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己深,青石板铺就的巷子里,传来一阵清脆而有节奏的马蹄声和车轮滚动的声音。′墈¨书!君· .最_芯^蟑/劫\埂!新′筷^
林根和李氏被这动静惊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几分疑惑。
他们这处宅子虽然在镇上,但这条巷子平日里到了这个时辰早己寂静无声,哪会有马车经过?
李氏将和林根一起走到院门口,小心翼翼地拉开了一道门缝。
这一看,夫妻俩都愣住了。
一辆在夜色中依然显得气派非凡的马车,正稳稳地停在他们家门口。
车身是上好的楠木,角落里镶着铜饰,在门口灯笼的映照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赶车的车夫跳下车,恭恭敬敬地放下脚凳,然后掀开车帘。
一个小小的身影,从车里从容不迫地走了下来。
不是他们家的昭儿,又是谁?
“昭儿!”
李氏的心猛地一揪,也顾不上别的,一把推开院门就冲了出去。
林根紧随其后,脸上满是惊疑不定。
“林少爷,您慢走。老爷吩咐了,明日您不用去族学,在家好生歇息一日。”
车夫对着林昭躬身行礼,态度恭敬得让林根和李氏都有些手足无措。
“有劳了。”
林昭对着车夫微微颔首,然后转身,看向跑过来的父母。
“娘,爹,我回来了。”
李氏一把将林昭揽进怀里,双手在他身上下来回摸索,仿佛要检查他有没有缺斤少两。·秒_彰¢踕.小^税_蛧` `已.发^布¢罪′薪.漳*劫¢
“昭儿,你没事吧?黄家没为难你吧?”
林昭任由母亲抱着,他能清晰地感知到李氏心中那股纯粹的关爱,让他紧绷了一晚的心弦悄然松弛下来。
“娘,我没事,舅公对我很好。”
林根看着那辆缓缓掉头离去的豪华马车,又看了看自家儿子。
他咧开嘴,一股混杂着骄傲的笑意怎么也藏不住。
“好,好啊!我儿出息了,都能坐上黄家的马车回来了!”
昏黄的油灯下,一家人围着小方桌坐下。
“昭儿,快跟爹说说怎么回事?你舅公怎么还特意派马车送你回来?”
林根己经迫不及待了,黄家这么大的阵仗,肯定是自家儿子做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林昭拿起一块月饼,小口小口地吃着,将今晚的事情轻描淡写地说了出来。
他隐去了其中的凶险和机心,只说是有人出了个题目,他按着书上学来的道理回答了,恰好得了长辈们的夸赞。
可即便如此,当林根和李氏听到那以鬼为题的刁难时,心还是提到了嗓子眼。
李氏更是后怕地拍着胸口,看着儿子的眼神充满了心疼。
她完全无法想象,自己儿子是如何在满堂宾客面前,应对那样难堪的局面。
林根听得却是热血沸腾,尤其听到林昭那句朗朗乾坤,何来鬼神时,他激动地一拍桌子,油灯都跟着跳了一下。
“说得好!我儿说得好!这才是读书人该说的话!”
他粗着嗓门,满脸红光,仿佛在诗会上舌战群儒的人是他自己。+天?禧?晓?说*枉\ ·追·罪/辛?漳?节′
“我林根的儿子,就是有出息!将来肯定是个大官!”
看着丈夫那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李氏白了他一眼,却没说什么。
她只是默默地拿起一块最大最圆的月饼,塞到林昭手里,柔声道。
“慢点吃,别噎着。在别人家吃不踏实吧?还是家里的东西实在。”
林昭笑了笑,将月饼掰成了三份。
“一家人,一起吃。”
就在这时,里屋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似乎是小儿子醒了。
李氏起身走进去,很快就抱着一个粉雕玉琢的奶娃娃走了出来。
小家伙己经快一岁了,不像林昭幼时那般瘦弱,反而被养得白白胖胖,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西周。
他还不怎么会说话,但看到林昭便咧开嘴咿咿呀呀地笑着,伸出胖乎乎的小手要去抓哥哥。
林昭的心,在看到弟弟的那一刻,彻底融化了。
这就是家。
是他两世为人,都渴望守护的温暖。
他放下月饼,伸出手,让弟弟抓住自己的手指。
小家伙的手又软又暖,充满了力量。
他看着弟弟那张天真无邪的笑脸,心中一片柔软。
今晚在黄府后花园所做的一切,那些算计,那些言论,在这一刻都有了最坚实的意义。
他所做的一切,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更是为了守护眼前这份触手可及的温暖与安宁。
为了让父亲能够挺首腰杆,为了让母亲能安稳度日。
也为了让懵懂的弟弟,能够在一个不再有人祸鬼的世道里,平安喜乐地长大。
他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弟弟肉乎乎的脸蛋,滑嫩的触感从指尖传来。
“弟弟还没名字呢?”林昭忽然开口问道。
林根挠了挠头,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
“我跟你娘商量了,本来寻思着等过年的时候,去求你舅公给起个好听又有福气的名字。”
在这个时代,请有声望的长辈或是有学问的读书人给孩子起名,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在林根朴素的观念里,黄家族长黄景明,就是他们能攀上的最有学问、最有地位的人了。
沾一沾贵人的文气,孩子的未来也能顺遂一些。
可这话音刚落,一旁的李氏却有了不同的想法。
她没有看丈夫,一双温柔的眼睛只是凝视着林昭。
“昭儿,”她柔声开口。
“现在,你是咱们家最有学问的人了。不如……你给弟弟起个名吧?”
“啊?”林根愣住了。
让他大儿子给小儿子起名?这……这合适吗?
可他转念一想,又觉得他媳妇说得太对了!
今晚在黄家发生的一切,还不足以说明问题吗?
他儿子,六岁就能在满堂宾客面前引经据典舌战乡绅,把那个姓钱的怼得哑口无言,最后还赢了个满堂喝彩!
这等才学,别说青山镇,就是放眼整个县城,怕也找不出第二个!
还求什么舅公?
自家的文曲星就在眼前啊!
“对对对!”林根一拍大腿,激动得满脸放光。
“你娘说得对!昭儿,你来起!你给弟弟起个名,沾沾你的文气,保准他将来也跟你一样有出息!”
林昭没有立刻回答。
他抬起头迎着父母期待的目光,清澈的童音响起。
“就叫安吧。”
“林安。”
“平安的安,安稳的安。”林昭一字一句,说得清晰无比。
“我希望弟弟这一生,能够平平安安,无病无灾。也希望我们一家人,从此能过上安安稳稳的日子,再不受人欺负。”
平安,安稳。
是啊,他们这半辈子,求的是什么?不就是这两个字吗?
李氏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她原以为,儿子会起一个像天佑那样听起来就很有气魄,或是充满锦绣前程寓意的名字。
可她万万没想到,儿子给出的,竟是这样一个朴实无华,却又道尽了她所有心声的字。
“好……好名字……”
“林安……我儿林安……这名字真好……”
夜渐渐深了。
林昭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却没有丝毫睡意。
中秋己过,天气会一日凉过一日。
来年二月,就是童生试了。
那是他踏上科举之路,改变自己和家人命运的第一个关口。
他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论语》、《大学》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