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谁?竟然能得陛下如此赏识?”
许进面色一紧,慢慢问道。`比~奇_中*蚊.旺^ ?庚/辛_罪·哙?
“武选司主事王守仁。”
许进心中一惊,面上却不动声色。
刚才皇帝提到深谙兵法之时,他己经猜到了陛下所说之人,必然是王守仁。
兵部主事,不过聊聊数人,许进都十分清楚。
若是说起喜爱研读兵法,以王守仁最为勤奋。
“陛下,王守仁勤于任事,见识不凡,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但臣担心他官职太低,恐怕难以让京营信服。
臣以为,还是让马天赐领兵出征,更为稳妥些。”
许进这般说,表面上看是支持李东阳的主张,其实当朱厚照提到王守仁时,他己经有了更深层次的心思。
马天赐和他差不多,也是刚刚调入兵部工作,根基不深,对自己并没有威胁。
可王守仁却不同,别看他如今是只是一个武选司主事,可他根基深厚啊!
想在政治中不断往上走,能力只是很小的一方面,最最重要是有人提拔啊!
王守仁的的父亲王华不但是朝中高官,更与谢迁、李东阳相交莫逆。
有这种关系在,恐怕这个兵部早晚要交到他的手上。
他如今能做的,就是不动声色压制王守仁,尽量延缓王守仁的成长速度。
若是皇帝任用他为将,一旦他立下战功,岂能不被升赏。?艘^嗖·暁`说^徃¢ ¨埂*欣?最,全`
到时候,恐怕……
“只要能力足够,官职不是问题。”
许进一惊。
“兹事体大,请陛下三思!”
“李阁老,此事你怎么看?”
当朱厚照提到王守仁时,李东阳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己经在翻江倒海。
王守仁的的父亲王华,才华横溢,持身公正,如今在朝中担任礼部左侍郎。
王华与谢迁是同乡,又是好友。
李东阳与王华在弘治年间,都曾在殿前用命。
李东阳为殿试读卷官,王华担任皇帝的日讲官。
李东阳和谢迁又都是内阁成员,所以李东阳也和王华多有来往,可以说关系不错。
当初王守仁第一次考进士不中时,李东阳还笑安慰他
“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
对于李东阳来说,王守仁根正苗红,是妥妥的自己人啊!
这一点,陛下不可能不知道,可是为什么还要选择他呢?
李东阳想了半天,也没有想明白原因。
他只能把皇帝选择王守仁的原因,归结于王守仁上书的那份奏章。
“王守仁才华横溢,足以胜任,臣并无异议!”
许进心中气馁,李阁老都己经同意了,他这个兵部尚书,同不同意好像己经没有太多必要了。
见李东阳目视自己,许进只能缓缓开口。·艘¢嗖.暁!税_旺+ /嶵/鑫¨章`結\庚+辛\快,
“陛下,臣刚才思量再三,觉得陛下思虑周全,臣也无异议!”
见两人同意,朱厚照淡淡而笑。
王守仁在后世,影响力超过了同时期所有的历史人物。
这种影响不仅仅在国内,即便是国际上,一生俯首拜阳明的人,也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
对于这样一个知名人物,朱厚照对他的身世自然知道的非常详细。
这段时间,他凭着前世的记忆,一首在盘算着这个时代的人物。
王守仁是让他最为纠结的一个。
他才华横溢,知行合一,不论带兵还是理政,都是一把好手。
若是能将他收为己用,必然可以大大增加自己的实力。
可王守仁家境殷实,其父亲更是文官集团核心人物。
从历史上王守仁的表现看,他代表始终是官僚阶级。
明武宗本准备借着宁王朱宸濠之乱,对江南的世族,来个大清洗。
可他还没有到南昌,宁王之乱就被王守仁给平定了。
王守仁平定叛乱之后,还一把火烧掉朝臣、江南世族与宁王联络的书信。
明武宗棋差一招,只能无奈返回。
正是因为这次江南之行,明武宗才会在清浦江诡异落水,也为他的身体埋下了病根。
对面这样的王守仁,他会甘心为自己所用吗?
朱厚照不清楚,但还是决定试一试。
毕竟此时的王守仁,还没有龙场悟道,心性还有重塑的可能性。
“既然都没有意见,王守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刘瑾,拟旨吧,从京营调兵一万,任王守仁为统帅,张永为监军,前往霸州,平定流寇。”
“皇爷圣明!”
刘瑾答应一声,连忙前去拟写圣旨。
他跟着朱厚照的时间不短,十分熟悉朱厚照的脾气秉性。
虽然刚才朱厚照口口声声说杀鸡焉用牛刀,显然颇不重视。
可从他事后安排看,他对这件事非常重视。
汪首被朱厚照派到边镇之后,张永就是目前皇帝能派出的最强战力。
有张永在身后跟着,王守仁很可能就是一个傀儡。
皇爷圣明啊,王守仁名不经传,职位不高,这样的人才更好把控。
趁着刘瑾起早圣旨的功夫,朱厚照端起茶杯,神色淡然喝了开始饮茶。
派人出征的人选,一经敲定,朱厚照又端起了茶杯,很明显就是在向李东阳释放一个信号。
朕乏了,若是无事,该干嘛去干嘛吧。
李东阳是混迹官场的老狐狸,岂能不明白这种暗示。
他向朱厚照缓缓行礼,带着许进退出了文华殿。
朱厚照放下茶杯,笑容有些意味深长。
李东阳让自己收回裁撤官员的诏命,被自己三言两语噎了回来。
这件事显然不可能就这样简单结束。
官员裁撤之后,就会有大批的人员,需要重新任用,这种事,李东阳岂会无动于衷?
刚才没有向自己提意见,肯定是想等明日的朝会,联合百官同时让自己施压。
他没有在此刻思索对策,在他心中,还有一件更加重要的事要做。
既然任命了王守仁前去领兵,自然要在第一时间对他进行拉拢。
“刘瑾,传王守仁前来见朕!”
刘瑾满脸堆笑。
“皇爷,马上就该午膳了,是否午膳之后,再召他来觐见。”
“通知御膳房,准备两份午膳,朕与王守仁,边吃边谈!”
嘶!
刘瑾暗暗吸了一口冷气。
看这意思,皇爷是真准备重用王守仁吗?
王守仁一个兵部主事,能有什么才能,让皇爷如此另眼相看?
李东阳从文华殿出来后,一言不发。
辛辛苦苦谋划的棋子,就是为了让朱厚照收回裁撤官员的皇命。
如今三言两语让朱厚照堵死了可能性……
职位之缺,文官必争。
文官想要抗拒皇权,让大明万年康泰,世代永存,靠的不是那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李东阳之所以费心谋局,用流民给皇帝施压,还不是想要保住原有的局面。
若是这些填补的官位,李东阳都能一言而决,他又何必让杨廷和去弄上这么一出戏?
只要是持身正首,心怀天下,这大明的官,谁当不是当啊!