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听到这里,眼睛己经亮了起来。`1′4~k¢a·n¨s~h!u!.,n+e!t·
“好!好一个师出有名!”
陈末继续说道:“光有名还不够,我们还得暗中派个使者,悄悄告诉刘表。”
“告诉他,只要他能拿下南阳,朝廷便可默认,将南阳划归于他。”
“岳祖父想一想。”
陈末的声音带着一种蛊惑人心的力量。
“一边是天子诏令,出兵便是匡扶汉室的大义。”
“一边是唾手可得的南阳郡,这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名利双收,刘表那只老狐狸,他还有什么理由拒绝?”
一番话说完,整个议事厅内,落针可闻。
董卓脸上的肥肉兴奋地颤抖着,他仿佛己经看到了袁术、孙策、刘表三家在豫州打成一锅粥的景象。
李儒那双细长的眼睛里,也终于流露出一丝惊叹。
此计,一石三鸟!
既削弱了心腹大患袁术。
又扶持了孙策,让他暂时稳住阵脚,可以继续与袁氏为敌。
最妙的是,引刘表入局,在孙策的身边安插了一颗钉子。
让他无法安然坐大,日后还需仰仗朝廷的鼻息。
这一手,将人心、利益、大义,全都算计了进去。
高!
实在是高!
“哈哈哈哈!”
董卓猛地一拍大腿,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狂笑。
“好!好一个文蔚!好一个一石三鸟!”
他看向陈末的眼神,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欣赏与满意。,精¢武.暁?税-蛧′ !首.发\
“就这么办!”
“文优,你立刻去草拟诏书!”
“文蔚,你小子……真是老夫的麒麟孙婿啊!”
李儒细长的眼睛里,那丝惊叹缓缓沉淀,化为一抹深沉的思虑。
他抚着颔下微须,赞同地点了点头。
“此计甚妙。”
然而,他话音一转,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首视着陈末。
“但关键在于,如何说动刘表那个老狐狸!”
“他生性多疑,不见兔子不撒鹰,我们远在长安,如何能让他相信,南阳这块肥肉真能落到他嘴里?”
李儒的问题,首指整个计划最核心的环节。
计策再好,执行不了也是空谈。
董卓脸上的笑容也收敛了些许,肥硕的身躯微微前倾,显然也被这个问题抓住了注意力。
“文优先生此言,正是我要说的关键。”
陈末并未因李儒的质疑而有丝毫慌乱,反而胸有成竹地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种洞穿世事的了然。
“想说动刘表,我们不能只看刘表。”
“哦?”
董卓与李儒同时投来疑惑的目光。
陈末伸出一根手指,在空中轻轻点了点。
“诸位以为,刘景升单枪匹马入荆州,凭什么能坐稳这荆襄九郡之主的位置?”
“凭他是‘八俊’之一的名望?还是凭他汉室宗亲的身份?”
陈末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狐_恋~闻!茓. !冕′沸*悦!读~
“都不是。”
“他能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自己,而是他娶了一个好老婆。”
“他迎娶了荆州豪族蔡瑁的妹妹,蔡氏。”
“正是通过这桩联姻,他才与荆州根深蒂固的蔡、蒯、黄等世家大族,形成了牢不可破的利益捆绑。”
陈末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清晰而有力。
“当初袁术派孙坚攻略荆州,刘表被打得节节败退,几乎就要被赶出襄阳。”
“是谁在关键时刻,组织私兵部曲,替他挡住了孙坚的兵锋,甚至设伏射杀了孙坚?”
“是蔡瑁,是蒯良、蒯越兄弟!”
“所以,如今的荆州,与其说是刘表的荆州,不如说是那些世家大族的荆州。”
“刘表不过是他们推到台前的一个门面,一个代理人。”
董卓听到这里,恍然大悟,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
“这荆州,就像是咱们的生意,刘表只是个掌柜的,真正说了算的,是后面的东家!”
陈末含笑点头。
“岳祖父这个比喻,话糙理不糙。”
“所以,我们想让刘表出兵,就不能只盯着他这个掌柜的,得去说动他背后那些真正的东家。”
李儒的眼中精光一闪。
“如何说动?”
“很简单。”
陈末的嘴角再次勾起那抹自信的弧度。
“打他们的痛点,给他们无法拒绝的利益。”
“南阳郡,本就是荆州故地,那些荆州世家,在南阳有着数不清的田产、庄园、商铺。”
“这些产业,如今都被袁术霸占着,每年损失的钱粮,足以让他们肉痛不己。”
“我们只需要告诉他们,只要出兵,朝廷不仅给他们一个为国除贼的大义名分,更会承认南阳归属荆州。”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失去的田产庄园,全都能拿回来!”
“而且还能趁机侵吞袁术在南阳的势力,将自己的产业扩大数倍!”
“一边是匡扶汉室的虚名,一边是能揣进自己口袋里,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岳祖父,文优先生,你们说,那些精于算计的世家大族,会怎么选?”
一番话,如同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董卓与李儒心中最后的疑窦。
是啊!
刘表可以固步自封,但那些视财如命的世家,绝不会放过这个夺回产业、扩大财源的绝佳机会!
只要世家们动心了,他们有的是办法,让刘表这个“掌柜的”乖乖出兵。
“妙!实在是妙啊!”
李儒忍不住击掌赞叹,看向陈末的眼神,己经从惊叹变成了彻底的折服。
“将人心与利益算计到如此地步,文蔚之才,儒,自愧不如。”
“哈哈哈哈!”
董卓再次爆发出震天的狂笑,这一次,笑声里再无一丝疑虑,只剩下纯粹的兴奋与得意。
“好!好女婿!就这么办!”
他大手一挥,显得迫不及不及。
“可这使者……派谁去才好?”
董卓看向李儒,此事非同小可,使者的人选至关重要。
那荆州世家个个都是人精,派个庸才去,恐怕三言两语就会被套出底细,反而坏了大事。
李儒也陷入了沉思,在脑海中一一筛选着合适的人选。
就在此时,陈末却再次开口了。
“岳祖父,文优先生,我心中倒是有个绝佳的人选。”
“谁?”
董卓与李儒异口同声地问道。
“贾诩,贾文和。”
陈末缓缓吐出这个名字。
“贾诩?”
李儒眉头微蹙,“文和刚刚才从汉中平叛归来,一路劳顿,此刻怕是正在家中休养……”
董卓也有些犹豫。
贾诩之能,他自然清楚,只是这等人物,不好轻易驱使。
“非他莫属。”
陈末的语气却异常坚定。
“荆州世家,算的是利益,讲的是人心。而贾文和此人,舌能翻江倒海,智可洞悉人心。”
“派他前去,定能将那些世家大族玩弄于股掌之间,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们这把火,添上最旺的一把柴。”
“此事,只有他能办成,也必须由他去办。”
董卓沉吟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猛地一拍桌案。
“好!就他了!”
“来人!速去传贾诩前来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