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丫鬟升职记 > 第一百九十四章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一百九十四章

“那时候我还问哥哥,为什么不给我娶一房嫂子,他说的是,说娶了嫂子,自己就不能多疼我一些了。我一向都相信他的话,所以那次,管家说,是奉了哥哥的命来接我回去,我就走了,却不知道,从一开始就是错的。”

玉芹听出柳氏话中的伤悲,握住她的手:“你也不用把那些事情都放在心上,都过去了。”

“我不如你多了,陶妹妹,你比我坚强,你也……”柳氏说着擦掉眼角的泪:“对不住你,我竟如此轻信别人,甚至听到那些流言时候,还大骂你,都是我的不是。”

“都过去了,你若把这些事都记在心上,那才是不好。”玉芹柔声相劝,王三小姐已经跑进来:“嫂嫂,不好了,外面都在传说,柳老爷回来了。”

要按玉芹原先的打算,是想把那些王家当初的老下人们说的话都给收集齐了,然后再把柳大爷找来对质,可是还不等玉芹把人找齐,柳老爷怎么就回来了?

柳氏已经站起身:“爹爹?不,柳老爷回来,定是要对你们不利,陶妹妹,这人诡计多端,惯会做戏的。”

“不用担心,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玉芹安慰着柳氏,婆子也走进来了:“大奶奶,舅爷来了。”

舅爷,自然是陶大爷了,怎么他在这个时候会来?玉芹感到更吃惊了,忙让婆子把陶大爷请进来,自己就去外面见陶大爷。

陶大爷还是和数年前一样,爱说爱笑,玉芹出去的时候他正坐在椅子上看着两边的画,听到玉芹的脚步声就抬头:“妹妹,你日子过的很好,你嫂嫂特地让我路过这里的时候来看看你。”

“哥哥前来,所为何事?”玉芹亲自给陶大爷倒了茶,这才询问陶大爷,陶大爷笑了:“我也没什么事儿,不过是爹爹前些日子被人弹劾了,爹爹让我上京替他打点下,还说,让我好生读书,等我中举了,爹爹就辞官回家,过安生日子,再不用去管这些官场的事情。”

“这么说来,哥哥也是上京赶考的?”陶大爷是监生,要考举人是要上京的,陶大爷点头:“就是如此,你可晓得爹爹这次为何被人弹劾?”

“父亲是纵女夺夫……”玉芹迟疑了一下才说出来,陶大爷摆手:“这只是小事,众人瞧了都笑了,妹妹,你嫂嫂让我来呢,就是晓得你为人心思重,定然会觉得是你连累了父亲,因此你嫂嫂特地让我来告诉你,官场之中,谁也不晓得是谁连累了谁,这些事情错综复杂,也只有外面人,才会觉得这是天大的把柄要紧抓住不放。”

天大的事情,在陶大爷口中就是一点点小事,玉芹不由笑了:“多谢嫂嫂,上次嫂嫂来信,说又给我添了个侄儿,我还给侄儿做了针线,也不晓得合适不合适。”

“合适,怎么不合适,你嫂嫂还说,也只有你做的针线最好了,至于,你嫂嫂还让我和你说的,是另一件事。”说着陶大爷脸色变了变,口中嘀咕一句:“也不晓得你们女人到底哪里有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好说。”

“哥哥!”玉芹打断陶大爷,陶大爷轻咳一声才道:“你嫂嫂说,她和新太太关系很好,让你不要担心,至于可人,新太太也很喜欢。”说着陶大爷伸手抓抓脑门:“怎么还要特地让我带这么一句话?”

玉芹和李小姐来往的信上,自然不是这样说的,所以玉芹一听就晓得这话是说给陶大爷而不是说给自己的了。但玉芹也不会点破,只是应了声就道:“听说新太太又给我添了个弟弟?”

“是啊,老年得子,爹爹别提多欢喜了。”那些后宅的事情,陶大爷向来就不放在心上,玉芹已经明白了,这就是陶老爷想要提前辞官的缘由。有娇妻有幼子,长子若中举了,那就不用再去管了,而是安心地把老年生活过好,至于对后宅中的事情,陶大爷没放在心上,陶老爷定然放在了心上。

王为安匆匆跑进来,玉芹笑着道:“你怎么来的这样快,我刚让婆子去请你呢。”

“舅兄?”王为安本来是寻玉芹有别的事情,但看见陶大爷,就惊讶地叫起来,陶大爷哈哈一笑:“没想到吧,我竟然也来了,我跟你说,你嫂嫂啊,让我带了些陈谷子烂芝麻的话,我还在这和妹妹说,怎么就带了这些话。”

陶大爷来了,王为安自然不好和玉芹说柳老爷的事,只是转而询问陶大爷安置在哪里,还要在这住几天。

玉芹也就让他们在前面说话,自己去后面准备酒席。王三小姐跟着玉芹走进厨房:“嫂嫂,柳老爷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来。”

“快了吧。”玉芹看着婆子们把酒席上的菜都备下,这才和王三小姐一起走出厨房。

“嫂嫂,我总觉得,今日会发生很多事情。”王三小姐的担心玉芹是看在眼里的,她微微一笑:“这也没什么好担心的,妹妹,我们总是要遇到这些事情的。”

王三小姐点头,就有个婆子匆匆忙忙跑进来:“大奶奶,这回是真不好了,柳家的人带了不少人来了。”

带不少人来,才是柳家的声势,玉芹应了一声,就又有个婆子跑来:“大爷说,他出面应付,让大奶奶您和三小姐在这安心等待。大爷还说,假的成不了真的,真的也假不了。”

丈夫这样说,玉芹不由浅浅一笑,王三小姐担心地问:“嫂嫂,我们真的不要出去吗?”

“既然夫君要我们在这等着,我们就等着吧,去看看柳姐姐吧。”柳氏不晓得自己姓什么,自然也只能用柳来称呼她。提到柳氏,王三小姐不由叹气:“哎,她也真是个苦命人,偏生……”

“柳姐姐把檐儿照顾的很好。”玉芹的话让王三小姐挽住她的胳膊:“嫂嫂,我什么时候能够像您这样,似乎永远都不怕任何风波,永远都这样笑着。”

“等到你经历过我所经历的事,不过你前几日不还是在说,说你早不是从前的你了,怎么这会儿,又和我说这话。”玉芹的话让王三小姐捂一下脸:“嫂嫂,你又笑话我。”

两人说笑着来到柳氏住的屋子,柳氏正在那握住檐儿的手写字,檐儿这两天住下来,也晓得再也不能回到柳家,安静了许多,但他毕竟还是孩子,有时候也会在话中,带出当初柳家生活的痕迹。每当这时候,玉芹想到柳大爷无意中透露的,要让檐儿和王为安父子相残,就觉得一阵恶寒,真的是要入魔,要执迷,才会觉得这样对待一个孩子,是正常的。

“婶婶,你来看我写的。”檐儿看见玉芹走进,把写的字高高举起给玉芹看,玉芹微笑:“我们檐儿这些日子越来越乖了。”

“我小时候,比这个写的好多了。”王三小姐的话引起檐儿的不服气:“真的吗,我们比比。”

“檐儿,你又忘了,要叫姑姑。”柳氏温柔地对檐儿说,檐儿努力点头,玉芹看着柳氏现在面上的神色,她如此平静,这是要费了多大的力气,才能让人变的如此平静?玉芹不去问,也不敢问,毕竟这样的伤疤要过上很多年,甚至于到死去,都不会消失的。

后面风平浪静,但在前面,却一点都不安静。王为安和陶大爷坐在堂屋里,柳老爷带着两个儿子坐在他们对面,除此还有不少前来看热闹的,整个堂屋里都显得无比压抑。

被临时拽来做见证的贾老爷也觉得有些尴尬,对王为安道:“原本我以为你们两家是亲家,谁知道听柳老爷这么一说,你们两家还有这么大的仇,王侄儿,我也不晓得该怎么办,只能说,你们两家要有个什么结果,你们就商量着办,我不过是临时来做个见证。”

王为安对贾老爷点头:“多谢了!”

陶大爷已经冷笑:“真要觉得自己家的人死的不明不白,那就该在死的时候就上官府打官司,这会儿了,都快三十年了,连骨头都不好验了,倒跑来说当初王家如何如何,你柳家如何如何忍辱负重,还做出什么假死全家搬走的把戏,你不觉得你们做的一切,都配不上大丈夫三个字吗?”

“陶大爷,你是王家的亲戚,自然是帮着王家,当初不就是王家压着我们柳家,还口口声声说姑母不过是病死,我们柳家这才忍了这口气,只是这口气,经过这三十年,是越发不能忍了。”柳大爷也针锋相对,陶大爷哈地笑了一声:“又来这副可怜人,又来这套柳家忍辱负重,那我也就和你说说,柳家败落并不是王家着力打压,而是你们全家把这宅子走搬走了,还去别的地方安家,才让柳家在这城里,失去了踪影。”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