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古代言情 > 丫鬟升职记 > 第二十三章 训诫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第二十三章 训诫

这红烧羊肉炖的很烂,入口就化,玉芹吃了一口心中就在想,果真这主人们用的饭,和下人们平常吃的不一样。见陶五小姐故意把羊肉放到一边,玉芹不由微笑,这五小姐,还真是很孩子气。

接下来的几个菜,都是有肉的,陶五小姐铁了心一口不吃,连自己最喜欢的烧鸽子都只吃了一口,直到清炒莲藕上来,陶五小姐才算动了筷子,丫鬟见她动了筷子,急忙又布了一筷。

陶五小姐向来不喜欢吃莲藕的,这道菜在冬日出现,不过是陶家这样的大户人家才能办到,丫鬟又布了一筷子,陶五小姐只觉得吃的十分艰难,等咽下最后一口,已经觉得快要呕出来,急忙示意丫鬟端来漱口水。

丫鬟忙服侍陶五小姐漱口,林太太已经含笑道:“外甥女,你这是已经吃饱了?”

陶五小姐看了满桌子的菜,哪能说出自己其实还没饱,只能对林太太点头。

陶五小姐的种种所为,陶老太太坐在上面怎么看不出来,不过她也晓得,这个孙女需要得到一点教训,于是陶老太太顺势道:“既已经饱了,那就先下去喝茶。”

陶老太太一说,丫鬟们就扶起陶五小姐,偏生又上来一道菜,是用各色果子蒸的鸡蛋羹,这是陶五小姐向来喜欢吃的,可是这会儿已经说了自己已经吃饱,要下去喝茶,陶五小姐也只能离开桌子,坐在一边看着她们继续吃着。

这种鸡蛋羹是陶府厨子的秘诀,要紧是不是各色果子,而是那鸡蛋,据说这鸡蛋怎么养出来,是陶府的不传之秘,陶府的厨子姓张,已经用这一手在陶府伺候了三代。

这鸡蛋羹也是刚刚好一人一口,多一口都没有,玉芹跟着李小姐嫁过来三个月,从来都只听过,没吃过。

这会儿吃了一口,忍不住心中赞了一声,鸡蛋羹不是没有吃过,但像这个鸡蛋羹一样嫩滑的从没吃过,更何况那干果放的很恰好,又中和了那一点太过嫩滑的感觉。

难怪这道菜从没剩下,连矜持的主人们都要忍不住吃了又吃。玉芹心中感叹,抬头看见坐在一边的陶五小姐一脸气鼓鼓,看见玉芹看过来,陶五小姐硬生生把脸别过去,真的是从没受过委屈的孩子啊!玉芹装作没有看到,继续品尝着美食。

陶家晚饭后的茶比平常的要浓一些,好让主人们消食,陶五小姐喝着这消食的茶,觉得更饿了,又见众人不看向自己,气愤地站起身就往外走。

“五外甥女这是怎么了?”林太太虽然知道但也装作不知道一样,故意问陶老太太,陶老太太已经笑了:“还是孩子呢,不要去管她,舅太太,继续用饭。”

“怎么大家都不理我!”陶五小姐气呼呼地跑出来,以为大家会追出来,谁知就听到里面的话,气的对身边丫鬟发脾气。

丫鬟不敢回答,只能低头不语。陶五小姐听着里面传来的笑声,知道这会儿是大家都用过饭了,开始闲话消食了,气的连连跺脚:“我就知道,娘平常对我的疼都是假的。”

“小姐,当心脚疼。”丫鬟这时候也只有这一句话说,陶五小姐还想再说,里面的笑声更大了,还夹着陶老太太的声音。

“舅太太,你这个笑话讲的好!”陶老太太擦掉眼中的泪,笑着对林太太说,林太太也笑了:“能逗表姑姑笑一笑,这也是我们的福气。”

“什么福气,我啊,只要看着跟前人人都欢喜,就够了。”陶老太太是晓得陶五小姐在外面听着呢,故意提高一些声音,这话陶五小姐听的明明白白,生气地嘟起了嘴。

“小姐,您瞧,您这是进去呢,还是回去呢,还是……”丫鬟见陶五小姐不走,只是在檐下,况且陶五小姐出来的急,外面的斗篷没有穿,手炉也没带,生怕她生病,只能悄声提醒。

陶五小姐见自己丫鬟一脸担心害怕,眼圈一下红了:“你说,祖母这话什么意思?”

丫鬟还没回答,里面走出一个婆子,手中还拿着陶五小姐的斗篷和手炉。丫鬟看见陶五小姐的斗篷被拿出来,急忙接过就要服侍陶五小姐穿上。

陶五小姐却更生气了,对这个婆子道:“祖母这是什么意思,要赶我走?”

“五小姐,老太太是担心您冻病了,怎么会是赶你走呢?”吴嬷嬷已经跟着出来,听到这话就安慰陶五小姐,陶五小姐已经哽咽着:“这是怎么说呢?祖母今日眼中就没有我,只有那个什么四小姐。”

“五小姐,先把斗篷穿好。”吴嬷嬷轻声安慰着,服侍陶五小姐穿好斗篷,又把手炉递上,陶五小姐哽咽着:“吴嬷嬷,这会儿到底怎么说?”

“老太太这样对小姐,难道小姐还不明白?”吴嬷嬷温柔相劝,拉着陶五小姐的手往外走,陶五小姐的嘴依旧撅的很高,吴嬷嬷柔声道:“老太太若不关心小姐,怎么会吩咐我把东西给小姐送出了,还要我劝劝小姐。”

吴嬷嬷是陶老太太身边第一要紧的人,陶五小姐也是明白的,但心中还是觉得憋屈,眼泪都挂在睫毛上:“吴嬷嬷,难道我说的不对吗?一个丫鬟,陡然成了小姐,就当更谨慎才是,哪能如此大方,好像……”

“好像她天生就是小姐一样?是不是?”吴嬷嬷打断陶五小姐的话,陶五小姐哽咽点头,吴嬷嬷轻声道:“若是这样的人,老爷怎么会选了她做义女呢?这府上的丫鬟,没有一百也有八十,貌美如花的,聪明伶俐的,那么多呢。”

“爹他是,他是……”陶五小姐还是不能把老糊涂了这三个字给说出来,吴嬷嬷轻轻地拍拍她的手:“老爷做事,必定有老爷的道理,况且老太太都答应了,你难道认为,老太太也糊涂了不成。”

“就算不糊涂,那我为难她几句,难道也不可以吗?”陶五小姐见句句都说着自己,更加生气了。

吴嬷嬷浅浅一笑:“小姐,今日老太太的话,难道您没听到吗?”

从此以后就是陶家小姐,大家姐妹们要相处的好,陶五小姐的牙咬住下唇,正想再说几句就听到屋内传来笑声,接着帘子被掀起,陶三小姐在前,林太太和陶太太依次走出,陶老太太站在屋子里对林太太道:“舅太太慢走。”

陶五小姐看到扶着陶老太太的是玉芹,不由对吴嬷嬷道:“嬷嬷,您瞧……”

吴嬷嬷已经对林太太笑着道:“舅太太慢走。”

“外甥女,怎么,这会儿还没散心完,来,陪舅母出去吧。”林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自然明白陶五小姐在闹什么脾气,含笑就来拉陶五小姐的手,陶五小姐看向屋里,帘子依旧打开,门内玉芹在和陶老太太说话。

木已成舟,自己就算再闹也翻不起什么波澜,陶五小姐只得扶了林太太:“舅母,我送送您!”

一行人说笑着出去,屋里的帘子这才放下,陶老太太捶了捶腰:“哎,老了,就忙了这么一天,就有些受不住了。”

玉芹扶着陶老太太坐下,又给她腰后放了个枕头,含笑道:“老太太的见识,可是我们都比不上的,您方才说的那些,我仔细想了,确实很有道理。”

“四小姐啊,你是个聪明孩子,不然你父亲也不会收你为义女,只是我倚老卖老说一句,人最要紧的是能认清自己的身份。”陶老太太并没顺着玉芹的话说下去,而是看着她,缓缓地说出这么一番话来。

来了,玉芹知道,自己乍然成为陶家的义女,那不管是老太太也好,还是陶太太也罢,都会对自己训诫一番,因此玉芹笑容更加恭敬:“老太太就唤孙女芹儿就好,您有什么训诫,孙女都听着。”

陶老太太仔细看着玉芹面上笑容,这个丫头,这会儿瞧着的确难得,不骄不躁的。即便是大师说过,说收这么一个义女能帮助陶家,但陶老太太还是不愿意收了个不受教的人。玉芹并没有畏惧陶老太太的目光,她面上笑容依旧不变,神色没有半分不耐烦。

“什么训诫不训诫,不过是我这个老人家,和你说说话罢了。”陶老太太过了半响才缓缓地道,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座位:“孩子,你过来坐下,你的出身也不用忌讳,就是跟着大奶奶陪嫁过来的丫鬟,不过你放心,从此之后,再也不会有人用你的出身说什么。”

“老太太,出身什么的,是一个人本等,人虽要努力向上,可也不能忘了自己从什么地方来。毕竟,是好是坏,都是人这辈子最根本的东西。”这一句让陶老太太对玉芹刮目相看。

她点了点头:“这话难得,你也知道有句话叫婢学夫人,多的是人有了出身之后,就忘记了一切,甚至很忌讳自己出身,可是他们不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你遮掩就能遮掩住的。你竟有这等见识,太难得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