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样有点惨不忍睹,但眼神里全是得意——嘿,成了!
以后就有自家新鲜鸡蛋吃,还能孵小鸡!
没过两天,她就兴冲冲地带回了几只毛茸茸、黄澄澄的小鸡雏,还拎着两只母鸡。,狐′恋,文,学¨ \追^最¢新′章?节·
小鸡们在歪斜的木板间叽叽喳喳地探头探脑,适应得倒挺快。
她撒了把米,还没来得及起身,就听到一阵急促的扑棱声。
抬头一看,一只鸡,不知怎的受了惊或是想显摆,竟然展开翅膀,“扑棱棱”几下,借着栅栏作跳板,轻巧地就窜上了旁边更高一些的柴垛堆。
它站在柴垛顶上,又扑棱棱一下,看着目瞪口呆的白潋,得意地伸长脖子,“咯——咯——咯!”
叫了好几声。
白潋伸着脖子,看着那只站在柴垛上显得格外神气的鸡,再看看自己那费尽心思打造的“鸡舍”,一时有点懵,指着那鸡,哭笑不得,“给你搭个窝,你倒好,自己上天啦?”
第32章 大事敲定
白潋每天早晨扒开鸡窝门口搭着的草帘子, 总能掏出褐壳蛋来,圆滚滚的。?w_a~n,b!e?n`g_o^.?c/o~m*
勤快的母鸡几乎雷打不动,一天一个蛋。
五天下来, 小篮子里不多不少,正好摞了十个大鸡蛋。
她把篮子提到手里掂量掂量。
蛋是真的大。
现在刚下学堂,日头晒得懒洋洋。
白潋揣着几个最大的鸡蛋,也没多想,溜达溜达就奔着私塾去了。
私塾的院门敞开着, 伏棂正坐在书房靠窗的书案后头, 她没抬头,指尖正捏着细羊毫, 在册子上专注地勾勒描画些什么。
白潋没急着进去, 就倚在门框上瞧着。
过了一小会儿,伏棂才抬起眼。
看清是白潋,沉静如水的眸子漾起一点清浅的笑意,伏棂搁下了笔。
“给你看个好东西!”白潋快步走进去, 摊开手掌,露出几个褐皮大蛋,“一个赛一个大!”
“超大!”
伏棂她没立刻看鸡蛋,反而先垂眸扫了扫白潋的手掌, 指尖的薄茧清晰可见。~看+书′屋^小/说~网/ `无*错¨内,容+
然后才低头, “好出息。”
白潋双眼打量了一周书房, 好奇道, “添了许多新鲜的。”
这段时间,私塾也是大变样了, 伏棂想着越来越忙,怕顾不上私塾这边, 又自个请了个新夫子来。
新夫子姓赵,就住乌镇上,近五十了,和陈夫子倒是有些话题说。
“刚开年那会儿定做的木条长案和新制的蒙学课本册子刚送到。”
伏棂指了指旁边那摞东西,又展开那卷图样,上面画的是精巧的书架,“后面院墙角空着的那块地方,我想再起一间略小的书室,以后专门分出蒙童班,让新来的赵夫子带那些刚开蒙的小小孩。这些孩子吵嚷,跟大一点的混在一起也容易分心。”
她说着话,目光自然地从图纸移回白潋脸上,“村里、镇上有孩子的人家多了,收的束脩便再减一些。”
白潋听着,她不懂那些教学安排,但她懂伏棂的心思——想把学堂办好,想让更多人读上书。
白潋瞅着那些新崭崭的课本和图样,凑过去用手背碰了碰硬实的书面,也不由得调侃,“请夫子又减钱?咱们伏夫子就不怕亏本?”
伏棂慢条斯理地收拾着笔,带着点狡黠,“不是有你的酒,你的菜,还有……这大鸡蛋撑着么?”
白潋一愣,随即噗嗤笑出来,“那是,包圆。”
伏棂说的不错,私塾塌下来了,她也会先跑来顶一顶。伏棂的事,就是她的事嘛。
白潋说着,目光扫过院子里。
刚才还静悄悄的,这会儿几个半大的学生正好奇地往里瞧,见白潋看过来,有认识她的孩子立刻咧嘴笑,清脆地喊了一声,“白姐姐!”
白潋大大方方地朝他们挥挥手。学生们瞧见了伏棂,也规规矩矩地行礼,“伏先生好!”
行礼的姿态虽不十分标准,却显出诚心。
伏棂脸上的笑意更温煦了些,微微颔首,“休息去吧,莫在窗下挤。”
学生们嘻嘻哈哈地应了声,散开了。其中一个圆头圆脑的小女孩临走前还不忘对着白潋补充一句,“白姐姐,大蛋!”
显然刚才瞧见她献宝了。
白潋笑得眼睛弯弯,又朝他们挥挥手。
“哎?翠儿呢?”白潋想起之前会缠着伏棂的翠儿,发觉自己已许久不见她了。
“翠儿担心自己读书费了家里太多钱,我便让她上乌镇的铺子里帮工了,给得能多些,还能学点不一样的。”伏棂想起那个小姑娘,无奈地笑笑,小姑娘憨直。
日子一安稳,有些按捺不住的心思就浮了上来。
回去的路上,碰到了村里的几个人。
“哟!白潋!”树下纳凉的几个人喊住她。
周顺和吴素芬也在里头。
他们看着白潋走过来,眼睛滴溜溜地在她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