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晌午,农家没有午饭习惯,但嬴政要来视察,他们自然得准备出最好的食物用来招待。\x.i?a*o+s·h~u_o¢h·o/u_.`c^o?m-
因为武德充沛,秦国庶民的奴性很低,面对自己的君王时,也没有特别紧张,反而坦坦荡荡的,该有的礼数全都有。
“拜见大王,大王万年。”
山庆带着婆娘花娘以及襁褓中的孩子土夫给嬴政叩首。
嬴政亲自扶起他们一家道:“无需多礼,今日叨扰了。”
“大王能来俺们家,俺们这小破屋就像长了金子一般,金光灿灿的。”山庆没有文化,说起话来十分朴素大方,引得赢政哈哈大笑。
周围围满了看热闹的百姓,因为封锁,他们只能在外围眺望。
有当爹的,为了当自己孩子能看见大王,把孩子举过头顶。
还有老太太爬上了树,像猴一样探头探脑的。
帝王视察,安全工作一定最是到位,赵九元敢打包票,这家人的祖宗十八代都被王翦等人检查过了。
屋檐下灶间的粮食,也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他们这么多人,一顿吃下去,好人家也得被吃垮,这一定不是嬴政愿意看到的,所以才有了提前准备一事。
这点小事,自然轮不到赵九元去做。-零\点~看_书\ .更¢新.最/快?
花娘有些不好意思,她扭扭捏捏抬起头,好奇地询问道:“大王,不知哪一位是……是大庶长呀?我……妾想看看他的样子。”
嗯?
嬴政好笑地瞧向赵九元:“这位便是先生了。”
花娘一眼看过去,心头一顿,眼底俱是惊讶。
她从未见过如此好看的人。
和大王的英武不同,大庶长的模样甚是英俊,皮肤恍若雪一样白净,好像天上的明月一般皎洁,尤其是那双眼睛,和星星一样闪耀。
“妾见过大人。”花娘激动地对赵九元福了福身。
“不必多礼。”赵九元连忙隔空虚扶花娘。
山庆眼眶微红,对嬴政道:“大王有所不知,大庶长乃是小民一家老小的恩人,若是没有大庶长,小民一家早就没了活路。”
“哦?”
“去年冬天,小民家里缺少衣物,就快要冻死了,是大庶长的火炕救了小民一家人,小民没那么多钱财盘炕,就学着别人家的炕洞,想法子自己用泥巴糊了个方洞,这样才让小民一家子安然度过了寒冬。”
赵九元眼神一亮。
没想到此人竟有这般的创造能力。
这不就是炉子的雏形吗?
“大王,臣想去看看。¨搜%搜\°小???说+?#网? £ˉ?无^错#内μ容>”赵九元微微仰头看向嬴政。
赵九元都说了想看,嬴政最是宠爱赵九元,自然无有不应的。
李斯撇了撇嘴。
大王不爱我。
果真如赵九元想的那般,这个方洞正是炉子的雏形,她立刻拿出纸笔来,伏在倒置的箩筐上画了起来。
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了个泥炉,炉上可放置瓦罐,下方镂空,可放置木柴,再往下可祛除草木灰,外接提手,便可搬进屋内,做取暖用。
最重要的,是那根可以延伸到屋外的烟囱,晚上睡觉便不用大开窗户,避免一氧化碳中毒。
“拿去吧,就当个能挣钱吃饭的手艺。”赵九元将图纸递到山庆面前。
山庆愣住了,他不解地看向赵九元。
“大人……山庆不敢拿。”山庆哆哆嗦嗦道。
“这对我来说算不得什么,若是你把它利用起来,造福他人,便会有更多人在冬天不会挨冻了。”赵九元道。
听到让更多人不再挨冻,山庆和花娘当即磕头感谢。
“还不快去准备餐饭,大王也想吃你们家的饭食呢。”赵九元笑道。
“哎!俺们立刻就去。”山庆和花娘手拉着手,拿着那泥炉的图纸,高高兴兴跨进了灶间。
在这个大部分人用小炉子和瓦罐烧饭的落后时代,家里有固定的灶,己经算得上是富裕家庭了。
山庆一家子显然是踏实肯干的农民,否则也不会拥有三间茅草屋,屋檐下还专设了灶台,还有石头砌的水缸。
嬴政笑道:“先生不管在哪,都心系于民啊。”
赵九元道:“大王,这个世上臣只关心三件事。”
“哦?哪三件?”
“这第一件,便是我大秦一统天下,大王王天下。第二件呢,是天下百姓是否能够吃饱穿暖。最后呢,是臣身体康健,能否浮生偷得半日闲。”
嬴政听罢,大笑道:“寡人还是头一次听先生为自己许愿的。”
李斯趁机插入话题:“大庶长性子洒脱,斯羡慕不来。”
“廷尉大人心中满是秦国的未来,自然要沉重些,我倒是觉得,人活一世,豁达过一生,愁云惨淡过一生,不如选择前者。”
赵九元侧过脸去,问嬴政道:“大王觉得呢?”
嬴政细细品味赵九元的话,豁达过一生,愁云惨淡过一生……
其实赵九元见到嬴政的第一眼起,便发现了他眼底的那一抹化不开的愁绪。
或许是因为幼年时的经历,或许是因为众叛亲离。
年轻的帝王早早的扛起五百年的基业,要完成大一统的夙愿,所以他从来没有一丁点时间,去思索人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哲学意义。
因为他的生命,早就注定了,要成为后代之始。
今日赵九元借着山庆,破天荒说了些煽情的话。
嬴政向来见多了她杀伐果断的一面,这一面还是第一次见。
不仅仅是嬴政,所有人都第一次见。
不多时,山庆和花娘端来了几碗面条,面条里切了些肉末,还卧了荷包蛋。
虽然没有什么油水,但闻起来很香。
是那种现代人见不到的,原始的麦香气,就连鸡蛋,也是极为新鲜的。
真是纯天然无污染的好面,上方还用小葱和藿香做了点缀,吃起来味道很奇特。
不难吃,相反,赵九元还觉着十分开胃。
虽然这里条件落后,但创造力十足,只需要一丁点火花,便可燃起熊熊烈火。
“咸阳城天一阁旁边有家磨坊,坊主是个实在人,我们可以拿麦子换麦粉吃,这几个月来,我媳妇儿会用麦粉做好多种吃食了。”山庆热心地解释道。
“有面疙瘩、面块、还有这个面条子。”
“听说春耕后,磨坊还会教俺们做挂面。”山庆高兴地说:“坊主说,挂面只要晒干了,不让生虫发霉,就可以存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