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移步过去。·x\4/0\0?t!x·t*.?c`o,m′
这片地显然经过精心的整理和有限的改良,沟渠虽然简陋,但看得出是为了汇集宝贵的雨水和雪融水。
田地边缘,还堆积着一些沤制的草木灰和牲畜粪便。
林晚再次蹲下勘察这里的土壤,虽然依旧贫瘠,但比起刚才的砂礓地,多了些微弱的黏性和极少量腐殖质的痕迹。
石老农从怀里掏出一个用油布仔细包裹的小布袋,颤抖着打开,露出里面一小把颜色深褐、颗粒细长、比寻常稻种更显瘦小的稻谷。
“郡主,这就是俺们磐石的‘山魂稻’种!您看,粒小,壳硬,颜色深!”
林晚接过稻种,在掌心摊开,仔细端详。
稻粒确实细小,谷壳呈现一种深沉的褐紫色,比一般稻壳更厚实坚硬。
她捻起一粒,用力捏了捏,感受其硬度。
“石老伯,此稻特性如何?”林晚问道。
石老农如数家珍,语气中带着一种与恶劣环境搏斗的骄傲与辛酸:“回郡主!这‘山魂稻’啊,性子最是‘硬气’!耐寒! 别的稻子下种晚点就冻死,它能在刚化冻、还带冰碴子的地里发芽!耐旱! 根扎得深,能往下找水喝,旱个十天半月,只要不是大旱年,还能挺着!
抗风! 秆子硬实,不像南边的稻子娇气,咱们这山风大,它也扛得住!就是……就是长得慢,穗子小,米粒也小,产量低得很,一亩地能收个百十来斤,就算是老天爷开恩了!味道也糙,比不上南边的细米……但它是咱们磐石人的活命粮啊!”
林晚听得极其认真,将每一句话都记在心里。/?小??×说§:C%¤M*S¢D| @首?}发&
她将稻种交给赵寡妇:“赵姨,收好。回驿馆后,立刻按规程处理:取部分测千粒重、饱满度;取部分浸水观察发芽势;再取少量,今晚就用驿馆的锅煮一点粥,尝尝口感,看看耐煮性。”
“是,郡主!”赵寡妇小心翼翼地将稻种包好。
就在这时,周围不知何时己经悄然聚集了一些在附近劳作的妇孺和老人。
他们远远地看着林晚一行,看着郡主亲自下地抓土,听老农说话,眼神中充满了复杂的情愫——有好奇,有敬畏,但更多的是一种……小心翼翼的、几乎不敢触碰的希冀。
一个裹着破旧头巾、脸上布满冻疮的老妇人,拄着拐杖,在寒风中颤巍巍地走近了几步。
她浑浊的眼睛死死盯着林晚手中残留的几粒“山魂稻”种子,嘴唇哆嗦着,终于鼓足勇气,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带着浓重的乡音问:
“郡……郡主娘娘……您……您是在看俺们的‘铁疙瘩’(指山魂稻)吗?它……它还有救吗?能……能让它多打点粮吗?” 声音里充满了卑微的祈求和对一线生机的渴望。?看?书¢£,屋??? ÷?更ˉ新?最~/快±%<
她这一问,仿佛打开了闸门。
旁边几个同样苍老的身影也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声音卑微而急切:
“是啊郡主娘娘!这‘铁疙瘩’是俺们的命根子啊!”
“它命硬,可就是……太少了,不够吃啊……”
“娃子们饿得嗷嗷叫……”
“求求您,给看看,给想想办法吧……”
他们不敢靠得太近,只是用那种混合着绝望与微弱希望的眼神,巴巴地望着林晚。
那眼神,比凛冽的北风更让人心头发紧。
萧明玉看着这一幕,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她从未如此真切地感受到“民以食为天”的重量,感受到土地与生存最赤裸、最残酷的联系。
这些老人、妇人眼中那份卑微的希冀,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
林晚站起身,迎着那一道道卑微而炽热的目光,没有说任何空泛的安慰之词。
她的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沉稳,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
“诸位父老乡亲,这‘山魂稻’,能在如此苦寒之地扎根,养活磐石世代生民,己是天地造化之奇迹!它骨子里的‘硬气’,便是你们磐石人的‘脊梁’!”
她举起手中那几粒深褐色的稻种,如同举起希望的微光:
“本郡主此来,便是为寻访如‘山魂稻’这般坚韧之种!寻其根源,究其特性,集天下良种之智,求他日粮丰仓满之道!今日所见所闻,磐石之艰难,‘山魂’之坚韧,乡亲们之苦盼,林晚己铭记于心!”
她环视着那些饱经风霜的面孔,一字一句,如同承诺: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这‘山魂稻’的根脉,林晚会替你们,替天下饥寒之人,牢牢抓住!它今日是磐石的‘铁疙瘩’,他日,未必不能成为更多苦寒之地百姓的‘金疙瘩’!乡亲们保重身体,守好家园,且待来日!”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不切实际的许诺。
但林晚话语中的那份坚定、那份理解、那份将磐石的苦难和希望纳入“粮安天下”宏图的担当,如同一股暖流,瞬间击穿了寒风的凛冽,涌入了在场每一个磐石人的心田!
老妇人的眼泪终于滚落下来,她不再说话,只是对着林晚的方向,深深、深深地弯下了佝偻的腰。
其他几位老人、妇人也纷纷行礼,无声的感激在寒风中流淌。
张砺岩看着这一幕,这位铁打的边关县令,眼眶也微微泛红。
他再次深深一揖:“磐石万民……谢郡主大恩!”
夕阳的余晖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这片贫瘠而坚韧的土地上。
驿馆的灯光亮起,驱散着北地的严寒。
林晚的房间内,灯火通明。
案上铺着刚绘制的磐石土地剖面简图,旁边摊开放着那袋珍贵的“山魂稻”种。林晚正用一把小镊子,仔细地分拣着稻粒,观察着色泽、形状、胚芽状态。
赵寡妇在一旁详细记录着林晚口述的观察要点:“谷壳深褐近紫,质地坚硬……颗粒细长,平均长度约……千粒重初步估计偏低……胚芽饱满度中等偏上……”
林大山、刘老农、王伯也围在一旁,交流着白天对土壤、水源、气候的看法。
萧明玉则坐在一旁的小凳上,面前摊开她的笔记,借着灯光,专注地将今日所见所闻、尤其是那些百姓眼中的希冀,一字一句地记录下来,小脸严肃而认真。
窗外,磐石县城的夜晚并不宁静。
远处城墙方向,隐隐传来巡逻兵士的口令声和梆子声,更夫的铜锣声在寒风中显得格外清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