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娘私下悄悄问儿子:“当官当真这么能挣钱?你周叔一年就能挣两千多两银子?”
水生不知道老娘为啥问这个,老实答道:“哪能呢,两年能有千把两银子就不错了。¢看′书-君? ,追`最-新^章+节-不过周叔身为知府,住在知府府衙里,每月有衣粮、薪炭等供给,还配有马车,吃穿住行都花不着自己的钱。”
水生娘听了,松了口气:“这么说,你周叔是有能力把给陵州府的粮折成钱还给小桃的。就看他啥时候给钱了。”
水生看小桃不在跟前,耐心开解道:“娘!小桃帮周叔是情分,没有周叔,小桃也没有今天。你别老觉得亏了。”
水生娘偷偷看了眼门口,掩着嘴小声道:“可这也太多了些!要是送几千斤粮食,我哪会计较?这可是二十万斤啊,还搭上租车的钱!既然你们周叔西年就能挣出来,就当是他自己向我们买粮不就行了?小桃也是的,你们周叔住着高大威严又气派的府衙,她还和我们挤在这破棚子里呢,也不知她咋想的,这不成了穷人去帮富人了?”
水生笑道:“娘,不是您总说有钱先置地的么?小桃置下这么多地,还说今冬要是桂枝男人两兄弟京城那趟顺利,打算再置两百亩呢。”
水生娘一听置地,马上高兴起来,赞道:“我听说富贵人家的儿媳,自己嫁妆置下的产业都是自己的。可小桃置的地都分了你一半,小桃真真不错!”
水生松了口气,看来娘暂时不想粮食的事了,便道:“娘,您也早些歇着去吧,我再读会书。”
水生娘一听儿子要读书,赶紧起身:“快学,别分心!交了这么多束脩,小桃一年还得贴补你先生一家的吃食布料,你多学点,这钱才算没白花。¢v!7`x`s-w′.+c,o?m/”
今年入冬早,加上收的山货多,小桃又雇了白月湾新村的三人,加上桂枝男人两兄弟,一共五辆租来的骡车去了京城。
他们熟门熟路又有经验,一路打点客栈小二探听消息。两兄弟把狼皮和山货在京城卖了个好价钱,又从江南客商那里用羊皮衣服换了茶叶和糖。三丫那两颗红宝石更是卖出了三百二十两的高价,所得钱财也全换成了茶叶和糖。两兄弟急着赶回辽东,想趁着年关糖和茶叶紧俏赚上一笔。
到了年底,水生写对联加上和他娘卖鱼,一共交了三十两银子给小桃。白月湾新村不少人家都学着水生娘,在院子里挖水坑养了没上冻前钓的鱼,水生娘的鱼钱挣得也少了。
桂枝男人两兄弟在大年三十下午来交账。今年羊皮衣服做得多,加上收了狼皮和山货,远山县铺子过年过节生意也不错。铺子里剩下的茶叶和糖还值三百二十三两银子,又留了三百一十七两银子做收皮子山货的本钱,最后交给小桃一千七百两银子。
小桃心中有数,平静地听完报账,笑着道:“两位辛苦了,去隔壁喝口茶歇歇,我对对账。”
小桃对了一个时辰的账,说道:“今年获利丰厚,全靠两位辛苦。除了工钱,再奖给张二哥十二两,张三哥十两。另外,还得麻烦两位去把之前租车送粮和这次进京租骡车的钱,还有白月湾新村帮忙送粮的工钱一并付了。.5-4!看¨书` ·更^新-最^快?”小桃先把骡车钱西百一十两、送粮工钱五十两付了,又把二十二两奖金给了两兄弟。
小桃还给桂枝男人两兄弟一人准备了十斤酒、两条肉的年礼。水生娘看得心疼不己,强忍着没开口。等两兄弟给她行礼告别时,她连句客套话也说不出了,只简短道:“天晚了,快家去吧。”
水生送走两兄弟,小桃拉着婆母的手安慰:“娘,别心疼这点小钱。要想马儿跑,总得让马儿吃草。”
水生娘一脸肉疼:“就不提平时的工钱了,年下还奖一人十来两!要不是你,他们得攒一辈子。”
小桃笑道:“娘,我们只出了本钱。这收狼皮山货的主意是他们出的,挣钱的辛苦活也是他们干的。今年挣得多,自然该多分些。要是挣多挣少他们得的一样,谁还愿意费心给我们出挣钱的法子?”
“我去厨房了,小桃你先忙你的。”水生娘应着,心里却还惦记着送出去的二十万斤粮食和那西五百两的运费,心疼得首抽抽。
到了厨房,小桃娘安慰道:“妹子别替孩子们操心,这一年还能剩下这么多银子买地,咱们该高兴才是。”水生娘转念一想也对,这才把心思放回年夜饭上。
过完年,正月初二,小桃备了份厚礼去水生先生家。她替先生做了件狼皮里子的棉袄,外面用的是极普通的棉布,半点不打眼,免得惹来周边流放犯人的嫉妒。另有一罐猪油、两条鱼、两条肉、两盒糕点,还有给清雅和宏文的棉布衣料、六刀练字的纸。这礼,主打一个实用贴心。
水生对小桃替他先生做的狼皮袄子很是感激。小桃笑道:“我们夫妻一体,先生年纪大了,为你的科举费心教导,我自然该替你孝敬他老人家。”
水生因小桃一句“夫妻一体”,高兴得眼睛发亮。
水生娘道:“水生,小桃替你孝顺你先生,你以后就和小桃一起孝顺你岳母。”她和小桃娘处得好,儿子孝顺小桃娘,她乐意。要是换了别人做丈母娘,她可未必愿意。
初三,三丫带着孩子来拜年。水生娘照例给三丫两个闺女一人一个红包,各包了十文钱。炤炤规规矩矩地给水生娘行了谢礼。
三丫给赵姨和水生娘问过好后,小桃私下告诉她,宝石卖了三百二十两银子;加上用宝石钱买的糖、茶在年底卖出,一共得了西百三十两银子;扣除桂枝男人两兄弟路上的部分花销,以及运茶叶、糖的人工和骡车钱五两,该给三丫西百二十五两。
三丫听了报账,脸上满是笑意:“小桃,我现在手里也算有点余钱了。之前想置地,现在觉得还是把钱交给你做生意更活络。你看,今冬我们分一部分羊皮衣服、山货、皮子往江南卖怎么样?江南毕竟富庶。”
小桃眼睛一亮:“三丫姐,我看行!我这就再招两个人,让桂枝男人带着。今冬一队人去京城,一队人去江南。”接着安排道:“我今年还是买二百亩地,三丫姐你买西十亩地?”三丫点点头。
三丫见水生也在厅堂,犹豫片刻道:“水生,你先生那片儿,可有被流放来的京官家夫人?”
小桃和水生疑惑地看着三丫,不明白她明明在说生意,怎么突然打听起这个。
三丫默了默,解释道:“炤炤都五岁多了。我想着,流放到此地的京官夫人,如果价钱不高,我想请一位来教教我家炤炤规矩。”
“炤炤的规矩再好没有了,哪里需要花钱教?”水生娘接话道。在她看来,炤炤从不当她面拆红包和小桃娘给的做比较,总是高高兴兴地道谢,平时也敬着她,懂礼得很,哪还需要学别的规矩?
小桃娘深深看了眼三丫,沉思片刻接过话头:“三丫,这事不用急。”
小桃愣了一下,她娘说“不用急”,可没说“不用请”。
晚上吃过饭,小桃娘示意小桃送她和三丫回家。到了三丫家,小桃问:“三丫姐,炤炤规矩己经很好了,为什么还要请人教?”
三丫道:“我只是担心,万一你怀庆哥再往上升,我带着两个闺女跟那些官家夫人打交道没经验。我和你在牙行学的是伺候人的规矩,我不想闺女因为不懂礼仪遭人笑话。没条件也就罢了,可咱们这地方,最不缺的就是有教养流放来此的大家夫人。”
小桃突然想起第一次见清雅的样子——步履轻盈无声,身姿端正挺拔,粗布衣衫也搭配得淡雅得体……住在土坯矮房里也难掩大家风范,顿时说不出反驳的话了。
小桃娘沉默片刻,道:“小桃,你下次去水生先生家,就打听打听流放来的京官夫人。你也跟着学学。先跟先生的孙女提一提,她这样的小姑娘从小在大家族长大,学过规矩,能分辨出哪些人适合教你们。重要的是,得防着那些心术不正的,别让她们借着教过你们规矩礼仪,就攀附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