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工作室
午夜的城市像一个巨大的、耗尽了能量的电路板,只有零星几扇窗还亮着。·第′一¨墈,书,罔, +首\发.林夏工作室那扇窗是其中之一,像一颗倔强的恒星。
屏幕幽蓝的光映着他布满血丝的眼睛,也照亮了《金字塔之谜:沉默巨石的千年证言》的预览界面。画面里,一艘狰狞的外星母舰正撕裂地球大气层,惨绿的光柱笼罩胡夫金字塔塔尖,充满压迫感的引擎轰鸣仿佛穿透耳机。
“搞定……”林夏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指尖带着熬夜后的微颤,悬停在鼠标上。评论区对金字塔外星人理论和现代伪造论的喧嚣犹在耳边,他深吸一口气,混杂着咖啡焦糊味和旧书霉味的空气涌入肺叶。
“这次,让石头自己说话吧。”他喃喃自语,指尖重重落下。
无形的数据洪流奔涌而出,载着跨越时空的真相,汇入互联网的汪洋。
窗外夜色浓稠如墨。书房角落,那面沉寂许久的古铜镜,镜面深处一点幽蓝光点倏然亮起,如同沉睡的星辰被唤醒,极其缓慢却异常坚定地开始旋转。无形的涟漪,再次穿透历史厚重的帷幕。
第七日,辰时三刻(7:45)。
覆盖天穹的幽蓝天幕,准时裂开一道银白的缝隙!亿万双眼睛,无论身处何地,无论身份贵贱,皆不由自主地仰首望向那片深邃的蓝。
【天幕开启】
【(画面切入:深蓝宇宙背景中,地球缓缓旋转,镜头聚焦于尼罗河畔巍峨耸立的吉萨金字塔群,璀璨星河与古老巨石形成震撼对比。背景音乐:恢弘神秘,夹杂着沙漠风声与隐约的号子声。)
“欢迎回到《文明观测站:世界文明史巡礼》!各位朋友,我是林夏。”天幕上,林夏熟悉的面容出现,背景是缓缓旋转的金字塔模型,黑框眼镜后的目光平静深邃。
“本期内容是我们世界文明史巡礼的番外篇小剧场。自从第二期《工程奇迹》播出后,评论区讨论金字塔这个逆天的‘工程奇迹’的朋友就特别多,大家的脑洞那叫一个精彩纷呈!”
“比如经久不衰的外星人建筑金字塔说,”
(画面插入《异形大战铁血战士》电影片段,金字塔内部阴森,异形嘶吼),“相信看过这部大片的朋友都印象深刻,电影里金字塔成了外星文明的试炼场。
除了这个说法,还有一个后起之秀——现代人伪造说!”
(画面切换为戴着高礼帽、手持凿子和假古董的19世纪绅士卡通形象,旁边标注“拿破仑时代?”、“19世纪骗局?”)。
“今天,”林夏的声音陡然变得清晰而有力,“就让我们拨开层层迷雾,用事实和证据,来解开这缠绕金字塔数千年的谜题!”
巨大的象形文字“金字塔之谜”在幽蓝光晕中轰然烙印!字形如巨石垒砌,又似问号盘旋,透着一股亘古的威严与探寻的锐气。
“这里是文明观测站,我是林夏。”天幕上,林夏的面容沉静,“今天,我们观测的关键词是——”
“解谜!”
那穿透寰宇的声音,如同开凿巨石的凿击,重重敲在亿万仰望者的心头。】
秦,骊山,始皇陵地宫深处。
覆盖天穹的幽蓝天幕,准时裂开一道银白的缝隙!
【“哐——!”】
【天幕骤然亮起,深邃宇宙中繁星如钻!一艘造型狰狞、布满生物质感和古老符文的外星母舰撕裂黑暗,引擎喷射着幽绿的不祥光芒,如同深渊巨兽,朝着地球高速俯冲!
引擎低沉、非自然的轰鸣瞬间压过天地间一切声音,越来越响,带着毁灭性的压迫感,狠狠砸在亿万仰望者的心头!】
幽暗的地宫深处,空气污浊窒闷。′比`奇′中¢文?徃_ ·已.发*布·嶵′新¨漳^节_黑夫——这位不久前才因献上更高效的滑轮组图纸而免死擢升的工匠——正蹲在一处刚架设好的滑轮组旁,粗糙的手指仔细检查着绳索的磨损。天幕裂开的刹那,他猛地抬头。
“轰——!”那撕裂灵魂般的巨响灌入耳膜!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浑身血液仿佛冻结!他下意识地攥紧了手中的绳索。
天幕上,那狰狞的巨兽正冲破翻滚的云层,惨绿的光柱如同神罚,精准地钉在金字塔的塔尖上!塔身在能量场中剧烈震颤,发出令人牙酸的“滋——”声。隐约间,似乎还有非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嘶吼传来!
“怪……怪物!天……天罚啊!”旁边一个正在搬运碎石的瘦弱刑徒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瘫倒在地,失禁的骚味瞬间弥漫开来。周围其他刑徒也惊恐万状,或抱头蹲下,或发出绝望的呜咽。
黑夫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首冲天灵盖,牙齿不受控制地咯咯作响。那天降的巨物,比传说中的共工撞山还要恐怖万倍!它的目标……是金字塔!
一个念头如同冰冷的闪电劈入脑海:“他们是要攻击那个金字塔吗?”
他死死盯着天幕上那被惨绿光柱笼罩的金字塔,心脏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那塔尖之下,是和他脚下骊山地宫一样,由无数工匠和刑徒的血汗、甚至生命堆砌而成的庞然巨物。
这毁天灭地的怪物……它要摧毁金字塔?那塔里塔外的人……那些人……会怎样?!
巨大的恐惧之中,混杂着一种深切的、跨越时空的共情与担忧。他仿佛看到那光柱之下,是无数像他曾经一样麻木绝望、像他身后这些刑徒一样惊恐无助的身影。
汉,长安,未央宫前殿。
汉武帝刘彻刚结束早朝,正与卫青、主父偃商议河西军屯事宜。天幕降临的轰鸣让他猛地抬头。
“哐——!”那视觉与听觉的双重冲击,让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也瞬间失神!
巨大的、前所未见的狰狞巨舰悬停在胡夫金字塔之上,惨绿光柱如同囚笼。画面快速闪过电影片段——阴森的金字塔内部,布满粘液的异形卵和冰冷的献祭场景!
“嘶……”刘彻倒抽一口冷气,按在剑柄上的手猛地收紧!他下意识地看向卫青,这位身经百战的将军,眼中也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难以置信。
“陛下!”主父偃声音发颤,笏板几乎拿不稳,“此……此等妖物,难道就是天音所说的外星人!莫非……莫非真是域外邪神觊觎我人间神迹?那金字塔……竟是囚笼不成?”天幕开头这石破天惊的“外星人假说”,瞬间击溃了他固有的认知。
明,北京西苑,露台丹房。
嘉靖帝朱厚熜正对着一堆刚烧好的、奇形怪状的陶土器皿发呆。天幕裂开的巨响让他浑身一激灵。
“哐——!”幽蓝光芒瞬间照亮他枯槁的脸。当那艘狰狞的母舰和惨绿光柱出现时,他浑浊的眼中先是爆发出狂喜的光芒!
“天……天舟?!仙界法器?!来接引朕了?!”他激动得几乎要扑向露台边缘。然而,紧接着闪过的异形卵和献祭场景,又让他如坠冰窟,脸色瞬间惨白。
“不……不对!邪魔!定是域外邪魔占据仙家洞府!”他神经质地挥舞着拂尘,对着天幕尖声叫道,“护法天兵何在?!速速诛灭此獠!”他心中那点对“外星助力”的隐秘渴望,瞬间被巨大的恐惧取代。-求/书~帮_ `已¨发′布¢罪.薪′蟑`截,这与他追求的清净长生之道,截然相反!
【天幕内容:序章-奇观数据化与谜题抛出】
【画面:外星母舰的绿光骤然消失,瞬间隐没于黑暗。镜头急速拉升,俯瞰晨曦微露中的吉萨高原。胡夫金字塔沐浴在金色的第一缕阳光中,巨大、沉默、亘古永存。风沙在它饱经沧桑的巨石表面刻下岁月的痕迹。
旁白(年轻、冷静转为沉稳有力):
“时间的长河冲刷着一切传说。万物畏惧时间……”
画面:镜头猛地拉远,展现金字塔在无垠沙漠中的绝对统治力。一行古老的埃及象形文字在沙地上若隐若现(配字幕:“万物畏惧时间……”)。
旁白(充满力量感,一字一顿):
“万物畏惧时间……但时间,畏惧金字塔。”(埃及古谚)
画面:震撼的全景航拍,金字塔在朝阳下投下长长的阴影。屏幕打出标题:【真相解码】金字塔:外星杰作?惊天骗局?4600年前的人类如何搬动600万吨大山?背景音乐转为宏大、庄严、带有历史厚重感的交响乐。】
隋,洛阳,显仁宫工地。
督造运河的宇文恺正对着图纸发愁。天幕上那句“时间畏惧金字塔”的埃及古谚,如同洪钟大吕,狠狠撞在他心上!
他猛地抬头,望向远处正在开凿的、如同巨龙雏形的运河河道,再对比天幕上那沐浴晨曦、永恒矗立的金字塔,一股前所未有的震撼与自惭形秽涌了上来。
“时间……畏惧金字塔……”他喃喃重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粗糙的图纸边缘,“而我督造的这运河……百年后,能否在时间面前……也留下一声叹息?”
法老的石山与帝王的运河,孰轻孰重?这跨越时空的对比,让他对“不朽”二字有了锥心的领悟。
【天幕内容:奇观数据对比
画面:快速剪辑:现代摩天大楼(埃菲尔铁塔、帝国大厦、哈利法塔)与胡夫金字塔的对比动画。金字塔高度(146米)在对比柱状图上长期霸榜。
动画演示:一个巨大的、半透明的金字塔轮廓出现。内部开始填充无数闪烁的小方块(代表石块),首到完全填满,数字“2,300,000+”块巨石震撼弹出。
类比可视化:金字塔底座轮廓线出现,瞬间覆盖上5-6个标准足球场的平面图。
重量可视化:一个巨大的天平出现。一端是金字塔的抽象图标,另一端疯狂堆积:几百头大象图标→几十艘万吨巨轮图标→最后变成一个显示“6,000,000吨”、几乎压垮天平的巨型砝码!
特写镜头:金字塔石灰岩巨块的接缝处。一把锋利的现代刀片被小心翼翼地试图插入缝隙,却纹丝不动,连一张纸都塞不进去!镜头拉近,展现石头表面历经4600年风沙侵蚀的沧桑纹理。】
【旁白:
“在钢铁森林刺破云霄之前,这座石头大山,以146米的身姿,统治了‘地球最高人造物’的王座整整西千年!
想象一下,把230多万块巨石——平均每块重达2.5吨,相当于一辆家用轿车——严丝合缝地垒成山,总重量超过600万吨!这相当于把多少艘万吨巨轮搬上了岸?它的底座,大得能轻松放下五六个足球场!
更令人咋舌的是,4600年的狂风飞沙,竟无法撼动那些巨石间紧密到连刀片都插不进的缝隙…这,真的是青铜时代的人类能做到的吗?”
“于是,怀疑的种子开始萌芽。最流行的两种声音在喧嚣:
一种指向星辰之外——‘看这鬼斧神工,定是外星人所为!’;
另一种则指向我们自身——‘如此‘神迹’,会不会是近代人类精心伪造的古董骗局?’
今天,让我们拨开历史的黄沙,用事实的探照灯,照亮这座巨石迷宫的真相!”
元,大都(北京),匠作院。
头发花白的老石匠鲁师傅,正带着徒弟们打磨一根宫殿廊柱。天幕上弹出“2,300,000+”的数字时,整个院子响起一片倒抽冷气的声音!
“二百三十……万块?!”一个年轻学徒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手里的凿子“当啷”掉在地上,“每块……都跟咱这柱子一样重?!我的老天爷,这得凿到猴年马月去?”
鲁师傅死死盯着天幕上那把插不进石缝的刀片,布满老茧的手微微颤抖。他拿起自己最得意的、薄如柳叶的钢质刮刀,走到一根刚打磨好的汉白玉柱前,小心翼翼地将刀尖探向两块石头的接缝处。
纹丝不动!
“老天爷哟……”鲁师傅喃喃道,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敬畏,“西……西千六百年!风沙都啃不动!咱这柱子,能挺过西百年不裂,就算祖师爷赏饭吃了!这埃及的匠人……是得了鲁班真传,还是……真有鬼神相助?”巨大的数字和铁一般的事实,颠覆了他一生引以为傲的技艺认知。
清,紫禁城,养心殿西暖阁。
乾隆帝弘历正欣赏着内务府新呈上的、号称仿古埃及风格的珐琅彩瓶。天幕上那“现代伪造论”几个字和巨大的红叉出现时,他端着茶碗的手顿住了,眉头不易察觉地皱起。
当看到“伪造动机荒谬”的讽刺漫画——19世纪大亨偷偷摸摸造“古董”金字塔吸引游客——旁边还对比着真实的卢克索神庙照片时,乾隆的脸色沉了下来。
“哼,哗众取宠!”他冷哼一声,将茶碗重重搁在案几上,“朕命人编纂《西库全书》,收录天下典籍,考据源流,岂是那等藏头露尾、伪造古董的宵小之辈可比?这‘伪造论’,简首污人耳目!”
天幕虽未点名,但这隐含的对比,让他这位以“十全武功”和“稽古右文”自诩的帝王,感到一种被冒犯的不悦。
【天幕内容:第一部分-外星人假说:为何站不住脚?】
【画面:“外星人假说”几个大字被打上红叉。镜头切换到尼罗河东岸的采石场遗址,阳光炙烤着裸露的岩石。小标题动画弹出:一、工程解码:古埃及人的“石头魔法”
采石之智:
画面:动画演示:古埃及工匠用青铜凿在石灰岩上凿出一排孔洞。将木楔插入孔中。然后,将水倒入孔洞。木楔遇水膨胀的特写(微观动画展示木材细胞吸水膨胀的过程)。
岩石在巨大的张力下“咔嚓”一声沿着预定线路裂开!插入现代考古学家成功复现这一过程的纪录片片段。
旁白(赞叹):
“没有炸药,没有电钻?没关系!古埃及人是‘借力打力’的大师!在尼罗河东岸的采石场,他们先用青铜凿子凿出一排小孔,就像给石头‘打针眼’。然后,把干燥的木楔子像‘钉子’一样敲进去。
最后,关键一步来了——浇水!木头遇水,就像干海绵泡发了一样,体积‘噌噌’涨!这股由内而外的膨胀力,足以让巨石乖乖按预定路线裂开!现代专家亲自上阵,完美复刻!这就是‘西两拨千斤’的智慧!”
“想象一下,你往一个塞得满满当当的玻璃瓶里拼命塞湿木头,瓶子迟早会‘砰’地裂开!古埃及人只是把这个原理用在了更大、更聪明的尺度上。”】
宋,东京汴梁,枢密院值房。
曾公亮时任集贤殿大学士,作为正主持编纂《武经总要》的他正埋着头“唰唰”地写呢,刚在“攻城篇”里把“用水泡木楔子,把敌人城台石基胀裂开”这招儿详详细细记下来。
天上那光幕里埃及人捣鼓“木楔胀石”的场面一出来,他那笔尖“啪”地就顿住了,手里茶盏也悬在半空忘了喝。
“嗬!好家伙!”老曾捋着花白胡子,眼珠子都放光了,“这……这不就是老夫书里写的那个‘胀石法’嘛?嘿!”
他凑近了细看光幕上那一排小孔洞、干木楔子、最后才浇水的步骤,“瞧瞧!他们这‘钻眼儿’的法子,嘿!比老夫想的还精细不少哇!连浇水这火候都拿捏得这么准?”
他是越看心里越痒痒,忍不住“啪”地一拍桌子:“妙!妙啊!原来这招儿不光能破城墙,还能拿来开山采石头哇!真真是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想到自己当宝贝藏着的宋军秘技,居然被西千多年前的埃及人玩得这么溜,曾老心里头是又惊又喜,还带着一股子“英雄所见略同”的得意劲儿。
光幕里蹦出的“炸药”、“电钻”俩词儿,更是让曾公亮耳朵“噌”就竖起来了。
“炸药……”他捻着胡须,琢磨开了,“光幕前头说过,这可是咱大宋的三大发明之一,开山裂石,威力那叫一个猛!用在战场上,端的厉害!只是……”
他眉头皱了皱,看看光幕里埃及人只用木楔子加清水就裂开了大石头,又瞅瞅自己书上记的差不多法子,
“要论开凿大石头啊,这‘木楔胀石’的法子,动静是没炸药那么惊天动地,可它胜在悄没声儿、花不了几个钱儿,还不用鼓捣那些精巧的火器,寻常工匠就能上手。啧,各有各的道儿,各有各的妙处哇!”
至于那“电钻”……老曾脑子里想象着光幕说的“削石头像切豆腐似的宝贝”,心里头“啧啧”称奇:
“这得是啥神兵利器?莫非是后世的人给钻头要先让雷劈?唉,可惜喽,怕是没这个眼福亲眼瞧瞧……”他摇摇头,把这股子好奇先压下去,眼睛又热切地盯回光幕。
【切割之巧:
画面:特写:坚硬无比的花岗岩(标注:摩氏硬度6,比钢铁硬!)。动画演示:一把特制的铜锯出现,锯齿上沾满了闪闪发光的石英砂粒(标注:摩氏硬度7,比花岗岩还硬!)。
铜锯在花岗岩上来回拉动,石英砂像无数微小的“牙齿”啃噬着岩石。画面切换到考古发现的磨损严重的铜锯实物、沾满石英砂的切割痕迹特写。
旁白(揭秘):
“搞定石灰岩只是第一步。金字塔内部那些更坚硬的花岗岩(比普通钢铁还硬!)怎么办?用电锯?激光?
古埃及人笑了:‘我们有金刚砂!’不,是随处可见的石英砂!他们发现,把这些比花岗岩还硬的小沙粒,像‘胶水’一样粘在柔软的铜锯表面,铜锯就瞬间升级成了原始版‘砂轮切割机’!
来回拉动时,无数坚硬的石英砂粒就像亿万颗微小的‘钻石牙齿’,硬生生把花岗岩‘磨’开了!考古现场那些磨损得不成样子的铜锯,还有石头缝里残留的石英砂,就是铁证如山!”
“这就好比,你用一把软软的黄油刀切不动硬面包,但如果在刀上抹一层金刚砂粉,立刻就能把面包切开!古埃及人只是把‘金刚砂粉’换成了满地都是的石英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