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做腊肉、腊肠。-r`u`w_e¨n^x~s!.`c_o,m·
“不碍事啊,你家要哪些说就成,剩下的我们要。”赵秋爹也停下手里的活, 道:“家里年年都要买一头猪的,多的都是给秋哥儿他二姐那边送去。”
姜宁一听,和卫长昀对视一眼,“我们要的也不多,就一段肠子,用来灌腊肠,然后半扇猪的再一半,我们也不挑着要,靠近后腿那边就行。”
“行啊,到时候切一下就行。”赵秋娘笑呵呵地道:“你们家两个大小伙,不得多吃点肉,才好长个,小娃也要多吃,才能身体好。”
两个大小伙——姜宁和卫长昀对视一眼,不由笑了起来。
从赵家回去的路上,姜宁和卫长昀一路说着话。
“没想到事情还挺顺利,炉子装上了,年猪的事也有着落,被子也弹好了……”
“可以安心过冬了。”
姜宁听卫长昀接过自己的话,愣了一下后朝他笑起来,“对,可以安心过冬。”
冬天就不适合工作,应该和动物一样在家里冬眠。-我!的\书,城? -更,新_最,快_
要不是为了攒钱,姜宁才舍不得起床,恨不得在被子里躺到中午。
“这都还没到腊月,家里东西置办得差不多,其他的年货可以等过几天去镇上再办。”
姜宁把怀里的被子往上托了托,“我想下次去镇上,去看看宅子。”
之前去易安楼拿小吃摊推车时,顾苗给了他一些要买的宅子清淡,价格也都问清楚了。
价钱倒是有合适的,从三十几两到六十几两都有。
只是房子这东西,没亲眼看过,肯定不能直接定了,怎么都得到实地去看看。
“镇上不大,早些收摊就能去看。”卫长昀把被子挪到另一边,“晚上先选出一些,比较想去的宅子?”
“那正好也问问阿娘和小小、小宝的意见。”姜宁十分民主道:“往后可是一家人都要住。”
顾苗办事靠谱,连宅子大致有什么东西都写清楚了。+h_t·x?s`w_.*n′e′t~
“等吃完饭,在炉子旁烤火时候说?”
“嗯,还能吃上热乎的烤瓜子。”
一想到这个冬天有炉子可以用,姜宁心情都快飞起来了,至少不用挨冻。
而且炉子的作用不止烤火,还能拿来烤糍粑、瓜子和橘子之类的东西。
生瓜子在炉盘上烤熟,比炒熟的瓜子还好吃。
-
回到家,姜宁和卫长昀把被子抱进了主屋,打算等炉子烧起来了,晚上烘一烘再套上被套。
时辰不早,姜宁挽起袖子就开始生火。
“你们离远点,等会儿火星子蹦到你们。”姜宁见小小和小宝好奇地站在一边,故作严肃地提醒。
孩子年纪小,是纠正习惯最好的时候。
炉子的危险得给他们说清楚,不然心里不怕,容易掉以轻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出事了。
卫长昀装了一筐炭进来,放在地上,“要拿一些细柴来吗?”
姜宁想了想,其实他也有很久没烧过炉子,低咳一声,“其实和灶里烧火一样,要不你试试?”
卫长昀无意识挑了挑眉,随后笑着说:“嗯,那我来吧。”
姜宁也不在意,反而挺高兴的,“你来你来,就是把柴先烧起来了,然后往上面加炭。”
等炭烧起来了,炉子也就热乎了,不用再加柴。
为了省炭和柴,炉芯还做得小了一些。
卫长昀“嗯”了声,没去接火折子,转身往外走。
姜宁奇怪地看他一眼,没一会儿,就见卫长昀用铁锹装了正烧红的柴进来。
眼睛倏然瞪大,看着卫长昀把柴倒进了炉芯里。
“灶上还在烧水,正好有柴。”卫长昀嘴角微微上扬,带着一点揶揄的笑,“用烧着的柴引火,能比较快。”
姜宁撇嘴,抱着胳膊一脸不忿,“你这是作弊。”
“灶里的火,也是我烧的。”卫长昀说完,见姜宁又撇嘴,失笑道:“嫂嫂擅长之事,另有其他。”
姜宁刚撇下去的嘴角,不自觉往上扬,哼了声,往炉芯里看去。
烧着的柴放进去,又添了一些干柴,等都烧起来了,才把木炭往里放。
“把盖子盖上,就让它自己烧。”姜宁边说边往门口走,探头去看外面的烟管。
盖子才盖上,烟就顺着烟管往外冒,没多少窜到屋里。
姜宁缩回头,朝屋里喊了声,“你们摸下炉盘,是不是开始上热度了?”
朱红就在炉子边,伸手摸了一下,“靠炉芯的位置是有点烫。”
小小试探着伸了一下手,立即瞪大眼睛,“哇,热乎的!”
伸长胳膊,也才能碰到炉盘靠外的一圈,“婶婶,二哥!炉子真的是热乎的!”
旁边小宝伸手,一脸疑惑,“我这里摸着是冰的啊。”
姜宁走进来,伸手贴着炉芯外那一圈,“是有些温度,不过估计还要再烧一阵才行。”
卫长昀把铁锹收起来,又把装着炭的筐挪到一边。
姜宁等他收完,拿帕子把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