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包郎中迷茫的神色中,何明风开口了。_如/闻′王^ \更~辛¢醉~全`
“齐大人,学生所画的这两道箭头名为坐标。”
“坐标?”
齐放捋了捋胡子,一脸若有所思的样子。
包郎中也赶紧从地上一骨碌爬了起来,凑到何明风和齐放面前看着桌子上的那份报告。
何明风指了指其中一个箭头:“这个为横坐标,代表了通惠河这些年来的年份。”
包郎中瞪大了眼睛看了看。
可不是嘛!
那个什么横坐标下面写着景和初年,景和二年,景和三年……
何明风又指了指竖着的那个箭头:“这个与之对比,就是纵坐标,这几幅图里面的纵坐标含义皆不相同。”
“有的是淤积量,有的是疏浚次数,有的是耗资。”
讲到这里,齐放己然明白这是个什么图画了,他顿时心中一动。
“那这个的意思便是……从景和初年到现在,淤积量逐年增多?”
齐放指了指一张纵坐标为淤积量的图,那条以点连成的线条有逐年攀升的迹象。
何明风点点头:“齐大人所言甚是。”
包郎中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图竟然是这么看的!!
这个法子好啊,简单,方便,而且能看出来一年接一年的变化!
包郎中不由得激动起来:“何监生,这个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妙啊,妙极了!”
这不比看文字版的报告清楚多了!
齐放又问了问那表格图是怎么回事,里面为何有一些弯弯曲曲的笔画,他看不懂是什么。\零\点.墈/书* ¢已¢发~布\蕞+薪/璋·結\
何明风当即把阿拉伯数字科普了一遍。
“这,这是你想出来的?”
齐放闻言不由得有些震惊。
这个何明风可就不敢居功了,打了个哈哈:“我曾听到从波斯来的商队用过,发现记录数字确实比咱们的汉字简单些,便跟着学了学。”
齐放一边听着何明风的汇报,一边看着手中的报告。
这份报告条理清晰,经过何明风的解释,各种数据表格都一目了然,而且对比鲜明。
成因分析包括了水流减缓,泥沙来源和闸坝影响几个方面,皆是有理有据。
最后,何明风还给出了疏浚建议,虽说有一些有待考证,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切实可行的。
齐放仔细翻阅着,最后,合上报告,抬起眼看向何明风:“你里面所说的永定河‘束水攻沙’之法,用于通惠河下游己烷段,是否可行?”
“利弊如何?”
何明风略一思索,沉稳回答道:“回大人,‘束水攻沙’利于主槽刷深,但是会通河下游急弯段,河床本来就狭窄。^j+y*b/d+s+j\.!c-o′m-”
“两岸居民密集,强行束堤,恐怕会挤压河道。”
“若是遇到大汛期,只怕容易生险情。”
何明风顿了顿,然后接着答道:“学生以为,此段应该以‘固堤护岸’为主,辅以‘定期疏浚’和‘上游减沙’,才方为长远之计。”
何明风想了想,最后还是补充了一句话。
“束堤风险高、耗资巨,不过,若是设计精巧,预留出来足够的泄洪区,或许能够局部尝试一下,但是还需要慎之又慎。”
齐放听罢,终于露出一丝笑容:“你做得很好。”
这两个字,如同惊雷,在包郎中心中炸响!
在工部,齐大人可是以严厉寡言著称的,能得到他的一句“不错”,己经是极高的评价了!
更别提“很好”了!
这不仅仅是肯定一份报告,更是对何明风这数月以来的所有努力、能力和态度的最高认可!
何明风深深一揖:“谢大人!”
消息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了出去,听到何明风竟然得到了齐放的赞扬,孙主事只觉得不可思议。
这……这姓何的小子是如何做到的?!
孙主事面如土色,再也不敢为难何明风了。
……
很快,年关就要到了。
腊月三十。
紫宸殿暖阁内,炭火烧得正旺。
林靖远端坐在御案之后,面前摊开着六部呈上来的监生历事年终考绩汇总。
他还有些稚嫩的面庞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和期待。
福安站在一旁,轻声说道:“陛下,今儿己经是年三十了,这些日子事务繁忙,陛下辛劳了。”
“这些公务都是些小事,不如过了年再看……”
一般来说,监生历事这些考绩报告根本不用交到皇上这里来。
但是皇上偏说今年是他特意改了历事规则,一定要亲自看看。
这些报告才交到了紫宸殿中。
“哎,”林靖远一摆手,显然动力满满,一点都不觉得累:“朕不累,朕想看看六部怎么说那些前去历事的监生。”
林靖远说着,一份份仔细翻阅起来。
户部。
“监生周博文,谦逊勤勉,算学精熟,尤擅长从复杂账目中梳理条理,发现细微谬误,办事稳妥可靠,可堪造就。”
林靖远微微颔首。
再看下一份、
刑部。
“监生郑承轩,思维敏捷,于卷宗梳理、证据推演颇有心得,曾助厘清一桩陈年小案。”
“然其性情稍显跳脱,还需多加历练。”
林靖远放下这份考绩报告,思索一番:“郑承轩……刑部左侍郎郑狄之子?”
福安连忙从一旁拿出一个名册,细细翻找了一番,才找到郑狄的名字。
然后连连点头:“陛下,郑承轩是郑狄之子。”
“嗯。”
林靖远又继续往下看。
徒留福安一个人在一旁暗自心惊。
大家都说皇上年幼,不过是个孩童。
甚至有些大臣都不把皇上当回事!
可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皇上早就派了自己的心腹,把朝堂上的所有人的家底都摸了个底朝天!
他根本就不记得郑承轩是郑狄儿子这件小事,皇上却记得这么清楚!
福安哪怕就站在碳火炉子旁边,后背都觉得出了一身冷汗。
皇上……绝对不是以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孩童。
那些看不起皇上的人,估计以后要倒大霉了!
他作为皇上身边的大太监,一定一定要谨言慎行,好好服侍皇上才行啊……
林靖远又往下翻了翻,看到了吏部的评价。
“监生王誉,心思活络,然行事浮躁,曾因寄语讨好上官,不慎泄露待选文书内容,引发非议。”
“念其初犯,予以申饬,以观后效。”
林靖远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