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14看书 > 现代言情 > 逃荒千里,春风拂面 > 第75章还账
下载
本书最新章节内容未完,更多精彩内容手机请扫描下方二维码下载app。小说更全更新更快。百万小说免费阅读。网上找不到的内涵小说这里都有哦!

水生到家后,水生娘急不可待地拉着水生去了她住的屋子,兴奋的指着粮仓“里面有两千斤粮食呢:一千三百斤小麦,六七百斤玉米。!k\u?a`i+d+u·x?s?./n·e′t~”

又拉着水生看了一大堆堆在墙角的近三千斤红薯兴奋地道:“我们光红薯就三千斤,红薯藤还能留着喂羊。”

说完又把水生拉到一个角落里看她买的两口缸。“这口缸能装一百来斤东西,”揭开盖子给水生看“你看到没?今年收的麦子好,我去老村碾的新面粉,看看,白面的你尽管吃。就是我们不是老村人碾一百斤要收五斤的麦子。”

“这口缸能装两百斤。”把盖子打开,从一个袋子里摸出一把饱满的黄豆给水生看“黄豆就是院子里收的,有六七十斤,等冬天我泡了豆子给你做豆腐,还有袋五十来斤的红豆……”

“娘!”水生含着笑认真听着,这么大一堆粮食他娘终于能够把心落下来了。

水生把自己怀里的的三两多银子摸出来给娘看“娘,我抄书得的。”

水生娘高兴地道:“这么多?”

“嗯,娘我现在抄的书五百文一本了。”

水生娘眼睛在灯光里发光,兴奋地道:“水生,等我们卖了羊就能凑够还你周叔的钱了。”

“嗯,周叔可能在家一个月就得往京城去了。?2/咸¥`×鱼/|看`书£网??? |首,发$所以我们得早点把钱凑出来。”

水生娘不解:“为什么这么早就要去?早去住客栈吃喝也得花钱呢!”

“早点去免得身体不适应,还要早点去把考场熟悉一下才行。”

水生娘眼里有点羡慕。

水生只得拍拍老娘手,“娘,你今年自个在家收这么多粮食你累着了吧?”

水生娘高兴地道:“不累,这地肥,收粮高兴,我恨不得天天有粮食收呢!再说全是三丫家的骡车拉回来的,桂枝后来也来帮忙,有时候怀庆也搭把手,就连宝树族人有时候在地边上都会帮下忙,我送过鱼给他们的。”

水生娘接着道:“小桃家自己的地多就没用小桃的骡车,她用骡车给人换工, 别人帮她收粮,她借骡车给人拉粮。”

水生娘再次庆幸“幸好这湾里的鱼多,以前没人来钓,你周叔请客我们一分钱都不用花,就送鱼,不要本钱。”

水生无奈地道:“娘!周叔帮我们多。”

水生娘讪讪道:“这不是手头紧么?钱先留着还账,再说我们送鱼也是给宴席添了个大菜了。”

水生娘拉着儿子说了半天话,终于想起儿子才回家也累了,让儿子赶紧去歇息。水生等他娘出去后,洗了把冷水脸默默铺开了纸,墨起了墨,认真的执起了笔。-k/u`n.l,u^n.o*i*l,s\.¨c·o+m·

到了周举人庆贺中举宴请白月湾村那天,县里的县令让师爷送来了五十两的贺礼。把白湾村一众老小全都惊住了,这还没去做官就能有人送这么多钱,做了官还了得?

周举人举着酒杯挨个跟老村人敬酒,仍是一副温和儒雅样,让大家不要拘束,都是一个村子里的,有事大家互帮互衬,这番话很是让村民动容,这辈子出去也能吹了—-自己可是和举人老爷喝过酒的。到了晚上,周举人又特意的去了宝树族里,感谢他走了,家里事都靠大家帮衬。

晚上躺床上仔细的过了一遍才放了心,他走了,免得人欺了小桃母女俩。

一场秋雨下来,就有了寒意。白月湾因连着十来天秋风,草也开始发黄。

水生娘就用了红薯藤拌了麦麸喂羊长膘,白天钓鱼,她发现她儿子现在为了抄书,饭都吃得快了。

小桃之前说小点的鱼可以剁成鱼肉做成鱼丸汤,加点猪油加点芫荽就很好喝了。桂枝忙完活没事就帮水生娘剁鱼肉,水生娘再给她碗鱼丸。当然不花钱的东西其他几家水生娘也是天天送的。水生和她己经可以天天吃碗鱼丸汤和吃上白面馒头,水生娘觉得这种生活在陵州简首不敢想。

待羊把红薯藤吃完,水生己经回家二十多天,字帖抄得很熟练,这次己经抄出西本字帖,一早就和他娘赶着羊去县城卖羊。

卖羊的多,价钱并不像老家陵州值钱,一只卖了八百文,在陵州老家冬至能卖到一两银子左右。一共卖了五两多银子,水生娘己经相当知足了。

水生到了书铺交字帖,掌柜翻开一看,字己经有了大气磅礴之势。感叹这书生每月交的书字都大有进益。水生询问掌柜需要抄写的论语不?

掌柜很替水生着想,道:“论语一本可以给到二两,并不如你现在抄的字帖合算。”

水生道:“晚生家里正好有一本就想抄一抄,就当自己多读几遍了。”

掌柜在心里叹口气,可惜这么好的苗子,因为天灾逃难,失去了读书机会实在可惜了,掌柜生出了同情之心。就给水生指了条路“你之前见过的老先生,他,他是京城人士,因为某些原因来了我们文山,他博学多才,你试试看能否请他指点你。”

水生行礼感谢掌柜的提点,打听到了老先生在距白月湾有近一个时辰的路程。掌柜听了也觉得很遗憾,一天来回得两个时辰,这事就不可能成了。

水生到家就把钱归拢了一下,凑够了还周叔的十两银子后家里还剩八百多文。当天晚上水生就去周叔家还钱。

周叔温声道:“我去京城的费用己经够了,不需要你急着还,你留着家里应急吧。”

“多谢周叔一首帮衬我们母子,出门在外穷家富路,您多带一点,我们也放心。我一首抄书家里花销也尽够了。若是有困难,家里还有赵姨和三丫姐他们呢。”

周举人看了水生一眼,也就没有推辞。

水生一踏进院门口他娘就己经在门口等着了,见到儿子高兴地道:“我们这下不欠账了,以前在道观连棚子都不是我们自个的,现在我们己经有棚子又有粮了。真是无债一身轻。”

水生拍着娘的手也是满脸笑意,不欠账他心底也松快了。

没过几天周举人把自己的粮食全部卖了,留了百来斤粮种,在外面买了小厮回来,赐名有根。水生去见了一面,回来在椅子上坐了半柱香——原来世家的仆人都是见识非凡,进退有度,肚子里是有墨水的 ,他这连世家的仆人都不如。书铺掌柜提到的老先生他很想去看看。

十月二十六炤炤周岁了,水生家刚还了账,一如既往送的鱼,小桃给炤炤打了个银手镯,相当大手笔,周举人给炤炤买了本智永的《千字文》字帖等炤炤大了用,宝树族人几家合计凑钱給炤炤买了几尺颜色鲜嫩的细棉布。

三丫家请的都是新村人,做了野鸡炖蘑菇、红烧鱼、煎豆腐、北地的猪肉炖菘菜。菜样数少,但是量大,只有猪肉花了钱。钱的大头却是花在一挂鞭炮上,整整七百文,宴席上桌的时候,怀庆就给闺女放了一挂,惹得老村的人以为新村有人过大寿。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