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我跟宁哥儿去镇上回来,他要赖账,我就天天去他家里闹。`咸′鱼·看.书¨ *免.费?阅,读!”
赵秋爹一把年纪,眼瞧着都四十多岁了,之前瞧着还精神,经历这一遭,鬓边白了些不说,背脊也佝偻着。
姜宁转过身,无声叹息。
一想到王邦那一家祸害,这次非得好好办了不可。
“宁哥儿,走吧,去镇上。”
“嗯。”
姜宁把背篓交给赵秋爹,说都是些吃的,还有用的,这回派上用场了,让他们留着。
看一眼烧毁的屋子,姜宁和赵秋便一块回镇上了。
第125章 第 125 章 姜宁嘀咕道:“我是怕……
“那个王八蛋, 我这就去他家也放一把火,再称自己有病,不知道放火是什么意思!”
围坐在院子里的几个人, 忽地平地一声, 其中一个站起来,一脸怒气就要往外冲。
卫长昀伸手拽住王子书,眉头皱紧,“你去放火, 家里父母和兄弟不要了,前程和心上人也都不要了?”
“王邦敢做出此事,必定要付出代价,如今赵大哥和郑叔已经去里正那儿,接下来官府会插手,不如先去官府打听一二。,6?1+看+书?网′ \首!发,”
赵秋原本的就强忍着泪意, 来的路上悄悄抹了好几次眼泪。
好不容易平复, 又被王子书几句话勾起来, 眼眶一下红了。
“好了, 先不说这个, 又招秋哥儿掉眼泪。”姜宁看着赵秋,又心疼又担心。
“官府这边的消息,我们帮你们打听, 好歹在镇上,离得近。当务之急是得安顿好秋哥儿一家, 这虽是初夏,可夜里还是有凉意。”
卫长昀和他对视一眼,道:“家里老宅虽不如赵叔家里宽敞,但三间屋子都能住人, 你们一家正好能住下。床那些都有,柜子我们也都留在那儿,你们收拾下就能住。^x-x.k`s^g?.+c¨o¢m/”
闻言赵秋心中更是酸涩,一时间抿唇说不出话,只是望着姜宁和卫长昀。
“宁哥儿,长昀,我——”
“姜哥儿,卫家二哥,这恩情我替秋哥儿记下了,往后你们有什么做的,我一定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王子书按了按赵秋的手背,起身向两人行了一礼,“多谢。”
姜宁微怔,连忙和卫长昀一同起身,“哪里用得着行这样的礼,你们两家帮我们颇多,如今遇事,我们哪有不帮的道理?”
卫长昀点头,托住王子书的手,“村中与我们亲近的人家,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有事岂有不帮的道理。”
老屋借给赵家住,一是能帮得了赵家,二是赵家能爱惜。
换作旁人,他们都要多加思索、商量一番才行。
住进卫家老屋的事,就这么说定。
来回一趟,已是午后。
赵秋还得回村里,自然不能久留,免得耽误了时间。
“宁哥儿,谢谢你。”赵秋看着姜宁,眼泪汪汪的。
姜宁最怕见着旁人哭,连陌生人的眼泪他都受不了,更别说亲近的人了。
一看赵秋这般,心里苦涩。
尽管他们家如今看着手里宽裕,可谁家的日子都是不好过的。
每日起早贪黑,无休息的日子并不比地里劳作要轻松。
各有各的难处,赵秋家从前也仅仅是维持得了温饱,还有些余力。
这一遭来,可谓是重创,半生心血全没了。
只幸好,一家人都平安无事。
“有什么事别自己担着,千万要告诉我们,大家一起想办法,再难的事,也能解决的。”
姜宁看着他,“我收了一些东西,你先拿回去应急。”
犹豫了一下,又从怀里拿出一个小袋子,“这是一两银子,我和长昀商量后,便拿了这么多。”
赵秋一看银子,立即摇头,“东西能要,这钱不能——”
“别急别急,先听我说。”姜宁解释道:“多了怕你们心里过意不去,但少了又管不了什么用,这一两正好,能添些简单东西,又不会太多。”
“宁哥儿……”
“好秋哥儿,你那时能来帮我,那份情,便不止这些,更别说阿娘不在时,你们帮我们照看了多少次小宝和小小。”
金银好算账,不过是几十、几百、几千,总是有数额的。
可人情全靠心里如何想。
姜宁这人处事原则简单,便是谁对自己好,他就会对谁好。
对赵家、王家、杨二爷都是这般想的。
“哎,秋哥儿和王家大郎等等。”朱红从屋里急急忙忙出来,怕他们走了,“这包袱里是几身衣服,虽是旧的,但都洗干净晒过,放在家里他们都不穿,我原想改一改做成别的东西,这下是派上用场,你们一并拿回去。”
王子书肩上背了一筐东西,手里还提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