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卫长昀神情微顿,道:“还有三日。?c¨h`a_n~g′k′s¢.+c~o/m_”
“后面这几天,我可能顾不上家里的事,礼部那儿——”
几日前上告到礼部的那名士子,隐约察觉到不对,已经要控制不住。
万一以死相逼,不愿意等到千秋节后,那不止涉嫌泄题的那几位考官会被清查,扣押考生的那几名礼部官员,也都会受到波及,如此盘根错节地查下去,翰林院也不可能幸免。
姜宁嗯了声,“我只要你平安就好。”
卫长昀摸了摸他的背,“朝堂之事虽变幻莫测,但我并未行不端之事,经得起查。”
“长昀。”姜宁抬眼盯着他,忽地问:“你觉得傅老待你如何?他对大皇子和太子又是什么态度,他——”
卫长昀会不会因此被迫卷入其中。
卫长昀知道姜宁的担心,思索片刻后道:“你若问我,老师是不是一个好人,那会说是。”
“甚至于他隐而不报这件事,亦不影响是个好官,并未做过伤害百姓这件事。\d¨a?s_h,e+n^k?s′.*c^o_m+”
闻言姜宁一下就明白了,这位在朝堂里沉浮几十年的傅大学士,身居高位,若要完全无偏无倚是不可能的事。
朝堂之上,哪有什么自由而言。
于情于理于天下,储君人选,都事关整个燕朝能不能如常地往下走。
帝王坐于高堂,是整艘大船的掌舵者。
然而在天子之下,以内阁为首的朝廷各个机要,各司其职、互为托底,组成了这艘船的大脑。
姜宁眨了眨眼,又往他肩上靠去,“不管如何,你得知道家里还有人在等你。”
卫长昀亲了亲他的脸颊,“我知道。”
不只是知道,更明白只有姜宁在他身边,一家人能在一起,才是他所求。
庙堂虽高,能立身之处不过方寸。
拘于这一片天地里,总归是不自由的。-p′f·w^x¨w`._n?e/t\
-
千秋节在即,金陵变得更热闹。
尤其今年科举与千秋节相隔不过一个多月,许多赴京赶考的士子都尚未离开,就为了目睹、参与这场盛宴。
两边都忙起来后,姜宁和卫长昀白日里碰面的时间更少。
好在睡前聊会儿天的习惯还在,对彼此的事都了解。
姜宁从马车里钻出来,早已跳下去的卫小小立即朝他伸手,“宁哥哥,我扶着你。”
闻言姜宁笑了下,拍了一下她手心,“不用,你先进去。”
卫小小看姜宁可以自己下来,便点点头,“那我先进去找今南他们玩了。”
姜宁点头,叮嘱她跑慢点,别被院子里的东西绊着。
他从车里下去后,让车夫把马车驾到后院,自己往酒楼里走。
这段时间因为千秋节的缘故,街上巡逻的士兵变多,街边的铺子、门店全都已经打扫过。
就为了千秋节当日,天子在城楼时,能看到万象盛景。
姜宁进酒楼的前院时,往周围看了看,想到卫长昀的同时,在琢磨着酒楼什么时候开业。
正愣神,听到旁边有人叫自己。
姜宁闻声看去,看清对方时,不由愣住。
“温大、温公子?”
酒楼的位置并不算在前街附近,周围也少有达官贵人住宅,多是一些六品以下的官员,或者是商贾。
连周围的店铺,都是些小店。
温安臣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温安臣指了一下不远处的几个禁军,“正好过来办事。”
“丛文前几日跟我说,你们酒楼在这里,所以过来看看,没想到正好碰到你在外面。”
姜宁诧异后,点了下头,“外面炎热,酒楼虽未完全收拾好,但也有休息的地方,要不要进去坐会儿?”
不知道为什么,姜宁觉得温安臣出现在这里,不完全是巧合。
但碰到他,或许是真的意外。
“那就打扰了。”温安臣颔首,答应下来。
片刻后,姜宁和温安臣坐在了酒楼暂时收拾出来的休息间里。
平时他们太忙,就在这里吃饭、喝水、休息。
不过因为温安臣来得突然,所以图纸、账本、清单都堆在柜子上,甚至还有些买回来对比的杯子、筷子。
温安臣的身份特殊,本不应该这么私下邀人进来。
好在酒楼还未开业,这段时间在的都是自己人,所以还好。
赵秋和谢蕴早上就去了城西选东西,这会儿只有顾苗和周庚领着顾家和谢家的两个小厮在忙。
“谢谢苗哥儿。”姜宁看着顾苗放下茶盘,抬头对他道:“外面的事,你多盯着点。”
顾苗拍拍他肩膀,“放心,有我盯着你有什么不放心的。”
说完,他余光往温安臣身上扫了眼,很快挪开。
怎么觉得这人有些眼熟呢?
虽然穿着常服,却不像是普通人。
“温公子,喝些凉茶解暑。”姜宁在顾苗离开时,对温安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