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轻声念了下大厅上方垂下条幅上的对子,王玄翼含笑点头,读书人就该这样,又抬眼向四处看去。
墙壁则挂着一些画卷,是李靖、李绩、秦琼、苏定方、薛仁贵等唐军名将的画像,倒是栩栩如生,下面,还有他们浴血征战的事迹,再瞧桌椅案几,倒是很有汉唐古风,待再看时,却听前边声音传来——“唉,兄台,前面那帮人,这口舌论辩有甚好的?”
“贤弟竟是不知?论辩,可以切磋见识,探寻济世安民之道,杰出者,更将获得雅舍授予的上等策士、中等策士、下等策士之类的头衔,如此,既能增己学识,又能扬名立万呀。”
撑着茶杯的手不由停在了半空中,王玄翼想到了战国时代那汪洋恣肆、跌宕起伏的辩论风气。
“当今华夏之大一统,唯凭铁与血耳。”下意识地答了句,林苏已是抬眼瞧向来人:“不知阁下是?”
“在下陈雍。”带着淡淡的微笑,那人施了个礼。
这人不缓不慢,举止自如,眉清目秀,顾盼潇洒,身着白色的士子袍衫,倒像个典型的文人。
没想到是这么个说法,陈雍缓过神来,这人想来还想敛锋藏拙,又笑说道:“如此,郎君觉得,闽国,偏居一隅,可能成就大一统之业?”
听到这话,众人的表情开始古怪起来。
闽国要想争霸,可不容易呀,哎呀,王都闹市之中,却说这等话,不怕为君王的爪牙听见吗?啊不,眼前这人不就是捧圣卫公干的?若是说可以,而缘由牵强的话,恐怕为士林所笑,而若说不可,恐怕就要被朝廷收拾了,想是一回事,说,又是一回事呀。呵,现今,这样,算不算为难?
莫非,是看这个亲军军官发言而无人能挡,要挫一挫他的锋芒?看来,又有一番激烈口舌交锋了呀,众人顿时脸挂微笑,兴致再起。
王玄翼一回神,却听到这话,瞬间领悟过来,脸色稍变了变,竖耳倾听起来。
“相......”瞧见闽王脸色稍有点不好,韩潜一惊,这帮读书人,可真是什么都敢说呀。
“唉,”王玄翼做了个止声的手势,道:“听他们说。”
要说某个根据地完全不可能一统天下,哥,向来是没有把握的。何况,现在,哥,可以说吃的是朝廷的饭了,少不得要说点好话。只是,说不出一个合理解释,怕要让人轻视了。
但看那陈雍的眼神,仍是执著求真,像是真的想切磋交流一番,罢了,也让大家长长见识。
“那么,陈郎君觉得,这闽中,是否有尚武之风?”站得累的林苏寻了个位置坐下,轻笑着说道。
“这......”陈雍一滞,继而笑道:“自是,如今之闽粤,便如汉时之吴越......”
占据西北弹丸之地的西夏,可以威胁拥有大片沃土的北宋;而不过两百万人口的后金国,可以吞灭两亿人口的朱明。似乎,闽国要完成统一大业,并非毫无可能。
某些邦国,虽说幅员辽阔,但却不易扩充领土或控制邻邦;而某些邦国虽不过弹丸之地,可那弹丸之地,却易于构成庞大帝国之基础。罗马,本不过是个城邦,却扫定意大利半岛,之后,席卷整个地中海世界,膨胀为可与汉朝相比的大帝国。
不过,人家,恐怕不知道西夏,不知道后金,更不知道古罗马。
林苏只觉脑中的火花一闪而过。
“只是,小小闽地......”
“不!”林苏脸色一正,斩钉截铁地打断道:“大千世界,纷繁变化,如今,闽国不过占据闽中一地,但,今后的疆土,谁说得准呢?想当初,关中,起初不还不全是老秦人的地盘吗?”
虽说有点怪,毕竟闽国太小,但,仍不是毫无道理。
“秦、先汉、唐一统天下,因为秦地,后汉中兴,因为赵地。此皆民风剽悍之地,此言,甚好。”一个士子赞许地笑道。
秦,不就是因为积极招揽关东六国的士人,如蒙恬、王翦、商鞅之辈,而终于异军崛起,横扫六合的吗?如此,我闽国......
韩潜猛发现王玄翼的脸色越发凝重,而茶杯仍旧停滞在手上。
“相公,这......”
“没事。”摆摆手,王玄翼的眼儿放亮了。
陛下这是怎的了?韩潜摇摇头,觉得今天闽王有点奇怪。
却猛然传来一个声音——“郎君独不见秦二世而亡吗?秦,何足效法?”
秦亡的典故众所皆知,一时倒使得众人沉默了下。
果然有要出风头的人呀,心里笑了下,林苏淡淡道:“可知,秦,为何国所灭?”
“楚。”
“那,楚汉之争,谁胜?”林苏不以为然。
“汉......”
“不知刘邦与项羽交锋之际,其军力,后来主要来自何方?”
“封王巴蜀,还定三秦,自是......自还是关中、巴蜀。”话音渐渐变小了。
林苏笑了,刘邦起家时是靠楚人、魏人,后来不还是收编了不少秦军,呵,玩巧辩,跟哥斗。
“这......倒是有点道理,”陈雍眼睛一亮,又似是自我思索地低下头来:“何况,闽国,还有楚国之助......”
“不,盟国是需要,但,不足恃。”林苏又道:“真正相对可靠的,还是本国。欲称霸天下,需本国自强。”
“哦。”脸上带着疑惑,陈雍不由瞧向林苏。
“当初,东吴、蜀汉便是联合抗曹魏,他们之间,未尝就没提防。甚至,结盟时便明确提出:‘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待曹魏破灭之日,便是二国开战之时。”
是有这些事......
“诸葛亮率军北伐时,常常想教吴军东出呼应,而东吴军并不尽力,可知为何?”林苏轻笑起来。
“合力伐魏。”
“此,不过其一,还有,东吴军队就那么多,他们北伐强大曹魏,出动兵马必然不少,若是战事陷入胶着,则,蜀汉,不也减少了侧翼威胁了吗?诸葛亮一去世,双方便在边境增兵,加强戒备,可知为何?”
“这......”陈雍停顿了下说,缓缓道:“不过是东吴欲乘蜀汉名臣故去之隙,而行吞并之事而已。”
呵,狼吃掉羊,可从来不会有同情的。
“陈郎君,可知六国联合抗秦的故事吗?”
各怀鬼胎,互拖后腿,最终,被各个击破。
所谓的兄弟盟国,嘴上说说可以,反正,林苏是从不真的相信的。要真可靠,兄弟盟国是么?那将其国土并入如何?不是说兄弟嘛。将其军队收编如何?兄弟嘛。呵,到时看看他们会不会跳起来。
“不过,结盟,可以孤立、削弱敌邦,利益一致时,自是可获得盟国援军,至少,也可以使盟国中立,使自己,集中力量打击首要敌人,但是,关键时候,可不能寄希望于盟国。”
是呀,盟国,凭什么一定要来支援?就算支援慢点又如何?只要背盟的利益高过代价,盟国,在背后捅个刀子又算什么?
“丛林法则,弱肉强食,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唯有永恒的利益。打铁,还需自身硬。”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盟友,唯有永恒的利益?琢磨着这句话,王玄翼浑身一震,不自主地喃喃道:“金玉良言呀。”
国,当自强。只是,需整合自身力量。瞧那南北朝之际,同是鲜卑人、汉人造就的邦国,北周虽然国小力弱,但是臣民一心,奋发图强,却能吞灭土地肥沃却国内不合的北齐呀。不过,自己国内的世家、武将、豪族......
“若欲自强,闽国又如何得以壮大?往何处开疆拓土?”陈雍仍是穷追不舍。
还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呀。
猛地想到后世海军、海权面临的局面,林苏笑了:“闽土贫瘠,而东洋、南洋诸国皆有取之不尽的资源......”
“呃......”陈雍一直觉得这人语出惊人,没想到还真是——敢想。
“闽俗习于水战,但建立一支人数不多却精悍坚韧的水师,便可纵横东海,比如,‘拜访’高丽开京,‘拜访’倭国平安京,‘拜访’安南大罗城......”
这是,要将力量投入到海外?实在是异想天开呀。但有听说过争夺中原的,没听说过攻略东洋、南洋的。
“贸易虽可大为获利,但海外诸藩,终究不过蛮夷之地......得之何用?”有人忍不住说道。
“敢问,当初,当初,闽中可被视为闽蛮?荆楚可被视为楚蛮?”
“......”
不过待开发罢了。项羽以为巴蜀蛮荒,将刘邦封为汉王,却不知,人家因此获得了充足的后勤储备。想想后来,白银可以成为明朝的结算货币,其主要的来源,一个是来自华夏人与殖民美洲的西方人的贸易,另一个,就是来自倭国的银矿。
“可知秦穆公霸西戎吗?可知秦先灭巴蜀而非韩国吗?吞并西戎,使得秦拥有战力不弱的戎兵入伍,击灭巴蜀,使得秦大获粮食、兵力。但看如今,列国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闽国小弱不提,他邦岂会眼睁睁地看着闽国扩张?但是,尊夏攘夷嘛......”林苏嘴角的jian笑越发明显了。
传统的海外蛮荒意识并不弱,那么,海外,是否会是竞夺中原的列国之焦点?没想到这靠海的沿海古人,算是视野开阔,但,还是想得不够远呀,看来,哥还得灌输点海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