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三丫睡醒己是午时。¢1/3/x′i`a/o?s/h\u?o`..c?o!m*炤炤看着脸色苍白、头上包着布巾的娘,轻轻摸着娘的脸,一脸心疼:“娘!你病了么?”
三丫扯起一丝笑,拉过炤炤的手放在自己掌心,柔声道:“娘没事,娘给你添了个小妹妹,快看看妹妹。”
炤炤踮起脚,好奇地看向床边襁褓中的小人儿。小家伙眼睛还没完全睁开,小手攥成拳头放在嘴边。炤炤小心翼翼地伸出一根手指碰了碰妹妹的脸蛋,那软软嫩嫩的触感让她咧嘴笑了。“娘,为啥妹妹一身都是红的呢?”她没有问妹妹为什么这么不好看——再不好看也是娘生的。
三丫笑道:“刚生的小娃都这样,过些天就好了。你要上床来和娘躺着么?”
炤炤摇摇头:“不了,怕挤着妹妹和娘。我去找姨姨认字,娘你歇着,我下午再回来看你。”说完便转身跑开了。
站在门口、端着鸡汤面的怀庆,拉过炤炤的手,问三丫:“炤炤怎的这么小就认字了?正是该玩闹的年岁,你可别拘着她。”
三丫轻轻柔柔地笑道:“她就是学着玩的,哪就拘着了?”她自然不会和怀庆争辩对错。人生瞬息万变,多学点本事总是好的。.0/0·小\说!网/ ^首,发¨再说她娘家无人,孩子和小桃亲近些是好事。就像她自己当年在牙行,琢磨的就是当下人做丫鬟的门道。炤炤常跟着隔壁赵姨,见的绣活多了,赵姨绣个轮廓,炤炤就能猜出要绣什么。
炤炤偷偷观察着爹娘,听出爹爹不赞同娘让她早认字。她不能让爹爹因此不喜欢娘,连忙道:“爹爹,娘还说认字多了,以后想爹爹的时候就能自己给爹爹写信呢!”这话她娘确实说过,当然娘还说过学东西要坚持……说过的话很多,但她选了认字写信这句,觉得这样说爹爹和娘都会高兴。
果然,怀庆听了便高兴道:“那去学吧,学一会儿就去玩,知道不?”
“知道啦爹爹,我走啦!”话音未落,人己跑远。
三丫笑道:“她就是急着出去玩,你甭担心她学几个字就累着。”
怀庆也笑起来:“若是我在家,也能教的。”说完,心中又涌起对妻女的亏欠,赶紧把鸡汤面递到三丫手里,“快吃,正好不烫了,吃完就歇着。”
三丫连汤都喝得精光,一脸幸福知足地打趣道:“果真是你端的面好吃。”
怀庆笑了笑,不知如何接这话,但心里还是高兴的。-秒/章′节^小~说-网? ,无`错*内+容_
转眼到了怀庆回军营的日子。他特意送了两块上好的锦缎布给水生娘和赵姨,感谢她们对三丫的照顾。一家人依依惜别。炤炤紧紧抱住怀庆的腿,眼里噙着不舍的泪花:“爹爹,能不能不走呀?”
怀庆蹲下身,抱住炤炤,轻轻抹去她眼角的泪:“炤炤乖,爹爹说不定过几年就能接你和娘还有妹妹到身边了。”三丫抱着襁褓中的女儿站在一旁,眼神里也满是眷恋。
怀庆叮嘱道:“我不在的日子,好好照顾自己和孩子们。早点回屋,别吹了风落下头疼。”
三丫强忍泪水点点头:“你放心,家里有我呢。”
怀庆最后抱了抱炤炤,又轻轻亲了亲己经长白净些的小闺女额头。小闺女突然大声啼哭起来,怀庆心里更觉难受,转身跨上马离去。
炤炤追着马跑了一小段路,大声喊着:“爹爹,一定要早点回来呀!”怀庆回头挥手,狠心抽了一鞭,扬尘而去。
小桃扶着三丫回了屋。三丫躺在床上,和小桃商量道:“小桃,你张大哥这次杀敌立了功,千户大人赏了有功将士银钱。他还分到了两颗不小的红宝石,另有一百五十两银子,说是给我们娘几个花用的。红宝石自然是送我的。我想麻烦你,把这两颗红宝石带到京城当了,换些本钱。你现在做的生意,我搭上一份你看能行么?”
小桃担心三丫和张大哥因此生了嫌隙:“三丫姐,这事儿你和张大哥商量了么?”
三丫平静地道:“他说这些银钱是给我们娘几个花用的。那一百五十两银子,我打算再凑十两,凑个一百六十两置地,这算家里的产业。红宝石是送我的,我就自己处理了。如果赚了钱,就把赚的钱给炤炤置办嫁妆。”
小桃一听,这就等于没告诉张大哥,她为难道:“三丫姐,这……会不会不太好?”
三丫轻轻浅浅地笑了笑:“真心换真心。他若待我一心一意,我自然和他同心同德。可是小桃,你和水生是青梅竹马的情分。我呢?是你张大哥年纪大了,当时家贫,八字又传得不好,才到牙行买下的我。他的本事在军营里肯定有出路,若再往上升一升……别人知道他有个没娘家倚仗、无才无貌、又无儿子傍身的娘子,不知多少人会打他主意。我不想等到那时,为了闺女跪着求他怜悯。我也得为闺女们打算打算。只是现在两个孩子要照看,我脱不开身,只能请你帮忙了。”
小桃听了替三丫难过,安慰道:“三丫姐,你以后肯定能生儿子的,张大哥也定不会对不起你。”
三丫笑道:“就是多做个准备罢了,夫妻同心自然最好。”
小桃沉默片刻,点点头:“那三丫姐,你把宝石给我吧。”
十月,小桃又雇了个识字的小二,让桂枝男人带着,帮着看铺子。
进了冬月,桂枝男人和他兄弟赶上骡车,带上自己从猎户手里收来的稀罕狼皮、山货,以及加工好的羊皮衣服进了京城。同时带去的,还有小桃受三丫委托要当掉的两颗红宝石。换来的银钱,要一并买了茶叶、糖运回辽东。
腊月里,小桃收到了周叔的信,以及他送来的胭脂水粉和布料。
小桃娘担心景宇爹到刚安定的陵州任知府困难重重,尤其是缺粮。小桃托桂枝男人打听,证实了陵州府刚安定下来,粮食仍旧紧缺。于是,她趁着冬天白月湾的人在家“猫冬”,雇了白月湾新村的人,把自己今年新收的加上存粮,筹措了十万斤,准备给陵州府送去。老村的村长自家有三百多亩地,当即决定借十万斤粮食给小桃。小桃答应两年后还十万斤粮食,外加一百两利息钱。白月湾村不少人都愿意帮忙跑这一趟。到了年底,周知府收到了这二十万斤粮食,感动又欣喜,大大地松了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