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子殿下之见应该去哪里寻找证据?”司马青云故意考察他道。
“从父皇遇刺的情形来看,这些杀手并不是西夏人更像是金人,但是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只是造成骚乱故意留下太子侍卫牌证据,所以应该从宁王府寻找证据”李孝仁分析道。
听罢李孝仁的分析司马青云对他刮目相看,以前他总觉得这个太子不但昏庸而且软弱今日交谈后他发现太子铁血和智慧的一面,也许由他当西夏的皇帝更能让百姓过上好生活。司马青云不禁的点了点头。
至于司马青云心里想些什么,李孝仁并不知道,他担忧道:“现在整个兴庆府都是宁王的人,本宫又被禁足在太子府,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下,寻找证据谈何容易”。
“殿下放心卑职愿意为殿下效犬马之劳”司马青云真诚道。
“有先生相助,事半功倍,本宫一定会很快洗刷冤情的”李孝仁抓住司马青云的手感激道。
“太子殿下寻找证据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如何将这证据呈报给皇上,这才是重中之重,现在皇宫都是宁王的亲信在把守,一般闲杂人等很难接近皇上”司马青云将所知道的一切向李孝仁坦诚道。
自从宁王李士凤率领大军攻打大同府后,他对京城并不放心,毕竟太子还活着对他来说还是个威胁,他一方面派人严密的监视太子府,一方面将皇宫的护卫换成自己的亲信,布置皇宫的防御,一旦有突发事情发生立即控制皇上施行兵变,为了达到内外结合的效果,虽然他远征在外,在沿途中秘密建立了很多驿站,每天京城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会通过秘密驿站传递给李士凤。
李孝仁听罢司马青云的讲述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短短3个月时间内的实力就能达到翻云覆雨的地步,这也就意味李士凤的野心之大令人感到不寒而栗。但他目光坚定道:“只要本宫一息尚存,决不允许眼睁睁的看着宁王阴谋得逞,我会竭尽全力的组织他”。
“请太子殿下放心我愿意和你并肩作战”司马青云保证道。
接下来司马青云向太子提出了自己的计策,第一寻找李士凤陷害他的证据禀明皇上,第二调集距离兴庆府最近的士兵,这支部队叫纪城军,只要将这支部队调入京城一定能制服宁王在京城的实力,将皇帝救出来;第三宣布宁王为叛军,不再为他提供丝毫粮草补给,将战斗力强悍的西军调至西夏那面边境,严防宁王狗急跳墙,一旦发动叛乱立即诛杀。
司马青云提出的计策虽然高明,但无不充斥的危险,一招走错满盘皆输,更何况太子现在没有外援,唯一的援兵还被李士凤及金国的数十万大军包围的宗涛。不过他下定决心严格按照司马青云的计策执行,他将自己的一切及西夏的国运全部交到司马青云身上,这是一场豪赌。
司马青云接受命令后便悄悄的回到宁王府,私下里寻找太子被陷害的证据。
宗武和诸葛明一行经过长途跋涉终于达到西夏的首都兴庆府,他们悄悄的潜伏在城门外面,密切的观察城门的情况,经过几日的观察他们发现表面上安静的兴庆府其实暗流涌动,城门士兵对每一个过往行人严厉盘查,如临大敌,在城门的士兵个个铠甲鲜艳,兵器磨砺的闪闪发光,京城里面简直是龙潭虎穴。
宗武等人打扮成商旅模样,分成几批向城门走去,待到城门时,守城的士兵大声喝道:“你们是哪里人?来这里干嘛?看你们鬼鬼祟祟的不像什么好人”。
一名燕云军蹭的一下心中的怒火窜了起来,如果在平日将就把这些守城门的西夏士兵打的满地找牙,宗武用凌厉的眼神制止了他的冲动,微笑的走向前去:“官爷我们是过往的客商,来这里做生意,非常仰慕西夏国君英明,国都风景秀丽,百姓安居乐业,简直是人间天堂,故而冒昧前来观赏一番”。
“哦,原来是商人呀,我西夏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值得你们这些小国之人神魂向往,不过既然不属于我们西夏的百姓怎能轻易放你们进入城去”士兵表现的一副难为情的样子。
宗武走上前去,拉着那名士兵的手道:“我们在西夏境内平安无事,既能做买卖赚钱,又能欣赏风景陶冶情操,这一切都是您的功劳,没有你们的保护我们连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证”说罢宗武掏出了一块银子,足足有10良之重,交到了那名士兵手里,那名士兵望着数额如此的的银子,这些银子足够他当10年兵的俸禄,他喜笑颜开道:“还是你们懂事,知道我们的辛苦,请进把”。
宗武等人望着贪心的士兵心里顿生鄙夷,为了让这10两银子花的更值得宗武问道:“官爷我们出来贵地,人生地不熟,而且这又是天子脚下,一旦行为出现差错,一定会有损贵国的尊严,可否为我们说明在国都需要注意什么吗?免得我等在这里丢了性命”。
“诸位有所不知现在京城已经被宁王控制,太子被软禁,宁王大军在外攻打大同府,只要他得胜归来,西夏的皇位将是宁王殿下的,诸位只要在京城安分守己,夜里尽量在客栈里少出来走动定能安然无恙的”那名士兵详细的将京城的形势告诉了宗武等人。
宗武临走前又给了那名士兵10两银子道谢道:“官爷你们在这里站岗守门,实在辛苦,这些银子权当请诸位喝酒了”。
那名士兵高兴的将银子收在口袋里,今天这一天真值得,平白无故的得到20两银子,足够他当20年兵的俸禄了。兴庆府西夏的首都,这个地方对诸葛明来说并不陌生,当初李士凤率军袭扰太原府时他奉宗涛之命出使过这里,那次他和太子李孝仁达成了共识,当时他建议李孝仁要严厉打击李士凤决不能心慈手软,否则一定会成为他的阶下之囚,但李孝仁心底善良,念及兄弟之情,实在不忍心对他下手,诸葛明的预言不幸得到了验证。
这次诸葛明在宗武及燕云军的保护下再次潜入西夏国都,心情十分复杂,这次没有上一次地方轻松自在,前方就是龙潭虎穴,凶险万分。
进入城门,在诸葛明的指引下,宗武等人寻找一个离太子府最近的客栈住了下来,他们白天佯装在周围闲逛,品尝西夏各种美味,一副十足吃货的模样,欣赏西夏的美景十分陶醉的模样,他们发现凡是进入太子府的人都要经过严密的搜身盘查,有书吏详细的记录进入太子府人的性命,官职几品,几点进入,何时出来,出来后又经过严密的搜身。与其说太子被禁足在府,不如说是被关入天牢一点自由都没有,太子眼前所处的形势远远出乎诸葛明的意料。
一到晚上,仿佛换了人似得,暗地里监视太子府的一举一动。此时的太子府门前有几队士兵把守,但凡靠近太子的人一律抓起来关进大牢,如有反抗立即格杀。如何混进太子府,这对诸葛明等人来说的确是一个挑战,毕竟他们又不是西夏人,无论外貌还是语言都是存在的极大的差距,但是皇天不负有人心人,他们终于发现进入太子府的方法。
太子虽然被禁足在府,但府内毕竟人数众多,每天产生许多夜香,李士凤对太子府里的人倒夜香不信任,所以指定人专门负责太子府内的夜香,所以每天晚上在一个固定的时间内倒夜香的人进入太子府,收集里面的夜香然后将他们运出来,这中间的所需要的时间大约1个时辰。
经过对这个倒夜香的人跟踪,宗武确定这个倒夜香的人的身份,原来是宁王府的一个仆役,与其说让他倒夜香不如是监视太子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宗武的威逼利诱还是重金收买,这名倒夜香的人始终不愿意配合,非常时期非常手段,宗武得知这名倒夜香的人有个孙子后便用他的孙子要挟他,这名倒夜香的人不得不就范,同意带着宗武及诸葛明一起去倒夜香。
这次这个夜香车经过改造,外面脏兮兮,臭烘烘,里面却十分干净卫生,宗武假扮成倒夜香的亲戚,诸葛明则躺在倒夜香的车子里,他们一行来到了太子府门前。
守门的士兵一看今晚居然多出一个人,便喝道:“老张今晚怎么多一个人,这个人我怎么没见过呢?”“官爷这是我乡下的一个亲戚,整日无所事事,游手好闲,为了长见识,特意来到京城投奔我的,我已经年事已高,感觉有些吃力,倒夜香这个工作以后要后继有人”那位老头将事先准备好的说辞说了一遍。“老张你也是为宁王立下汉马功劳的人,将来宁王登基为帝,一定不会亏待你们的”说罢那名士兵拍拍宗武的肩膀讥讽道:“小伙子好好干,这是一份非常高明有前景的工作”。
宗武听罢脸一下子拉了下来,拳头握的紧紧的,老张招呼道:“快点进去吧,早点干完,早点回家休息”。
宗武在老张的带领下进入了太子府,已离开侍卫的视线,宗武将诸葛明从装夜香的大桶里扶了出来,满怀歉意道:“诸葛先生你辛苦了,受委屈了”。
“无妨,宗将军能忍辱负重才是真正的大英雄,大丈夫”诸葛明赞赏道。宗武冷冷的对老张道:“该怎么做还需要我说嘛?如果你敢刷滑,当心你的孙子小命不保”。
“你们究竟是什么人?”老张吃惊的问道。
“我们是救太子殿下的人,你尽管放心宁王多行不义必自毙,只要太子重新掌握大权,你一定会平安无事,不必担心宁王的报复”诸葛明给了老张一个定心丸。
老张虽然不信他们能帮助太子重新夺权,但此时此刻他已经别无选择了,他建议道:“你们赶快去拜见太子殿下把,这里就交给我处理吧”。
诸葛明轻车熟路的来到太子所处的房间,虽然夜色已深,房间里却点着蜡烛,说实话李孝仁自从知道宁王的阴谋后便没有睡一个安稳觉,他清楚的知道以他现在的实力拿什么和李士凤斗,但他不甘心。
在房间内李孝仁对着西夏历代皇帝的画像感叹着,想当年西夏从建国到发展壮大是何等的辉煌,击败大宋,击退大辽,和宋、辽成为鼎足之势,而现在呢?国土面积日益减少,士卒疲惫不堪,百姓穷困不堪,外面强敌环绕,内部民怨四起,一不小心国家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太子殿下何必担忧,现在虽然十分危险,但这何尝又不是个机会,只要殿下把握住机会定然能重整乾坤,一个声音从外面飘了进来。
李孝仁吃惊的问道:“来者何人”,当诸葛明带着宗武出现在李孝仁身边时,他震惊的张开了嘴巴,目光紧紧的盯着眼前的这两个人,眼神里充满了吃惊和希望。
因为此时的太子府戒备森严,他们是如何进来的?而且是从很远的太原府来到这里?这一切对他来说是个迷。
“诸葛先生你能出现在这里实在是太好了,你来了本宫的心里就踏实了许多,本宫相信宗侯爷的大军不日就要到来,拯救本宫”李孝仁很快从吃惊的神色中恢复了正常,兴奋道。
“殿下你和宁王之争毕竟是你们西夏内部的事情,作为我们外门也不好意思过多的参与”诸葛明解释道,顺便他将宗武介绍给李孝仁。
李孝仁微笑的对宗武点了点头,对他十分满意,毕竟宗武仪表堂堂,孔武有力,一看就是一员良将。
李孝仁听罢吃惊问道:“难道宗侯爷不顾及本宫的死活了,如果本宫若是死了,他将多一个宁王这样的敌人,他是一心和宗侯爷为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