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亲自谢恩
黑云盖顶,天阴沉的像是要塌下来,叫人不由有些恍惚,分不清日夜。
原本出门的时候只是有些起风,谁曾想刚到勤政殿门口天色便暗了下来,仿佛随时都要下雨。
勤政殿内已经点起了烛灯照明。
郁书容领着连昌等在殿外,只等纪松通报完进殿谢恩。
其实她本是不想来的,只是连昌……
郁书容的目光落在只到自己腰间的小人儿身上,只见那原本兴奋的小脸,临近门口居然显得有些紧张,几乎将那粉-嫩的下唇咬出血来。
“没事。别怕。”郁书容揉了揉连昌的小脑袋,轻声安慰着。
连昌点了点头,攥着她的手不由更加用力的几分。
由于郁家的原因,煜褀与连昌向来不亲,更别提能多疼爱她了。郁贵妃还在时,他偶尔还会抽空陪陪连昌,只不过那时连昌还小,并不能对她这位忽近忽远的父皇产生什么太好的印象。后来郁贵妃忽然病逝,她更是被煜褀直接抛到了脑后。
直到郁书容入宫封妃,煜褀这才记起了那个被他遗忘的女儿。
可这并不是什么好事。
随着煜褀跟郁家的关系不断僵化,加上他对郁书容的不喜,连昌也少不了被牵连,挨骂更是常有的事。
像今日这样以生辰为名的奖赏……还真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想到昨日那个忽然闯进御膳房向自己讨面吃,更借着酒意拉她一同喝酒的人,郁书容摇了摇头,直接否认了脑中那忽然蹦出的想法。
——煜褀是绝不会因为自己而对连昌有所容情的。
更何况,自己那碗面,末了煜褀不还是没吃上吗?
郁书容微微垂眸,她手上的纱布已经拆了,虽然留下了烫伤的红印水泡,不过好在当时敷药及时,想来过不了几日就会好了。
天际忽然闪过一道白光,几乎将这整个昏暗的紫禁城都照亮了几分,接着便是隆隆的雷声滚了过来。
连昌的脖子缩了缩。
勤政殿的大门却是在此时被推开。
“淑妃娘娘,小殿下。”纪松朝着她们二人伏了伏身子,有些为难道,“真是不巧,皇上正在接见大臣,实在是腾不出空来。”
他本是想卖个顺水人情给郁书容的,可惜成帝那边不肯借东风啊。
虽说昨夜成帝是喝醉了酒,可纪松跟在他身边侍奉这么多年,除了当年尚在太子府时的宋悦真,还从未见过成帝对谁能说这么多话,虽然这其中很多话都是骂骂咧咧的表示不满。
但无论怎么说,把酒夜话,这可是贤妃娘娘都未曾有过的殊荣啊!
二人孤男寡女,又正值大好年纪,加上酒劲助兴,难保没有发生些什么……
纪松心中了然,当年的郁贵妃,可不就是这么上位的么?
虽然成帝眼下不记得昨夜和淑妃到底发生了什么,可纪松不相信淑妃娘娘也会不记得,或者说,甘心不记得。
“要不……您先回去?奴才给您去拿把伞,等皇上稍下有空,奴才差人去回禀娘娘。”纪松看了一眼不远处上来的天,连忙递了个眼色给一旁的小太监,示意他们赶紧去拿把伞。
御前的太监哪个不是看脸色的人精?小太监瞧见纪松递的眼色,便忙不迭的下去拿伞,丝毫不肯耽搁。
“好,那就麻烦公公了。”郁书容没有推辞,只是微微颔首,虽然她作为主子的身份本不必如此,但纪松的年岁比她师父也没大多少,于情于理,她都应当致以尊敬。
纪松的心中有些微微动容,虽然宫妃们一向都对他客气有加,可那是因着他是成帝身边的红人,是看着成帝从小长大的人,她们对他客气,是因为成帝。
可郁书容不同,他在她的脸上看到了尊重,更在她的眼中感受到了真诚。
这深宫大院就如同一个金碧辉煌的大染缸,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规则千百年来深入人心。
真诚二字简直就是痴心妄想,天方夜谭。
可她那微微颔首的动作如同投石入湖,在纪松那早已饱经风霜看淡世间炎凉的内心击起层层波澜。
纪松忽然觉得自己之前看走了眼,这位淑妃娘娘,必然是与从前的郁贵妃不同的。
小太监将油纸伞递到了纪松的跟前,纪松又恭恭敬敬的奉给郁书容。
“多谢公公。”
郁书容接过伞,又道了句谢,正欲转身离开,却只听纪松说道:“待皇上与郁小将军,洛大人商议完政事,奴才一定派人去回禀娘娘。”
差不多的话他方才已经说过一次了,现下再说一次,竟有些莫名的突兀。
郁书容的脚步登时顿住,随即便明白了过来。
纪松这是在给她透露消息,言下之意是她的兄长在里面,她大可以多等一会,皇上一定会见她的。
不过可惜的是,她并不需要。她虽然是郁家送进宫来的棋子,可她不愿做郁家的附属品,任人摆布,更不愿去争宠。
她只是她自己,那个长在晋国乐得自在的郁书容。
如果一定要给她找一个留在这深宫之中苦苦挣扎的理由,那便是连昌,还有……
郁书容的心中一动,将那三个字又沉沉的按入心底。她转过身,垂眸一笑,微微颔首:“多谢公公,有劳了。”
语罢,便再次转身离开。
连昌被郁书容牵着手,依依不舍的回头望了那偌大的勤政殿一眼,仿佛有些失望。
纪松也望着那渐渐远去的一大一小的背影有些出神,心道,这位淑妃娘娘还真是与众不同……
勤政殿的大门忽然打开,纪松连忙敛起自己的思绪,微微伏了伏身迎接从殿里出来的人。
“瞧着这天,怕是要下场大雨啊。”郁书西背着手从殿内走了出来,目光掠过纪松的脸上,却是没有片刻的停留。
他那尖尖的下巴微微扬起,眼角上挑,满是戏谑的回头望向身旁的人,道:“听闻洛大人之前染了风寒,可要好生照看自己的身子,眼看南巡在即,大人可不要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