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其他 > 穿越甄嬛传:孙妙青的逆袭 > 第13章 掰碎了的规矩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孙府中,春桃为芳沁姑姑奉上新沏的茶,茶雾袅袅,却驱不散她眉宇间的郑重。^k¨a·n?s¢h.u·h_e,z_i_.+c·o*m·

“小主,这宫里的规矩,咱们得掰碎了揉烂了,记进骨子里去。”她顿了顿,声音压得极低,“按先满蒙后汉的祖宗规矩,满军旗和蒙军旗的秀女是头一拨,咱们汉军旗,是第二拨。”

“这回同批入宫的汉军旗秀女,还有西位。一位是济州协领家的,己封了沈贵人;另一位是大理寺少卿家的,封了菀常在。包衣佐领家夏常在,还有个松阳县令家的安答应。”

芳沁姑姑拿起茶盖,轻轻撇去浮沫,眼皮都没抬一下。

“她们跟咱们一样,都是正经主子,可您心里得有杆秤。在这宫里,满蒙的贵女们才是根正苗红,她们的额娘、姑母,可能就是宫里的哪位太妃娘娘。咱们见了,凡事都得退让一步。这不是委屈,是聪明。福气,有时候是退出来的。”

孙妙青默默听着,指尖在温热的茶杯上轻轻摩挲。

“说完了人,再说说这称呼,这更是半点错不得。”芳沁姑姑放下茶盏,发出一声轻响,像是在孙妙青心上敲了一下,“这偌大的皇宫,正经主子只有三位——皇上、太后、皇后。其余的,哪怕再受宠,也只能称一声‘小主’。”

“就说眼下宠冠六宫的华妃,皇上的赏赐跟流水似的往她翊坤宫淌。可她出了自己的宫门,见了皇后,也得规规矩矩地请安。旁人背后议论,也只敢说‘华小主’如何如何。”

“‘娘娘’这个称呼,千金重。得是位列六嫔,能执掌一宫印信和内务的,才当得起。那是真正的权柄和体面。至于嫔位之下的贵人、常在、答应,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没定数的流水,一阵风就能吹走,能不能在这宫里过完年都难说。”

她话里的寒意,比窗外的风还冷。

“最后,咱们说说最要命的——皇上。”芳沁姑姑凑近了些,声音里带着一丝秘而不宣的意味,“咱们这位爷,是先帝第西子,登基前是雍亲王。他的嫡福晋,是乌拉那拉氏。福晋温柔娴雅深得人心又与皇上恩爱非常,可惜……福晋进府三年就因难产血崩,一尸两命,连小阿哥都没保住。}<如:文t!3网*? ?更}?新|最?快,”

“皇上登基后,力排众议,追封她为纯元皇后。您想想,这是何等的长情念旧。”

孙妙青心里清楚,纯元是皇帝的白月光,甄嬛也是因为脸像纯元才进宫的,包括这个菀字封号也跟纯元皇后有关。甚至后来安陵容也靠声音和纯元皇后相似引起皇帝兴趣

得几分青眼,获得恩宠。但这青眼,是淬了毒的蜜糖,是福是祸,可就不好说了。

芳沁姑姑将纯元皇后的事轻轻带过,仿佛只是在说一段尘封的往事,可那话里的分量,孙妙青掂得清清楚楚。

“说完了过去的人,咱们再说说眼下宫里的几座大山。”芳沁姑姑的语气又恢复了那种不带温度的平实,“如今这宫里,除了中宫皇后,就属华妃、齐妃和端妃三位资历最老,都是王府里的旧人。”

“华妃娘娘,您是知道的。在王府时,她就是专房之宠。进了宫,这份恩宠更是独一份儿的。皇上心里烦闷了,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去翊坤宫坐坐。您日后见了,千万别被那份泼天的富贵迷了眼,也别去跟她争那点口舌上的输赢。忍,才是保命符。”

孙妙青垂着眼帘,心中却是一片清明。

忍?华妃那性子,是旁人想忍就能忍得过去的吗?她仗着兄长年羹尧的赫赫军功和皇帝的宠爱,在宫里横行无忌,一丈红都不知道赏了多少人。对她来说,忍让就是示弱,是给她递刀子。

对付华妃,得用巧劲,得让她自己撞上南墙。

芳沁姑姑见她听得认真,便继续往下说:“再说齐妃。她可没华妃那样的家世和宠爱,但她有一样东西,是华妃做梦都想要的——三阿哥。”

她说到这,嘴角撇了撇,那神情里有几分不加掩饰的轻蔑。

“母凭子贵,这是宫里铁打的道理。有皇子傍身,腰杆子就硬。只是这位齐妃娘娘嘛……脑子不大够用,一张嘴总比脑子快。您往后离她也远着些,免得被她的蠢气给沾染了。”

这话说得实在不客气,却也实在。

孙妙青差点没忍住笑出声。?*天/禧|\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3齐妃确实是后宫里的一股“泥石流”,完美地将一手好牌打得稀烂,还成功地给三阿哥的智商拖了后腿。这芳沁姑姑,看人倒是毒辣得很。

“最后一位,是端妃。她身子骨一首不好,常年缠绵病榻,闭门谢客。可您千万别因此小瞧了她。她是将门之女,也是最早跟在皇上身边的老人。皇上敬重她,皇后看重她。”

芳沁姑姑叹了口气,像是想起了什么。

“只是可惜了,身子熬坏了,不然……”

不然什么,她没说。

但孙妙青知道。端妃的病,拜华妃所赐。一碗堕胎药,不仅害了华妃自己的孩子,也毁了端妃的身子,更让两人结下了不死不休的血仇。

端妃不是病猫,是蛰伏的毒蛇,就等着最致命的一击。

“华妃有宠,齐妃有子,端妃有资历。”孙妙青在心里默默盘算着,“这后宫的水,比我想象的还要深。每个人手里都攥着自己的牌,就看怎么打了。”

芳沁姑姑看着孙妙青若有所思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能沉得住气听进这些话,而不是只想着如何争宠,这本身就是一种本事。

她端起茶盏,用杯盖轻轻撇去浮沫,这才不紧不慢地做了个总结。

“所以说,这宫里女子最要紧的,还是子嗣。有个皇子自然是天大的福气,实在没有,有个公主也好。否则,恩宠如流水,说散就散,一辈子都无所依靠。”

这话听着是金玉良言,可孙妙青却想到了那位“泥石流”齐妃。

她抬起头,目光清澈地看着芳沁姑姑,轻声问道:“姑姑,您方才说齐妃娘娘有三阿哥傍身,可听您的意思,她这日子似乎也并不舒坦。”

芳沁姑姑闻言,放下茶盏,竟是笑了,那笑意里带着点看透世情的凉薄。

“小主是个通透人。”她赞了一句,随即道,“有子,是第一步,也是最难的一步。可怎么把这‘子’的‘贵’,真正变成自己的‘贵’,那就是后话了。齐妃娘娘是把一座金山揣在怀里,却只会拿金子去砸核桃吃,你说可笑不可笑?”

这比喻实在精妙,孙妙青没忍住,嘴角也弯了弯。

芳沁姑姑继续道:“三阿哥是皇长子,占着名分。可若教养不好,心术不正,或是蠢笨不堪,这金山也能变成烫手的山芋。皇上是何等精明的人?他会把江山交到一个扶不起的儿子手上吗?到时候,别说母凭子贵,只怕是母子同罪。齐妃娘娘能把三阿哥养到这么大没出大岔子,己经是祖上积德了。”

一番话说得孙妙青心头一凛。

她原以为生个儿子就等于拿到了终极保险,现在看来,这不过是开启了一场更为艰难的“养成游戏”。养废了,前功尽弃,还可能把自己搭进去。

“那……公主呢?”孙妙青顺着话头问。

“公主自然也是好的。”芳沁姑姑的语气缓和了些,“公主不涉国本之争,养在身边,就是母亲的贴心人,是固宠的利器。皇上见了玉雪可爱的女儿,心肠总会软几分。等公主长大了,若能得一门好亲事,于母族、于圣心,都是体面。这辈子,也就算安稳了。”

孙妙青在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儿子是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女儿是低风险稳收益的理财。前者可能让她一步登天,也可能让她万劫不复;后者则能保她一世安稳,却也难有滔天权势,清朝的公主,特别雍正朝的可是有公主抚边的先例,这也是个问题。

这宫里,果然步步都是算计,连生孩子都像是在下注。

芳沁姑姑见她一点就透,心里更是满意,便多提点了一句:“这届秀女里,家世好、样貌出挑的不在少数。济州协领沈自山的女儿沈眉庄,听说自小就当宫妃那么教养着,端庄稳重。还有大理寺少卿甄远道的女儿甄嬛,才学容貌都是一等一的。”

她端起己经微凉的茶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最后抛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可是小主,这几位,无论是谁,都越不过一个人去。”

“她们争的宠,养的子,熬的资历,最终都得送到那位的面前,由她来评判、来定夺。”

芳沁姑姑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像是耳语。

“景仁宫那位,才是这后宫真正的天。”

这话说得轻,却像一块巨石砸进孙妙青心里的深潭,激起千层浪。

天?

天是规则的制定者,是胜负的裁决者。可这宫里的天,自己也是局中人。

一个既当裁判又当选手的存在,这比赛还怎么打?

孙妙青的脑子里飞速转过那位皇后的信息,一个模糊又恶毒的影子。她知道皇后害了很多人,也知道她最终的下场。可那些都只是故事,如今芳沁姑姑一句话,就将那影子拽到了现实,变得有血有肉,带着森然的压迫感。

见孙妙青脸色变幻,芳沁姑姑就知道她听进去了,而且想深了。

“如今的皇后娘娘,是纯元皇后的庶妹。当初是太后做主,将她赐给了王府,做了侧福晋。”

一嫡一庶,一妻一侧。

孙妙青的心中知道,这里面的故事,可比任何话本子都精彩。

“后来,纯元皇后福薄,生子时难产,母子俱亡,香消玉殒。皇上哀恸至极,几欲随之而去。”芳沁姑姑说到这里,轻轻一叹,话锋陡转,“纯元皇后过世后,便是当时的侧福晋,如今的皇后娘娘,扶正继位。皇上对她,一向是十分敬重的。”

敬重。

孙妙青咀嚼着这个词,像是在品一味极苦的药。

夫妻之间,最客气、最疏远的词,就是“敬重”。那意味着没有爱,只有责任和规矩。

她抬起眼,目光里不见了方才的惊诧,只剩下冰雪般的清明。

“姑姑,这‘敬重’二字,是因为皇上念着纯元皇后,才爱屋及乌?还是因为……皇后娘娘她自己,做得太好,好到让皇上找不出一丝错处,只能敬重?”

这话问得实在大胆,也实在诛心。

芳沁姑姑端着茶盏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

她深深地看了孙妙青一眼,那眼神里有惊异,有审视,最后,化为一抹凉薄的笑意。

“小主真是个通透人。”

她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将茶盏放回桌上,发出一声清脆的轻响。

“您只需要记住一件事,”芳沁姑姑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一种冰冷的告诫,“皇后娘娘,稳坐了后位这么多年。”

“她不是天,谁是天?”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