我们和宗涛是私人恩怨,现在一起抗金御敌则是为公,先公后私等击退金和西夏联军后再当面向宗涛问个明白”梁红玉解释道。

“爱妻有如此胸怀令我佩服,不过你尽管放心,一旦确定在平丧命在宗涛的手里,夫君一定会为你主持公道”韩世忠温柔的望着梁红玉安慰道。

“夫君当务之急手持圣旨整顿兵马,将附近州县的士兵聚集起来快速前去驰援大同府”梁红玉催促道。

韩世忠令士兵吹响了集结号角,然后令传令兵手持圣旨向周围州县调集军队,不到几日5万大军便到齐了,待大军休整一日后便向大同府开去。

大同府,阳高县城外金、西夏联军于第二天发动更加猛烈的攻势,鉴于第一天损失惨重的战况,这次无论是西夏还是金兵都做足了准备,他们运来了巨型抛石机,在阳高县守军射箭范围外一字摆开,李士凤大声下令道:“发射”无数巨石向阳高县城门、城墙抛去,西夏兵和金兵都非常顽强,仿佛打了鸡血似得,在抛石机的掩护下向城门冲去、城墙上尘土飞扬,但凡被巨石击中的士兵无不血流不止而死,瞬间守城的士兵伤亡了100多人。

宗阳在阳高县城中心的最高处观看到这一幕,他当机立断下令身边的预备队火速增援,要不计一切代价守住城池。

金兵和西夏兵在抛石机的掩护下终于达到了城墙下,他们迅速的架起了云梯向上攀登,守城的士兵发现敌人意图,不顾个人安危,冒着被巨石击中的危险,探出墙垛,张弓拉箭向下面射去。

飞快的箭镞,射向敌人,正在攀登的敌人中箭从高高的云梯上摔了下去,脑浆迸裂,惨不忍睹。后面的敌人像马蜂般蜂拥而来,有一种前仆后继,视死如归的感觉,与此同时敌人的大队人马已经通过了护城河,将整个城池给团团围住。

敌人向四个城门同时发动进攻,城中兵力最强的是北门和西门因为这里的敌人也多,况且又是和金、西夏领土接壤。

兵力最弱、的是南门、东门,这里与宋领土接壤,宋兵战斗力弱如果在平常根本不需要派兵防守,只需要把主要兵力部署在西门和北门就足够了。但是这次金和西夏联军四门同时进攻,根本没有选择哪个城门是主攻哪个城门是佯攻,仿佛都是主攻点,这也表明金和西夏想要攻破大同府的信念和决心。

不过话说回来,如此充足的兵力,换做谁也会四门进攻让敌人应接不暇。很快南门快被攻破,宗阳知道南门被攻破意味着什么,他大声吼道:“兄弟们跟我冲,守住南门,决不让一个敌人攻入城池”。

在宗阳的严厉命令下,守城的士兵打起来了十二分精神,盯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当敌人将要攀登上城墙时等待着他们的是长矛和大刀。

不久南城门堆尸如山,血流成河,这些战死的将士既有金、西夏也有宋人。在宗阳的指挥下,守城的士兵艰难的打破敌人的又一轮进攻,不过今天的伤亡实在有点惨重,死亡了1000士兵,重伤了3000多人,而金兵和西夏兵损失了40000多人。

在以前以这样的伤亡比绝对是大胜,但今日不同,毕竟敌人有30万(实际上35万)。第二天的战争从早上打到晚上,虽然金兵损失了10000多人,但韩常心里丝毫不担心,反而有一丝兴奋,通过今日的浴血奋战,他摸清了城内士兵的实力,城门几乎被攻破,若非敌人拼命救援,救援及今晚他们就能在大同府内吃上晚饭。

随着夜幕的降临,劳累一天的双方终于赢得了片刻的休息,在过去的10几个时辰内,双方投入了大量的兵力进行厮杀,呐喊声,击鼓声,冲锋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辛亏这些兵都经历了严格的训练,战场是检验他们训练效果的试金石,只有将敌人杀死才有资格活下去。

在城池外面的士兵也疲惫了,无论是斗志还是意志都几乎到了顶点,无论是金兵还是西夏兵都感到十分郁闷,按道理来说在大同府驻扎的宋兵又不是宗涛的嫡系为何有如此强的战斗力,无论是防守还是厮杀丝毫不比宗涛嫡系战斗力弱。

韩常在不布置完夜间巡逻后便率领众将各自回营安然入睡,李士凤也回到自己的营帐入睡,他虽然对士兵死亡惨重感到心痛,但一想到大同府即将被攻破,大同城即将成为西夏的版图,这点损失又算的了什么。

鉴于以前和宗涛交战经常会遇到宗涛派人夜袭,韩常在夜间的防守布置的十分紧密,尤其是大军粮草所在地,埋下重兵在把守,凡是有人敢袭击营帐一定保证他们有来无回。

城墙上的士兵没有那么好的福气,他们没有心情安然入睡而是无时无刻不在盯着敌营的一举一动。城墙上每隔数尺点着火把,将漆黑的夜晚照的如同白日。

宗阳二天一夜没有休息但精神十分抖擞,面容严肃将众将聚集在大厅内商议如何防守阳高这个县城,他开口道:“我们和金、西夏联军已经交战两日,损失了1000多士兵,杀死了金、西夏4万多人,虽然取得了胜利但城门几乎被敌人攻破,现在阳高县危若累卵,众将可有破敌之策”。

“宗将军敌人实力强大,志在必得我们何不放弃阳高县,主动撤回大同府,这样可以利用大同府的坚固城池进行防守”一名将领建议道。

“你觉的这样可行吗?”宗阳严厉的反问道,他盯着那名将领的眼光继续道:“如果我们一旦撤退,敌人立马会跟上,我们的双腿能跑过敌人的战马吗?如果我们侥幸逃进大同府这样敌人立马会对我们进行合围,切断我们和外界的联系,这样我们彻底成为了一个孤城。再者城内的百姓会怎么想?他们会认为我们没有能力守住大同府,这样敌人还没有攻进来,城内的民心就乱了”。

宗阳的话得到众人的赞成,他将撤入大同府的坏处说的有理有据,不得不令人信服。“宗将军请允许末将今晚悄悄的潜入城外劫营,将金人杀个片甲不留”付庆请命道。

“付庆你休要莽撞,我今天在城墙上仔细的观察了敌人扎营布防情况,他们表面上虽然十分松懈,其实里面暗藏杀机,一旦我们贸然行动定会被敌人杀个片甲不留的”宗阳分析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我们只有在这里坐以待毙吗?”付庆抱怨道,说实话他从追随宗涛的那一刻就在心里暗暗发誓誓死效忠宗涛,尤其宗涛将大同府的防御交给他,可见对他十分信任,作为武将他不怕死,怕的是窝窝囊囊的死。

“付庆休要说如此丧气的话我们当务之急是需要一场大胜来提高士气,今日一战我军死伤惨重,士气低落,若不是平日里经过了严格的训练他们早已经弃城而逃了”宗阳望着付庆道。

“宗将军问题是怎样才能取得大胜提高士气?”付庆反问道。

付庆的话道出了其他将领的心声,说实话他们从来没有打过如此窝囊的仗,当初大同府包围战时,西夏、宋、金60万大军并没有让他们站一点便宜,最终取得了大同府包围战的胜利。今日面对西夏和金30万大军竟然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怎能不令众将闹心上火。

不过话又说回来第一次取得大同府保卫战胜利的原因是敌人轻敌冒进,而这次呢?敌人步步为营,每一步的算计的十分到位,仿佛一切都在他们的意料之内。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守,不计一切代价的守住阳高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宗阳语气坚定道。

“宗将军按这样的伤亡速度不足10日我们没兵可用,到那时城池照样敌人攻破”付庆提醒道。

“哪怕战至一兵一卒也要坚守下去,我们应该对自己抱有信心,一定能守住阳高城,更要对公子抱有信心他一定会想办法拯救我们的”宗阳眼光周明流露出坚毅的神色望着黢黑的夜色冷静道。

他突然下令道:“将城中所以兵器都集中的城门上,在敌人冲向城门前一定要把兵器消耗完”西夏兴庆府,当李士凤率领20万军攻打大同府时,司马青云主动提出留在京城监督太子的一举一动,他的理由得到李士凤的赞同,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监督太子了,换做其他人李士凤也不信任。

其实司马青云留下是有私心的,当李士凤答应金人的要求后,他为李士凤为了皇位不惜出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感到十分痛心,而且十分不耻他的行为,当今西夏李士凤大权在握,皇帝身受其蛊惑,太子又被禁足,一旦出现一点差池就会万劫不复,他清晰的意识道:“只有救出太子,洗刷太子的冤情才能守住西夏免遭生灵涂炭”。

然而他平日里和太子并无往来,如何才能取得他的信念是一道难题,正当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时太子的一个亲信和他取得了联系,经过很久的试探,亲信终于明白司马青云愿意帮助太子脱离危险撒刷冤屈。

在亲信的引荐下,司马青云经过乔装打扮悄悄的潜入了太子府,他将目前的形势毫无隐瞒的告诉了太子,太子为李士凤的行为感到痛心疾首,他贸然攻打大同府是致国家于不顾,至百姓于不顾,至江山于不顾。太子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后向司马青云跪在地上哭泣道:“先生现如今只有你能救我们西夏了,希望先生能够助我逃出兴庆府,然后回到西部整顿军马杀回京城”。

太子竟然如此有魄力和血性完全出乎司马青云的意料,但是如此低端的计谋实在令人失望,他紧皱眉头道:“太子殿下这样做不好,西军虽然是我西夏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但同时操戈损失的是我西夏的实力,何况你贸然起兵如同叛乱到那时皇上只需下一道圣旨你就会被捉住”司马青云失望道。

“先生以你之计,该怎么做?现如今我如同刀俎上的鱼肉,只待宁王归来将我杀死”太子无奈道。

“找出证据洗刷自己的冤情,让皇上重新信任你,这才是上策”司马青云缓缓道。

“父皇昏庸如此低端的栽赃陷害他居然相信,如今把我禁足在府犹如关在牢笼,去哪里寻找证据?而满朝文武大臣非常势力如同墙头草,风向哪吹就向哪倒”太子伤感道。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